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
教育部
办学地址
南京市
校名今昔
1924年,东南大学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茅以升任首届校长。
1927年6月并入第四中山大学。
1928年2月成为江苏大学工学院土木系。
1928年5月成为中央大学土木系水利组。
1937年6月成为中央大学水利系。
1949年5月成为南京大学水利系。
1952年由南京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
1953年吸收厦门大学土木系水利技术建筑专修科,山东农学院农田水利系和淮河水利学校水利工程专科班。
1955年吸收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水道海港系。
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特色解读
三峡、南水北调、小浪底、南京长江二桥……在国内所有的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都聚集着众多河海大学的校友。从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到许多无名的工程师,这些河海学子组成了中国水利界最强大的方阵。
河海大学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的工科大学,与水利工程相关的专业大多设在水利水电工程学院。该学院是一所集教学、科研及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也是我国水力学科专业设置历史悠久、水利特色最为显著的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多数专业已成为国内响当当的名牌专业。
水资源环境学院是河海大学最早的学院之一,早在1952年就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文专业,并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我国第一批培养研究生的学科点。学院拥有多个国家重点学科,建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交通与海洋工程学院在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严恺教授的带领下,培养了一批在港航工程、海岸与海洋工程方面造诣高深的学者和专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交通与海洋方面的学科体系。近年来学院在现代筑港工程、航道工程、交通工程、海洋动力、海岸水环境、滩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国内外高水平的成果。
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
特色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水利工程、通信工程等。
就业概况
河海大学凭借其专业特色,毕业生历年来供不应求,大部分专业的供需比达到1:3,特色专业毕业生供需比达到1:5,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
每年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占15%左右,到大型企业就业的占45%左右。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沿海开放城市;在江苏就业的近一半,其中80%在南京和苏南地区工作。
河海大学是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每年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近30%,个别专业达到50%。每年推荐免试校内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达到15%左右。其中向校外推荐的免试研究生中被“985”工程重点高校接收的占40%,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被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接收的占85%;被“211工程”重点高校接收的占95%;被中科院等科研机构接收的占6%。
近年来,随着河海大学国际合作交流步伐的加快,学校加大了对学生进行雅思等出国考试的培训力度,出国学习的毕业生比例逐年加大,毕业生主要赴美国、英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学校学习深造。
吕老师提示
1.河海大学每年招生近5千人,其中有三分之一在常州校区上课,考生一定要注意自己所报的专业是在哪个校区入学。
2.由于江苏省这几年考试科目和计分方法与其他省份不同,所以河海大学会单独颁布一份面向江苏省考生的招生章程。
学长故事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校园里的建筑颇有“河海特色”,高大雄伟的体育馆造型如扬帆起航的轮船,在大河大海中乘风破浪。校园里的道路一律用江河湖海来命名:黄河路、长江路、太湖路……其他的一些公共场所也和“水”紧密相连:小浪底音乐台、三峡广场、知禹亭……连广场也被命名为“若水广场”。估计走遍全国的大学校园,也不会有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