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不应该剥夺孩子玩的权利,也不必谈“玩”色变,遇到孩子贪玩,就严字当先,要么斥责,要么大骂。
星期六的下午,天气非常好,很适合踢足球。峰峰和他的小伙伴们陆续来到了操场上,他们非常开心。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没有进入最佳状态,但是小伙伴们都玩得不亦乐乎。
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玩了很长时间,但是峰峰并没有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他感觉到的只是踢球的快乐。天黑了,他们已经不能踢球了,峰峰才想起该回家了。
踢了一下午的球,峰峰想到家好好休息一下。但刚进门,就迎来了妈妈的批评:“光知道玩,也不想时间,你看现在都几点了?一说玩儿,就到操场上疯跑踢球,一玩儿,就忘了做作业。你说,你现在这么累,还能写作业吗?”
很多孩子经常因为玩而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孩子没有真正学会玩。所以,父母应该教孩子学会玩。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告诉孩子玩要适时适度
孩子应该以学习为主,但父母也不应该忽视孩子爱玩的天性,要教孩子学会协调学习与玩之间的矛盾。要让孩子学着完成学习任务后再去玩,如果因为玩而误了学习,那孩子就不是“会玩”,而是“贪玩”了。
▲教孩子学会在玩中动脑思考
一年四季,孩子没有不愿意玩的时候。比如,春天,孩子可能会喜欢放风筝。父母带孩子到商店买风筝固然省事,但孩子却学不到什么东西。如果父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风筝,孩子就能在做的过程中学会很多东西,掌握很多知识。如风筝做成什么样的才能既结实又好看?尾巴做多长才能飞得更高更稳?放风筝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想一下:为什么在春天最适宜放风筝?放风筝和气温、风向、风力等有什么关系?如果父母也搞不清楚这些问题,可以去查阅相关书籍,或者上网搜寻答案,这样父母孩子都会从玩中获得益处。
▲引导孩子在玩中学
孩子一般都比较喜欢花花草草,在花开时节,可以带孩子去植物园或郊外赏花赏草。让孩子看看花都有什么颜色,不同花的形状有什么不同,花瓣是否一样多,花蕊有什么特点,问孩子是否知道草的名字、树的名字,等等。这样,就会在玩中教孩子学会很多植物学的知识。当然,也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学习动物学的知识。
▲在玩中发现孩子的才能
父母要知道,玩,会让孩子拥有一份好奇心,这是孩子进行发明创造的驱动力。遗憾的是,我们很多父母往往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其实,父母可以从玩中发现孩子的特殊才能,从而让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麦克斯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和物理学家,他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就是他的父亲发现和培养出来的。有一次,他偶然发现儿子画的画十分特别。儿子画了一个花瓶,瓶里插着菊花,但所有的菊花和叶片都由大小不一样的几何图形组成,它们的形状搭配得非常巧妙。父亲非常惊奇地发现,儿子对几何图形有一种强大的控制能力。所以,他不断地对儿子进行启发引导,使儿子很快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和物理学家。
▲把玩的主动性还给孩子
玩,其实也是一种主动学习。玩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启发孩子的兴趣爱好,还可以从玩中发现孩子的兴趣。很多有特长的孩子,就是在课余时间玩自己喜欢玩的东西时有了小发明、小创造的。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个重要的教育观点:解放孩子的眼睛、头脑、双手、嘴、时间和空间。把主动还给孩子,让孩子学会主动,主动做人,主动学习。其实,在知识多样性的今天,孩子的知识不仅仅来自课堂,父母也应该让孩子在生活中、社会中体验和得到更多的知识,让他的学习更积极主动、更全面、更富有创造性。
亲子阅读 玩出来的发明
听诊器作为一种医疗器械,作用不可小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1816年的一天,法国著名医生林奈克为一位肥胖病人看病,他把耳朵贴在病人的胸前,但病人太肥胖,以至于他听不到从病人胸部内发出的声音。林奈克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连在小路上漫步时也在思考。
正好有几个孩子在路边玩耍,一个孩子用大铁钉敲打大木头的一端,其他孩子把耳朵贴在木头上听。这时,林奈克也好奇地把耳朵贴在木头上,立刻就有清脆真切的敲击声传入了他的耳朵。而当耳朵一离开木头,声音立刻就变微弱了。于是,林奈克思路顿开,他立刻返回医院,用纸卷成圆锥筒,贴在病人的胸部,他惊喜地发现,可以听到病人胸部内的声音了。
经过多次试验,试用了不同材质、不同长短、不同形状的棒或筒,林奈克最终制成了长约30厘米、中空、两端各有一个喇叭形的木质听筒。后来,他又在听筒上面安装了两根柔软的管子。就这样,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了。听诊器的发明,使林奈克诊断出了许多胸腔疾病,他也被后人尊为“胸腔医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