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491000000089

第89章 扬州慢

[南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②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③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④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⑤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⑥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⑦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⑧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⑨

注讲

这首词是姜夔二十二岁时东游扬州而作,是他编年作品里最早的一篇,也是最负盛名的一篇。淳熙丙申: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至日:冬至。维扬:扬州。《尚书·禹贡》划分天下九州,其中有“淮海惟扬州”。“惟”是动词,是说淮河与黄河一带是九州中的扬州。后来儒家的另一部经典《毛诗》把“惟”字写作了“维”,后人便也因错就错,摘取“维扬”二字作为扬州的别称。霁(jì):雨后或雪后转晴。荠(jì)麦:这里指荠菜。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戍角:边防驻军的号角声。自度(dù)此曲:自己创作这首曲子。“自度曲”原指在旧有曲调外自行谱制新曲,后指在旧词调之外自己新创作的词调。千岩老人:即萧德藻,姜夔的师长,南宋诗歌四大家之一。黍离之悲:《诗经·王风》有《黍离》一篇,是周大夫经西周旧都时见到已荒废了的庄稼地长出禾黍,于是作诗凭吊,首句为“彼黍离离”。后人以“黍离之悲”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②淮左名都:指扬州,淮东。宋代省一级的行政区划称“路”,扬州是淮南东路的首府。而古人的尊位是面南背北,面南背北时左手的方向为东,故此以左为东。淮东即淮左,故称扬州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有“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宋人在此地筑有竹西亭,这里以竹西佳处代指扬州。初程:旅程开始的一段。

③过春风十里:指经过扬州的街道。“春风十里”并非实指,而是化用杜牧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指的是扬州路。姜夔到扬州时正当冬至,并无春风十里。

④胡马窥江:指金兵南侵。

⑤清角吹寒:守城士兵在寒冷的天气里吹响号角。

⑥杜郎:指晚唐诗人杜牧。姜夔非常欣赏杜牧,甚至认为自己就是杜牧的转世之身。杜牧曾经长居扬州,写下过很多华丽的诗作。俊赏:卓越的鉴赏力。算而今重到须惊:形容扬州如今已经破败得不成样子,就算杜牧重来,也会对此大惊失色,认不出这就是当初的扬州了。

⑦二十四桥:扬州名胜,因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有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知名。

⑧红药: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