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有区别
一位同学忿忿不平、委屈不已地向我讲了这么一件事:他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某某人,出于对朋友的关心(他一直把这个人当作是自己的朋友),他把别人的议论转告给了这个人并提醒他要加以注意。不想这个人竟然恼羞成怒,不但没有接受他的忠告,反而指桑骂槐地对他进行责骂和讥讽。他惊气之余大惑不解:自己的朋友怎么会这样?我听了以后淡然一笑,对他说:“是你自己太单纯了,其实你们根本就不是朋友。”“不是朋友?我们天天在一起玩,很不错的”。他反驳说。我点点头,“是啊,在一起玩,可你们只是伴儿。”他愣怔半晌,忧然而悟。生活中这种类似的情况实在太多了,可是稍加分析,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使我们在人与事的判断上产生了失误,以致招来无谓的忧伤和失望,徒然地自寻烦恼。究竟是真正的朋友还是一般的伙伴,我们常常是分不清也不愿意去分清的,我们被那种没有利害冲突时彼此所表现出的亲昵、友好蒙蔽了;另一方面,我们在潜意识里也希望大家都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愿意把这种关系蒙上世故的灰尘,我们乐于把伙伴关系加以升华,而使自己满足于“朋友遍天下”的自我遐想之中,然而这毕竟只是单方面的美好愿望,并不现实。因此,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必须分清是友还是伴。
在这个充满了功利性和商业性的社会里,人将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难以那么透明,那么清澈。一旦彼此的利益受到刺激、伤害,虚假的朋友便会原形毕露。这并不可怕,因为事实上不可能任何人都能成为自己的朋友,大多数人只能是伴。希望任何人都是自己的朋友,是不切实际的,说得尖刻一些,这其实也是一种弱者的心态。坦然而平静地面对花开花落、阴晴圆缺等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这才是现代人明智的态度。我只是想说,如果我们事先能够明智地把朋友与伙伴判别得清清楚楚,我们还会为那朵“留不住的白云”而感意外、伤心和失望吗?
人生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为了消除寂寞,我们需要结伴;为了实现志向,我们需要交友。友与伴都是我们个人生命历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在我看来他们都是重要的,有裨益的。然而两者的区别则是根本性的:作为朋友,就是把双方看成了一个整体,并能为对方做出奉献和牺牲,感情牢固而持久;而作为伙伴,则并未视双方为一体,你是你,我是我,不能为对方做出奉献和牺牲,感情上是聚则合、分则离。于是就有了伙伴易寻而朋友难得;伙伴短暂而朋友长久;伙伴众多且有阶段性而朋友虽少却相对稳固。拥有真正的朋友固然是一件美事,但对朋友的希望、要求依然需要有一个准确的界限。否则,朋友之间的感情将会出现裂痕,甚至有可能使多年的友谊毁于一旦。
我有个朋友,家里因修房屋与人发生冲突,我自然站在朋友一边,当然尽可能客观公正地去调解。但朋友后来竟提出无礼要求,让我同他的亲友一起去同对方打架,这让我十分为难,我的职业和社会形象以及我自己做人的准则都不允许我与人斗殴,我拒绝了,并且直言靠打架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而应该彼此退让,和解为上。结果,他认为我不能为朋友出力,而我则认为他对朋友的要求过分,双方闷气了一周多时间。后来他得知我尽了自己的能力四处托人为他们疏通、调解,他冷静后也意识到了自己对朋友的要求不很妥当,我们又和好如初,依然情同手足,他家的房屋纠纷也和平地得到了解决。
古人曾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又说:“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可见古时“朋友”是要求极高、十分难得的。虽然今天我们大可不必以此标准来严格取舍,但我们也的确很无奈地看到,时下许多社交场合中那种朋友来朋友去的甜言蜜语,毫无疑问是把“朋友”这个词的外延扩大了而使其贬值。也许这仅仅只是一种言不由衷、心照不宣的应酬手段,不必大惊小怪,但我们总有一种美好的东西被轻蔑,被亵渎了的感觉。今天令我们扼腕惊叹、撼人心魄的如管仲鲍叔牙那样的生死之交似乎已极少见,但我们仍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间必有真情在,正是这种友情使忙碌的人类变得温和,变得可爱。
我们需要伙伴,我们更需要朋友。我们不为伙伴的轻易离去而忧伤,也不完全去依赖朋友。朋友也罢,伙伴也罢,决定我们人生的还是我们自己。
朋友之间有竞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朋友之间也有竞争,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但关键是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竞争?
