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北宋的土地政策和官户、形势户的逃税
北宋建立以后,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可以说,这是唐均田制破坏以后,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宋的土地政策,宋太祖赵匡胤曾这样说:“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38]就此来看,北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似乎是赵匡胤自我意志的体现,实际上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在田制上的反映,也就是北宋商品经济发达,这时的土地也被作为商品可以自由买卖了,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此外,北宋建立以后,尽管人口稀少,但却“地各有主,户或无田产,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39]在这种情况下,北宋朝廷很难把土地收归国家重新分配。所能做到的,或者说当时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掌握土地的占有及转移情况,并按土地的多少收税就行了。因此,北宋政府对民间的田产交易非常重视。
北宋初年对民间土地买卖较为重要的规定有所谓的亲邻法。按《刑统》规定:“应典卖物业,先问房亲,房亲不要,问四邻,四邻不要,他人并得交易。若亲邻着价不尽,亦任就高价处交易者。”就此而言,政府对土地买卖有着一定程度的干预,亲邻也可根据此法向卖主压价。后来对此弊端有所修改,即“不问邻以便之,应问邻者,止问本宗有服亲及墓田相去百户(步)内与断田宅接者,仍限日以节其迟。”这样对卖方来说宽松了一些。
上举亲邻法中的“典卖”,又叫典贴,是属于高利贷的抵押行为。按照这种法规,如果借债出卖典帖的土地,典帖人可以优先购买,所谓“更不须问亲邻”,实际是对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提供了一种法律上的依据。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商品化相对增强,“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40]。这样,地主阶级买进了大量的土地。
尽管对土地实行了一种开放的政策,但北宋政府仍然掌管有相当数量的土地,这主要是无主荒地、绝户田及没收罪犯的田地。对这些田地,北宋政府或拨充官员的职田和赐田,或拨充学校的学田和军队的营田,或直接出卖和租给佃农耕种,但就是不采用均田的办法分给农民。
总之,北宋不立田制,土地可以买卖的政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过程,而土地兼并的结果又加深了社会矛盾。
北宋时期另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是官户、形势户的横暴。就经济方面而言,官户、形势户可免差役和劳役,交税时可免支移折变,北宋末还可免科配,但他们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凭借权势,采取恶劣手段,买进土地,贪赃枉法,巧取豪夺,经商走私,荫庇税户,牟取暴利。其中,与当时经济制度相关密切的是诡名户的不断发展。
北宋时期,对于隐匿不报(或以多报少)的户口和财产有多种称呼,如“诡名挟佃”、“诡名挟户”、“诡名子户”、“诡名寄产”、“诡名隐寄”、“诡名身丁”等等,一般通称为“诡名户”。“诡名户”又是和官户、形势户连在一起的。
所谓“诡名挟佃”,是指官户、形势户通过自身的特权或势力,包庇许多别户的财产及户口,使其名义上为佃户,以逃脱官府的税籍。这就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赋税和差役,于是官吏们就把负担转嫁到其他人户身上,这些人户受不了,也去寻求官户、形势户荫庇,从而使诡名户增多,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官户、形势户乘机从中渔利,发家暴富。
所谓“诡名挟户”,是指官户、形势户财产迅速增多之后,社会上两极分化严重,于是北宋政府又采取限制官户、形势户特权的措施,即超过规定,要同编户一样服役。这样官户、形势户就想办法隐瞒财产。通常的做法是,户主人用自己的名字、称谓、行第,或用兄弟儿子的名字,单独立假户籍,以降低户等和稳瞒财产,逃避赋税。这种分开的假户籍,有人称为子户,因此诡名挟户又称诡名子户。
所谓“诡名身丁”,是指人户用隐瞒年龄或兄弟分家等办法,使已成丁的人口改为未成丁,使多丁之户改为单丁之户,以逃避身丁税和差徭。
从宋初开始,诡名户随着官户的增多一直有所发展,到宋仁宗时期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周湛为江南西路转运使时,对当地诡名挟佃等曾进行过清查,得隐户三十万。其他地区情况与此也大体相同。
