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长是孩子的学习指导师
49155600000017

第17章 今天我读书了吗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1805年4月2日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于1875年8月4日在哥本哈根梅尔彻的宅邸去世。由于安徒生的生日,这一日被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罗素曾预言:书代表一个正在死亡的文化阶段,将来甚至连报纸也不读了,而是用机器喋喋不休地说话和交流。网络的盛行似乎正在印证这一预言。中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2010年发布的“全国少年儿童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7~14岁的少年儿童每个学期读3本书,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调查发现,多数少年儿童喜欢读书,读书不多的原因是孩子自由阅读的时间太少并且找不到感兴趣的书。识字但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的人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时间”与“不习惯”。阅读是国民进步的基础,父母的行为是儿童的榜样。家长可以反躬自问一下:今天我读书了吗?

世界各国的读书活动很多,人们把读书当成精神享受和生活乐趣。鲁迅在1921年到1936年的15年间购书14000多册,一生写了30多年,其著作共700多万字。巴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自己也说不清家里到底有多少册书。他一生写作超过1000万字。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出生在一个贫寒的马鞍匠家庭,靠亲朋好友的资助上大学。成名后的康德淡泊名利、献身学问的精神不减,30多年如一日,每天清晨5点起床,7点开始备课与写作。午餐后散步几十分钟,边走边思考。回来后浏览报刊,阅读书籍,思考问题,最后将所有触发的思想记在备忘录上。博学的潘光旦先生将《英汉综合大词典》背得很熟,不但能说出其中每个词的各种词义,还能说出其词源和有关掌故。在清华大学学习时,他总是考第一。

范晓峰先生遇到老邻居与其初中生的儿子,问他看什么书?报出的一连串书名,不是武打凶杀的,就是色情下流的,其父亲还一个劲地夸自己的孩子看书用功。范先生认为家长应该具备以下阅读素质:

——应具备基础文化常识。包括中外名家的名篇名著,著名思想家、科学家和文学家的思想和主张,最简单的中外文学史、科学史常识。

——应具备基本鉴赏能力,分辨和领略阅读物的基本优劣和价值,分清精华和糟粕。掌握和了解一定的阅读信息。

——应丰富自己的阅读,培养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阅读素质,更新知识结构,使自己能跟上文化社会不断发展的潮流。

——不在孩子面前阅读儿童不宜的书刊,尽量保管好这些书刊,以免孩子随意翻阅。

读书不仅使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使人乐观向上、陶冶情操,“腹有诗书气自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许多知识青年正是由于读了几本好书,坚持到1977年恢复高考,成为社会的栋梁。茨威格的小说中写到一位生活在纳粹时代的教授,他遭到迫害,被关押时管吃管喝,却不给一个字看,差点把教授逼疯。后来教授偷了看守的一本棋谱,结果在押期间,硬是把自己变成了国际象棋高手。

周国平在博客中写道:“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并不费力,她的班主任多次问我是怎么教的。我心想,我们没有怎么教呀。如果一定要找原因,大约是得益于熏陶吧。我深信,熏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当然,所谓熏陶是广义的,并不限于家庭的影响。事实上,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也就开辟了熏陶的新来源,能够从好书中受到熏陶,这是良性循环。就像那些音乐家的孩子,在受到父母的熏陶之后,又从音乐中受到进一步的熏陶一样。”读书不要功利性太强,一旦读书动机由学历、学位、金钱、职称、求职甚至炫耀所驱动,那么在这种心态下难以学有所成,更不会成为学问家。

陆谷孙教授说:做完事情后,打开一盏小灯,射下一个小小的光环在你的书桌上,或者在你的床上,对着那个光环看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这个环境让你的心情慢慢地沉静下来。

亲子活动:

1.家庭读书方法。

——选择良好的读书环境,不论是孩子自己拥有一间书房,一个学习角落,还是到图书馆看书,环境以安静、通风良好、无异味且光线充足为好。当然环境不是根本,笔者年轻时饿着肚子在农田劳累一天后仍在窑洞油灯下自学高等数学。如果能发愤图强,就是在旷野之地或热闹场所,打柴喂猪之余也可以读书;如果慵懒成性,在顶级图书馆和别墅也读不进去。

——读书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孩子精神状态不好或情绪不高时,就不要阅读。最好每天有固定时间阅读,养成习惯。

——家长带头,一是了解各种书籍的读书方法和诀窍;二是制订计划并利用闲暇时间读书。唐朝颜真卿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社会生物学、行为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已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人的某些行为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道金斯认为,在文化领域存在着类似基因在生物进化中所起作用的东西,即谜米(meme),将此作为社会遗传的基本单位,通过非生物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家长爱读书,很可能他的孩子也爱学习。

——爱惜图书,妥善保管家庭图书。定期买书,教会孩子买书技能和利用图书馆的技能,鼓励孩子做摘录和写读书笔记。

2.孩子良好学习习惯自测。

——提前检查学习用具是否带齐。

——会使用字典等工具书。

——课堂上注意听讲,特别是老师讲重点、难点时。

——经常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写作业时,不开电视,不吃零食。

——按时、独立、全额完成作业,诚实考试。

——学习中乐于与同学切磋。

——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努力思考克服,有时向老师请教。

——及时复习。

——在学习中有时标新立异,课外经常从各方面吸取知识。

每题得分:总是如此,2分;有时如此,1分;从不如此,0分。总分18分或18分以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14~17分,学习习惯较好;10~13分,一般;10分以下,需要努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在今天,不要说整个社会的共同语言已经开始丧失,即使是在同一个家庭里,在夫妻之间,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一样存在共同语言沦丧的危险。许多父母把孩子幸福的责任推给教师,或者用参加兴趣班、艺体班来提高用以竞争的“综合素质”,并没有多少家庭在进行真正的全人教育。最好的家庭教育,本应从亲子共读开始,但即使在北京,这个比例也不到20%。亲子共读,就是用最温暖的方法,用最不着痕迹的方法,让孩子掌握“阅读”这种人生最重要的学习武器。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理念。

温馨提示: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者止庵说:读书未必使人高尚,至少使他不堕落;读书未必使人广博,至少使他不狭隘;读书未必使人更有力量,至少使他不随波逐流。如果在读书时过分追求实用,就可能放弃了读书对于人生的最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