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古代经济制度史
49199400000024

第24章 两宋时期的经济制度(2)

北宋的客户,也就是佃农,约占总户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地主阶级约占百分之十左右,而官户只占地主阶级的百分之二左右。坊郭户主要集中在京城及几个府州,约占总户数的百分之五左右。

四北宋的手工业政策

北宋的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个大类。

官营手工业是封建国家所控制的手工业作坊、场院等生产单位,其产品是供皇室消费以及各级官府的需要,也制造军队的武器。只有皇室和官府拣退的少量次品及剩余产品,才拿到市场上去出卖。北宋官营手工业的管理机构有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三个,以下设有相应的所属机构,如作坊、场、务等;地方上,西京(洛阳)、真、定、青、益、梓等州有场院,主要制造锦绮、鹿胎、透背等高级丝织品。此外,江宁府、润州、湖州有织罗务等。宋代军工作坊普遍,各州均有设置。官营手工业的原料来源,一是出自官府经营的矿、场及山林;二是政府征收的实物税,如丝、麻、毛、皮等;三是官府向坊郭户科买的各种物品。当时,官营手工业体系包括原料、生产到消费等环节,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在手工业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私营手工业的经营形式虽然很复杂,但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与农业相结合的,二是与农业相脱离的。与农业相结合的手工业,主要是农副产品的加工业。这类手工业有时也有一定的规模,有手工业作坊,依靠雇佣劳动,但所需原料仍然是农业产品。与农业相脱离的手工业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城乡个体手工业者,他们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店铺及少量的学徒;再一种就是手工业作坊,作坊主靠雇工来进行生产。

在北宋的手工业中,以矿冶业最为显著,无论是规模、数量都远远超过了唐朝。北宋从事采矿的人员称作坑户或矿户,如再从事冶炼,又被称作冶户或炉户。炉户(或冶户)不能随便改业,每年要给官府采矿服役,矿产品也不能随意买卖。官办的矿山大多利用役卒(士兵)开采,也有雇募工人的。冶炼上,因为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所以往往是征发工匠进行服役。强迫坑户和工匠为封建国家服役的制度,是手工业中一种落后的生产形式,因而经常遭到坑户和工匠的反抗。情况后来有所变化,如宋太宗淳化年间(990年-994年),兴州铸铁钱,征发工匠进行生产,但效率很低,后改为“募民有力者,驰其山,使自为利,而收其铁租以铸,悉罢役者,人用不劳”[16]。相类的情况在其他地方也时有发生,到了神宗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即实行“金银坑冶召百姓采取,自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17]的政策。这样,扩大了矿业产品的商品性,提高了生产发展的速度。

在宋代,煤的开采量已经较大,但对煤的开采还没有相关制度。此外,对金的开采也是放任的。如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5载:登州生金,“取之不尽”,四方之民,抛弃农桑,蜂拥而至,每年开采冶炼数千两。又《金石续编》卷14《韶州新置永通监记》中载说:韶州永通监开采铜矿有屋八百楹,“四方之人弃农亩,持兵器,慕利而至者不下十万”。就记载来看,是官办的永通监招募人开采铜矿的,大概私人是不能这样大规模开采的。

宋代制瓷业发达。从近年考古发掘证明,宋代窑址遍及全国各地。宋瓷窑分官、民两种。官窑主要是官府直接经营的瓷窑,也指由官府派官到民窑中监制,挑选上等佳品,上供皇室的情况。民窑是指民间经营的商品生产性瓷窑。

造船业、纺织业、文具制造业、制糖业、制茶业在宋代都很发达,并以私营为主,其中也有官营的,但比重不大。如丝织业中,北宋在开封设绣院一所,又设有染院,以保证供皇室丝织品的质量,但在整个丝织业中所占比例不大。

制盐业,从经营方式上看,有官制和民制两种。河东路的安邑、解池是官府直接经营,生产者称畦户,生产方式主要是晒盐。沿海地区,用海水煮盐,生产者称亭户。官设的盐场,以亭户煎盐,计丁输课,官给本钱。四川地区挖井取卤,煎煮为盐,称为井盐,生产者称井户。其他地区也有刮碱土煎盐的,但数量较小。

宋代由官府垄断的是兵器制造业。宋初设有南北作坊,后改为东西作坊,“掌造兵器戎具、旗帜、油衣、藤漆、什器之物”[18]。此外,开封还有东西八作司,规模也很庞大。当时,京师所造的武器,每十天一进,由皇帝亲自察看,可见北宋对兵器生产是非常重视的。北宋武器制造上最突出的成就,是火药被运用到军事上,并设立有专门生产火药和猛火油的手工业作坊。军事方面的作坊技术严格保密,不许外传,工人也只能从事一种技艺,不许更换。

