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张茉楠说
49201100000014

第14章 设立平准基金消化外汇增量

我国对外金融领域的改革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关键时刻。近日,央行明确表示,要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外储管理体制改革在内的金融改革。而外储管理改革的关键,就是如何有效解决货币与汇率的协调机制问题。

事实上,外汇储备管理改革无外乎两种思路:一是把好“入口关”,改革外汇储备形成机制;二是把好“出口关”,为外汇储备找好出路。当前,人们大都关注的是外储的出路问题,但如何在源头上进行风险控制,改革外汇储备形成机制的问题,却被忽视了。

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成为一种内生变量,中央银行无法事先控制外汇占款,只能被动地适应外汇占款的波动。这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不仅导致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大大下降,也造成了“汇率绑架利率”的困境。“汇率绑架利率”与外汇储备形成机制直接相关。在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基本上通过国内信贷来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占款仅占很小的一部分,约为26.4%。然而,随着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以及央行实施的“冲销干预”政策,使得我国外汇占款大幅飙升,从2002年年末到2011年5月末,外汇占款由2.21万亿元增加到24.39万亿元,增长11倍,外汇占款远远超过外汇储备余额。

外汇冲销不仅会严重削弱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还将引起国内货币市场利率飙升,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扭曲,特别是随着近期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加强,热钱通过FDI、国际贸易顺差、外币存款转为人民币存款等渠道的流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也使得整体的金融调控成本和风险上升。一方面被动投放货币过多,2010年全年因外汇占款引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就超过3万亿元;另一方面,这又意味着央行还需要更多的央票来对冲被动投放的外汇占款。而央行发央票是有付息成本的,付息又等于再次投放货币,从而陷入了“越对冲,货币越多”的尴尬境地。

因此,为了避免外汇盈余继续转化为基础货币量的上升,也为了减轻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压力,我国有必要在中央银行和外汇市场之间设置某种缓冲屏障,而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建立外汇平准基金,是解决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相互掣肘的长效机制。

外汇平准基金制度最早始于1932年的英国,是当今许多国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的储备基金,一般由黄金、外汇和本国货币构成。其基本内容是由政府拨给一定的本币和外币资金设立外汇平准基金账户,由财政部控制,中央银行只作为该账户的代理人对账户进行管理。通过外汇平准基金直接入市,并不影响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资产不发生变化。因此,外汇平准基金模式可以有效切断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供给之间的直接联动关系。

除此之外,成立外汇平准基金也能有效应对浮动汇率制的波动。当外汇汇率上升,超出汇率设定的目标区间时,就可在市场上抛出储备购入本币延缓外币升值;反之,当本币升值过快时,就可在市场上购入储备放出本币增加本币供给,抑制本币升值。日本就是通过外汇平准基金干预日元汇率,外汇平准基金买卖的利差不计入基金的损益。这对于当前既要增强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弹性,又要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的中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外汇平准基金模式不仅涉及管理主体的选择,也涉及各方面政策的协同与配合。首先,在管理方面,外汇平准基金既可以由央行和财政部共同管理(美国模式),也可以采取财政部为主要决策部门的模式,如日本,或是新加坡(财政部主导下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三驾马车”模式)。而对于中国如此规模的外汇储备,可将其划分为“三个一”,即基础性外汇储备、战略性外汇储备、收益性外汇储备三个层次,各个层次均对应不同目标和相应的规模,以此来决定决策和管理主体。

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的有序推进,央行从货币冲销中逐步淡出,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而在此进程中,将新增甚至一部分存量的外汇资产从央行资产负债表里移出来,设立外汇平准基金制度来消化外汇增量,给货币政策松绑,推进利率与汇率相协调,应该是一个积极而全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