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知名学者王国维博闻强记,智力过人,在研究甲骨文上成绩卓绝,得到了罗振玉的赏识,结为朋友,后来又成了儿女亲家。王家贫,罗经常在经济上接济王,但目的却是把王国维视为赚钱的机器。罗因有钱,大量收进甲骨,由王来考释,发表的文章署名都是用罗的名字。最后,由于经济上受勒逼,使王国维这样罕见的才子在壮年便投湖自尽。
而同一时期的另一著名人物鲁迅,虽然和王国维也有非常相近的经历,都是弃医从文,但由于交友的慎重,结果却天壤之别。鲁迅早年师事于资产阶级革命家、著名学者章太炎,后来与教育学家蔡元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者,作家如许寿堂等都是鲁迅事业上互相切磋的好友。此外,鲁迅以师长、也以朋友身份结交了不少左联革命青年,对鲁迅也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鲁迅结交的共产党人朋友如瞿秋白、冯雪峰等,对鲁迅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鲁迅和瞿秋白,他们在文化战线上经常合作,翻译介绍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苏联文学作品。瞿秋白编了《鲁迅杂感选集》,在序言中很高的评价鲁迅。在最危险的关头,鲁迅让瞿秋白在自己家中躲避。瞿秋白牺牲后,鲁迅满怀悲痛的心情,在病中把朋友的遗言编成《海上述林》出版。鲁迅在前言引用的对联中所说的“知己”,即指包括瞿秋白在内的共产党人,他以有这样的“知己”为人生最大的满足。
鲁迅的一生,在他身边既有严谨的学者,也有资产阶级革命家;既有文学青年,也有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鲁迅的成长,除了主观上的原因,也得益于这些良师益友。郭沫若同志曾指出:“王国维之所以嘎然止步,甚至到牺牲,主要的也就是朋友害了他。而鲁迅之所以始终前进,始终在时代的前头,却是得到了朋友的帮助。”
的确,建立在志同道合基础上的友谊是万古长青的,它能经得起任何考验。结交品质高洁的人,结下的真挚友谊是事业的推进剂。
哪些形象最不受欺侮
树立一个不好惹的形象,是确保自己不受欺侮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处世技巧。这一形象在时刻提醒别人,招惹我是要承担后果并付出代价的。
事实上,在社会中生存,只要你显示出你是一个不受欺侮的人,你就可以做到不受气。也许你不必睚眦必报,只要你能抓住一、两件事,大做文章,让冒犯者尝到你的厉害,立刻就能收到一种“杀一儆百”的效果,起到某种普遍性的威慑作用。这就好像是原子弹的发明,除了在“二战”中牛刀小试外,在战后的任何一次战争中没有用过,但它的威力却是众人皆知的,只要你拥有了原子弹,就算你不去使用它,对别人也有震慑作用。
哪些形象最不易受欺侮呢?这里不妨略举一二:
1.泼辣的形象
所谓的泼辣,就是敢说别人难以启齿的话,敢做别人不好意思表现的举动。谁敢让他受气,谁当面就下不来台。他敢哭敢闹、敢拼敢骂,口才好,又敢揭伤疤,所以,很少有人敢引火烧身,自讨没趣。
2.爱玩命的形象
其实,人类所有的弱点都可归结为一个“怕”字,而怕死则是人们最本能的一种东西。而爱玩命的人,往往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以玉石俱焚的态度来实现自己的决心,这种游戏常人自然不敢玩、也玩不起的。
3.有仇必报的形象
人人都知道,仇恨是一种极为可怕的东西,而其最可怕的地方莫过于它的爆发不受时间限制,令人防不胜防。睚眦必报的小人形象尤其令人刮目。而对正人君子而言,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做到还以颜色也是非常必要的。
4.实力派形象
塑造实力派形象就是要你在平时就要注意展示自己不俗的力量,比如:令人可慕的专业本领、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神秘莫测的后台等,这些都会在周围的人群中造成一种印象,即:你是一个能量巨大的人,不发威则己,一旦发威则威力无比。所以,这类人物人们通常不敢招惹,持有这种形象的人也很少受气。
总之,树立一个不好惹、不受气的形象非常重要,有了这一形象,就好比是种下了一棵大树,从此,你便可以在树荫下纳凉了。
为何一见如故要适度远之
一见如故是一种人生之幸,但有时也会成为一种不幸的开始。
“一见如故”这是很多刚见面的人习惯使用的一句话,意思是,虽然是初次见面,可是彼此的感觉就好像已经认识很久了,有相见恨晚之感。
现实生活中确有一见如故的情形,很难用科学来解释的这一现象,只能说一见如故的人上辈子有缘吧。能碰到一见如故的人是人生中的幸运,因为彼此可以减少试探这一过程,而直接进入交心的层次。可是根据现实生活的经验,一见如故固然幸运,但有时却也是不幸的开始。
在生活中,人会呈现出其多面性,在不同的时空,善与恶会因不同的刺激而以不同的面貌示众,也就是说,本性属恶的人在某些状况之下也会表现出善的一面,本性属善的人也会因为某些状况的引动、催化而表现出恶的行为,而何时何地出现善与恶,甚至自己也难以预测及掌握。例如,一辈子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就有可能因为一时手头紧而忽然产生恶念,这是他过去所无法想象的事,但就是发生了,连他自己都困惑不解。
因此,当一个人和你初见面,并且热情地向你说和你一见如故时,你大可不必拒绝他的热情,甚至也回他一句一见如故!但这句话你一定要理性地看待,思索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因为这可能纯粹是一句客套话,也有可能是一颗糖衣毒药,他是想用温情来和你套近乎,好从你身上获得某些利益。倘若这是一句客套话,你的热切回应不但不能给对方产生效用,自己也会因为对方随之而来的冷淡而受伤,更有可能暴露了自己,反给用心不良者以可乘之机;而最有可能的是,你吓跑了对方。倘若对方真的另有所图,你的热切回应,正好自投罗网,结果也就不必多说了。
因此,当你听到一见如故这句话时,你应该:
1.想想自己是否因这句话而兴奋、感动?倘若有,那么就赶快将这些兴奋和感动浇熄、扑灭,以免自作多情或自投罗网。
2.倘若对方的一见如故之后还有后续动作跟进,你应该与之保持一种善意的距离,保持距离的目的是在检验对方热心的真伪,以免自己受伤。
3.倘若对方和你彼此都一见如故,这是最危险的状况,你应该马上向后退,以免引火上身,或因太过接近而彼此伤害,将有可能好好发展的友情葬送;倘若一见如故只是对方一厢情愿,话不投机三句多,不必在这上面花心思。
当然,倘若双方一见如故,也都理智地各取所需,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有些人不说一见如故,却直接用行动表示, 你也应该和这种人保持距离。
你最应该提防的是,一见如故中,有心者常会掺杂很多奉承拍马的语言,这很容易将一个人的判断迷乱,也最难抗拒!因此,当听到这类话语时,你就要提高警觉了。
为何借朋友钱不如给钱
把钱送给朋友,钱可能收得回来;倘若借钱给朋友,这钱可能一借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