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上扣人心弦的神秘巧合
49137300000039

第39章 人生写真(6)

希德布兰的亲人原本就为家族中有3人同月同日生而高兴。金姆分娩前,他们也盼望新生儿能让同月同日生的亲属增加到4人。不过,他们问了主诊医生,主诊医生告诉他们说,只有5%的新生儿会按照预产期的日子准时出生。

希德布兰与妻子金姆对儿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来到人间感到分外欣喜。金姆在分娩后说:“真是不可思议,婴儿就是要在今天出生。”

祖孙20年后重逢

在茫茫人海中遇到自己早已分开并且不再联系的亲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人口流动非常频繁的当代社会。失散了20多年的亲人突然出现在眼前,这样的故事恐怕只能在影视剧里才能看到。然而在美国的加州,一位女士确实就遇到了这样巧合的事情。

特丽·盖恩斯女士出生于1958年,6岁的时候,父母离异。父亲离开她们去了德国,之后再也没有和他们联系过。特丽和两个妹妹与母亲相依为命,从此再也没有和父亲一方的亲戚有过联系,包括那位很疼爱特丽的祖母。若干年后,特丽的祖母也与别人再婚,改了姓氏,换了住址。转眼20多年过去了,特丽也已经结婚生子。在这20年间特丽常常想起疼爱自己的祖母,但是却不知道祖母住在哪里,也没有祖母的联系方式。

刚开始,特丽在一家医院里做护士,主要负责照顾病人。后来,特丽转到一家康复护理医院工作。特丽在这家康复医院主要负责照顾一些进医院疗养的老人。在这些人中,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让特丽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似乎两人在多年前就已经相识。慢慢地,特丽对这位老太太越来越了解起来。在交谈中,特丽发现这位老太太和自己20年未见的祖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再加上那种莫名的亲切感,她觉得这好像就是自己的祖母。后来一位热心的社会工作者帮助了特丽。她从这位老人的档案中发现这位老太太在20年前与特丽住在同一个地方。特丽更加相信了这就是自己的祖母,然而还是缺乏足够的证据。后来有一次,老太太在与特丽聊天的时候讲述了自己的往事。这就完全证实了特丽的猜测。特丽非常高兴,当即和祖母抱在了一起。

在20多年的时间里,特丽一直没有见过自己的祖母,也没有联系过她。但是在20年后她们居然再次相遇并且相认了,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长相如同孪生

双胞胎长相相似,大家可能司空见惯。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两个人,他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长相相似,形如孪生,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两个人分别叫约翰·托勒和埃米尔·玛吉斯,他们一个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另一个则来自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一天,约翰·托勒像往常一样到一个书店里买书,他一边看,一边挑选。就在将手中的书放回书架,准备去看另一个书架时,看见对面书架前站着一个人。那个人也在打量托勒,他们两个长得几乎一模一样。虽然打扮各不相同,但仍然像照镜子一样。

如此相像,让他们都非常吃惊,于是两人就聊了起来。这一聊才发现,他们不仅长相相似,家庭境况也如出一辙。然而,他们确实不是双胞胎,甚至都不是出生在一个国家,而且年龄也不一样。约翰·托勒已经47岁了,埃米尔·玛吉斯是45岁。

在偶遇之后,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以便联络。他们回去之后,都开始调查各自的家庭,看看两人是否有血缘关系。约翰·托勒土生土长在堪萨斯,而且不是由父母收养的。同样,埃米尔·玛吉斯也确实出生在布鲁塞尔,是父母亲生并非领养。此后,他们又到医院去做了DNA鉴定,结果表明,他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在交往的过程中,两人发现了更多巧合的地方。他们的妻子都叫玛丽,都是金发碧眼,只是长相不同。约翰·托勒的妻子还要更高一些。两个家庭也都有4个孩子,虽然约翰·托勒和埃米尔·玛吉斯的年龄不一样,但是孩子的年龄却完全一样,分别是7岁、9岁、10岁和12岁。托勒和玛吉斯都在银行工作,连职位级别都相同。更神奇的是,在他们的左肩上都有如鸡蛋形状的胎记,而且胎记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还在不断地长大。

除了工作家庭方面的巧合外,他们在业余爱好方面也颇为接近。他们都是业余拳击手,周末经常打拳。他们还喜欢集邮,都是出了名的集邮爱好者。更神奇的是,他们都驾驶着1983年产的MG敞篷汽车,这种汽车在美国和比利时都不多见,而他们出于爱好,都常年驾驶着这种汽车。

我们知道,双胞胎相似,是因为他们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基因极其接近。可是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却如此相似,真的很难让人理解。想来,这只能归为巧合了。

