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萼官居大学士。嘉靖九年(1530年)十月,他曾就清图、清籍、攒造、军匠开户、寺观田士、新增田地、编审徭役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意见,但皇帝批准实际实施的仅有新增田地、寺观田土和编审徭役等三项。其中所谓编审徭役,就是“将十甲丁粮总于一里,各里丁粮总于一州一县,各州县丁粮总于一府,各府丁粮总于一布政司。布政司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内量除优免之数;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勘(斟)酌繁简,通融科派,造定册籍,行令各府州县,永为遵守”[43]。这种编派徭役的办法,第二年被御史傅汉臣称为“一条编(鞭)”,即“一条鞭”说法的起始。这个办法打破了原有的里甲界限,在一州县、一府,以至一省内通融科派徭役负担,有利于克服各甲因土地人丁“多寡不一”而形成的徭役不均现象,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这个办法并未付诸实施。
据《明史·食货志》和《明史·欧阳铎传》载,欧阳铎曾在福州实行均徭,即让“多田产”且不负担徭役的士大夫承担部分徭役。后来,他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时,见“苏、松田不甚相悬,下者亩(税)五升,上者至二十倍”,于是实行“征一法”,具体做法是:“总征银米之处,而计亩匀输之”。“其科则最重与最轻者,稍以耗损益推移。重者不能尽损,唯递减耗米,派轻赍(折色)折除之,阴予以轻。轻者不能加益,为征本色,递增耗加乘之,阴予以重”。为了防止出现诡寄等不法之事,还特规定,“诸推收田,从坏不从户”。关于徭役的编派,欧阳铎共提出上百条建议,“民皆称便”。
原广东里甲法苦害一方,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潘季驯巡按广东加以整顿。其法:“先计州县之冲僻,以为用之繁简,令民各随丁力输银于官,每遇供应过客及一切公费,官为发银,使吏胥里老承买。其里长止于在官勾摄公务,甲首悉放归农。”这使部分里甲力役变为出钱代役。后在即将回朝时,上疏要求朝廷肯定此法,得到批准,“以其言行通省,如法遵守”[44]。
庞尚鹏在嘉靖、隆庆年间,曾以御史巡按浙江,多次变革赋役制度,主要实行过“十段锦法”和“一条鞭法”。所谓十段锦法,就是“将十甲内丁粮,除四甲已经编过外,未编六甲,通融均作六段,分定六年”,承担徭役。“凡官吏、举监生员、军灶匠丁,系例应优免者,即将应免之数,开列册前;如或各甲内俱有丁粮,止从一甲内优免,其余免剩者,挨造入册,与民一体编差”。[45]所谓一条鞭法,仿自余姚、平湖两县所实行的“均徭一条鞭之法”,主要内容是:“凡岁编徭役,俱于十甲内通融随粮带征。”这种办法变过去的十年轮役为十甲人户年年共同承应,使徭役从“重而难”,变成“轻而易”。同时又变过去粮役分征为统一征收,使手续简便,也减少了经手吏胥舞弊害民的机会。[46]此外,所谓的一条鞭法,也在其家乡广东和福建推行过,并“皆以徭轻故”,百姓为之“立祠祀”。[47]
隆庆时期,围绕赋役制度的改革仍在继续。成效显著的是明代著名清官海瑞,他于隆庆三年(1569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期间,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要者有四:
1.摧豪强,抑兼并。他将“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以至“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48]。
2.改革赋役制度。他认为:“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税,尚可存古人遗意。”在实践中,受庞尚鹏在浙江实行一条鞭法的影响,从做知县到任巡抚,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49]。
3.节俭费用。海瑞巡抚应天十府时,“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50]。
4.兴修水利。海瑞巡抚江南时,曾奏请修筑当地水利工程,并身体力行,“田是旱涝有备”,“民赖其利”[51]。
六张居正改革的经济部分
张居正是明代最有权威的一位首辅。万历前十年,他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雷厉风行地推进嘉、隆以来的改革活动,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时,明朝财政面临崩溃,经济方面是他改革的重点。就此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节流与开源。张居正任首辅后,裁减了很多冗官冗费,并对皇室费用,也力求撙节。他曾上疏朝廷要求减免不必要的赐宴。
