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一:主动性
定海神针在东海龙王那里只是一根测量海洋深度的格尺而已,但到了孙悟空的手里就变成了威力无穷的如意金箍棒。东西有没有价值,不但要看事物本身的属性,还要看人是怎么用的。
思维导图的价值已经被全球2.5亿人所验证,本来无需多说。但是在实际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有些同学还是只侧重学习导图的形式,并不重视学习导图的内涵,并没有真正做到用思维导图去引导自己的思维,从而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并进而对导图学习法丧失信心,甚至得出思维导图没有价值的结论,这是非常可惜的。
如果你已经实际绘制了一些思维导图,却并没有感觉到思维导图发挥了你想象中那样大的作用的话,那么本章的内容你一定要认真读一读。通过深入了解思维导图的价值发挥过程,你会找出你的导图“没有价值”的原因所在,并在进一步的导图学习中赋予思维导图更多的价值。
思维导图的第一个价值,也是最基本的价值,是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第一章我们分析影响学习的因素时,曾经谈过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主动性。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效果却相差万里。这就像别人送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远没有我们自己亲自走一遭更容易记住那个地点一样。
很多学生习惯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被父母牵着鼻子走,被考试牵着鼻子走,被作业牵着鼻子走,始终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军事上讲,被动就要挨打,学习也是一样。被动学习的结果就是我们虽然苦苦追赶,却步步落后,总也赶不上大部队的进度。
摆脱这个误区的最佳方法就是用思维导图引领自己的学习。在画思维导图的时候,你就是主角,就是主宰,你是你自己的老师。学习的进度和范围由你决定,速度由你决定。你可以一次复习一课,也可以复习一章,甚至可以一次复习一本书。由自己定下的任务和由别人定下的任务相比,哪一个更容易被完成,哪一个更容易调动积极性呢?这是不言而喻的。
思维导图的第一个价值,也是最基本的价值,是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实际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你要不断地思考才能进行下去。你要思考主题的选择,要思考关键词的选择和创造。要思考各分支关键词的关系,更要思考如何把关键词转化成为图形。最后,还要在上色时对颜色做出选择。以上这些环节,没有任何一个环节能够离开思考,离开主动的学习。没有人会把现成的思维导图绘制要素奉送到你的手上,一切都要靠自己创造。
所以,当一张思维导图画完的时候,那不仅仅是简单地画一张图而已,那是画图的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梳理和思考的结晶。所以,无论学生的图画得有多幼稚,外表上看起来有多简单,家长和老师都不要小看。这种主动学习的效果要比被动的看书、听课好得多。
价值二:趣味性
思维导图的绘制一定是趣味横生的,在我亲自培训的学生中,还没有哪个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感到不快乐的。如果你感觉画导图的过程很枯燥,那一定是你的方法出了问题。
为思维导图带来快乐的最主要的途径有三:第一,选择关键词。第二,画图。第三,上色。第四,卖弄。
选择关键词实际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只要你真正动脑思考,就会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当一段过百字的话,被你凝练成两个字的时候,你会感到快乐;当一个十分复杂的公式和定理,被你用十分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候,你会感到快乐;当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被你用十分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候,你也会感到快乐;当你在不同的关键词之间做选择,最终却创造出一个比所有前面更好的关键词时,你更会感到快乐。选择关键词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是一个化抽象为形象的过程,是一个化无趣为有趣的过程。这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你和导图素材的原作者(比如教材的编写者)斗智斗勇的过程。你的关键词的原创度越高,乐趣就越大。
用你喜欢的颜色去涂抹那些重要的知识,会让你的记忆之门迅速打开。
但是最有趣的,还并不是选择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的各环节中,最有趣的当属画图。当你冥思苦想后终于想到该用什么图像来表达你的关键词时,你会快乐;当你为自己高超的画技而沾沾自喜时,你会快乐;当你为自己惨不忍睹的涂鸦而自嘲时,你会更快乐。