先讲一个朋友之间竞争失败的例子。某机关要从一部门中择优录用一名干部,该部门中两位出类拔萃的青年都在被选之列。由于这两位青年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究竟选谁让前去考查的人大伤脑筋。这两位原本无话不谈的朋友,现在虽然表面上平静如初,暗地里却互相展开竞争。由于竞争太过激烈,且二人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于是,上级领导一怒之下,便从其他部门选拔了干部。这两位青年从此不但反目成仇,而且都一蹶不振。难道一山真的是不容二虎吗?应该懂得,无论什么场合,寸步不让、寸利必争的明争暗斗,只能是两败俱伤。
相反,在世人看来尽是尔虞我诈的商界,却有一段朋友之间你追我赶、共同前进的故事。王玉明和李志强都是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两个好朋友又同时进入某公司的同一部门就职。两人的业务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相差不大,在部门负责人调往外地分公司前,推荐王玉明接任他的职务。群众民主推荐时,两个人都是榜上有名。在考查谈话时,王玉明极力推荐李志强,李志强又极力推荐王玉明。结果,领导因王玉明谦逊、能发现和利用人才而更加器重他,同时也庆幸又发现了李志强这样一个人才,两人分别担任了部门正副职。两人在工作中配合默契,李志强时刻注意把成绩记在王玉明身上,使公司领导更加重视王玉明。两年之后,王玉明升任公司副总。又过了两年,李志强也因工作成绩显著,又有王玉明的极力推荐而升任副总。一山居二虎,总得有一虎为王,待到它开拓了疆域,到别的山上去时,剩下的这只虎自然也是王了。假如二人为一部门负责人而争斗不休,恐怕早已被清除出公司,哪还会有今日的事业辉煌、前途无量?
那么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竞争呢?假如你不想再拥有友情和事业,你可以孤注一掷,和他拼个你死我活。假如你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的确赶不上对方,不如先让对方出头。这样做,一是他会感激你,会时时处处尽力帮助你;二是山上只剩下你这一只老虎,便可以大显神威,以过人的才干做出出色的成绩,成功之日亦不会太远。
假如你觉得对方确实不如自己,不妨和他推心置腹地谈一次,讲明利害关系,说一声:朋友,请让我先来!
以诚交友
信任无疑是获得友谊最重要的前提,它是交友的基础与不可获缺的内容,假如没有了信任,那么彼此间的关系只能是形同路人,根本谈不上友谊。
从前,有两个年轻人一起穿越一片森林。在路上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们是好朋友,当大熊向你扑来时,我会全力以赴帮助你。”另一个听了他的话笑了笑说:“我也是。”不久,他们果真遇到了一只大熊。大熊笨重地向他们扑来,第一个开口说话的年轻人飞快地爬上附近的一棵树,另一个未能爬上树便躺在地上屏住呼吸装死,大熊在他脸上嗅了嗅便走开了。爬到树上的年轻人下来后问:“刚才大熊对你说了些什么?”“患难朋友才是真朋友。”我记住了这句话。
魏刚和佟军是从小一起玩泥巴长大的朋友,大学毕业后两人在同一城市工作。佟军经常到魏刚家来玩,魏刚把家门钥匙给了佟军一把,魏刚的家几乎成了佟军的家,佟军对魏刚家的情况了如指掌。魏刚有了女朋友后佟军还是魏刚家的常客。有一天女友的那枚金戒指丢了,那是魏刚的定婚戒指,翻遍了整个屋子都没找到。魏刚问佟军是否看见了那枚戒指,佟军说没见到,还帮他们找了半天。佟军走后女友怀疑是佟军干的,魏刚说他不是那种人。女友说这段时间除了佟军再也没有外人来过。一星期过去了,戒指仍不见踪影。女友要求换锁,魏刚不同意,她又让魏刚把佟军手中的那把钥匙要过来,魏刚更不同意。她说魏刚眼里只有佟军没有她,于是便提出分手。
魏刚只得换锁,换锁时佟军来找魏刚,魏刚很不好意思,佟军主动把钥匙交给了魏刚,他说:“为难你了。”听了佟军的话魏刚羞愧难当,便拿起锤子砸新锁,被佟军劝住了,他说:“完全不必要砸,换就换吧,只要友谊不上锁。”魏刚会心地笑了。一次洗面镜下的水池堵塞,修理时魏刚在水池管道中找到了那枚戒指,魏刚想,戒指肯定是女友洗脸时不慎掉入池中的,而自己却偏偏没有注意到。魏刚顿时明白,佟军对自己的信任要远远高于一枚戒指,在友谊面前,一枚戒指能算得了什么?这枚戒指让魏刚看到了比金子更可贵的心。