在封建国家,国库的主要收入是田赋。但明中叶以后,权豪势家兼并土地,逋欠田赋甚多。为了增加国家的田赋收入,张居正严加催征田赋和清理逋欠,一时财政为之好转。张居正在实践中,还分析了财政之所以出现亏空的情况,提出了量入为出的思路,即“量入以为出,计三年所入,必积有一年之余,而后可以待非常之事,无匮乏之虞”[52]。为此,他建议明神宗“一切无益之费,可省者省之。无功之赏,可罢者罢之。务使岁入之数,常多于所出”[53]。
2.明中叶财政危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权贵豪强地主隐瞒土地,拒不纳税。用张居正的话说就是,“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民穷逃亡,故额顿减”[54];用《明世宗实录》卷204中的话说就是“小民税存而产去,大哀悼有田而无粮”。因此,要想对这一问题有个较好的解决,就必须清丈土地和改革赋役制度。万历五年(1577年),张居正提议清丈全国各类土地,第二年正式下令实行,并规定“所在强宗豪民,敢有挠法”,要严加惩处。[55]张居正本人表达了“苟利社稷,死生以之”的决心。[56]清丈虽遭到豪猾势家千方百计的抵制,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3.推行一条鞭法。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又于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明史·食货志》载云:“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续通典》卷7也记其内容云:“一条鞭法,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于是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就上述史书而言,一条鞭法的内容较为复杂,但概其要者有以下四点:
①田税折银征收。本来,明征收田税也有征“折色银”的,但仍是以“本色”为主。一条鞭法规定,除苏、杭、松、湖、嘉地区征收本色粮食供皇室官僚外,余一概征银。
②赋役合并,以丁田分担役银。原来的赋即两税。役,包括里甲、均徭、杂泛及土贡方物等。这三者合并成一项征银。取消力役,由政府雇人应役。役银过去是按户、丁征收,一条鞭法实行后,由人丁和田地来分担。
③以州县为单位计算赋役数额,但不能少于州县原有的赋役额。
④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此前,田税交本色粮食,交纳管理非常不便,官府需里长、粮长协助征收管理。改征银后,交纳、运送、储存就方便多了。这样,地方官就可以直接征收了,也即当时所谓“丁粮毕输于官”。
张居正所推行的一条鞭法,是之前各种赋役改革的发展,同时也吸纳了之前在一条鞭法名义下进行赋役改革的内容。它上承唐两税法,下启清摊丁入亩,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赋、役合一,并折银征收,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漏税和官吏贪污的弊端,有利于减轻贫苦农民的负担。徭役征银,并取消力役,相对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客观上有利于生产的发展。赋役征银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反过来也会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再说一条鞭法推行后确实也取得看得见的效果,即“吏无巧法,民鲜危役,阖境帖然,如就衽席”[57]。
推行一条鞭法的命令下达后,各地并不能顺利贯彻执行,有些地方官吏曾拖延时日,也有些地方豪强抵制反对。若干年后,各地都基本上贯彻执行了,说明这一制度是符合历史潮流发展的。
推行一条鞭法之前,各地有着不同的一条鞭法实行着。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后,各地在实行的具体内容上仍有所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造成的。鉴于此,张居正也给予各地一些因地制宜的权力。这种灵活政策,也应是一条鞭法得以全面推行的原因之一。
推行一条鞭法虽然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所规定的赋役额以原有的数额为准,实际就是把此前的赋役额和加派固定下来,并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法化,这对劳动人民来说不能视为赋役有所减轻。再说农民生产的是布、帛、菽、粟,而官府征收的是白银。这样,农民为了交赋税必须拿自己的产品到市场上出售。由于同一时期出售同一商品的人多,商人乘机压价,从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另应注意的是,一条鞭法规定力役取消,但实际情况是,新的力役不久又出现了。所谓“粮长、里长名罢实存,诸役卒至,复佥农氓。一条鞭法行十余年,规制顿紊,不能尽遵也”[58]。
