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49102800000046

第46章 身体保健(9)

9.嗑击足内踩散步法

散步时用一条腿支撑地面,用另一条腿的脚内侧嗑击站力之腿的内踝上下的部位,如三阴交、复溜、太溪、照海等穴位。此散步法不仅可起到健腿的作用,而且通过刺激内踝上下的穴位,起到舒通筋络、强化内脏、健脑补肾的功效。对强化性功能、治疗神经衰弱有一定的作用。嗑击足内踝散步法可双腿交替地进行100次左右,也可与踢腿肚子散步法交替进行。

10.倒走散步法

倒走散步健身法又称为反走健身法,即跟平时步行相反的行走法。行走的方法是伸直脊背,双手四指包住大拇指握紧双拳,脚向后迈时,膝盖不弯曲,从向后迈出的脚后跟到头顶,保持一条直线,思想要平静集中,自然呼吸。每次走100~200步,每天坚持1至2次或多次。

通过反走训练,可刺激身体不常活动的肌肉,松弛平时习惯于向前走时负累的腰背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机体肌肉、韧带、骨骼的平衡,可防治腰背疼痛,解除腰部的疲劳,对治疗腰疼痛有特殊疗效。再则,在反走时要求意识集中,全身放松,也起到了安定自律神经的作用,持之以恒,一些身心疾病如高血压、胃溃疡也会得到相应的治疗。但应特别留心,倒走健身法对于老年人、体弱者一定要有人在一旁护理,以防倒走时摔倒,发生不必要的危险。倒走时,应在安全的地方进行。

11.爬行健身法

爬行健身法也称“返祖健身”,因为我们的祖先类人猿就是通过爬行来行走的。爬行健身,就是用四肢着地行走的健身法,爬行时手上可戴耐磨手套,抬起头顶,可直线爬行,也可转圈爬行,可在室内进行,也可在室外进行,爬行的速度不宜过快,其速度要比步行慢一半为宜。每爬行5分钟站起来休息3分钟,连续爬2~4次,以不太疲劳为宜。爬行的时间为晨起空腹时较好,也可在黄昏的晚饭前2小时爬行。

巴西著名的老年病专家卡尔望博士发现,爬行的哺乳动物中很少有患冠心病的,这是因为这些动物爬行时,冠状动脉的心液供应充足,难以发生缺血现象。于是他把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集中在受试室,让他们像猴子一样在地上爬行锻炼,每天20分钟,这些受试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爬行锻炼后,不仅冠心病的症状有了减轻,而且腰部和脊椎部位的疾病也明显缓和。

医学家们通过研究表明,爬行时比直立时人的血液循环更为流畅,体重的压力更为均匀分散,更有利于肛管直肠部位的静脉血液回流。因此,爬行健身法不仅能防治冠心病、腰肌劳损、脊柱病变,而且还能防治痔疮、肛裂、肩周关节炎、胃下垂、子宫脱垂、下肢静脉曲张、肥胖等症状。

12.竞走健身

竞走被人们称为“不受伤的运动”。竞走时在前脚踏稳,后脚离开地面时,身体要保持正直,两臂要有力地摆动到水平位置,以保证身体平衡和向前的冲力。臀部两边要有节奏运动,以加快速度。开始锻炼时每次可进行20~30分钟,动作要自然协调,与呼吸配合,切忌跑跳。

竞走可使臀部、腹部、背部、臂部、腿部胸部的肌肉得到锻炼,是理想的健美减肥运动。它还能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的症状,消除女性月经期的不适,对中老年和体弱者也有增强体质的作用。但开始时一定要从慢速开始,习惯了以后慢慢加速加量。

上述十二种步行训练健身法,都简便易行,读者可从中选择出一种或几种与自己体质、病情相适应的方法进行锻炼,但在训练中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地掌握好运动量,并做到持之以恒,走出兴趣来、走出人生的健康路。

七、跑步保健训练

跑步作为一项健身的运动项目,已被人们所认识,但跑步健身有多种多样方法,下面仅把慢跑、长跑、走跑这些缓和的跑步训练方法作简单的介绍:

1.慢跑

慢跑是一种适合于中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慢跑的动作要轻松自然,关键要掌握一个“慢”字,以边跑边能与别人聊天为宜(但慢跑时要做到尽量不要与别人说话),使消耗的氧气量不大于吸人的氧气量,自我感觉不喘粗气、不面红耳赤,呼吸要有节奏而深长。开始时,慢跑时间可以短一点,经过一段时间,逐步由几百米增至一千米、三四千米,由短距离变为健身长跑。跑步时还应穿布鞋和运动鞋,不要穿塑料底鞋和皮鞋,其余的留心事项请参见后文“长跑的留心事项”。

