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庄子的智慧(中外大智慧丛书)
49106600000045

第45章 多一份淡泊,多一分豁达

【原文】

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庄子·在宥》

【译文】

心态一定要清静淡泊,不要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不要让自己的精神长期动荡,这样才能够健康长寿。

【解读】

无劳女(汝)形,指不要使身体太劳累。穷苦的人和运动员都容易猝死,原因是体力透支,过度辛劳。

无摇女(汝)精,指不要使精神动荡,要固精正气,这样才符合自然之道。

庄子认为,天下的事是办不完的,钱也是赚不完的,如果一味去追求这些东西,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损害了自己的健康,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庄子所主张的是,做人要有几分淡泊的心态,修炼的最高级是达到“无我”的境界。否则,欲望会使你痛苦不堪。

人世间的快乐往往蕴藏在平凡而又平常的生活中,可遗憾的是世人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充分地享受着文明生活所带来的一切便利的同时,偏又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对近在眼前的快乐竟毫无知觉,偏偏又去追求那些虚无缥渺的东西。

有位年轻人和一位胡须花白的老人一起在岸边钓鱼,两个人坐得很近,奇怪的是,老人总有鱼儿上钩,而青年一整天都没有收获。年轻人终于沉不住气了,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地方也相邻,为什么我一无所获,而你却轻易地钓到鱼呢?”

老人一笑,从容地回答:“你是在钓鱼,我是在垂钓。你钓鱼的时候,一心想得到鱼,目不转睛地盯着鱼儿,看它有没有吞下你的鱼饵。所以鱼不上钩你就心浮气躁,情绪不断发生变化,你的焦躁情绪把鱼都吓跑了。我呢,我是在垂钓,垂钓跟钓鱼不一样。我垂钓的时候,只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鱼来我也不喜悦,鱼走我也不忧伤,我心如止水,不眨眼,也不焦躁,鱼儿不能感知到我,因此也没必要逃跑。”

钓鱼是修身养性的一件事情,老人所说的正是这样一种境界,他恰恰就做到了这一点。当然,老人的话是针对钓鱼本身所说的,但上升到生活中,也不失为睿智的人生哲学。人的一生中,谁也不能掌控兴衰荣辱,得失进退,所以只有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才能在人生大起大落的时候免受伤害。

人生贵在淡泊,古往今来很多名人终其一生,他们心中都在向往或是操守着淡泊。“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凭着淡泊,颜回成为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个淡泊的人;齐白石晚年谋求画风变革,他闭门十载,破壁腾飞,终成国画巨擘;钱钟书学富五车,静心于书斋,闭门谢客,潜心钻研,著书立说,留下很多旷世名篇。

人生的淡泊就是一种坦然,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得失,人生的淡泊是一种豁然,豁然对待人生中的进退。淡泊就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珍惜眼前而不好高骛远;淡泊可以让你真正地享受人生,在淡泊中使自己得到充实,在努力中体验欢乐。

能够拥有淡泊的人是幸福的人,淡泊使人心更加宁静,更加自由,没有羁绊。淡泊是不慕名利,远离喧嚣和纠缠,走向超越。淡泊是在遭受挫折时的从容,淡泊是别人都忙于趋本逐利的时候仍然保持恬静。淡泊可看作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

守住一份简朴,不显山不露水,这份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淡泊就是认识生命的无常,时刻保持一种既不留恋过去、也不期待未来的心态。荣辱不惊,去留无意。不要太在意自己,天使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走一程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幸福离你不过是一个转身的距离。淡泊人生,并不是消极逃避,也不是看破红尘,甘于落伍。淡泊是一种境界,没有极大的勇气、决心和毅力做不到真正的淡泊。

著名的唐朝高僧慧宗禅师,他特别喜欢兰花,于是带着一群小和尚辛勤地栽培。第二年春天,兰花开满了山,小和尚们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不料,一场暴风雨过后,满山的兰花被打倒在稀泥里,乱七八糟,花朵撒了一地。

小和尚们看到后都忐忑不安,等待高僧的数落,没有想到高僧却平心静气:“我栽花是为了寻找爱好和乐趣,而不是得到愤怒和埋怨。”小和尚们顿时醍醐灌顶,不由自主地开始钦佩高僧宽广的胸怀。是啊,只要我们将那些快乐的兰花栽种于心田,拥有了兰心蕙质,那么幸福与快乐、安详与宁静就会盈满我们的心境。

让我们的心境远离尘嚣,更贴近自然,会发现淡泊就在其中,这或许是人生的另一个境界,但又有几人能做到呢?也许真的如人所说:“道理人人会说,但又有几人能做到”。

是啊,人与生俱来的身外之物太多,十分有诱惑力。我如果得到了,淡然地处理,不忘乎所以;我如果失去了,也不过分悲痛,身心不伤。如果是这样,才会不为身外之物所苦,不被身外之物所累。

平常岁月,拥有一份淡泊的心境,是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思考,而不是做现实主义的逃避者。而人生,往往有进有退,不会一帆风顺,有荣有辱,有升亦有降,有高潮,也有低谷。如果我们认识到平淡才是真道理,那在任何时候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保持平衡的心态。

只要怀有淡泊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弃的追求,平淡的日子并不会永远平淡,定能获得生活馈赠的那份欢乐,成功给予的那份慰藉,谱写出生命最璀璨辉煌的乐章。

正如有一首古诗所云:“痴心做处人人爱,冷眼观时个个嫌,觑破关头邪念息,一生出处自安恬。”(《喻世名言》)一般人,都容易走两个极端,而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自己。世事纷乱,人事复杂,我们不可能一路上都左右逢源,也不可能一味的八面玲珑。在世俗圈子里痴心表演,人会活得很累,不真实、不轻松、不自在。我们要活得自在逍遥,只做真实的自己,既不去“痴心做”,也不去“冷眼观”,要像古人说的那样“觑破关头”,摒除邪念,保持心境安然舒畅。

做人要有几分淡泊,淡泊是一份豁达的心态,是一份明悟的感觉。淡泊为人,才活得自我,才把自己的本色演绎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