——寄明的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赏析
董晓明
美妙的音乐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把我们带入无限的遐想空间。但这并不是音乐最神奇之处。当你听到一首首熟悉的儿童歌曲时,怎能不会回想起那曾经让我们激情飞扬的学生时代?虽然我们是“生在蜜罐,长在蜜罐”里的当代青少年,但我们每次听到“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时候,儿童时代那一幕幕熟悉又依稀的场景便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记得上小学时,每一次升国旗、唱国歌之后,我们都要唱《队歌》这在当时还不太懂事的我看来,它就像上学一定要穿校服、戴小黄帽一样,性视为一种“程式”。中学以后不再唱《队歌》、不再戴小黄帽了,早先一直挥之不去的童真也开始淡去。现存,生活更丰富了,手机、小灵通不再稀奇,QQ、CS成了“必修课”……正当我们在被这个物质生活越来越新奇的世界包围的时候,正当我们开始因这个日渐复杂的世界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耳边忽然响起幼时再熟悉不过的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还是会怦然心动
从结构上说,《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曲子使用的是两段体结构。第一段由四个乐句构成。旋律饱满有力又不失柔韧活泼。开头部分词曲结合得非常巧妙:分解下行的大三和弦附着在“我们是”三个字上,以三和弦固有的结构张力支持加强了歌词的肯定语气:
例95
第二乐句将“革命前辈”提高了音区,很好地突出了唱词的歌颂性特征。其后的“光荣传统”中,自信与自豪的感觉以弧线连缀而成的音符润色带出,非常自然。
第二乐段四度上行跳进的反复使用,强调了作为“革命接班人”要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
例96
最后一句的旋律写得最为精彩:再次重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时,旋律与第一段的第二小句手法非常相似,虽然没有按照传统的两段结构结尾时再现首段的音乐语汇,但是作者巧妙地运用创作手法的回归来代替乐汇的回归,从另一个角度完成了音乐的前后呼应。这也是这首歌曲的高明之处。
说到这里,大家不禁会问,这首曲子的作者是谁?原来,它是由老一辈的儿童音乐作曲家寄明于1962年谱就的。寄明出身贫苦,从上海国立音专毕业后,就积极参加了抗日歌咏活动。在抗战的早期就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为革命音乐服务,并以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成为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的音乐教师解放后调北京、上海从事电影音乐创作工作。儿童歌曲是寄明最擅长的创作领域,她以对儿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作了大批优秀的儿童歌曲。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大雁飞过河对岸》(电影《春天来了》插曲)、《山中的凤凰为何不飞翔》(电影《凤凰之歌》插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电影《英雄小八路》插曲)等。当然,最受欢迎的就是这首《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在1978年中国共青团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这首备受广大少年儿童所喜爱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首曲子曾经对几代中国青少年产生过积极影响,而现如今“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句话却被不少青少年淡忘了,但如果我们能不时地回忆一下《队歌》的旋律,回味一下童年的纯真,我们浮躁的情绪就会慢慢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