后来魏刚借钱开了一家酒店,由于经验不足刚开业的那段时间生意很冷清,几乎要关门了,但魏刚发现每天晚上总有一个人要来买几瓶很昂贵的酒,买完酒从不在店里喝,提上就走。魏刚问买酒人是怎么回事,他说酒不是他买的,而是站在门外的那个人叫他买的,夜幕中魏刚看清了站在门外的那个人的模样,是佟军!当时魏刚感动得热泪盈眶,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友谊不上锁,只有拥有信任,不上锁的友谊才是经得住时间、金钱、地位考验的友谊;不上锁的友谊才是在世俗的是非恩怨中不改变旋转方向的友谊。穿越人生的风风雨雨,危难彰显友谊的力量。友谊是万木凋谢后在寒风中以铮铮铁骨坚守无声的盟约,风折不断,雪摧不垮的将春天的第一声消息和问候吐露给你的那朵红梅。朋友的“朋”是两块肉连在一起的,当一块肉痛时另一块肉也会痛,一块肉笑时另一块肉也一定笑。
弥补朋友间的裂痕
丽萨·弗莱同保拉·特纳从小一起长大,她们从未怀疑过这友谊将会永远保持下去,但弗莱结婚后,搬到另一个城市并生了孩子,她给特纳的信突然没了回音。“你觉得是不是我什么地方得罪她了?”弗莱问丈夫。同时,特纳也相信,白己对弗莱已不再重要,“她现在成家了,”她对自己说:“我们现在不一样了,不能再像以前那般亲密了。”
最后,弗莱鼓足勇气给特纳打电话。开始的时候,交淡很尴尬。不久,她们就都意识到,她们都很想念对方。一个月之后,她们又回到了从前的老样子,一起开怀大笑,互相鼓励。
“感谢上帝,我最后采取了行动,”弗莱说,“我们意识到在对方心中我们像以往一样重要。”
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来保护友谊。几年前,一个公众意见调查公司要求2007人确认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友谊名列榜首,远远超过家庭、工作、衣服及汽车。
“一份友谊记载着在一起的经历及相互影响的历史,让我们明白自己,彼此联系,”心理学家多纳尔多·潘南说,“这是一笔我们应保护的财产。”
研究交际学的教授布朗特·伯森说,具有讽刺意味是,“越是好朋友就越可能碰到些矛盾”其结果可能正是你不愿意看到的一结束友谊,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有部分破裂的友谊是可以得到修补的,因此专家建议:
放下架子
这不太容易,但是当友谊变得苦涩的时候,夏威夷的黑喀姆空军基地的丹尼斯·莫兰德就这样做了。45岁的莫兰德替诺拉·维辛格看护她的两个女儿将近四个月,这些孩子们同她们在基地的父亲住在一起。而40岁的维辛格在另一个洲接受牙科保健培训。“诺拉能让我来帮助她我感到很荣幸。”莫兰德说。
当维辛格在圣诞节回来后莫兰德回忆说:“我有很多话对她说,但她一直没给我打电话。”一次女儿过生日派对,可是莫兰德没有收到邀请。“我觉得我被利用了”她说。
开始的时候,莫兰德发誓再也不理维辛格。后来她决定放下架子,让她的朋友知道她的感觉,维辛格承认说在她受培训中间和家人的分离使她很焦虑,以至于忽略了朋友的帮助。今天她说:“如果丹尼斯不就此事给我打电话,我对所发生的事情一直会无所知。”
当朋友伤害了你的时候,本能地想保护自己,但是这使得问题的解决更难。《关系交际学》的作者威廉姆·威尔莫特解释说:“当分歧摆到桌面上时,我们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松了一口气。”
为自己的过错道歉——即使你也曾被误解过
没有人会允许自己受到别人感情的凌辱,但做了一段朋友之后,即使是最好的人也会有出错的时候“如果侵犯者拒绝首先迈出和解的第一步,友谊就会停滞不前,”威尔莫特解释说,“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受委屈的一方走出第一步去道歉——为使对方不高兴,因为没有理解朋友的处境、当你道歉的时候,你给了朋友一个鼓起勇气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