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49102800000067

第67章 趣味养生保健(3)

§§§第八节旅游与养生

1.旅游能养生保健

旅游能养生保健已被当今的人们所认识。《内经》曰:“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安徒生说:“对我而言,旅行是使精神返老还童的秘方。”法国作家莫罗阿认为,解脱紧张、悲哀、抑郁、烦闷等精神创伤的最好办法是旅游。他曾说:“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森林、高山、大海之苍茫雄伟,和我们个人的狭隘渺小对照之下,把我们的心灵创伤抚平。”当今,旅游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旅游健身已成为时代的时尚。

2.旅游健身的机制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人越是远离自然,便越接近疾病。”旅游是接近大自然的最好方式。观景是旅游的目的之一,观景的养生保健作用,已经得到现代医学的证明。根据巴甫洛夫学说,基本的神经活动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由大脑皮质加以调节使之平衡。正诱导是抑制过程所诱导出来的兴奋,负诱导是兴奋灶周围抑制的出现和加强。旅游过程中,观看大自然中优美的景观能够使大脑皮层出现一个新的、外来的活动,即兴奋灶的转移,从而能够消除精神紧张,使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在旅游过程中,会给你一种全新的感受,使你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总的讲旅游的养生保健作用有:

1.陶冶情操旅游时的山地、草原、峡谷、海滨、河畔、森林、高山、人文、建筑、风土人情等不同景观,都可使旅游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2.平衡心态在旅游中大自然的优美环境,可使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使焦虑、烦躁、忧伤或苦闷的情绪得以调节,代之以愉快的平衡心态出现。

3.增进感情在旅游过程中,夫妻之间、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怀与照顾,这便在无形之中增进了夫妻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3.旅游的留心事项

首先应根据自身的条件、自身的体质及自己的疾病,选择好旅游的路线、地点、季节、交通工具;还要带一些必要的常用药物。旅途中不可暴饮暴食,更不要急于赶路、过度劳累;在旅途中不要感情冲动,遇事要明智、果断、最好不要到危险的地方或没有把握的地方,以防不测。旅行完了回到家里,不要急着去上班或工作,应在家里适当休息,以防旅游综合症的发生。

§§§第九节劳动与养生

1.劳动有益身心健康

“动”是宇宙的客观规律,人是生物之一、万物之灵,所以经常劳动是极为重要的。从人生的全部意义上讲,劳动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而且是为更健康、更充实、更幸福地活着。劳动对于身心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生理方面劳动可使气血得以流通,从而可增强肺功能与心脏功能;劳动可使肌肉与关节得到锻炼,能够消耗人体的能量,使人强健而不肥胖;劳动能够调节大脑神经,能够帮助消化,所以经常参加劳动的人食欲旺盛,吃得香甜、睡得安然。

2.心理方面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劳动,劳动成果的取得,自我价值的体现,使他(她)们在心理常有一种慰藉感、充实感、愉悦感。在生活中常见热爱劳动的人,对劳动感兴趣的人,他们能够在劳动中忘却自我,他们很少有烦恼,也很少有精神上的困惑。2.古今人们对劳动益身心的认识

战国时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日:“形不动则精(气)不流,精(气)不充则气郁。”

东晋医药学家、养生家葛洪著《抢朴子》曰:“体欲常劳,劳勿过极。”

宋代文人蒲虔贯著《保生要录》曰:“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故水流则清,滞则湾(污秽)。”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程颢兄弟著《二程集》曰:“动静节宜,所以养生也。”

明代文人郑宣著《昨非庵日篡》曰:“体欲常动,谷气得清,血脉流通,疾不得生。”

清代文人徐荣《劝民》诗中说:“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

清代学者、改良派领袖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二书》中说:“体动则强健,久卧则委弱。”

现代中医骨科大夫张时奎在94岁高龄时,仍然为病患者按摩、接骨,他曾说:“劳动可说是我生活的第一需要。我觉得活得很有意义,从中获得的乐趣是无穷的。”

前苏联的长寿者马列耶夫在95岁时曾说:“我对长寿的看法是:为了活得长久,应该多做工作。劳动——这是生命的重要源泉。”

3.园艺劳动益身心

劳动的范围能够说广泛得很,适当的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能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下面便将园艺劳动益身心作一简单的介绍:

