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习惯训练书——青少年习惯素养培训辅导
49184900000002

第2章 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一个靶心(1)

唤醒心中的巨人

认识你自己

在希腊帕希纳索斯山南坡上,有一个驰名整个古希腊的戴尔波伊神庙,据文献记载,在它的入口处,人们可以看到刻在石头上的字:“认识你自己”。

现实的挑战是残酷的,如果你想适应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你必须去面对它。相信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用百倍的勇气与信心来战胜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障碍。

为什么我们应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呢?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所做的事,别人不一定能做得来。并且,你之所以是你,必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而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又是别人无法模仿的。

虽然认识自己是很困难的,然而作为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对自己先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比如说,你可能解不出那么多的数学难题,或记不住那么多的英文单词,但你在处理事务方面却有特殊的本领,能知人善任、排难解忧,有高超的组织能力;你的英语也许差一些,但写小说、诗歌是能手;也许你连一把椅子也画不像,但是有一副动人的歌喉;也许你不善于体育,但是有过人的棋艺。在认识到自己长处的前提下,如果每个人都能扬长避短,认准目标,把一件事情或一门学问刻苦认真地做下去,久而久之,自然就会结出丰硕的成果。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即使是一般资质的人,一个东西钻研上十年,也可以成为专家,更何况它又是你自己的长处呢?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本来是学医的,后来他发现了自己有写诗的才能,就当机立断,把自己的整个生命投入到写诗当中。他虽然只活了二十几岁,但他为人类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马克思年轻时曾想做个诗人,也曾经努力写过一些诗(就是后来他自称是胡闹的东西),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长处并不在这里,便毅然放弃做诗人的梦想,转到社会科研上面去了。如果他们两个人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那么英国至多不过增加了一位庸医,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肯定要失去一颗耀眼的明星。

认识你自己吧!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切切实实地做,好高骛远的想法一定要排除。如果仅仅为了面子,不顾自己的特点,不自量力地非要报考某个名牌大学,有什么必要呢?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和能工巧匠都来大显神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固然需要出色的科学家,但普通的劳动者我们同样需要,二者都是高尚的有用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一个有抱负的人,也不是非成为驰名中外的大科学家或大文豪,炒菜、洗衣服、设计服装、种菜、开车、跳舞、收废品、捏面人、演戏、唱歌、说相声、送信、售货、修自行车、刻图章、养鱼等等,只要是社会上一项有益的工作,做好了都能当行家,成一门大学问,就看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了。

认识你自己吧!先要认识你自己的长处。

认识自己的长处,促进自己才能的发挥,让自己投入到全新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吧!

海外有一个广告,是由一群小朋友,用很可爱天真的童音录的,小朋友的对话是这样的:

小朋友甲说,如果体重只有别人的二分之一……

小朋友乙接着说,那你一定要穿得比别人鲜艳两倍!

小朋友甲再问,那身高只有别人的二分之一的话……

有人回答说,那就要穿得比别人可爱两倍!

突然冒出另—个声音说,可是头脑只有别人的二分之一……

大家齐声道:“那你最好比别人用功两倍!”接着笑声四起。

刚开始听到这段内容时,先是被小朋友的童真所吸引,然而仔细思考,其中也有着耐人寻味的道理存在。实际上,很多人对自己并不见得真正了解,即使了解自己,也不见得懂得如何掌握自我,让自己的特点作最好的调适或发挥。

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优缺点,然后做有效的掌握。在实际生活中,优点可不一定是优点,缺点也不见得是缺点。

学会迅速适应新环境

每当我们面临失败时,我们都应该站在调侃自己的立场反观失败的经验,博取众人一笑,这虽是个非常难堪的做法,但却可以使自己重新挺立于众人之中。

西方人很难理解东方人的行为,那就是失败后的自我解嘲。例如,眼看就要冲进公共汽车里了,不料车门却“嗒”的一声关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噗哧一声笑了。或者有人买了好几张奖券,结果一张也没中,却一面说,一面笑了起来。西方人看到这些情景感到真是难以理解,这也难怪,因为西方人碰到此类情况,必然会顿足捶胸,非常难过。

