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49102800000050

第50章 身体保健(13)

至于种子类食物怎么磨成粉?那就是将种子类食物先单个炒熟,再用机器一起打成粉即可。也可单个炒熟,单个打粉,然后等份合在一起。食用时可用开水冲泡,也可加在饭中同煮。

建议读者在食用种子粉时,以芝麻、黑大豆、黄豆、葵花子为最佳,其植物蛋白既好又多,再配以非精制的谷类(如:全麦粉、玉米面、糙米)为主食,再适量地食用些新鲜的蔬菜水果,那么我们的饮食基础就已经打好了。

五、基本吃素益健康

从某种意义上讲,常吃素、少吃肉便是最好的饮食习惯。元代名医朱丹溪在《茹淡论》中说:“多食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明孝文皇后语》中说:“饮食茹素,祛病延龄。”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一生创作活动持续70多年,享年94岁,他就十分倡导素食,并身体力行一生吃素,自诩素食比常食肉者至少健康10倍。他曾说:“大鱼大肉未必对身体有效益。”西方医学之父波克莱斯也说:“天然的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什么是天然的食物?笔者以为素食便是天然的食物。按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讲,植物的生长靠的是枝叶通过光合作用,在太阳的光照下吸取阳能,根深扎于大地或水中吸取阴能。因此说,素食是阳能和阴能有机结合的自然结晶,是造物主的恩赐,是最适宜于人体的天然饮食。

素食益健康已被长寿者和调查结果所证实。科威特有一位寿星在庆祝她124岁的生日时,对采访记者说:“我一生吃素,从不吃荤,自我感觉良好。”德国的《观察》杂志曾发表一项调查结果是:“素食者比肉食者长寿,吃素食时间越长的人越长寿。”我国1998年6月17日《健康报》也有一篇调查报道,文章中说:“目前在北京地区15岁以上居民中,平均每5个人中即有一个人患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已成为北京居民前3位的死因,并占死因总构成的三分之二,而导致此类疾病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中,膳食不科学的因素尤为突出。”文章中接着说:“据调查,20世纪60年代北京居民每人每天摄入豆制品达79.4克,而到了90年代降至12.1克,粮谷、薯类的摄入量也下降明显;而动物性食物及油脂摄入量上升了近10倍,食盐、酱油的摄入量也大大高出全国水平。”对此,我国营养学家陈君石明确建议:中国人应少吃肉。

停止肉食是否使健康有所增进?答案是肯定的。丹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因肉食缺短,全国范围内吃素食,那年因病死亡率出奇的低,生病率也减少了,待恢复肉食后,死亡率又回升到以前的数字,发病率也相应增多。曾任台湾法商学院副教授,淡江大学教授的段镜先生,自幼体弱多病,晚年研究佛学,吃素静坐,始得健康,他根据自身的体验,于1998年编写出版了一本《健康饮食面面观》,他在书中写道:“肉食者迟早要付出健康的代价,虽然年轻时看来身强体壮,到后来肝肾一定会受损害,这是经过老鼠实验所得的结论。”

看来,基本吃素确实是养生益寿保健之大法。

六、过多食肉的危害

生理学家说:从人的牙齿和人的肠胃两方面讲,人是最宜食用谷物瓜果菜类的高级动物。也就是说,人体基本食素才有益于健康。

而肉类食物属浓缩性食物,含纤维极少,人食后难以消化,也不会增加肠蠕动,经常食肉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发生便秘。

肉类属酸性食品,偏重于食肉极容易使体质变为酸性,会导致机体酸中毒,加速衰老,发生各种病变。国外的一个实验显示,给受试老鼠的食品中肉类占了25%,看起来,比吃素食的老鼠生长得肥大丰腴,但是经过数月之后,食肉食品的老鼠的肾脏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害,而食素食品的老鼠的肾功能安然无恙。

台湾大学的一位学者,经过了三年时间的调查研究,在其调查报告中指出:“素食者难以得糖尿病、血管硬化和癌症。同时就通常情况来说,比肉食的人要健康得多。”

美国卫生署耗资百万美元,费时五年,调查10万名素食的安息日会教徒,结论是:素食比肉食的人健康,癌症发生率较低,心脏病少得多,寿命较长(约平均寿命延长7年)。

芬兰人,肉食之量可算是全世界首屈一指,其心脏疾病的死亡率同时也是位居世界之冠。

值得指出的是肉类食品在生态链上导致药物残留,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与毒害。

“疯牛病”是由国外两位学者分别于1920年,1921年发现提出的。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在饲喂肉牛过程中,长期给肉牛服用抗生素和生长激素等药物,以致其生理生态改变,而引发畜体病毒发生。