官府手工业的工匠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军匠。这是从军队中抽调出来的,在官府手工业中占有着很大的比重。军匠带有终身服役的性质,并按军队内部规定发给工值。二是征发的工匠。北宋工匠单独立户籍,或在普通户籍上标明工匠的身份,所谓“名籍既定,有役按籍而雇”[19]。不过,“雇”带有强制性,所以又称为“括”或“追集”。如仁宗时,修葺皇宫,曾令各地“并发工匠赴京师”[20],这说明征发工匠是一种劳役性的制度,只是有时给以一定的报酬作雇值罢了。不过也应该看到,这种“按籍而雇”的办法,比唐代手工业者无偿为官府服役二十天的规定有了进步。三是招募工匠。被招募的工匠要在手上刺字。北宋初招募工匠较少,后来逐渐增多。《金石续编》卷14《韶州新置永通监记》载官办的韵州永通监情况说:“雇工于巧,凡手指之勤,箸力之用,率评价而与之金,不发帑赀,不徭民籍。”这种办法是从唐代“和雇匠”中发展而来的,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制度,后在刺绣、制茶等作坊中得到了推广。

除上述外,官营手工业中还有以罪犯充役的,或用营妇(官奴婢)进行生产,不过所占比重并不大。官营手工业中还保留了很多落后、野蛮的制度,各作坊都派有官吏、内侍带兵校对工匠进行监视。这些内侍和官吏往往刁难工匠,克扣钱粮,从而引发工匠的反抗斗争。通过不断斗争,手工业工匠后来的情况有所好转。如雇工匠逐渐普遍,罪犯及其家属充役的现象减少;强迫督促工人生产,逐渐改变为以利益刺激工人生产,如采取“能倍工即赏之,优给其直”[21],或实行“官给以物料,尽其一家人力鼓铸,计其工值,率十分中支若干分数充其工价”[22]。这样,工匠生产有了一定的积极性,生产也有了发展。

五北宋的商业政策

如同手工业的经营形式一样,北宋商业亦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种类型。官营商业主要是指对盐、茶、酒、矾、香药的专卖制度,被称为榷禁。可以说,北宋时期,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商业部门全掌握在官府手中,是封建专制主义政权的重要经济基础。

北宋时期,由于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换也日益频繁。在城市周围及乡村间交通要道附近,形成了很多集市。这种集市,在岭南称之为“虚市”;在四川称之为“痎市”;在北方及江淮地区称之为“草市”,又统称之为“坊场”。北宋政府对坊场课税,每年税收在千贯以上的官府直接设立税务机构进行收税和管理;年课在千贯以下的,采取“买扑”的办法,即“通计场分务该得税钱总数,俾商先出钱与官买之”[23]。这些坊场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了一个交易网络,极大地活跃了当时的经济。

随着坊场贸易的增加,定居人口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市镇,有的市镇甚至发展成县城。这些新发展起来的市镇往往因为工商业繁荣,交通发达,税收也相当可观。有的市镇年税收在一万贯以上,蕲州的蕲口镇年商税甚至达到二万六千五百四十贯。北宋时期,坊场的税收,是商税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市镇坊场商业发展的同时,北宋城市商业也非常繁盛。唐代城市的坊是封闭式管理,而北宋都城开封的工商业者可面街开店,随处营业。唐代城市的坊是有开启时间的,也就是夜间禁止人们出坊门活动,而北宋都城开封已经有了夜市,可以不受时间限制。此外,开封城内还有一些大型的定期交易市场,如五月初的鼓扇百索市、六月的巷陌杂市、七月初的乞巧市,都是定期的市场贸易,尤其相国寺每月八次开放,至时,四方商旅趋京师,各种商品应有尽有。此外,开封大中型的工商业者达六千四百多家,小商小贩也有八九千家,工商与居民杂处,彻底改变了唐以前坊市分隔的格局。与手工业一样,北宋商业也有自身的行会制度。行内的行老,可以招集行人,商定物价。