这也是我在教导学生画导图时感到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通常情况下,越是绘画功底薄弱的学生,在画导图的时候越会觉得快乐。每当我检查他们的导图作品时,他们总是抿着嘴,一边乐着,一边观察我在审视他们导图时的表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画出来的东西很好笑。传统学习的过程无疑是非常枯燥的,难道学生们没有权利多给自己一些快乐吗?想要寻找快乐的话,就多多画图吧!很多同学之所以没有感受到画导图的快乐,往往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画图。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过程太麻烦,太浪费。殊不知,“节约时间”的结果就是放弃了导图原本可以给予我们的快乐。当我们的思维导图连一幅图都没有的时候,画导图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快乐,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选择颜色并绘制颜色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通常上色都是导图收尾阶段的工作。恰恰是这个收尾工作,会给人带来不少快乐。每个人喜欢的颜色都各有不同。只有你知道自己最喜欢什么颜色。用你喜欢的颜色去涂抹那些重要的知识,会让你的记忆之门迅速打开。你会为这些颜色带来的记忆改善而喜悦。
上色前后的导图差异是很大的。如果说没有上色的导图是一只丑小鸭的话,那么上了色的导图就是一只白天鹅。颜色在导图发挥功效的过程中至少要占30%的分量。如果一幅上了色的导图是100分,那么不上色最多能得70分。只有亲身实践这个过程的人,才能体会到我刚才说的这段话。有些同学嫌麻烦,常常省去上色这个环节。殊不知,他们真正省去的是快乐和效果。
最后,卖弄也是从思维导图中获得快乐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常说,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画好了导图之后,怎么能自己独享呢?要让身边的人也都感受到自己所画的导图的魅力才对。一般情况下,我们卖弄的对象是自己的父母和好友。但由于对方的时间往往不是很充裕,所以要抓住机会进行卖弄,扩大自己的成就感。
每一幅思维导图都是一套密码。
在我看来,每一幅思维导图都是一套密码。由于思维导图使用的不是完整的句子,而是关键词,更由于图像、符号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思维导图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这种个人色彩越是浓烈,别人就越难以看懂。所以,当我们初看别人的思维导图的时候,如果没有作者的帮助,往往会看得一头雾水。这便为我们的卖弄提供了机会。我们完全可以先让我们身边的人看一下我们画好的导图。让他们试着评价一下。大部分人会因为看不懂你的图而不敢轻易评价,尤其是你父母。这个时候就该轮到我们卖弄了:我们要耐心地、一个分支一个分支地去讲解我们所画的导图的含义。当我们全部说完后,就尽情地享受对方羡慕和称赞的眼神吧!
价值三:整体性
很多同学感觉学习的过程就像走迷宫。走了多远?不知道。还有多远?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毕业了,这个迷宫游戏也算结束了,但直至游戏结束还是有很多人没有走出去。
迷宫游戏玩输了,大可以一笑了之。而学习的游戏玩输了,输的可是前途和未来。要想破解学习这个迷宫,就要站在更高的地方,用整体性、全局性的眼光去看待各学科的知识。
爬过山的同学都知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在山腰上崎岖纵横的小路经常害我们走弯路,甚至迷路。可是一旦爬到了山顶,上山的路线就一目了然。如果再让你走一遍,相信你一定能找到最佳路径。学习也是如此。当我们只关注那些具体的、细节性的知识点,就很容易被外在的现象所迷惑:要么把问题想得过难,要么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要么过分重视某些知识点,要么过于轻视某些知识点。总而言之,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应该主要使用在哪些地方,所以只好平均分配力量,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只有当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时,才能拨开层层迷雾,看到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它们的轻急缓重,也看到自己在该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自己在迷宫中的位置。
一本书,甚至一个学科,都可以用一张完整的图来表示。
很多同学之所以越学越糊涂,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知识。问他们都掌握了些什么,一脸茫然;问他们还有什么不会,还是一脸茫然。很多老师都会在课堂上鼓励大家提问题。但是一些同学就是提不出问题来。为什么?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
思维导图在帮助我们系统地掌握知识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一本书,甚至一个学科,都可以用一张完整的图来表示。无需翻页,你便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究竟有哪些,哪些是特别重要的,哪些次之,哪些已经掌握得很好,哪些还不是很熟,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我们掌握。