慢跑的保健效应主要体现在慢跑时随着腿部持续而有节奏的运动,心脏搏动增强,血液循环加快,同时呼吸加深,吸收氧气增多。据国外有关机构研究统计比较,同为六十岁左右的老年人,坚持慢跑者比通常未练慢跑的人吸氧量要大25%~30%。坚持慢跑的60~70岁的老年人吸氧水平相当于40~50岁的水平。如人们能每天坚持半小时的慢跑,呼吸系统的功能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慢跑对心肌的锻炼也是很显著的,慢跑能够加强冠状动脉循环功能,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减少和防止心绞痛的发作。

长期坚持慢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同样会得到加强,再加之有氧代谢过程进行得比较完善,这便促进了消化、内分泌、排泄、免疫系统等功能的增强,促进了各组织和器官的协调与平衡,使体质从根本上得到增强。

2.长跑

就健身而言,此处的长跑只是慢跑的时间加长、距离加大,跑步时的速度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千万不能有竞争心里。

1.长跑的保健效应长跑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功能,经常长跑的人,精力充沛,体质增强,免疫功能增强。长跑能增强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使心肌发达,血液循环改善,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酸酯和胆固醇的含量,使人少患心血管病。长跑能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胸廓增大,使呼吸肌更发达,肺活量增加,使人难以患呼吸系统的疾病。长跑还能增强骨质,使肢体的抗压、抗弯、抗断的能力增强,难以患骨质疏松症。长跑能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可减轻体重,使身体更健康。长跑能够使精神振奋,有健脑的作用,不仅可治疗神经衰弱,而且对某些精神病也有一定的疗效。还可以提高工作与学习的效率。

2.长跑的留心事项长跑时一定要选择平坦安全的道路,而且最好结伴跑或组队跑。长跑前还应先做散步、体操等热身运动,长跑后如全身发热出汗应留心保暖,以免受凉。长跑后不宜立即洗澡,特别是不宜洗冷水浴。

长跑前最好接受医生的检查,经医生同意后再进行。如近期内有过心脏病发作的患者,或有一轻微活动即感到憋气呼吸困难的人,均不宜参加长跑运动。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脏严重肥大者、严重的心律不齐者、严重的高血压、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近期内有内脏出血的患者、慢性或急性肾脏病患者、严重的贫血病患者、处于恢复期的慢性病患者或传染病患者、下肢血管病严重的患者等也均不宜长跑。

3.走跑锻炼顾名思义,走跑健身锻炼就是走一段路跑一段路交替进行的方法。特点是容易坚持,适合于中老年人。方法是先走后跑,通常每天应至少走跑一次,每次应走跑30分钟左右,距离可由每次几百米增加到1000米以上。

走跑的准则:走是跑的准备,跑是走的加速;再走又是跑的放松,再跑又是走的深化。这样,通过走一跑一走一跑一走……一慢一快,一弛一张,反复循环,既有走的保健效应,又有跑的保健功能;既增加了锻炼的情趣,又可增强体质,治疗一些慢性病,是一种行之有效、较安全实用的健身运动。至于走跑的留心事项,请参阅前面的散步留心事项与长跑留心事项。

八、下蹲、跳跃、用左手的保健训练

下蹲与跳跃,常用左手也是很好的健身养生项目,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常做这三项健身运动,对抗老祛病也有一定的功效。

1.下蹲

下蹲运动能增强身体的平衡力,能防止腿部的过早老化,还有增强心脏活力的功效。

下蹲时可双手叉腰,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双目平视。然后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下蹲时,上身尽量保持正直,避免前倾,下蹲到一定程度时,再慢慢起立,站直身体,如此周而复始。下蹲时也可配合手臂的平伸与展开,如下蹲时双手臂向前平举,站起时手臂向左右平举分开下落,如此,周而复始。

下蹲程度当因人而异,身体较好的人能够蹲得低一些,蹲下后停一二秒钟再起立;老年人能够半蹲,甚至在开始时只略做屈膝状,以后再慢慢加大下蹲姿势,易前俯后仰者能够背靠着墙壁下蹲,也可手扶着大树、桌椅下蹲,也可让别人扶着下蹲。下蹲时还应配合呼吸,下蹲时缓慢呼气,上起站立时缓慢吸气。通常每天锻炼2~3次,每次36次,练完后,还应做全身的放松与拍打,贵在坚持。

2.跳跃

美国科学家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在各项体育锻炼项目中,跳跃运动可帮助人体骨骼对钙的吸收,是一种预防骨质疏松的最佳方法。

科学研究认为,在进行跳跃运动中不仅全身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而且地面的冲击力更可激发骨质的优质化。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在绝经期之前应该多进行跳跃运动的训练。