晨练遇到失散多年姐妹

2004年,63岁的李大妈家住休门村,虽然多年来生活富足,但在李大妈心中,始终有个未了的心结——希望找回自己失散近60年的妹妹。李大妈比妹妹大4岁,1945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妹妹出生了。由于当时家境贫寒,已有三个孩子的李家实在无力抚养这个幼小的生命。正巧当时栾城有户有钱人家想领养一个女儿,为了养活孩子,妹妹在妈妈的哭声中被别人抱走了。

多年来,被送走的妹妹一直是家里人的心病,她也曾到处打听过,但始终没有妹妹的消息。

李大妈一直有晨练的习惯,每天清晨都要去长安公园,也因此认识了很多晨练的伙伴。前些日子,由于身体不适,就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来,她听说公园里出现了一位和自己长相特别相似的老人,有些晨练伙伴甚至认错了人。

与此同时,对方也听说了有位和自己长相相似的老人。见面之后,李大妈小心地询问了对方的年龄、原籍等信息,竟然与失散的妹妹全部吻合。

经过几天的了解,李大妈越来越确认对方正是自己多年来寻找的妹妹,由于心存顾虑,李大妈迟迟不敢开口说明。但两位老人却形成默契,每天清晨在公园内相见。聊天中二人发现,彼此的丈夫竟然同在一个系统工作,而且已经相识20余年,然而,多年来两人的妻子却未曾谋面。如此的巧合让李大妈暗自感叹缘分的奇妙,于是,李大妈希望让丈夫出面,在适当的时机去挑明这层关系。

几天前,李大妈的丈夫恰巧在路边遇到了对方,两位丈夫聊天时说起此事,方知那位大妈在家中也是坐立不安,正催促丈夫前来说明此事。

12月12日,经过漫长的等待,这对姐妹终于在老家得以相认,当听到对方喊出“姐姐”二字时,李大妈的眼泪夺眶而出,而她们年逾八旬的老母亲更是激动不已。

圣诞卡带来的幸运

一对失散了半个世纪的亲兄弟,互相早已认为对方不在人世了,但谁也没想到他们还有重逢的那一天。让他们再次重逢的不是别人,而是一张再普通不过的贺卡,一张投递错误的圣诞贺卡使他们在有生之年再次相逢。这个好像只能出现在艺术作品中的事情却在现实生活中如实发生了,不能不令人称奇。

这对亲兄弟分别叫作哈利·赫里凯恩和吉姆·穆尔。他们在1930年正处国家动乱的时候一同参了军,在开始的时候,他们很幸运,被一起分到肯特郡的查塔姆兵营,他们在同一个军营里,虽然不能天天见面,但总能听到有关对方的消息。但是后来,由于组织上的需要,军队把他俩调往不同的军营,在不同的军营里,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见面,更没有对方的任何消息,就这样,他们分道扬镳,从此杳无音讯。在52年后的1982年明媚的一天,有一封寄往吉姆老家——乌波拉夫村的圣诞贺卡,竟然鬼使神差般地被邮局错夹在另一张寄往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给哈利的圣诞贺卡内。哈利收到那张圣诞卡后,觉得乌波拉夫村这个名字似曾相识。于是在把那张邮寄错了的圣诞贺卡转回去时,顺便在卡上附了一个条子,问对方认不认识吉姆·穆尔这个人。也许真是老天不愿再看到这对饱经风霜的老人,在人到晚年的时候还不能与亲人团聚,有意给他们做了一个巧合的安排,收信人正是吉姆的邻居,经过邻居的转达,于是这对失散了52年的亲兄弟终于相会了。他们再次的相聚还真得感谢那张邮寄错误的圣诞贺卡呢!

同事竟是亲兄妹

1940年8月,许家第5个孩子降临人间,她就是今日的吕金美。吕金美出生仅6天,就被送进无锡一个育婴堂,后被浙江乌镇的一对吕姓夫妇领养。

吕金美随着年岁的增长,从旁人那里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世,于是思亲心切,特别是1975年进入上海金山石化机械厂工作后,思念亲生父母、同胞兄妹的心绪更加强烈,为此到处打听亲人的下落。

与此同时,同样在上海金山石化机械厂工作的许邦儒,受父母之托,也正在四处寻找失散的妹妹。20多年前的一天,许邦儒到同事吕金美家去玩,看到了吕金美18岁时拍摄的一张照片,觉得其容貌酷似自己的外甥女,当时心里有了疑问。

此后,每次在厂食堂用餐和参加全体职工活动时,吕金美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这一举动让同事们纷纷猜疑,有的同事甚至直截了当地对吕金美说:你的性格脸型特别是嘴巴很像许邦儒,你们是不是兄妹啊?