诡名户是宋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发展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劳动人民负担的日益加重。北宋中期的改革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所爆发的农民起义也与此有着因果关系。
九庆历新政对经济制度的变革
北宋仁宗时期,社会危机加深,一些地位较低的官员不断发出了要求改革的呼声,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任大理寺丞时,他曾上书朝廷,主张改革。宋仁宗统治时期,朝中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尤其是宋对夏战争惨败后,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面对如此情况,宋仁宗开始着手改革事项。当时,范仲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接着,宋仁宗又责成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提出改革意见。范仲淹在一些朝臣的支持下,于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向仁宗上了一封《答手诏条陈十事》的奏疏,提出了实行改革的十方面内容,史称“庆历新政”。庆历新政中属于经济制度的改革有“均公田”、“厚农桑”、“减徭役”等。
所谓“均公田”,其背景是说,宋真宗时逐渐在各地恢复职田作为官吏俸禄的一部分。范仲淹主张改革时,职田主要集中在大官僚手里。他们强迫农民耕种,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有些官吏主张去掉职田,范仲淹主张采取折中办法,平均地方官的收入。
所谓“厚农桑”,是范仲淹基于当时政府“不务农桑,粟帛常贵”,“贫弱之民,困于赋敛,岁伐桑枣,鬻而为薪”,造成生产破坏,财政困难等考虑,根据江南圩田的经验,修复水利工程,开渠筑塘,发展农业,减少漕运,通畅运输等措施。
所谓“减徭役”,是范仲淹基于当时州县多,户口少,服职役的难于应付,一些乡村地主不满等社会问题,认为应合并一些州县和税务机构,以减轻上三等户的负担。
以上三项经济措施对人民是有一定好处的。不过,仅就经济方面改革而言,早在庆历新政前就开始了。如仁宗康定年间(1040年),洺州肥乡县(今河北肥乡)“田赋不均,岁久莫能治”,转运使杨亿即派人采用千步方田法,“四出量括”,结果大见成效,至庆历新政时继续推行。“千步方田法”虽为守旧派阻挠而停止,但经济制度方面的改革仍在继续。仁宗庆历八年至皇祐五年(1048年-1053年),李参任陕西转运使期间,当地驻军多,粮食不足。为了解决军粮,他们在农民缺食时,“令自度谷麦之入,予贷以官钱,谷麦熟则偿,谓之青苗钱”。这样,行之数年,“兵食有余”[41]。这可说是后来青苗法的先声。又如两浙转运使李复圭、明州知州钱公辅等,还曾将差役中的衙前改为募役。之后,这些措施在仁宗时期得到了推广。此外,有些地方还实行过均输和民户代养官马等办法。这些可以说是庆历新政的补充。一些改革是在庆历新政失败后施行的,可以说是庆历新政的继续,同时也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不过还应该看到,在官僚和权贵的反对下,庆历新政推行了仅一年左右。范仲淹被迫离开朝廷,其他改革者也被贬。后来,富弼、韩琦、欧阳修诸人虽复官,但也锐气尽失。
十王安石变法中的经济制度变革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仍然在不断加剧。沉寂一段之后,要求变革的呼声很快又高涨起来,并导致了规模更大的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字介甫,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以进士入仕,长期担任地方官,了解当时的弊病,曾上书仁宗皇帝要求变法,但并没有引起仁宗的注意。宋神宗即位以后,锐意变革,于熙宁二年(1069年)初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之后,他又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变法的指导机构,陆续实行了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诸项新法,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所谓“富国”,主要是对经济制度方面的变革,也就是变法中的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免役(募役)、市易、免行、方田均税等项内容。
1.均输法。北宋建立以后,曾在东南六路(淮南路,江南东、西路,两浙路及荆湖南、北路)设发运使,负责采办货物,运回开封。由于官吏墨守成法,丰收时不敢多买,歉收时不敢少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及扰民。均输法要求发运使了解各路产品情况和朝廷的需要,“徙贵就贱,用近易远”[42]。这样,既减少了国家开支,同时也限制了大商人的投机倒把。