这项80多年前的大发现,至今仍然不能遏止养殖业的逆向操作,那就是养殖者为了加速禽兽的成长,防止疾病,不惜滥用抗生素、生长激素、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我们人类长期食用这些肉类的同时,也吃进了这些物质,而这些物质又最容易积存于人体关节、内脏、腺体、肌肉、细胞、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中,难以排出,这样就会使人们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导致百病丛生,严重地影响着健康。

有调查发现,养猪业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情况相当严重.因为动物与人类所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极为相似,猪体内病菌的抗药性,比预期的更为严重,此强病源性菌,不仅使猪遭殃,对食物生态链上食用猪肉的人类,更会形成恶性连锁反应。

因此,西方有一句评语:“肉食比剑杀人更多。”

七、肉类食品要烧熟煮透

据2000年9月2日《健康报》报道:哈医大一院超显微镜检验在1999年接待要求检测的患者1.1万人,其中80%以上感染上弓形虫,儿童检出率更高。专家分析,街道烧烤和涮肉不熟是致病“元凶”。

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弓形虫主要寄生于牛羊身上,而吃了未烤熟透的牛羊肉则会使弓形虫通过人的消化道进入血液中,窜至各组织细胞内繁殖,破坏细胞,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因为弓形虫主要寄生于人的脑细胞,对儿童智力损害极大。此外,因为此病的症状与中枢神经系统和精神病、心机病、恶性肿瘤等病的症状相似,临床上常发生误诊,延误病情。有的人患病多年也怀疑不到是弓形虫所致。

再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可传染人与家畜,这些病例在2004年初春在越南、泰国等国有报告。但禽流感病毒在高温下便会被灭活。

因此,人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家畜、家禽类食品一定要烤熟煮烂。不要食用半生不熟的烤肉和没涮透的肉类,对于禽蛋也一定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八、不食或慎食野生动物

因为野生动物所生存的特殊环境,致使它们身上携带有一些病毒、细菌、寄生虫。而这些病原微生物往往寄生在野生动物的皮毛、分泌物、肌肉、血液、内脏之中,有些病原体哪怕在较高的温度下也难以被彻底杀死。很多人因喜食野生动物或捕杀野生动物而传染上了难以及时发现又难以诊断、治疗的疾病。

据从事野生动物的研究学者介绍,常见的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有狂犬病、口蹄疫、炭疽、布氏杆菌病、鼻疽等,还有多种由霉菌所致疾病和多种寄生虫病。

常见的野生动物传染病举例如下:

由灵长类动物,如猴、猩猩等可传染给人麻疹、甲型肝炎、猴副流感等;

由黄鼠、沙土鼠、松鼠等携带并可传染给人的传染病有流行性出血热、森林脑炎、鼠疫、鼠咬热等;

由野猪、野马、鹿等蹄类野生动物可传染给人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结核、丹毒等,这些病家庭饲养的牛、羊、马、猪也可传染给人,这些病是人畜易感的共性疾病。

由鸟类传播给人的疾病有流行性乙型脑炎、东方马脑炎等多种病毒性脑炎,还可传播病毒性流行性感冒、腺病毒、鼻病毒等疾病。

由天鹅、野鸭等野禽类,可携带沙门氏菌禽流感病毒,不仅可传染给家禽,还极有可能传染给人。

蛇能够患癌症、肝炎、寄生虫病等,患病蛇往往最终以败血病而死亡,人如吃了患病的蛇肉或病死的蛇肉也会损坏身体的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在我国突发的“非典疫情”,专家们在果子狸身上发现了“SARS病毒”,专家们认为果子狸所携带的SARS病毒与引发非典有一定的联系,专家们提醒人们,不捕杀、不食用果子狸也是预防非典的主要措施。

因此,人们还是以不食用野生动物为好。为了安全起见,不仅不食用还应不捕杀野生动物,因为在捕杀的过程中,人们也极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明智的做法是善待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让它们在各自的生存圈内,在地球上与人类共同生存。

九、节食可祛病延年

“节食”是中国传统养牛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节食。不是食得少就好,不然就会走向反面。节食,是要在保证身体能量基本需要的前提下,限制多余能量的摄入,也就是说,每天每餐不要吃得过饱,吃七八成饱就能够了。

