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迂回,靠曲线取胜
遭到围攻,如果对方势力比较强大,问题不可以正面解决时则可以采取迂回的策略,先退一步的方法,再寻求进两步,最终战胜对方。某化肥厂因为同原材料供应单位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被迫停产,由此而导致原来签定的尿素供应合同不能兑现。当时正值秋种前的销售旺季。早晨,一大群上门催货的客户把刚来上班的供销科长围在中心。供销科长在一片类似于“大忙时节供不上货,影响农时,是坑害农民”、“不讲信用”、“对客户不负责任”等等责难声中四面受敌。因为本身理亏,不宜正面和人家理论,供销科长耐着性子听完对方责难之后,他以一种很认真的态度对众人说:“诸位,先求你们消消气,作为厂家有谁不想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多增加厂里的经济效益呢?你们上街去逛逛,让我到各个仓库再去查查,看看是否可以给你们筹集出一些来。中午我请客,到时再把具体情况报告你们。”这些客户看到即使把这位科长困住也不能解决问题,就自动地散开,让他去了。中午饭桌上,他手举酒杯先向大家道歉,接着说:“经查询,库存的那部分尿素已于昨天晚上经厂长同意,被一个远方的客户运走了。”并请厂长和他一起向客户表示歉意,并明确表示:只要一开机,保证首先满足在座的各位。这些有怨气的客户此时感到再多话已不合时宜了,何况以后还要共事呢?于是就顺着厂长给的台阶下来了。这次突围,看上去是先退了一步,实际上只是暂时的回避,从根本上说没有向对方就范,但他让气势正盛的对方把冲动的感情先冷却一下,处理起来自然要容易得多了。
可见,身陷重围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先乱了阵脚,而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只要你沉着应对,运用以上方法,定能突破重围。
面对嘲笑,坦然释怀
在社交活动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心地狭隘,不顾及别人情面的人,他们可能会在你偶然犯错误或者失态的情况下嘲笑你的不甚或者失误,从而起到使你难堪的境地,那么往往这个时候我们都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那么以下有几个好办法,能帮助你解脱困境,找回自信。
以牙还牙法
假如嘲笑者是蓄意挑衅,拿人的生理缺陷寻开心,污辱人格,这时被嘲笑者不必客气,应以嘲对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有强烈刺激性的语言给他们以教训,使对方“哑吧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比如:俄国寓言作家克雷洛夫,皮肤生得较黑,偏偏又喜欢穿黑衣服。一天他遇到两个穿得花里胡哨的公子哥儿,有一个见到了克雷洛夫,就对他的同伴说:“看啊,飘来了一朵乌云!”克雷泊夫应声答道:“怪不得青蛙高兴得叫了。”在这里,作家如法炮制,接过石头打人,教训了对方。
再如,英国作家萧伯纳长得很瘦很高。一次宴会上,一个脑满肠肥的资本家讥笑他说:“啊,萧伯纳先生,一见到您,我就知道世界上现在正闹饥荒。”萧伯纳立刻答道:“嗯,先生,我见到您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的原因。”萧伯纳的回击不但及时,而且有力,恰到好处地把窘迫还给了对方。对于他人有意侮辱人格的嘲笑如此进行自卫还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可以收到一招制胜的效果。
隐含锋芒法
当嘲笑是出于无知或轻浮时,也可以不直接进行反击,而是通过说明事实真相的方式,心平气和地给对方的失礼行为以教训。这种方式看似平常,却包含了强有力的锋芒,既有很强的教训作用,又能显示说者的风度雅量。比如,20世纪50年代时,周恩来总理接见一位美国记者,这个记者看到周总理桌上有一支美国派克钢笔,便以嘲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何还要用我国的钢笔呢?”周总理听了,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话就长了。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至此,美国记者已是如鲠在喉,满脸窘迫了。
再如,美国著名律师维特被选为议员后,他穿着乡下人的服装从农庄到了波士顿。当他在一家旅馆客厅里休息时,听到一群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在议论他:“啊,来了一个地道的乡巴佬,我们逗逗他。”于是就把他围起来向他提出一些怪问题,嘲弄他。维特站起来,正色地说:“你们仅仅从我的衣着看我,就不免看错了人,以为我是乡巴佬,而我呢,因为同样的原因,还以为你们是绅士淑女,其时,我们都错了。”这一句带刺的话,揭露了对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为人,使嘲弄者受到了嘲笑,同时也提醒他们不要犯以衣帽取人的世俗错误,给他们以教导。