种草养花、植树护林、栽培农作物等方面的劳动都可称作为园艺劳动。园艺劳动有益身心已被医学界所公认。在18世纪的欧洲,便把种植花草树木、接近绿色当作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疗法。到了19世纪美国科学家还将园艺劳动称之为“园艺疗法”。1997年10月在日本举行的“园艺疗法世界大会”导致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医学家们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认为,园艺劳动的确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能够调节人的情绪,给人精神上带来某种寄托和安慰。研究指出:人们在园艺劳动中,经常地接近绿色,能解除神经紧张,绿色环境中有丰富的负离子,能调节神经系统和促进血液循环,可善心肌功能,增加心肌营养,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园艺劳动对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肺气肿、冠心病等病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此外,园艺劳动还有怡情养性的作用,在有兴趣的园艺劳动中会获得一种充实的情感体验。

§§§第十节钓鱼益养生

钓鱼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钓鱼作为一项娱乐性修养身心的养生活动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钓鱼对老年人尤为适宜,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展这项活动,号称“钓鱼王国”的日本还经常进行钓鱼比赛。

钓鱼对于养生保健可起到如下作用:

1.钓鱼可逸情养性垂钓通常在湖畔、河边进行,那里的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安静,手持鱼竿置身于幽静、光明、芳香的大自然之中,既可领略大自然之美,又陶冶了性情,尤其是鱼儿吞钩之际,往往会激起无比的欢快之情,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2.钓鱼练气功钓鱼是一种动静结合的运动,垂钓时手、眼、腿的有机配合,静、意、动的协调都犹如在无形之中练气功。这时调节大脑皮质功能,使人排除杂念,活备通络都可起到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垂钓时的精神专注、平心静气、从容雅逸等待鱼上钩的心态更像在练静坐气功。故钓鱼对高血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精神忧郁症,都市综合症及某些慢性病均有辅助治疗作用。

3.钓鱼可增加生活的乐趣人到了老年,闲逸在家,时间一长往往会感到寂寞无聊、情绪消沉。如能培养步行去钓鱼的兴趣,这样每次去垂钓都要经过一番跋涉,而每次锻炼又能将身体寓于有趣的娱乐活动之中。这样,便会使身体逸而不闲、劳而不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寂寞无聊的时间也会一晃而过,情绪也会欢快振作起来,便会对生活充满了乐趣。

利用垂钓健身养性的例子古今皆有。《封神演义》中的传奇人物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安邦治国,日理万机,活到97岁还身心健康,这与他有几十年的钓鱼生活是分不开的。

§§§第十一节闹适与养生

闲适不是懒惰,闲适与懒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懒惰是什么事情也不想干,思想常处于百无聊赖的状态,懒惰最有损于身心的健康。闲适是通过节制来使身体得以安闲、自在,心性得以舒适。闲适是一种境界,闲适是一种乐趣。

就养生而言,闲适不是消极的休息,而是一种积极的进取。闲适是人生之途的加油站,闲适可给生命带来勃勃的生机;闲适可使尘中忙忙碌碌追逐身外之物而疲惫的身心得以息养、解脱与升华。闲适有益于身心健康,对于离退休以后的老年人及体弱多病的人,持有闲适的生活方式与心境显得尤为必要。

明代大学者、养生家高濂深得闲适的含义,他在其著作《遵生八笺中》说:(译成白话)心中没有焦虑的事,身体没有过多的劳作,避开世俗虚名,顺应时事而安适处之,这就是世间所说的“闲”。可是,闲并非指无所事事的行尸走肉,也不是掷骰子的赌博行为。闲而修身养性,以使心情舒畅,使人快乐而长寿,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闲适”了。我酷爱闲,一向好古,考察古代的学问、尧舜的训诫……有时在松窗下拓印帖文,在书房中打开图画,此时,窗前香气缭绕,栏杆间花影摇动,哪怕空着肚子,也会整天快乐得忘掉饥渴。书斋中的冰清玉洁,将人间的浊气污垢,一下子就冲涤得荡然无存了。清心寡欲,满志为乐,还有什么能比这更适意愉快呢?!

能够说,学会真正的闲适是生命赏赐的礼物;学会闲适是生命旅途中的幸运;学会闲适可使人们从名利的重压下解脱出来,使人们有闲情逸致做自己最喜欢做的有趣有益的事情,享受生命的本真。试想,倘若没有闲适的心境,哪会有心思去听音乐、练气功、练书法,去垂钓、去养花。因此说,学会闲适最有益于身心的放松,最有益于身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