除开封外,洛阳、大名、应天(今河南商丘市)、杭州、苏州、荆州、扬州、成都、广州、南郑(今陕西汉中市)等也是繁盛的商业城市,城市商税成为北宋政府一重要的财政收入。

北宋对生活必需品,如盐、茶、酒、铁、矾、香药等实行榷禁专卖制度。其中盐分两种:“引池而成者,曰颗盐”;“鬻海、鬻井、鬻硷而成者,曰未盐。”流通办法也分两种:“官鬻、通商,随州郡所宜,然亦变革不常,而尤重私贩之禁。”[24]所谓官鬻,又称榷盐,即官府对食盐的垄断性经营。宋政府把全国划分成几个盐区,运作办法是以低价从“亭户”手中强买,然后再以高价向用户卖出。此外,依照赋税折变的办法进行纽折,如陈州客户食盐一斤,交钱一百文(当时市价二十至三十文),又将一百文折成小麦二斗五升(市价每斗五十文)。这样,每斗盐须纳现钱一百五十文,实纳一百四十文,少要十文,可能算是一种优惠了吧。有些地方的农民吃不起盐,或其他的原因逃走了,官府却把每丁的食盐钱摊到未逃人户的身上,称为“乾食盐钱”。北宋的食盐专卖,也是政府的一笔重要收入。

所谓对食盐通商的办法,是指官府将盐转卖给商人,由商人按指定区运销而已。通商的形式各地并不一样,有的地方是将盐课均于两税后而行自由通商,有的地方仿照坊场的做法实行买扑制,但大多数地区实行钞盐制或交引制。钞盐制是在庆历八年(1048年)改革解盐专卖制度而发展起来的。具体做法是,由商人输见钱于缘边州军买钞(买盐的证券,又称交钞),然后再赴解池请盐货卖,这一制度推行以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黠商贪贾;无所侥幸,关内之民,得安其业;公私便之”[25]。之后,盐法屡有变化,但到北宋末,蔡京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钞盐制,同时加大对商人的控制。

北宋政府对茶实行的专买专卖,称为“榷茶”。北宋川峡、广南地区不实行榷茶法,由民间买卖,但不准出境。其余地区种茶的园户均由官府管理,园户用茶向官府交纳租税,剩余部分由官府全部收购。北宋政府在江陵府、真州、海州、无为军、汉阳军、蕲州之蕲口设立了六个榷货务,垄断茶的买卖。京师开封设榷货务,“但会给交钞往还,而不积茶货”[26]。淮南地区则设立十三个山场以买卖茶叶。北宋榷茶收入相当可观,如景德元年(1004年)时达五百六十九万贯。

北宋通过对茶的专买专卖制度对茶农进行残酷的剥削,商人也很难从中获利。对辽夏战争之后,因西北边防物资储务空虚,北宋招募商人入中。商人利用这一时机,购买好茶,转卖各地,对北宋的茶叶专买专卖制度形成很大的冲击,从而使北宋榷茶收入大幅度下降。

北宋的曲酒专卖收入非常可观,要远远超过榷茶的收入。

北宋时期,矾的产地不多,晋、慈、坊州、无为军及汾州灵石县产白矾,慈、隰及池州铜陵县产绿矾。在这些地方,北宋均“设官典领”。造矾的称为“镬户”,产品由官府全部收购,不过这项收入有限,多时也不过三十余万缗。

六北宋的贸易与货币

北宋的贸易以“入中”与“折中”的地位最为突出。当时北宋与辽、夏的冲突不断,西北边境运输困难,物资匮乏,官府乃求助于商人,于是产生了“入中”与“折中”这样的贸易形式。

所谓“入中”,主要是指官府在黄河以北募商人输刍粟于西北二边,然后发给“要券”(又称交引),到开封或东南州军取盐、香药、宝货及钱,以充其值。陕西方面,商人输刍粟后,以劵到两池取盐。这种制度叫“入中”。“入中”后来逐渐得到推广,即不论商人入纳刍粟或其他物品,也不论纳入沿边或其他地区,均称为“入中”。所谓“折中”,是指对商人的货物,优其价,并以盐、茶、香药等物折合酬价而言,所以“折中”又称为“折博”。北宋初,开封置折中仓办理这方面业务,后折中仓改称“折博仓”。

由于实行上述制度,商人们空前活跃。他们“入中”后带着换得的取茶凭劵——“茶引”,到淮南十三山场,或到海州取茶,从事贩茶活动;带着换得的取盐凭劵——“引钞”,到解池,或到淮南等地盐场取盐,从事贩盐活动。这种商业虽然随着西北战争的起伏时盛时衰,但北宋对商人的依赖不断加深,以至发展到提高折中价格,称为“虚估”,来刺激商人的入中。结果是,“兵食皆仰给于商旅”[27]。这样,商人不仅赚到了钱,而且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如真宗变革茶法时,还要征询豪商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