有一年,吕金美因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常常上不了班,这很让老许牵挂。一天,老许从收音机里听说上海瑞金医院有位教授医术高超,便热情陪同吕金美去市区看病。在验血时,许邦儒自己也悄悄验了血型,结果与吕金美相同。这更让许邦儒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吕金美可能就是自己的亲妹妹。为慎重起见,他跟吕金美详细讲述了自己正四处找寻一位失散多年的妹妹,并道出了妹妹失散时的记号特征。

吕金美从许邦儒的口中得知,许的妹妹被送掉时,襁褓里有一张写有“1940年8月10日,吴”字样的字条。此时,吕金美仍然不相信自己就是许邦儒苦苦寻觅的亲妹妹,但她还是决定回浙江乌镇,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身世。她找到了了解情况的姑妈。姑妈告诉吕金美,当初吕的养父母抱着金美回家时,“蜡烛包”里确实有一张“1940年8月10日,吴”的纸条。

当两兄妹真正地相认时,吕金美已与哥哥许邦儒失散了60年!

母女连心

在6年前的一场大火中,科瑞丝不仅失去了美国费城住所,并且连出生仅10天的女儿也失去了。可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却一直相信自己的女儿还活着,并凭借着“母性的直觉”找到了“复活”的女儿,以及找到了当年纵火的疑犯。

31岁的科瑞丝是在一个朋友的生日派对上发现了她失散6年的女儿的。看到小女孩的第一眼,科瑞丝就呆住了:可爱的酒窝、美丽的黑发、似曾相识的眼神。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眼前的小女孩就是我的亲生骨肉,我必须证明这一点。可是,该如何证明呢?”

科瑞丝曾看过通过基因检验进行亲子鉴定的电视节目。于是,她走上前,亲切地对小女孩说:“你好,你长得真漂亮。你的头发简直美极了。”然后,她装着去看小女孩的头发,并装作意外地说:“哦,亲爱的,你的头发上沾了口香糖,我帮你弄一下吧。”于是。科瑞丝借为小女孩整理头发拿到了小女孩的5根头发。科瑞丝找了一张干净的餐巾纸。小心翼翼地将头发包好,装在塑料袋内。

DNA测试证明,小女孩果然就是科瑞丝的女儿。科瑞丝因此报警了。因为科瑞丝的发现,警方不得不对当年那场火灾重新调查推断。当初曾认为是短路造成失火,小女孩已被烧成灰烬,现在看来,是狡猾的犯罪分子将孩子偷走后,故意制造火灾,企图永远掩盖罪行,把孩子变成自己的“亲生骨肉”。

因找到女儿而万分激动的科瑞丝也向媒体说出了久藏在心中的疑点:“当我冲进了女儿的房间后,床上什么都没留下,但我发现,一扇窗户竟然是开着的,而当时是冬季。

另外,在我女儿出生后没几天,住在新泽西州的亲戚克芮就远道来访,并称她自己怀孕了,火灾当天,克芮还来过我家,但此后再未上门,直到在那个派对上重逢。”

哥哥寄来钥匙

威廉德是美国的一位独身妇女,她有一个爱好就是旅行。这种旅行的爱好已经达到了一种近似疯狂的地步,每隔一段时间,她就要出去游玩一次。她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旅游上。

有一次,当她从外地旅行回来之后,翻遍了所有装东西的口袋,都没有能够找到自己家的钥匙。什么时候丢失的更不知道了。她只好一个人孤单地站在大门外。没有任何可想的办法,因为她唯一的亲人住在很远的另一座城市,旅途一身的疲惫,让她此时感到非常的焦躁不安。也就是当她站在门口看着紧锁的大门感到着急时,一位邮递员给她送来了一封信。

那封信是他远在华盛顿的哥哥寄来的,是一份挂号信。她拆开了那封信,不禁高兴地大声尖叫起来,因为在信中夹着一把钥匙,而那把钥匙恰恰就是威廉德家的。真是天降及时雨,解决了威廉德丢失钥匙的难题。威廉德的哥哥在信中称,上次他由华盛顿来探访妹妹时,威廉德曾给了他一把多余的大门钥匙,当他回华盛顿时却忘记了还给她,只好用信寄给她了。

可是,她的哥哥怎么想到他所寄出的这封信,就在妹妹被家门挡住时及时送到妹妹的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巧合。

海难中遇到亲人

1829年10月16日早晨,一艘名叫“玛梅德”的英国快速帆船载着21名水手,乘风破浪驶出了悉尼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