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庄子的智慧(中外大智慧丛书)
49106600000070

第70章 保持适当的距离美

【原文】

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泰至则多奇乐。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筒,其将毕也必巨。

——《庄子·人间世》

【译文】

在按照礼节饮酒的过程中,开始时人们还可能做的规规矩矩,喝到差不多的时候就会混乱到大失礼仪了。若达到醉生梦死的程度时就是荒诞淫乐、放纵无度了。任何的事情也都有同样的道理,开始时大家相互谅解,到后来互相鄙视;开始时关系简单纯真,最后则变得纷繁复杂。

【解读】

平时适当的喝酒可以,但不能喝多,喝少量的酒对人的身体有好处,但是喝多了人就会走样。任何的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单纯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的加深,各种关系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所以花要半开,人要半醉。花全开了,把自己暴露在外,就很容易受到阳光、雨水的损伤,看花的人也就失去了欣赏的兴趣;人喝酒喝醉了,就感觉不是自己了,腿脚和大脑就失去了控制。

这一点,如果用在为人处世上,就是互相之间不要过亲,也不能过疏,保持一段合适的距离最好。

为什么这样说呢?一般来说,人与人密切相处当然不是一件坏事,否则怎么会有“亲密的战友”、“亲密的伙伴”、“如胶似漆的伴侣”等等呢?但任何事情都不能过分,过分就会走向极端。“过俭则吝,过让则卑”就是这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亲则疏”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朋友之间不可以交往过密,夫妻之间也不可过腻,上、下级之间更不可以过亲,否则就会给彼此造成伤害。

(1)朋友之间不可交往过密

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有时人会害怕孤独,希望有人能和自己共同撑起一片天,能相识,并成为朋友实属不易,所以要珍惜这份难得的友谊,朋友之间要用淡水来浇灌,否则,太浓了友谊的花朵就很容易凋谢。

社会不断在发展,人性的阴暗面也就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朋友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受到污染,这时候惟一具有可信性的或者说能够给人以信心的就剩下“哥们儿”,更保险点说就是朋友。

但是,在“哥们儿”面前更要保持一份冷静的态度,不要失去原本应有的平衡。

朋友之间的诱惑在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于“两肋插刀”的那种气魄。有这么多诱人东西摆在你我的面前,仿佛只要有了铁哥们,一切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但朋友也不是万能的。你没钱的时候、苦闷的时候、有钱的时候、高兴的时候找到朋友,相互的鼓励、支持,都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让“友谊之树常青”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亲疏有度,一旦破坏了友谊之船,你就会逆水而行。

(2)夫妻之间也不可过腻

“刺猬理论”是这样说的:刺猬浑身长满针状的刺,天一冷,它们就会彼此相互靠拢,凑在一块。但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原来,距离太近,它们身上的刺就会刺伤对方;而距离太远了,它们又会感到寒冷;只有若即若离,距离适中,才能既保持理想的温度,而又不伤害到对方。

中国“四喜”中有这样一句老话:“小别胜新婚”,讲的就是夫妻之间不必成天耳鬓厮磨,适度的分别更能增添夫妻间生活的情趣。推而广之,在人们日常交往中,交际的双方表现出过分的亲密或纠缠不清,有时也会让双方感觉很不自在。

在热恋中的男女,聪明的姑娘永远都会坚持“说话留一半”,永远让你觉得意犹未尽,若有似无的甜美才不会让彼此觉得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适当的距离可以产生距离美,空隙产生爱。不仅是男女之情需要“说话留一半”,在领导团队的过程中也需要“说话留一半”,有时不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才是最美的。

(3)上、下级之间不可以过亲

古代圣人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临之以庄,则敬。”(《论语·为政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领导者不要和下属过分的亲近,要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给下属一个庄重的面孔,这样的领导才可以获得下属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