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4912600000235

第235章 林鸿

【挽红桥】

柔肠百结泪悬河,瘗玉埋香可奈何!

明月也知留佩玦,晓峰常想画青蛾。

仙魂已逐梨云梦,人世空传薤露歌。

自是忘情非上知,此生长抱怨情多。

【释义】

瘗,埋葬意。

瘗玉埋香,意为张红桥如一棵玉树、一枝香花,长埋地下。

“明月……”句,据史书栽,红桥临终填《蝶恋花》一阕悬于玉玦下,遗赠林鸿。这句意为,此刻诗人仰视天空,一轮新月高挂中天。俯视室内,一弯玉玦系着词笺。

“晓峰……”句,意为向远望去,峰峦如一抹修眉,露在地平线上。于是诗人又想到红桥若在,正是揽镜画眉的时候。

“仙魂……”句,意为作者缅想爱妻的魂灵已随天空的白云,飘然远逝。

梨云梦,既谓其梦如云之縹缈,又谓其云如梨花之洁白。

薤,多年生草本植物。

薤露,即为如薤上的露珠易干。

薤露歌,古代的挽歌。

上知,这里指圣人,即绝顶明智的人。

“此生……”句,意思是作者的生命将与怀念红桥的一腔怨情相终结。

【详解】

才女张红桥,貌美多情,工诗能文。当时很多有名的文人想聘其为妻,但张红桥自称必得才如李白者始嫁。林鸿托邻媼投以七绝,中云:“含情欲说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深深打动了她,遂引为知音,由此两人相爱到终成眷属。两人相互酬唱,林诗末句必以“红桥”作结,张诗结韵必落在“鸿”字。因此,林鸿的诗在当时广为流传,被称为“红桥诗”。婚后林鸿宦游金陵,红桥独处小楼因思成疾,抑郁以终。后林鸿到家一看人去楼空,灵幡飘拂,于是和泪写下这首挽诗。

这首诗抒写了对爱妻去世的极度哀伤,表达了作者对张红桥无穷无尽、绵绵不绝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