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戏里戏外看甄嬛品古诗词的意境
49130700000055

第55章 情归何处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一

--(南唐)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二免三,销魂四独我五情何限六!

故国梦重归七,觉来八双泪垂九。

高楼谁与十上?长记十一秋晴十二望十三。

往事已成空,还如十四一梦中。

【注释】

一、此词调又名《菩萨蛮》、《花间意》、《梅花句》、《晚云烘日》等。此词于《尊前集》、《词综》等本中均作《子夜》,无“歌”字。

二、何能:怎能,何,什么时候。

三、免:免去,免除,消除。

四、销魂:同“消魂”,谓灵魂离开肉体,这里用来形容哀愁到极点,好像魂魄离开了形体。

五、独我:只有我。

六、何限:即无限。

七、重归:《南唐书·后主书》注中作“初归”。全句意思,梦中又回到了故国。

八、觉来:醒来。觉,睡醒。

九、垂:流而不落之态。

十、谁与:同谁。全句意思,有谁同自己一起登上高楼。

十一、长记:永远牢记。

十二、秋晴:晴朗的秋天。这里指过去秋游欢情的景象。

十三、望:远望,眺望。

十四、还如:仍然好像。还,仍然。

【语译】

人一生中什么时候才能将所有愁恨统统忘却呢?它此刻正深深困扰着我,哀愁到了极点,就好像魂魄离开了我的身体,徒留一副躯壳,整日之间如行尸走肉。

昨夜又在梦魂之间重回我那早已消逝的故国,黄粱梦醒,不觉热泪盈眶。

故国景致依旧,却江山不复,我登高凝望,徒留一心伤感。还记得去年秋天,游猎故土,如今却只剩回忆伴我同行。

所有一切已经成空,来时匆匆,去时匆匆,如梦一场。

【从诗词看甄嬛】

在清凉台的那一段日子的某一天,甄嬛曾对果郡王念过李煜的这一首词。

这是李煜后期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作于李煜国破家亡、身为俘囚之后,描写的是他对故国、往事的怀思和对囚居生活的悲哀、绝望。即如马令《南唐书·后主书第五》注中所云:“后主乐府词云:‘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又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皆思故国者也。”

李煜被执北赴以后,过的是俘虏的生活,备受凌辱。他不能不追昔抚今,感思故国,但也不能不愁恨满怀、徒唤奈何。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从词的一开始,李煜就这样悲愤地追问。

人一生谁没有愁和恨呢?可是为什么命运偏偏要如此残忍地把家愁国恨集于他的一身呢?

“愁”是自哀,也是自怜,是李煜囚居生活的无奈心情。“恨”是自伤,也是自悔,是李煜亡国之后的无限追悔。也正因有如此“愁恨”,李煜才夜夜孤寂“销魂独我情何限”,绝望日益渐生,压迫得他透不过气来。

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自然对自己的故国有不可割舍的情感,所以定会朝思夜想。可是事非昨日,人非当年,过去的欢乐和荣华只能在梦中重现,而这种重现带给作者的却只能是悲愁无限、哀情不已,所以一觉醒来,感慨万千、双泪难禁。“觉来双泪垂”不仅是故国重游的愁思万端,而且还有现实情境的孤苦无奈,其中今昔对比,抚今追昔,反差巨大,情绪也更复杂。

词的下片续写李煜心中那份往日成空、人生如梦的感伤与悲哀。“高楼谁与上”是无人与上,也是高楼无人之意,他唯有借登高以远眺故国、追忆故乡。故国不可见,即便可见也已不是当年之国,故乡不可回,此恨此情只能用回忆来寄托。

李煜的一句“长记秋晴望”,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哀鸣。昔日的闲逸与今日的孤苦,过去的繁华同现在的凄冷恰好相对,不思尚罢,“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现实中的无奈总让人有一种空虚无着落之感,人生的苦痛也总给人一种不堪回首的刺激,因此李煜有了“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的感慨。

当你身处的现实中,所有的“往事”真的全部“成空”了。而你却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么希望这现实同样是一场梦。于是只有选择逃避。此刻的李煜,也是这样。他的“如一梦”说的不是清醒,而是迷惘,他这种迷惘中富含着太多太多的无奈。

脑海之中,依旧记得《后宫·甄嬛传》最后一集末尾的这个镜头,年暮的甄嬛(尽管此刻的她并不是白发苍苍,但在那样的年代,彼时的甄嬛却也已是花黄渐落,心海沧桑。)躺在自己的锦榻之上,孤单寂寥。随着镜头的缓缓拉远,我的思绪,也便随着那满是沧桑的音乐蔓延。这一刻,一滴珠泪零落,若此生甄嬛不是身陷宫闱,而只是普通民女中的一姝,那该有多好?她与果亲王该会是多么天设地造的一对啊?只可惜造化弄人,荣华富贵的终了,只剩伊人独立,用往后一生的孤独,去怀念这段早已堙没于人世的情感。

这与李煜的这一阙词,竟是如此的相似。

杨冬儿

二零一三年九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