然而,东方式的自我解嘲,却意味着独特的生活艺术。这就是用嘲笑来缓和因失败造成的失望感。

积极适应是最佳的一种适应心态,它是指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论是比较满意还是不满意,都能积极地生活和工作,坚持走自己的路。积极适应还包括改造性适应。所谓改造性适应就是当一个人处境不利时,能够通过主观努力,艰苦奋斗,突破环境与条件的局限,有所发展和成就。

实际上,我们要发展积极心态,树立成功心理,必然要通过积极适应环境,突破环境的局限才能实现。

要把动机社会化,就是要把自我实现与奉献社会统一起来,使自己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布鲁诺、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就是这样做的。他们热爱与献身的既是自己选择的奋斗目标,又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成果。所以,他们总是坚定不移,以苦为乐,把艰苦奋斗看作是自己的精神享受。

不论我们处于何种境地,都要正视现实,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必怨天尤人,大惊小怪。

任何社会环境中都有人活得不如意。美国人也不是个个都活得比中国人自在。富翁、高官、名流之中,也有人整天苦恼。所以,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懂得适应目前的环境。

严格要求自己需要一种勇气

一个人若不能控制自己的头脑,总被其他各种思想干扰左右的话,这样的头脑就成了大杂烩。

会限制自己的人,就会发展自己;会发展自己的人,也会限制自己。比尔·盖茨说:“坚持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绝对不做那些良知不允许的事,是另一种勇气。”有了这种勇气,我们就能向着预定的目标,选择该做的事,舍弃不该做的。

限制自己是一种强制行为,它不仅表现在对精力的运筹上,还表现在对时间的调度上;不仅表现在对其他专业兴趣的控制,也表现在对娱乐活动、应酬方面的限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它经不起折腾和浪费。

限制自己需要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这种意志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平时,要从调节自己的情绪起步。能以自己的思绪控制其行动的人是弱者;反之,能用行动来控制自己思绪的人,则是强者。

如果我觉得沮丧,我就唱歌;如果我觉得悲伤,我就大笑;如果我觉得无法胜任,我就想想过去的成就;如果我觉得无足轻重,我就想想我的目标。

经常注意将情绪调整到较佳的位置,久而久之,就能增强自己的聚焦意志,使聚焦效应结出丰硕的果实。

1944年7月31日,豪威尔在纽约大使酒店突然身亡的消息震惊了全美,华尔街更是骚动不已,因为他不仅是美国财经界的领袖,还曾担任美国商业信托银行董事长,兼任几家大公司的董事。但是,他受的正式教育很有限,在一个乡下小店当过店员,后来当过美国钢铁公司信用部经理,并一直朝更大的权力地位迈进。

在谈到其成功的秘诀时,豪威尔说:“几年来我一直有个记事本,登记一天中有哪些约会。家人从不指望我周末晚上会在家,因为他们知道,我常把周末晚上留做自我检察,评估我在这一周中的工作表现。晚餐后,我独自一人打开记事本,回顾一周来所有的面谈、讨论及会议过程。我会自问‘我当时做错了什么’;‘有什么是正确的?我还能干什么来改进自己的工作表现’;‘我能从这次经验中吸取什么教训’等问题。这种每周检讨有时弄得我很不开心。有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莽撞。当然,年事渐长,这种情况倒是越来越少,我一直保持这种自我分析的习惯,它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豪威尔的这种做法可能是向富兰克林学习的。不过富兰克林并不等到周末,他每晚都自我反省。他发现过十三项严重的错误。其中三项是:浪费时间、关心琐事及与人争论。睿智的富兰克林知道,不改正这些缺点是成不了大业的。所以,他一周把一个要改进的缺点作目标,并每天记录赢的是哪一边。下一周,他再努力改进另一个坏习惯,他一直与自己的缺点奋战,整整持续了两年。

所以富兰克林会成为全美国受人爱戴且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在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的私人档案柜里有一份特别的卷宗,内容都是“我做过的傻事”。有的时候,卡耐基会口述这些事给秘书记录,不过有时某些事情委实“傻”得太厉害了,卡耐基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只好自己动手记下来。

如果卡耐基够诚实,这样的卷宗恐怕早就需要成立专柜了。就像3000年前所罗王说过的话:“我当过傻瓜,犯过无数错。”