还有资料表明,跳跃可改善视力,如能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视力的某些缺陷得到改善,并可预防远视眼、老花眼。其原因是,人在弹跳时,全身器官都进入了运动的活跃状态,两眼的数条眼球肌也进行着协调配合,以使物像清晰地呈现在视网膜上,而其他运动对眼部眼球肌的协调锻炼有限。所以在跳跃中,双眼可受到特有的保健,使视力得到良性的改善。

中老年人在进行跳跃运动时,一定要留心循序渐进,次数由少到多,开始时每次可跳20几次,以后慢慢增加到50次左右。至于运动的项目可选择跳绳,可选做体操式跳跃,还可根据自身体质自编跳跃运动。

3.用左手

日本医学专家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因脑血管破裂出血的中风患者,有50%以上是右脑半球微血管破裂出血。专家们研究认为,这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惯于常使用右手而不常使用左手有直接的关系。(注:大脑神经与四肢神经反方向关联)

因为人们惯于使用右手,大脑中左半球神经血管的弹性和功能就会不断地受到刺激锻炼而增强;而不常使用左手,大脑中右半球神经血管的弹性相应地受到刺激锻炼就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以使用右手为主的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在平时应有意识地多使用左手和左脚,以便通过神经传导来增强右脑半球神经血管的弹性和功能,从而预防脑血管破裂而发生中风。

九、脊柱保健训练

1.脊柱的生理作用

人的直立行走导致人体结构多方面因素的改变,其中脊柱占有主导地位。脊柱的骨结构含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它们上下排列构成正常的颈曲、胸曲和腰曲。各椎骨表面的骨膜含有感觉神经末梢,椎骨内部的红骨髓有造血机能。

脊柱内自上而下有一条管道,容纳着脊髓、脊神经和脊膜,这些结构上连于脑、内连于脏腑、外连于皮肤、肌肉、关节,功能的涉及面十分广泛。脊柱管内外还含有丰富的静脉丛,与脑、前胸、腹盆腔脏器的静脉丛直接或间接相互交通,对改善神经组织的营养有积极影响。

2.锻炼脊柱的保健意义

因为脊柱有终生造血的功能;有支持人站立起来抗衡引力,维持体态、体位、体形的功能;有保护脊椎、脑、心血管和内脏的功能;有自身运动和对四肢运动的支持传递功能,所以说,脊柱的保健运动的外延影响和脊柱自身影响是一个双向的组合,对促进造血、血液循环、强壮和调理神经系统、增强内脏功能、疏通经络、坚骨壮筋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医学家们经研究表明有70多种疾病与脊柱力学平衡失调有关。这些病涉及人体神经、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等各个系统,并关联到妇科、小儿科、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众多科目。诸如心脏病、腿痛、眼痛、牙痛、糖尿病、月经不调、性功能低下、不育症、血压异常、心脏神经官能症、胆囊炎、神经性皮炎、支气管炎、冠心病、听力障碍、眩晕、腹痛、慢性腹泻、肩周炎、舌肌麻痹、晕动症、呃逆、腰痛、神经痛、血液病、矮个子等疾病都与脊柱有病变相关。由此,强健脊柱,是从根本上保证身体健康,是21世纪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健身方法。

3.脊柱的保健方式

1.避免脊柱受损尽量避免脊柱的外伤性损伤,如:摔伤、撞伤、砸伤;还应避免对脊柱过度过大的牵拉、扭转或对脊柱的无戒备的突然刺激;还应避免超负荷的弯腰提重物,肩挑、举重;还应避免长期的睡、坐、站、行时的姿态不端。更应留心饮食全面平衡以增强对脊柱的营养。

2.合理的姿势

(1)睡姿:尽量睡硬板床,床上铺得不宜过分松软;枕头高低要适宜,不可过高,过高容易使颈椎受损。睡时身体要自然稍屈的侧卧,尽可能保持脊柱的自然生理弯曲的姿势。

(2)坐姿:坐于凳子或椅子上,两脚踏地自然分开,两腿的膝部不应分开过大,大体仍要保持胸挺、颈直、头正。伏案写字、读书时,也应保持脊柱的正直,不要肩偏向一侧,更不要弯腰、低头伏在桌面上。

(3)站姿:两腿自然伸直,两膝微曲,两脚分开如肩宽,背要挺直、头要正,下颏内收,胸向前挺,两肩后引,收小腹,腿部略微向后突,面带笑容,全身放松。凡有正确站立姿势的人,不仅有利于脊柱的良好保持,也显得一个人端庄、挺拔潇洒很有气质。一旦建立起正确的站立姿势,就要持之以恒使之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