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跬步人生
49154800000003

第3章 理解幸福(1)

7.理解幸福方能满足

——认识幸福的模式

美国《哈佛的幸福课》的教授老师泰勒·本一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据本—沙哈尔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为寻找幸福忙碌着、奔波着,属于“忙碌奔波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如有一个农村来的大学生,小时候对幸福的憧憬是:成为城里人,天天吃上白面馒头,当有一天终于吃上了“商品粮”,幸福感持续不久却消失了;之后,幸福的标准是能够分到带厨房的房子,有个独立的小院,不久,当终于拥有种满月季花的一套有独立小院的新房之后,却毅然移民海南,娶妻生子,买车买房,为寻找幸福继续忙碌着、奔波着。

那么,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不可能学学梭罗,选择凡尔登湖,在那里耕地、种菜,过着最原始的生活呢?问题是真正简单了,情况又会怎样?比如,陕北农民张二娃,锅里炖着香喷喷的羊肉,吃着自己种的绝不含农药的蔬菜,住的窑洞冬暖夏凉,喝的水取自5公里外的山涧,生活简单、原始,然而,他却说:“这地方不是人呆的,开春了,怎么着也得去西安打工,等挣足钱,再娶个媳妇。”

由此,我们理解,原始的简单也不一定幸福,还得经历复杂,然后回归本真,才能体会幸福。幸福是什么?很难简单表述。做“忙碌奔波型”不快乐,做“享乐主义型”也不开心,“幸福”的学问很深奥,需要每个人去悉心体味,用心感受。

8.追求幸福实现价值

——追求价值的模式

每个人都有理想,或为温饱,或为名利,或为学问,或为德行,或为成功,所谓“从其大体者为大人,从其小体者为小人”。哲学家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幸福。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积学修德可被看成幸福,饱食暖衣也可被看成幸福,究竟谁是谁非呢?如果我们从人的观点来看,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就在于人具有心智、心灵、心情。人如果要充分地表现他的人性,必须充实他的心灵生活。幸福是一种享受,或为肉体的享受,或为心灵的享受。虽然,我们不必如持禁欲主义的清教徒那样不近人情,不谈肉体享受,但是我们也须明白,肉体享受不是人类最上的享受,最上的享受是心灵的享受,这是人类所独有的。心灵的享受就是通过学问、艺术、道德的心灵活动,体验“真、善、美”的价值,如果在这三个方面达到最高境界,那么,我们就达到了最高的、最幸福的境界。

人生的价值,就要看他对于精神价值的追求和通过努力取得成就的大小。如果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不感兴趣,他就不会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反之,则也无法体验到幸福的真谛。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及早确定自己一生的使命,寻求自己的终身目标。以至,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努力实现自己的最高人生价值。

9.幸福婚姻助人减压

——婚姻减压的模式

如果说,单身人士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可帮助他们减轻工作压力;那么,处于幸福婚姻中的人,更易克服工作上的压力和疲劳。

英国心理学博士罗克珊·热尔韦以英国约克郡医院的400余名女护士为调查对象,研究她们受到压力的程度,发现已婚或有稳定伴侣的护士,受工作压力的影响较小。单身或丧偶的护士,对压力相对敏感,而离婚护士是所有调查对象中感觉压力最大的人群。已婚人士可以在下班回家后,把一天中发生的事情讲给爱人听,在讲述过程中减压获益。这种减压方式对于特殊工作,如在工作期间需要抑制个人情感的工作,象护理工作等,尤其有效。研究显示,美满的婚姻还有益健康,已婚人士比那些没有另一半“约束”的人寿命长。这可能因为已婚人士有很多牵挂,因此他们会更好地照顾自己,他们还能从不断扩大的亲友圈中获益。

因此,人们都应该珍惜婚姻,提高婚姻质量。只有这样,工作的压力才能减缓,生活的快乐才能展现。

10.因人而宜区别对待

——幸福之道的模式

有一位教授曾经说过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将遇到“三种人”。一种是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关心你、爱护你、帮助你的人;还有一种是伤害你、欺骗你、利用你的人;另外一种是既不曾伤害你、欺骗你,但也不曾予你以关怀与无私帮助的人。

父母、兄姐、妻儿、要好的师友……他们显然是第一种人;而多年前一个打着爱情幌子、骗取钱财的女孩,还有一个在生意场上反复敲他的人员,自成了第二种人;第三种人,有同学、有同事、有邻居、有偶尔相遇而结识的路人,数不胜数。只有当第一种人的数量在你心中呈几何倍数增长,第二种人数目逐渐接近于零时,人们才会离幸福生活越来越近。反之,当你出现在他人心目中的第一种人行列里的次数越多,成为他人心中的第二种人的次数愈少,你离成功的人生才是越来越近。任何人的生命中都会遇到这“三种人”。这不仅与“幸福之道”息息相关,也与“成功之道”紧密相连。

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成为一种人,同时要拥有最多的第一种人;应该绝不成为第二种人,同时要避开第二种人;应该成为倾向于第一种人的第三种人,同时要远离倾向于第二种人的第三种人。

11.知足长乐善待自己

——心存感恩的模式

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生活中经常喜忧参半,如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得和失,是人们经常面临的课题。

