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很多孩子容易忽略“预习”这个重要环节,主要原因就是认为上课、作业已经让人疲惫不堪了,预习更是一种负担,而且意义并不大,反正这些知识老师上课还要讲。其实,这是孩子学习的一个误区。
事实上,预习是孩子主动学习的一个过程,它可以帮孩子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上课时才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也就是说,有效地预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好办法,也是提高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位妈妈要求儿子养成预习语文的习惯。在儿子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妈妈要求他准备一个预习本,对他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把第二天要学习的课文读一遍,然后用一句话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写在预习本上;
第二,在读的时候,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标出来,然后再利用字典注上拼音,并把生词的解释写在预习本上;
第三,给课文分段,把段意写在预习本上;
第四,要求孩子再读一遍,然后把读后感写在预习本上,篇幅不用长,哪怕一句话都可以。
这位妈妈认为,在儿子小学阶段,不应对他提过高的要求,主要是让他养成预习的习惯,而且她认为教科书就是最好的读本。就这样,在妈妈的精心培育下,儿子的识字量、理解力、写作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提高很多,语文成绩也非常不错。
可以说,妈妈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培养孩子预习的习惯。其实,孩子在小学阶段的预习主要是一个习惯的养成问题。父母可以借鉴这位妈妈的做法,让孩子学会预习。
▲父母要在最初的预习中扮演主导角色
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尽量不要给他布置预习的任务。当孩子到了小学3年级,识字量和理解力都有所提高以后,父母就可以培养他的预习习惯了。
最初的时候,父母要突出主导作用,教孩子预习的具体方法,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步骤。当孩子已经基本掌握这些方法后,父母就可以慢慢让他独立预习了。当然,父母要在孩子预习后及时给予评价或者检验他的预习成果。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这样他的记忆会更鲜明,效果也更好。
▲教孩子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预习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阅读教材,但只有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来说,新的文章父母最好要求孩子读3遍:
第一遍粗读,以了解文章内容为主,知道课文主要围绕什么而写,表达了什么意思,文章好在哪里。遇到一些生僻的字词,在读完之后,父母要鼓励孩子查字典并把拼音和解释标出来。
第二遍细读,写批注。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写批注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可以边读边画,把一些重点字词、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疑难处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来。当然,也可以把已理解的知识点或者一些独特的想法写在空白处。
第三遍是精读,读的时候要带有自己的感情和理解,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可以根据它延伸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如果时间足够充裕,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结合教科书试着解决课后习题,不能理解的问题要画下来,当做难点,以备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讲。
这个方法一样适用于数学的预习。通读是让孩子了解教科书中所讲的内容;细读是让孩子理解每幅图、每个公式、每一句话的深层意思,理解新知识,并找出不懂的知识点;最后一遍精读的时候要求孩子把与新知识密切联系的旧知识找出来,帮助自己理解新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预习要有所选择
如果要求孩子做到每门功课都预习,可能有些困难。因为时间毕竟没有那么多,而且预习的质量也很难保证。那么,父母不妨挑选重点学科或者孩子学起来比较吃力的一门功课入手,帮他预习。当他基本掌握预习的方法并通过预习找到自信后,再扩大他预习的范围。
当然,预习的时间安排和程度要根据孩子的学习计划、学科性质的不同而定。一般情况下,预习都放在完成当天学习任务以后进行,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就钻研得深一些;如果时间比较紧,那么就有选择地进行预习,对内容有个大概了解就可以了。
此外,父母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鼓励孩子有计划地预习下一学期所要学习的内容。
▲督促孩子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孩子自己摸索、动脑的过程,也是他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在预习过程中,孩子应该尽量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主动地解决一些问题,并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留到上课时再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讨论,这样学习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父母不仅要教他这种方法,更要时刻督促他养成这个习惯。当然,督促不是让父母生硬地命令孩子,而是要善用技巧,引导孩子自觉地做出这种行为,比如,父母可以对他说“明天要讲第几课了?还有没有不认识的生字?”“那些新单词你都掌握了吗?”等,从而暗示孩子去预习。
亲子阅读 预习过的请举手
开学第一天,老师走上讲台,说:“今天是第一节语文课,我要做一个有价值的调查问卷。寒假期间,我留了一份作业,预习这学期要学的内容,预习第二十八课的请举手,预习了有奖励。”
同学们面面相觑,纷纷举起了手。
老师笑了笑说:“真的吗?好厉害啊!可是这本书只到第二十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