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一般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或停滞,甚至下降,精神委靡,情绪不稳,睡眠不安,反应低下,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肌肉松弛,肌张力低下,毛发干枯,皮肤苍白,全身各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如消化功能下降、神经兴奋性降低、身体抵抗力下降)等,往往还伴有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及各种维生素缺乏症,还易并发肺炎、中耳炎及泌尿道感染。化验血常规会提示缺铁性贫血、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细胞免疫下降等。
营养不良是婴儿时期的常见疾病。轻症者会影响生长发育,重症者则出现体质衰竭,继发多种疾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故该病的防治工作很重要。首先应大力提倡新法育儿,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增加辅食。母乳充足者4~6个月可增加辅食。母乳不足者,则补充代替乳蛋白的食品如牛奶、奶粉等。母乳完全缺乏者,要给予优良蛋白质代乳品如牛奶、羊奶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和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按时进行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婴儿睡眠、饮食要有规律,且睡眠要充足。帮助孩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对患有营养不良的婴儿,应采取以下措施:
(1)彻底治疗引起营养不良的各种急慢性疾病及消化道畸形,及时补充维生素。
(2)合理喂养,调整饮食。轻症患者一般消化功能尚好,因此主要通过饮食来调节,逐渐可以恢复正常,一般需给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以吃饱为度。对于消化功能较差者,应少食多餐,逐渐加量,加量多少以婴儿能承受的程度及大便情况而定,否则会引起消化功能不良、厌食或腹泻。重症营养不良者,消化功能低下,要特别注意饮食,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喂养,也可以输血、血浆或营养素,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此外,可配合中成药调养,如保和丸、肥儿丸等。
佝偻病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症,俗称软骨病,是婴幼儿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症之一,主要因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失常,骨钙化不良,重者还会发生骨骼畸形。婴儿出生后需要很多的营养物质才能使身体生长发育好。全身骨骼生长发育主要靠钙质沉着在骨骼上。但是,婴儿食入钙质之所以能吸收入血沉着到骨骼里,是因为有维生素D的作用。由此可见,钙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都离不开维生素D的存在。在婴儿喂养时期,虽然有些家长也给孩子吃很多钙质,但对于维生素D却补充不足,结果造成钙质不能被吸收,没有沉着到骨骼里,所以容易导致佝偻病。
日光照射不足也是患佝偻病的一个原因。人的皮肤里含有一种脱氢胆固醇的物质,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可以转变成维生素D。所以,经常晒太阳对骨骼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是,冬天太阳中的紫外线照射到地面的较少,大城市中住楼房的婴儿户外活动也较少,但在室内活动时玻璃会把紫外线挡住,特别是秋冬季出生的婴儿,由于户外冷,家长不愿把婴儿抱出户外,即使抱出去也将婴儿包得很严,这样,皮肤不能直接接触阳光,体内维生素D会不足,从而容易患佝偻病。
此外,人乳中钙磷的比例适宜,易于吸收,而牛奶中的钙磷含量虽多,但比例不适宜,故吸收较差。因此,人工喂养的婴儿患佝偻病的发病率多于母乳喂养的婴儿。
小儿“O”型腿也称“罗圈腿”,“X”型腿也称“剪刀腿”,是佝偻病的常见表现。维生素D缺乏后造成钙、磷代谢紊乱,钙吸收出现障碍,导致骨软化。婴儿在站立行走时,双下肢长期负重,导致双下肢骨弯曲,形成了“O”型腿或“X”型腿。婴儿学走路阶段发生佝偻病时常出现“O”型腿,婴儿会走后发生佝偻病时常出现“X”型腿。“O”型腿的弯曲部位可在大腿膝部或小腿部,站立时两下肢分开,两膝不能靠拢。两脚并拢后,两膝之间的距离超过3厘米,走路时为了保持重心平衡,呈现左右摇摆的“鸭步”状态。“X”型腿两膝靠拢,两脚分开,两踝间距离超过3厘米。在发现“O”型腿或“X”型腿的同时,也可见到鸡胸。这些都是佝偻病引起的畸形,会有后遗症,影响发育及将来的生活、工作。年轻父母们要高度重视佝偻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不可掉以轻心。
佝偻病的防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孕妇和乳母应多吃含维生素D的食物,多晒太阳。如日照不足或特殊情况不能晒太阳时,可每日口服维生素D800~1200单位。