2.青苗法。要求各地方政府于每年正月和五月分两次贷钱粮给农村主户。按户等高低规定借贷数目,期限半年,出息二分。当时民间利息很高,年息大多在五分以上。此法旨在抑制高利贷盘剥,以解青黄不接时农民的燃眉之急。
3.农田水利法。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工料由当地居民按照户等高下分派。如仅靠民力不能修建,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其他州县共同做。这一法令取得了积极的结果,在其后的七个年头里,全国兴修水利工程达一万多处,灌溉民田三十六万顷以上、官田近两千顷。
4.募役法(免役法)。把原来按照主户户等轮充差役的办法,改由地方政府出钱募人应役。费用由当地主户按照户等高下分担。原来有差役负担所交纳的叫“免役钱”,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也要出“助役钱”,数目较免役钱减半。此外,另交十分之二的免役钱,为“免役宽剩钱”,以备灾年。这样使很多农民不用再服徭役,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
5.市易法。政府出资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到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去。商贩向市易务交纳抵押物,即可批赊政府库存货物销售,半年出息一分。这个办法后来推广到杭州、成都、广州、扬州等城市,大大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平抑了物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6.免行法。宋代都城开封各工商行业除交纳普通赋税外,官府所需物品、人工,都向各行勒派,成为工商行户的沉重负担。该法规定,各行可根据获利多少,按月或按季交纳免役钱后,便不再应役和不再被勒派物品。其性质与募役法相同,都是为了逐步消除徭役所采取的一种措施,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方田均税法。北宋时期,由于“诡名挟佃”、“隐产漏税”以及“产去税存”等种种弊病,造成了田税不均,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该法就是要通过清丈土地,消除弊病,平均赋税负担,并增加政府税收。方田均税法分方田和均税两部分。所谓“方田”,即是“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每年九月,县里主持丈量土地,根据土地肥瘠定等级,并以其作为赋税负担的依据。所谓“均税”,就是各县以原先的租税额,按土地的等级来平均负担,其办法首先从京东路开始,然后推行到其他各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除上述外,王安石还进行了军政、教育和科举方面的改革,这其中的保马法与经济直接相关。
北宋的军马,原是依靠政府的牧监饲养的,但代价高,又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王安石在开封试行“保甲养马法”,并推行于河东等五路。之后,北宋正式颁布养马法,大致规定是:凡五路义勇保甲愿养马的,每户一匹,富户可养二匹,官府给以监马或给钱自行购马。开封地区总数不超过三千匹,五路各不超过五千匹,并制定了相关减免赋役和保护马匹、马死赔偿的规定。保马法的推行,使政府节省了大量开支,同时也加强了大地主控制的保甲武装力量。
王安石变法在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财政出现了“中外府库无不充衍”[43]的局面。由于变法触动了当时大官僚、大贵族、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和攻击,从而使新法推行非常困难,再加上变法派内部的一些矛盾,王安石很难施展其政治抱负,不得已辞去相位。之后,宋神宗把改革的重点转向职官制度,削减了新法中抑制豪强兼并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内容,只重视扩大税源和加强各项军事措施。改革尚未取得什么成效,宋神宗死去。宋哲宗即位后,起用保守派领袖司马光,新法被全部废除。后来,宋哲宗又起用变法派章惇、曾布为相,恢复新法,史称“哲宗绍述”。不过,这时的新法已名存实亡,成了官僚集团斗争的工具。
十一南宋恢复经济的措施
两宋之际的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南宋初年,政府采取了一些恢复经济的措施。就农业方面而言,宋、金停战以后,宋政府号召开垦无主荒田,使流民逐渐归业,使佃农垦荒谋生。有些地区特免除两年租税;有些地区恢复了水利工程;在北境与金对垒地区,一些将领还组织军队屯田,调兵修治城垣废堰,疏通河渠。这种情况下,南宋的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不过就具体情况而言,各地又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