这种应对方式是很高明的,它不是那么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但是在平心静气,甚至是谈笑风生之中,通过陈述事实,说明道理,巧妙地揭露了对方的无知,当情况点明时,对方已经无地自容了。有时候,这种方式比直接反驳效果更好。
幽默解窘法
当对方嘲笑的是自己的确存在的事实,如果矢口否认,反而欲盖弥彰;如果恼羞成怒,也会错上加错。这时,不妨采取幽默方式给以应对,使自己从窘迫中体面地走出来。比如,这天车间主任指着小李,嘲笑说:“你越来越不象话了,小小年纪就成了烟鬼,工作时间老到吸烟室里吸烟。十次有九次我都能看到你。”小李有几分尴尬,转而戏谑地说道:“是,主任,可是您比我还多一次呢!”对方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就这样他化解了窘迫。
再如,有一天,约翰的父亲因儿子不好好学习而用嘲笑地口气批评道:“约翰,你知道吗?华盛顿像你这样年纪的时候,已经是班级最好的学生了。”约翰说道:“是的,爸爸,但是华盛顿像你这样年纪的时候,已经当上美国总统了。”爸爸不当的嘲笑说法反而被儿子的幽默回答驳得哑口无言了。
需要指出的是,幽默解窘法虽然可以为自己解窘,但是有护短和狡辩之嫌,因此,只能做为权宜之计,暂时给自己一个下台的台阶一用,进而应从对方的嘲笑中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下决心改正,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强忍自激法
假如对方的嘲笑并不涉及自己的人格,而且说的又是事实,只不过语言尖刻了一点,使自己的面子过不去。这时你不必进行反击,不如将对方的羞辱化作动力,下决心改变事实,提高自己,最终为自己挽回面子。当你扬眉吐气之时,对方会感到脸红自愧的。比如,有一位青年喜欢诗,学习写诗,但没有上路,不敢拿出来叫人看。有一天,一位大学生无意中看了他写的一首诗,随手在一旁批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又用讥笑的口吻说:“这也叫诗?顺口溜都不如!”把这个青年搞得很狼狈,反击对方吧,自己底气不足,本来写得就不好,人家讥笑也不无道理。于是他采取了强忍的方式,咽下了这口气,只说了一句:“谢谢你的指点!”转身走了,对方还有一点莫名其妙。此后他更加发奋,决心在这方面有所成就,不能叫人瞧不起。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在报纸上连续发了几首诗。当他拿着发表的诗,有意向这位大学生请教时,这位大学生吃惊地说:“没想到,没想到,了不起。”这已不是嘲笑而是佩服了。
面对嘲笑,不要怀疑自己,而要更加坚信自我,并巧妙运用以上方法,一定会使你在社交中重新找到阳光。
面对否定,依然自信
有时候,自己的某一方面会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那么对方就会用言辞对你加以否定,无疑你的自信心就会大受打击,对交际热情也会大打折扣,可能会避免与否定你的人打交道。
西晋左思貌丑口讷,但自小爱好文赋,常常诵读汉代文学家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在颂读中,他感到这两篇赋虽然文字典雅、气魄宏大,但藻饰过甚、夸张失实,所以他想写一篇《三都赋》。谁知消息传出以后,却遭到别人的讥笑。当时闻名遐尔的文学家陆机在写给其弟陆云的信中说:这里有个粗鄙的人,居然想作《三都赋》,等他写好了,拿来盖酒坛子吧!
陆机的讥俏,对雄心勃勃的左思来说无疑是沉重的一击,毕竟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小字辈”,一个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人士。生活中,同类的情形并不鲜见,那么,当你遭遇别人的否定时,该怎么办呢?
重新审视自我
面对着别人的否定,应引起重视,并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自我,更清醒、更正确地认识自我。有一个文学爱好者,一心想当一名作家,立志创作出惊世之作。当他把自己的“大作”送到一位著名作家的案前,并说明自己的志向时,作家觉得他缺乏写作天赋,劝他放弃这个志向,做点儿别的事。但青年执意要走这条路。其实,作家对青年的劝告是很正确的,青年应重新给自己定位。后来不幸被作家言中,这个青年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并没有如愿。假如当初他能听进作家的话,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或许不会一生一事无成。
让别人二次认识
唐朝诗人韩愈很早就习得一手好古文。24岁,他参加科举考试,主考人是当朝宰相陆蛰。试题是《不迁怒不贰过论》,即自己不高兴,不要在别人身上发泄;做错的事,不要再犯第二次。韩愈看了试题,构思成熟,便一气呵成。想不到陆蛰并不赞赏,结果韩愈名落孙山。第二年京城会考进士,韩愈又去参加。试题与去年的一样,韩愈就把去年写的那一篇,一字不漏地写在试卷上。主考官陆蛰觉得似曾相识,连读两遍,这才发现文章之妙,禁不住称赞:“好文章!”
