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491000000029

第29章 鹧鸪天

[北宋]晏几道

小令尊前见玉箫。②

银灯一曲太妖娆。

歌中醉倒谁能恨,

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

碧云天共楚宫遥。③

梦魂惯得无拘检,④

又踏杨花过谢桥。⑤

注讲

这首词是晏几道为怀念一次酒宴上的艳遇而作。

②小令:节奏明快精练的短小曲调。尊前:即樽前,指酒宴之上。玉箫:代指美丽的歌女。玉箫原是唐人韦皋的情人。据唐代范摅(shū)《云溪友议》记载,韦皋年轻时游历江夏,住在姜使君那里教书。姜家有个小婢女,名叫玉箫,刚刚十岁,经常来服侍韦皋。就这样过了两年,姜使君离家求官,韦皋便离开姜家,住在了一座寺庙里,玉箫还是经常去寺庙照顾韦皋,终于日久生情。后来韦皋因事离开,和玉箫约定,少则五年,多则七年,一定回来接走她,还留下了一枚玉指环和一首诗作为信物。然而五年过去了,韦皋没有回来。玉箫总是在鹦鹉洲上默默祈祷等待,就这样又过了两年,到了第八年的春天,玉箫绝望了,绝食而死。姜家人怜悯玉箫,就把韦皋留下的玉指环戴在了玉箫的中指上,把她下葬。

韦皋做官回来,正巧坐镇蜀州,听说玉箫之死,凄怆叹惋,便日复一日地抄写佛经、修建佛像,终于感动了一位方士。方士施法术使韦皋见到了玉箫的魂魄。玉箫说:“多亏你的礼佛之力,我马上就会托生人家,十二年后定当再到你的身边,作你的侍妾。”后来,韦皋一直坐镇蜀地。多年之后,有人送来一名歌姬,年纪小小,也叫玉箫,相貌也和当年的玉箫一样。再看她的中指,隐隐有一个环形的凸起,正是当年那个玉指环的形状。

③楚宫:暗用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的故事。故事说宋玉陪着楚襄王去云梦泽游玩,望见高唐之观上有一种特殊的云气,楚襄王很好奇,宋玉解释说:“这就是所谓的朝云。当年我们楚国的先王也曾来高唐游玩,疲倦之后白日入梦,梦见一个女子自称巫山之女,自荐枕席,先王便宠幸了她。女子告别的时候,说自己就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先王在第二天清早向山上望去,果然见到一种奇特的云气,便给那女子立了庙,号为朝云。”

④拘检;拘束。

⑤谢桥:古人用“谢娘”来指代心仪的女子,“谢桥”和“谢家”便都是由谢娘衍生出来的美丽词汇,指代“谢娘”所在的地方。也有人说六朝时代真有一座桥叫做谢娘桥,总之它是指代与心上人的相会之地或是轻薄冶游之所。

名句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与晏几道同时的大学者程颐向来以古板、不解风情著称,但连他都很欣赏晏几道的“梦魂”二句,每次听到有人念出这两句时,程颐就会带着赞叹的神色笑着说:“这真是鬼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