一个学生,一旦能够清晰地掌握自己现在所处的学习状态,并且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弥补,学习的目标就立刻明确起来,动力也就来了。当你能够用思维导图归纳概括全学科的内容时,你就相当于知识山峰的山顶上。与那些还在半山腰,甚至是山脚下的同学相比,你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价值四:开放性
与传统的封闭式的笔记形式不同。思维导图在设计上就是开放的:任何一个分支的前面、后面和平行级别都可以延伸出新的分支。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不破坏导图整体结构的前提下,非常方便地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和补充。很多新想法、新的总结和思考可以不断地添加进原有的导图中。这在传统笔记中将是一项非常麻烦的任务,而在思维导图中则是轻而易举的。
除了记笔记,思维导图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做题和分析的环节上。
对于学习文科的同学而言,分析清楚题干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同学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还是比较不错的,可是一到做题的环节就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引用某些老师的评语来说,就是这些同学“总是答不到点子上”。为什么会这样?很大程度上是这些同学不会分析题干。他们总是习惯于从某一个或某几个固定的角度偏狭隘地理解题目的意思,从而导致遗漏重要的知识点。
用思维导图解决这个问题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通过对题干内容画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全面地了解题干的主旨,不致有大的遗漏。思维导图的开放式结构给了我们全面分析问题的机会,从而有效避免答偏题。
既然思维导图对于文科答题有效,那么对于理科的答题是否有效呢?
答案是肯定的。对于学习理科的同学而言,找出问题的解决思路远比实际的运算和列公式更重要,也更困难。很多同学在答题的时候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想思路上,却经常卡在某个环节出不来。那么解题思路从哪里来呢?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当然不是。与文科相仿,理科解题的关键还是要准确、全面地理解题干,尤其是要善于找出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和所学知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个时候,思维导图的开放性就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解题。通过对已知条件的全面分析,以及把相关知识添加进导图之中,我们就可以为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扩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思维导图的开放性可以允许我们把某些看似不想关的已知条件联系起来,或者把看似无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帮助我们找到思路。越是难题,就越适合用思维导图去分析。关于做题这一学习环节,我们在后面的章节还会详细讲解。
画思维导图的过程,尤其是选择关键词的过程,就是抓重点、抓关键的过程。
价值五:抓住重点
你还在像看小说一样从头到尾地浏览教材吗?你还在事无巨细地复习知识点吗?如果你已经学会了思维导图,希望你能抛弃这种落后的、低效率的学习方式。
如果你挑出一天的时间来观察自己的学习,会发现:自己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里是在做无用功。具体一点讲,就是在重复那些自己早已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同学一天学下来,大脑里的知识却没发生任何变化,原来会什么还是会什么,原来什么不会还是不会。还有些同学喜欢用读小说的方式来学习。一本书,一章,一课,从头看到尾,一个字都不落。这样学过之后,所有的知识点都是模糊的。结果和前面的同学一样:会的仍然会,不会的仍然不会。
想要改变这种低效率的学习习惯可是要花很大一番力气的。一种习惯的养成是很需要时间的,而改变它则更需要时间。而且,这种改变还会给人带来很多痛苦。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学生们轻松愉快地改变这种落后的学习习惯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画思维导图。
画思维导图的过程,尤其是选择关键词的过程,就是抓重点、抓关键的过程。你必须从一句话中挑出最重要的词来,从一节课中挑出最重要的词来,从一本书中挑出最重要的词来。不这样挑选,我们就无法完成思维导图。这就是说,思维导图的绘制形式和规则“逼着”我们去寻找知识中、信息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幅思维导图画完了,重点也就出来了。每画一幅思维导图,我们抓重点的思维方式就更加成熟了一分。当我们习惯于画思维导图之后,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学会了抓重点的思维方式了。这种思维方式通过常规的方法来培养,是耗时费力的,是很难成功的。但通过画思维导图来培养,就是轻松愉快的,就是一定成功的。
最开始学习思维导图的人总是心存疑虑:如果我们总是挑出少数的重点,那么其他的知识部分又怎么办?万一考试考到这些部分怎么办?