明中叶以来,财政年年亏空,张居正改革整顿后,变得有了剩余,应该说是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对减缓明朝的衰亡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实际推行一条鞭法的过程中,他尽量不触动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只要求他们依法完粮纳税。这说明他是从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进行改革的。尽管如此,张居正仍然遭到统治阶级的报复。推行一条鞭法之后不久,张居正去世。不久,张居正即被夺官抄家,所用的主要官员也斥削殆尽,所进行的很多改革也大多被取消。一条鞭法尽管也受到攻击阻挠,但一直实行着。
七明中后期农工商制度的某些变革
明中后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持续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发展,相关制度也出现了某些变化。
明代注重兴修水利工程,《明史·河渠志》称为“终明世水政屡修”。明中、后期除大规模治理黄河和修筑运河外,还兴建了其他水利工程,其间有些具体做法是值得注意的。隆庆三年(1569年),巡抚都御史海瑞疏浚吴松江下流的水利工程,时“岁大饥,畚锸云集,不两月而河工告成,民得仰食”工银[59],收到了以工代赈的效果。万历三十年(1602年),保定巡抚都御史江应蛟建议在北直隶中、南部,兴办水田,朝廷准其议,他便于“天津葛沽、何家圈、双沟、白塘,令防海军丁屯种,人授田四亩,共种五千余亩”[60],即将屯田和兴修水利工程结合起来,以屯田去巩固兴修水利工程的成果。
明代,从域外传进一些粮食和经济作物,品种主要有红薯、玉米、烟草、花生等。对烟草,崇祯皇帝曾明令禁止,先是“民间私种者问徒”,但利大法轻,民种植如故,于是又“下令犯者皆斩”[61]。崇祯皇帝之所以要这样,据说是他“以‘烟’为‘燕’,人言‘吃烟’故恶之也”[62],“不久因军中病寒不治,遂弛其禁”[63]。
宋元以来推广的植棉业,在明代中、后期发展仍很兴盛。当时一些地方官注意用棉花纺纱织布。万历年间,山东邹县知县许守恩,见“邹民不织而资布于邻,枣土宜也,民又不树枣”,于是“令有地百亩者,树枣百,种木棉十一,又教以种法。至秋而绵成,又限以纺期,稽其匹丈,亲下闾阎视勤惰而赏罚之。明年,邻不来鬻布,又明年有鬻布于邻者”[64]。
再就制瓷业而言,明代分官窑和民窑两大类。官窑财力雄厚,不惜成本,又集中了很多有技术的工匠,产品自然工艺高。民窑为了求得生存,也在努力提高质量。到明中、后期,其产品质量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高。此外,民营造纸业、印刷业、矿冶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其中集市、庙会贸易的繁盛,即是这种繁荣表现。集市、庙会贸易是自然形成的,但有些地方也在有意规范和提倡。如山东武城县,明初城里只有“四街,商贾以日之五与十集,河西以四与九集”,但到明中叶集日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县令金守谅“下令民集于学宫之左右。先期示谕,届期分遣隶快、地方人等,持牌号召”,“每当集日,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蓏,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65]。此外,金守谅还组织歌舞戏剧助兴,使集市、庙会更加热闹。
明代商品税已是政府的一个重要收入。明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的增多,商品税的内容也增多起来,如大兴、宛平两县曾根据上司指令和市场价格订出了一个“收税则例”,所载物品,有二百三十种以上,并详列了各种物品的收税金额,如规定“上等罗缎每匹税钞、牙钱钞、塌房钞,各二十五贯,中等罗缎每匹税钞、牙钱钞、塌房钞,各一十五贯;下等罗缎每匹税钞、牙钱钞、塌房钞,各一十贯”。但应注意的是,二百三十种以上的统计数字,并不是投入市场的全部商品数字,上所引文字后还有这样一句话:“其余估计未尽物货,但照价值相等则例收纳。”[66]这些说明明代商品收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和阶段,在商品繁多的同时,税种有明细和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