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是中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巨型筵席,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
满汉全席源于清代,是清代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坐的一种全席。原来,在清代,满族人入关主政后,最初兴办筵席都是满族菜点,烹调较简单,食味平淡。后来,满族官员在汉族官员举办的宴席上吃到汉族厨师烹制的菜肴,其色、香、味、形无不使显贵们食欲大增,于是,之后在光禄寺(宫廷大厨房)举办各种宫廷筵宴时厨师就开始分别摆置“满席”和“汉席”。久而久之,满汉两族的菜点在许多筵席上相互交融,风味也相互渗透和影响,再加上达官贵人之间经常相邀欢饮,于是,满、汉特色兼收并蓄的筵席——满汉全席,便形成了。
满汉全席首先是清朝皇帝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一般设宴于正大光明殿,由满族一、二品大臣作陪。历代皇帝均重视此宴,每年循例举行。而受宴的蒙古亲族更视此宴为大福,对皇帝在宴中所例赏的食物十分珍惜。
满汉全席也是清朝皇帝用来招待大臣的御宴,在每年元宵节后的正月十六日举行。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蒙古王公等也都参加。宴会设于奉三无私殿,宴会进行时遵守宗室宴之礼,皇帝借此施恩来笼络属臣,同时又是大臣们受功禄的一种象征。
满汉全席还是清朝帝王的寿诞宴,也是内廷的大宴之一。当时的后妃王公,文武百官,无不以进寿献寿礼为荣。如遇大寿,则庆典更为隆重盛大。
满汉全席中还有一种千叟宴。千叟宴始于康熙年代,因康熙帝即席赋《千叟宴》诗一首而得名,是清宫中规模最大,参与者最多的盛大御宴。
康熙五十二年,正值康熙六十大寿,这时的大清帝国“四海奠安,民生富庶”,各地百姓有感于康熙皇帝的恩泽,一些耆老为庆贺皇帝生日,纷纷进京,自发前来祝寿。康熙皇帝见到这种情形,深深感到民众的诚心。作为大清帝国的圣明君主,岂能让远道而来的天下老人们空手而归。于是,他在生日庆典(三月十九日)的前一天特发谕旨,决定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宴赏众叟,宴后送归乡里。为保证筵席成功举行,康熙皇帝多次下达谕旨,命令宫廷各衙门的官员和工匠为筵席做准备工作。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和二十七日,康熙皇帝在畅春园正门前,赐宴各级65岁以上的文武大臣、官员、兵丁、士人和庶民等。当时参加筵席者共有2800多人。
康熙六十一年,已统治天下60年的康熙皇帝再次举行大规模的千叟宴。这年正月初二日,康熙皇帝在乾清宫赐宴60岁以上的满、蒙、汉三军中的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黜人员。三天后,又在乾清宫赐宴65岁以上的汉族文武大臣、官员。在这次千叟宴上,皇子们纷纷执壶劝觞诸位老者,而还未成年的皇子、皇孙们则侍立观礼。
想到自己统治天下已整整一个花甲了,期间自己树立了无数丰功伟绩,年近古稀的康熙皇帝不免感到十分自豪。在这次盛筵上,他诗兴大发,亲赋七言律诗一首,名为《千叟宴诗》,与宴诸臣也按律恭和,以纪其盛,“千叟宴”之称因而得名。康熙皇帝还敕令宫廷画师作画,描绘这次千叟宴的盛况,以示后世。康熙皇帝举行的这两次大规模的千叟宴,反映了当时大清帝国国力强盛、天下一统,万民安居乐业的盛况。
康熙之后,乾隆皇帝也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千叟宴。乾隆五十年,又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参加宴会的有三千人。嘉庆元年正月,又举行千叟宴于宁寿宫皇极殿,参加宴会的有三千零五十六人,即席赋诗三千多首。后人称谓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此外,满汉全席还是清朝招待使臣的宴会,如九白宴。九白宴始于康熙年间。在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落每年以“九白”为贡,即八匹白马和一匹白骆驼,以表示投诚忠心。蒙古部落献贡后,康熙皇帝便设御宴招待使臣,即称“九白宴”,每年定期举行。后来道光皇帝曾为此作诗说“四偶银花一玉驼,西羌岁献帝京罗”。
乾隆以后,满汉全席从官府传到民间,许多菜馆也都以满汉全席招揽宾客,以致在许多大城市兴起了满汉全席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