现代医学对于节制饮食可预防多种疾病和抗衰老的研究报道很多。如美国国立病毒实验室里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实验鼠的食物热量减少40%,结果发现:通常只能生活30个月的老鼠,居然活到了60个月,而且很少得病,几乎不患肾脏病、心脏病。日本的横尾医学博士在一书中写到:“糖尿病的发生是因为常年的过食、过饮肉食和美食而使胰脏中的内分泌发生故障,因而所致。因此糖尿病的预防方法是要养成平常不饱食、不暴食、不暴饮的习惯。”同时这位医学博士还指出:“饱食之后,胃肠因过分的膨大,致使通过它后侧的大动脉受到压迫,血液的循环受到了抵抗,而促使血压升高,因此,节制饮食还可有效地预防与治疗高血压。”台湾段镜教授则指出:“节食可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使各种疾病如慢性肠胃病、慢性胰腺炎、风湿病、糖尿病、肌无力症等难治的病好转。”段镜教授还在其著作《健康饮食面面观》写道:“少食少病是千真万确的。……只要肯维持少食,就能够毫无病痛地活到八九十岁,这类长寿者大有人在。”美国科学家研究表明:长期保持轻微饥饿者,比那些终日饱食者寿命要长20%~30%。

下面就节食对于免疫系统的影响作一浅述:

节食可增强免疫能力。因为饱食后,机体的内分泌、细胞、血液都得忙于参与食物的消化、转运、吸收,无暇顾及免疫监护与病原体的防御,在这段时间里机体的免疫功能便会降低。德国的名疫学专家赫尔曼·盖森说:“每餐饭能够被看作免疫系统的暂时性封销,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必须节制饮食,因为少量的食物摄入能够使免疫系统受到的封锁减少一些”。清代养生家曹慈山活了90多岁,他对生病时要节食的认识十分深刻,在其著作《老老恒言》中说:“老年偶患微疾,加意调停饮食……食亦宜少,使腹常空虚,则经脉易于转运,元气渐复,微邪自退,乃第一要诀。”曹慈山老先生所讲的“无气渐复”其实就是今天人们所讲的“免疫功能在增强”。国外还有学者指出,生病时的食欲不振是机体的一种本能的防御反应,是变相地强迫人们节食、让免疫功能增强并充分地发挥其抗病的作用。

十、适当禁食增强自愈力

生命的奥秘就在于高度灵敏的自我调节,以发挥自体的自愈力和抗病力,禁食就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完全的自然自我调节的养生保健法。

对于禁食对健康的益处,古今人们都有论述:

耶稣说:“为了健康的关系,神曾劝你断食。断食能够涤清肠胃,能够健康祛病。”

日本绝食寮长小岛八郎说:“体内宿便是生病的主因,绝食将病原扫出体外,净化内部,自然自愈力发挥,遂使疾病霍然而愈。”

美国马克欧义博士说:“疾病根本的原因是含有病原物质的血液,充积于身体组织内所导致,禁食能够将这些病原物质排出体外,使病痊愈。”

日本国立营养研究所生理部主任高比良博士说:“禁食会破坏有病的细胞,使之悉数排出,等于洗净体内各脏器,而重新改造为新的体魄。”

日本禁食寮长重松宗笃说:“禁食能够恢复其分泌机能,以发挥自然治愈的疗效,治愈疾病。”

日本坚尾医院医师坚尾太郎说;“一周断食一天,能够防治百病……一星期断食一天对于每个人都容易做到。”

对于实践禁食后的体验,人们也多有论述:

美国著名作家辛克雷说:“经过禁食,我找到了完全的健康,一个感觉纯洁、快乐、新的生存境界。”

日本禁食专家今村基医学博士说:“我对禁食有这样的热忱是因为现代医学经过三年、五年仍不能治愈的诸多慢性疾病,经过禁食就很轻易地转好的病例,见得太多。又积长年的经验,确认为了健康或求返老还童,除禁食之外,没有其他方法。”

美国《生活与健康》杂志编辑福斯医生说:“禁食时我感觉到更有活力,心智更灵敏,睡的更好。……为了精神与身体的健康,试一试禁食吧。”

苏联一位85岁的科学家说:“禁食是健康的关键,我为身体的灵活而感到骄傲。我有完美的健康,全是我遵循了自然的健身法则——禁食,它净化了体内的细胞。我相信99%的病人是因为不适当的饮食所造成的。他们把身体当做垃圾箱,常吃不是天然的食物,常饮不是天然的饮料,且常大吃大喝。这样毒素就会都聚在身体里,倘若你要想身心健康,以及增强机体的活力,那就开始禁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