一位中年女士告诉心理咨询师,这个世界对她太不公了:不到四岁母亲就自杀离她而去,父亲一人管不了他们兄妹五人,是叔叔婶婶把她养大;与她一起参加工作的人,不是发财了就是已经当官。而她每月仅赚几百元;别人的丈夫是既能干又顾家,而她的丈夫除了喜欢抽烟、喝酒,就是回家发酒疯,打她骂她……。咨询师对她说:“你是怨气太多了,只看到自己不如意的一面,心里失去了平衡。如果你反过来想想:不幸幼年丧母,但庆幸有婶婶如母亲一般把你养大,还供你上学,参加了工作;工作岗位虽不是很理想,但你已经从一个农家女进了国家机关成了国家干部,想想吧,你昔日的同伴与朋友里面,还有许多人过得比你要艰难得多;丈夫被你说得一无是处,那你当初凭什么爱上并与他携手一生?”咨询师让回去换一种思路想想问题:想想自己值得庆幸的地方,想想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想想自己所得到、所拥有的,想想丈夫对自己好的地方与对家庭做出的贡献。二周后,中年女士反馈咨询师,说她现在心态平衡了很多,怨气也少了许多,许多事情确实是值得庆幸和满足的,而且她在反思中还悟出了一个道理:知足常乐,善待自己。对每个人来说,如果只想着你失去的,你会失去得更多;如果想到你所得到的、所拥有的,你会得到与拥有得更多。

因此,人们需要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得和失,珍惜得到的,正视失去的,保持良好的心态。

12.明知失去偏要得到

——正视失去的模式

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得失交替的过程,人最难能可贵的是明知会失去,却偏要追求。

综观人的一生,前半生是攻,后半生是守。年轻的时候,我们在不断奋斗,不断进取,不断收获;年老的时候,我们却在不经意地丢弃,这真是悲哀的事;而更悲哀的是,人生到了最后,连丢弃的能力也会丧失,因为,所有我们曾经追求的,最后都将会失去。人生应当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所谓“得而复失”,就是先追求有,等到有了之后,随着年岁增长、体力衰退,我们曾经拥有的一切辉煌会逐渐失去,于是年轻时候的各项储蓄便逐渐失去;至于“失而复得”,指的是到了晚年,虽然,我们的记忆力在衰退,然而人生的智慧却在累积,特别是对人生的通达思想,对得失的淡定心态,正是人生登临绝顶之后的高点。

因此,不要把“失去”当成人生无限的沮丧,也不要把“失去”当成人生中的大挫折和大失败,人们应当明白,“失去”是为了一个全新“得到”的到来。即使自身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血脉依然还在延续。

13.理性思维健康财富

——生命无价的模式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财富的贪婪往往远远超过对健康的需求,除非你已经到了直面死亡的时候,你才肯倾囊而出来换取你的生命。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一位教授在上管理学课程时,给学生们做过“财富与健康”的测试,测试题是:假设你患有一种病,这种病5年内死亡率可能是万分之一,现在有一种药可以彻底治愈这种病,问你最多肯花多少钱购买这种药?当时学生们出价最高的是5000美元。后来老师又问大家:假设你现在就面临死亡,如果可以换救你的生命的话,你最多步付多少钱?学生们一致认为,只要能换救生命,可以付出自己所有的金钱,基至不惜举债。这样的测验,是测试人们在管理决策中是否具有理性思维。因为,具有理性思维的人一般会把健康与财富看得很对称,不管是需要你付出金钱还是付出健康,其代价应该是一致的。而我们的看法之所以不一致,那是由于我们的思维不理性,我们从思维的不理性也就看出了人们对财富的不理性,以致贪婪;同时也可以看出人们对生命和健康的不理性,基至漠视。有多少人能够彻底明白,我们许多时候是在与生命做金钱交易呢?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维护健康,这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14.热爱工作方能致富

——爱好造富的模式

为爱好而工作易致富,好像寓言。其实不然。

哈佛大学曾对美国1500名学生进行过一项调查,询问他们选择自己的专业是出于爱好还是因为赚钱。1255名学生回答是因为赚钱,245名学生表示是出于爱好。这项调查累计做了10年,目的是了解为了金钱和因为爱好而努力奋斗的两种人,他们最后各有多少人成了富翁。结果显示:10年后,在245名学生中,因为爱好而奋斗的人有100人成了富翁,而在1255名学生中,为了金钱而工作的人,只有1人成了富翁。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孜孜不倦地为爱好而奋斗的人,往往心想事成,及时登陆成功的彼岸,热爱改变了他的生活。美国惠普公司总裁卡尔顿·菲奥里纳说过:“热爱你所做的事;成功是需要一点热情的。”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说是伟大的。热爱你所做的事,是一种人生的追求目标,是一种人的欲望的载体,是一种对期待中的事物的证明,当然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热爱往往和事业成功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事业的成功则能在经济上得到相应的报偿。245名学生中有100人成了富翁,比例之高,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它说明人生在世,为爱好而工作是多么重要!

我们固然不能以获得财富的多寡,作为是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唯一标准,但不到千分之一的致富概率,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一心追逐金钱的人,许多人往往不能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