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高考志愿成败的50个细节
49160000000039

第39章 新设置专业与新调整专业

细节实例

我当年是考后估分报志愿。全考完后,跟标准答案对分,第一次估分是590多分,老师说,你就报北师大吧,没问题。可是第二天我再估分时,又成了570多分,因为我怀疑自己作文有点跑题。如果真是这样,我的名次一下子就会落到班里10名之后,而我听说,班里一位估分580多分的同学也准备报北师大。于是我害怕了,为求保险,在临交表时我把第二志愿的华中师大换成了第一志愿。

专业我选的是对外汉语,之所以选它,主要觉得这是一个新专业,报的人可能少一些;其次是对这个专业感兴趣——教外国人汉语,哇!将来给外国人当外教,挣外国人的钱,太诱人了!

由于是新专业,学校对我们格外重视,安排文学院和外语学院最好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大三时,我的英语就过了六级,和几名同学很荣幸地获得到马来西亚国际外语学院实习一年的机会。

如今,我马上就要毕业了,我在想,是到马来西亚工作,还是考研深造呢?

实例分析

近几年,教育部每年公布一次全国本科高校新设置或调整专业名单,每次数目高达2000多个。这么多新专业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一种是“新设置专业”,即以前全国各高校从来没有开设过的专业。这些专业或者是高校以前从来没有涉及过,或者是高校有过相关的专业方向,但是从来没有明确开设此专业进行系统研究过。这种情况在2000多个新专业中只占极少部分,每年也就二三十个。

另一种是“新调整专业”,即某高校以前没有、步其他院校后尘设置的“新专业”。如石油院校开设传播学专业、医学院开设经贸专业、语言院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恨不得将所有热门专业都“纳入怀中”。名牌大学为了办成综合性大学也不甘寂寞,如清华大学近些年来就创办了新闻学、历史学、法学等院系,而向来以文科见长的中国人民大学,也先后创办了化学系和物理系,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理学院。这种情况在2000多个新专业中占绝大多数。

吕老师提醒

1.新设置专业的特点

每年新设置的全新专业可以分为以下4类:

(1)是我国特有的学科,但是多年来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专业,比如书法学,以前在部分大学的美术系或绘画系有相关的研究方向或开设过相关的课程,但是没有把它专门作为专业进行系统研究过。但是书法是我国的国粹,应该有专门的人才对这门艺术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2005年特别新增了这个专业。

(2)是特别重要而且急需的,但现在的高校中并没有设置的专业,比如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因此,雷电防护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专业技术,但现在我国还没有相关的专业。新增此专业将能弥补我国在这类人才培养上的空缺。

(3)是原来的产业中出现了新工艺、新技术而新设的专业。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很多传统的行业中出现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不少专业的设置就是为了跟上这种变化,比如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在传统的纺织行业中,所有的材料都是通过织造完成的,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织物不再是通过“织造”来实现的,出现了无纺布等运用新技术生产的产品,因此,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就应运而生了。与此类似的还有数字印刷等专业。

(4)是适应特殊需求的专业,比如公安情报、公安管理等专业。

2.新调整专业的特点

新调整专业的高校,大多是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和三本院校。这些院校的办学规模和招生计划正处于扩张时期,因此,它们新调整的本科专业成倍地增长。例如,仅2011年一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就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英语、物理学、应用化学、公共事业管理6个专业;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增加了体育教育、历史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个专业;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新增加了音乐学、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4个专业;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增加了社会工作、舞蹈编导、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风能与动力工程5个专业。

3.如何选择新专业

(1)选择新专业不要贪“时髦”

很多新专业名称非常新颖,比如金融工程、生物信息技术与管理等。很多学生看着专业的名字“时髦”就盲目报考,考生和家长应该多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方向等,同时也要考虑本人的志趣和爱好。

(2)要考查新专业的师资力量

尤其在面对一些较“偏”和“专”的新专业时,不要忘记考查一下院校师资力量或行业背景,培养目标等综合因素,这与考生将来的就业有密切关系。

(3)分析新专业就业趋势

新专业的热门不一定代表未来职业的热门,最热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是最适合的专业。对于新专业,考生应该有一个对其“生命力”的基本判断。

(4)慎重权衡新专业与院校关系

个别高校为学科协调发展而开设新专业。比如农林院校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理工院校开设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是选择这类院校这类专业好,还是选择其他综合类的院校或专业院校要好,等等,这些都需要慎重权衡。

4.近年来部分新设置专业及开办院校

物流管理: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

公共事业管理: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天津中医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等。

信用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知识产权: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女性学:中华女子学院。

国际文化贸易:中国传媒大学。

煤及煤层气工程:中国地质大学

翻译: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复旦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无锡轻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重庆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资产评估:南京财经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等。

文化产业管理:同济大学等。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煤及煤层气工程:中国地质大学等。

生物医学工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

古生物学:北京大学。

地球环境科学:西安交通大学。

应急管理:暨南大学。

救助打捞工程:大连海事大学。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大连海事大学。

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

5.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

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政府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步伐,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制高点。为了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确定并公布了14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这些新专业大致可以分为4类: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新医药,从2011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

以下是这些新兴产业专业的开设高校:

(1)新能源类专业名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经济、能源化学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油气工程、核安全工程。

开设高校: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新疆大学。

(2)新信息类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数字电影技术。

开设高校: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北大学。

(3)新材料类专业名称:纳米材料与技术、功能材料、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微电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开设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华侨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

(4)新医药类专业名称:生物制药、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中药制药。

开设院校:中国药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