学习的秘诀之一就是有西瓜的时候不捡芝麻。
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没有人规定考试一定要局限在只占教材20%的重点知识部分。也没有人会向你担保那80%的内容不会考。可是,如果一定要你排一个先后顺序的话,你是选择先掌握出题频率占80%的那一小部分重要内容,还是先掌握出题频率只占20%的那部分非重点内容?如果你一定要把主要经历放在出题频率最低的那些知识点上,我无话可说。但是,如果你也觉得要秉着把好钢放在刀刃上的原则,先去看那些最常考查的重点知识的话,我一定举双手赞同。
思维导图在强调重点的同时并没有忽略非重点部分的内容。其开放性的结构允许我们随时随地把那些非重点的内容添加进去。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确保重点部分的知识已经掌握了。不用担心自己会忘掉这些非重点的内容,因为你或早或晚会在做题或者听课的时候遭遇到这些知识上的盲点。而且,在有了扎实的重点知识和系统的知识架构的前提下,掌握这些非重点的知识会变得非常容易。
学习的秘诀之一就是有西瓜的时候不捡芝麻。捡我们的西瓜,让芝麻耐心等候吧!
价值六:节约时间
在时间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是男是女,是富有还是贫穷,是聪明还是愚笨,每一天我们拥有的时间都是24小时,1秒钟不会多,1秒钟不会少。但是,在时间面前,人们又是不平等的。由于每个人利用时间的方法和效率不同,因此同样的24小时能够做到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效率高的人可以用20个小时做到一般人需要24个小时内能够做完的事。而效率低的人可能用了30个小时才能做到一般人24个小时内能够做完的事。
如果你能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就相当于每天都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你可以用这些时间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也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放松自己,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思维导图就是帮助我们提高效率,让我们掌控时间的绝佳工具。
人类之所以能不断进步,就是因为有不断的创新和学习。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你在数分钟之内,而不是几个小时之内了解到一个章节,甚至一本书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并轻松把握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思维导图会帮助你在大脑里构建一个搜索引擎。就像我们使用百度搜索要查询的内容一样,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我们在复习和做题时轻松地调用这个虚拟的搜索引擎,从而大大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
关于使用思维导图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这一点,后面在探讨导图误区时还会继续谈。不过这里需要提醒思维导图的初学者:最开始画导图的时候,由于技术上的不熟练以及对导图理念理解的偏差,一定会花费不少时间。于是,有些同学就此认为画思维导图是一件非常浪费时间的事情,在新鲜了三五天后,他们便又回到传统的学习方式中。
应该说,任何一件事情,在最开始学习的时候,都会花费一些时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思维导图作为一项革命性的学习技术,掌握起来自然也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些花在初始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与后期思维导图为我们节省的时间和精力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人类之所以能不断进步,就是因为有不断的创新和学习。旧习惯无疑是舒服的,但旧习惯也恰恰是束缚我们的脚步,让我们停滞不前的罪魁祸首。如果人们一直习惯于用过去的方式生活,我们将看不到汽车、电视、网络等变革我们生活方式的新要素了。
所以,如果你在刚开始学习导图的时候觉得别扭,或者花费了一些时间,一定要坚持下去。无需多久,你就会发现导图的魅力和价值。它给你的回报要远远大于你对它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