每当卡耐基翻阅这份卷宗,重读自己对自己的按语时,就像有一面镜子摆在那里,让他看清自己的真相。

拿破仑被放逐之后说:“必须为我的没落负责任。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我所有不幸的根源。”

依靠自己解决问题

一位卖馅饼的师傅对老酷说:“我从来不等着天上掉馅饼:第一,天上绝对不会掉馅饼;第二,即使天上掉馅饼,也未必会被我捡到,它不是被人抢走,就是砸破我的脑袋。所以我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做馅饼。”

从前,有个放牛娃上山砍柴,突然遇到老虎袭击,放牛娃吓坏了,抓起镰刀就跑。然而,前方已是悬崖!老虎却在向放牛娃逼近。为了生存,放牛娃决定和老虎决一胜负。就在他转过身面对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时,不幸一脚踩空,向悬崖下跌去。千钧一发之际,求生的本能使放牛娃抓住了半空中的一棵小树。这样就能够生存了吗?上面是虎视耽耽,饥肠辘辘的老虎,下面是阴森恐怖的深谷,四周到处是悬崖峭壁,即使来人也无法救助。吊在悬崖中的放牛娃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后,禁不住绝望地大哭起来。

这时,他一眼瞥见对面山腰上有一个老和尚正经过这里,便高喊“救命!”老和尚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叹息了一声,冲地喊道:“贫僧没有办法呀。看来,只有你自己才能救自己啦!”

放牛娃一听这话,哭得更厉害了:“我这副样子,怎么能救自己呢?”

老和尚说:“与其那么死揪着小树等着饿死,摔死,不如松开你的手,那毕竟还有一线希望呀!记住:你只能靠你自己!”说完,老和尚叹息着走开了。放牛娃又哭了一阵,还骂了一阵老和尚见死不救。天快要黑了,上面的老虎算是盯准了他,死活不肯离开。放牛娃又饿又累,抓小树的手也感到越来越没有力量。怎么办?放牛娃又想起了老和尚的话,仔细想想,觉得他的话也有道理。是啊,现在只能靠自己了。这么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而松开手落下去,也许仍然是死路一条,但也许有获得生存的可能。既然怎么都是个死,不如冒险试一试。

于是,放牛娃停止了哭喊,他艰难地扭过头,选择跳跃的方向。他发现万丈深渊下似乎有一小块绿色,会是草地吗?如果是草地就好了,也许跳下去后不会摔死。他告诉自己:“怕是没有用的,只有冒险试一试,才能获得生存的希望。”他咬紧牙关,在双脚用力蹬向绝壁的一刹那松开了紧握小树的手。身体飞快地向下坠落,耳边有风声在呼呼作响,他很害怕,但他又告诉自己绝不能闭上眼睛,必须瞪大眼睛选择落脚的地点。奇迹出现了——他落在了深谷中唯一的一小块绿地上!

后来,放牛娃被乡亲们背回家养伤。两年以后,他又重新站立了起来。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人能救得了他,他只能靠自己。

在形形色色的俗语中,有一句话是不少人特别是不少年轻人耳熟能详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诚然,人生在世,总要或多或少地依靠来自自身以外的各种帮助——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关爱,社会的鼓励……可以说,人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已开始接受他人给予的种种帮助,所“依”甚广,所“靠”甚多。然而,“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的“靠”,已经远远超出和大大脱离了一个人需要外部力量帮助这种正常之“靠”,而演变成“唯父母和朋友是靠”的依赖心理,把自己立身于社会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父母和朋友的身上。

信奉“在家靠父母”的人,往往是那些生活上不能自理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或者事业上不能自立而离不开父母权力、地位和金钱支撑的人。这样的人,显然不可能在生活上自立自强、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这里,有必要重温一下小仲马的故事。

小仲马写作之初,寄出的稿件连连石沉大海,父亲大仲马对他说:“你寄稿时给编辑先生附上一封信,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也许情况就会好多了。”可小仲马不但坚决拒绝以父亲的盛名作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笔名,以免编辑把他和父亲联系起来。经过坚忍不拔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成功——长篇小说《茶花女》一炮打响,成为传世之作。可以想象,假如小仲马当年依靠父亲的名气从事创作,或许能发表一些作品,却断然不会创作出如此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