别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而且别人往往都很自负,所以,如果你认定自己是正确的,就应该用诚心和智慧让对方重新审视你,给你全新的评价。
透视别人的“否定”
别人是人不是神,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所以有必要对别人的“否定”做一点儿透视,认清其实质。其一,看看别人的“否定”是否是平庸之见。其二,不要迷信权威的评判。有的人不相信小人物中有能人;有的人缺乏识人的慧眼;有的人品德并不高尚……所以,当别人否定你时,不必妄自菲薄,认清形势,认清自我最重要。
激起斗志,发奋图强
左思遭到陆机的否定,引来一片讥笑声,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但写《三都赋》是他深思熟虑的决定,热切的愿望,所以他没有因此而泄气,反而发奋图强,认真收集资料,精心准备,花了整整十年功夫,完成了《三都赋》,终于扬名天下。权威的否定会对你形成打击,但你不要就此消沉,把别人对你的否定化为一种动力,积极向上,相信必有所成。
因此,不要被别人的否定打倒,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努力进取,才是社交成功之道。
灵活运用自潮
自我调侃,也就是通过对自我的嘲弄,迂回地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意见与建议或批评,从而维护别人的自尊,使别人与自我避免陷入尴尬的境地。这是解决困境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1915年,丘吉尔还是英国海军大臣。不知是心血来潮,还是什么原因,他突然要学开飞机,飞行员们只好遵命。
丘吉尔还真有股韧劲,刻苦用功,拼命学习,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上了,连负责训练他的飞行员都累坏了。丘吉尔虽称得上是杰出的政治家,但操纵战斗机跟政治是没什么必然联系的。也可能是隔行如隔山吧,总之,丘吉尔虽然刻苦用功,但就是对那么多的仪表搞不明白。
有一次,在飞行途中,天气突然变坏,一段十六英里的航程竟然花了三个小时才抵达目的地。着陆后,丘吉尔刚从机舱里跳出来,那架飞机竟然再次升空,一头撞到海里去了,旁边的军官们吓得怔在那里,一动不动。原来,丘吉尔忘了操作规程,在慌乱之中又把引擎发动起来了。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丘吉尔也不知所措,好在他并没有惊慌,装作茫然不知似的,耸耸肩自我调侃道:“怎么搞的,这架飞机这么不够意思,刚刚离开我,就又急着去和大海约会了。”一句话,缓解了紧张的气氛,也让丘吉尔摆脱了尴尬。
可见,在有些尴尬的场合,适时合理地自我调侃一番,既能使自尊心通过自我排解的方式受到保护,还能体现出说话者宽广大度的胸怀。
当了首相后的丘吉尔有个习惯,一天之中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停止工作,他就爬进热气腾腾的浴缸中去泡一泡,然后就光着身子在浴室里来回地踱步,一边思考问题,一边让身体放松放松,有时甚至会入迷。有一次,丘吉尔率领英国代表团到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为了方便两国领导人交流、沟通,组织者特意安排丘吉尔下榻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罗斯福住得很近。一天,丘吉尔又像往常一样泡在浴缸里,尔后光着身子踱步。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打得如火如荼。丘吉尔在思考着战场上的形势,以及如何同美国联手。想着想着,他忘了自己身在何地,而且还是光着身子。碰巧,这时罗斯福有事来找丘吉尔,发现屋里没人。罗斯福刚欲转身离去,听见浴室里有水响,便走过来敲浴室的门。丘吉尔正在聚精会神地考虑问题,听见有人敲门,本能地说了一一句:“进来吧,进来吧。”门打开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到丘吉尔一丝不挂,十分尴尬,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索性一言不发站在门口。
此时,丘吉尔也清醒了,他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罗斯福,急中生智地说道:“进来吧!总统先生。大不列颠的首相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对美国的总统隐瞒的。”说罢,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