(2)婴幼儿多晒太阳,并争取母乳喂养,合理增加辅食,多吃含维生素D多的食物。
(3)对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及各种传染病等要及时积极治疗。
(4)对于早产、双胎、秋冬季出生及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在其生后1~2个月开始服用维生素D制剂每日400单位,夏季适当减量。
佝偻病的治疗:首先给予维生素D治疗,同时补充钙剂。根据佝偻病的轻重程度,可给予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肌注,多晒太阳。病情活动期不要久站、久坐或久走,更不要让婴儿跳着玩,以免加重畸形。婴儿期间佝偻病畸形多数能在治疗过程中得到一定的矫正。畸形严重者,影响机体功能时,于活动期停止后,由外科行矫形手术治疗。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一般是由营养不足造成的,也是六个月到两岁的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由于婴儿体内储存的铁只能满足4个月内生长发育的需求,而4~6个月宝宝的体重、身高增长迅速,对铁的需求量也高,因此,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本病由于起病缓慢,因而绝大多数贫血较轻,除轻度面容及黏膜血色差外,常无其他不舒服感觉,一般不被家长所重视,致使就诊时多数病儿已为中度贫血。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和贫血发生、发展的速度。
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上唇、口腔黏膜及指甲苍白;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食欲减退、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心脏扩大,常常有合并感染等。化验检查血中红细胞变小,血色素降低,血清铁蛋白降低。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贫血的症状,最好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如果情况轻微,只要注意饮食营养就可,而且在治疗其他疾病的同时,贫血也可以得到改善;如果是中度贫血或缺铁症状较重,就要在医生指导下正规地用铁剂药物治疗。婴幼儿可用富血康、葡萄糖铁等;儿童可服用葡萄糖亚铁片,每次1片,每日2~3次,同时服用维生素C等。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一般要服药2~3个月才能改善贫血现象并补充体内铁的不足。
在护理时,要注意患儿的饮食,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婴儿期要根据生长的阶段及时添加各种辅助食品,儿童要纠正偏食,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要多吃含铁量高的食物,如黑木耳、瘦肉、肝脏及绿叶蔬菜,水果也可以帮助铁很好地吸收。早产儿由于体内铁的含量比足月儿少,出生后长得快,更容易缺铁,因而,可在出生后两个月开始服用含铁药物,酌情用到2~3岁,防止缺铁而引起贫血。
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铁量与牛乳相同,其吸收率高,可达50%,而牛乳只有10%。因此,母乳喂养的婴儿缺铁性贫血者较人工喂养的少。可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蛋黄、鱼泥、肝泥、肉末、动物血等)及绿色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选择辅食时应选择能强化铁吸收的辅食。
定期检查血色素,出生六个月或九个月需各检查一次,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以及时发现贫血。
夜盲症
夜盲症又称鸡宿眼,是由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主要发生在眼部、皮肤和黏膜周围。夜盲症和眼干燥症是维生素A缺乏症的早期现象,主要表现为黄昏后暗处视物模糊。婴儿因看不见东西,会用手擦眼或哭闹。患者病初泪液减少、眨眼频繁、怕光、眼球干燥、眼部疼痛。此时若不治疗,角膜可能会出现浑浊软化,进而产生溃疡,即使治愈,也会影响视力,往往还会留“萝卜花”。病情严重者,可致溃疡穿孔,虹膜外脱,终致失明。除眼部的症状外,尚有皮肤干燥、脱屑现象,抚摸时有鸡皮疙瘩或粗沙样感觉,指甲多纹,无光泽,头发干燥易脱落。夜盲症的原因是维生素A供给不足或吸收不良。见于长期单纯以麦乳精、面食喂养,供给蛋白质、脂肪太少,未能及时供给维生素A,或严重感染性疾病及长期患有消化道系统疾病、结核病及不合理的“忌口”等。
为预防夜盲症,孕妇及乳母都需要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肝脏、蛋类。对于早产儿、人工喂养儿及营养不良儿,更要补充维生素A,应给予每日1000~2500单位,患慢性疾病可增至每日3000~5000单位。同时积极治疗其他急、慢性疾病。一旦发现维生素A缺乏,应抓紧治疗,除改善饮食、治疗原发病外,轻型病人可每日口服维生素A2500单位。重症或不能口服者每日肌注维生素A0.5~1毫升,症状消失后改为口服预防量。眼部给予氯霉素眼药水点眼。有角膜软化、溃疡时给1%阿托品点眼,防止粘连。点眼时将眼睑轻轻向上提起,切不可压迫眼球,以防虹膜脱出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