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乘风御波:海上探险与航海佳话
4908500000020

第20章 航海趣闻(4)

他认为到极地探险,船不能大,人也不能多,前人迟迟未打通西北通道,不外乎三个原因:第一,船太大;第二,人太多;第三,航线偏北。船大了易于陷进冰里和触礁;人多了带的给养就多,行动不便;航线偏北易被冰块包围。因此,阿蒙森用的是小船,而且只挑选了6个水手。

在起航那天又发生了麻烦,几个商人来要债,不还钱,船不能开。这几位商人受别人怂恿,说阿蒙森是骗子,是穷光蛋,人一走,债就落空了。阿蒙森多年的准备计划,眼看要成泡影,他只好趁黑夜时,悄悄地离港起航,一走了之。

1903年6月起航,开始航线跟富兰克林差不多,沿格陵兰西北岸北上,穿过兰开斯特海峡后往西走一段,转头向南到威廉岛的北端。9月严冬到来时,他们进入威廉岛东南一个平静小港,决定在这里过冬。后来这个地方就叫亚阿港。

在这里阿蒙森跟爱斯基摩人交上了朋友。当时爱斯基摩人没有铁器,一切生产工具还是骨制,男女都穿兽皮。他们看到阿蒙森船上刀、枪都是铁器很新奇。爱斯基摩女人看到针和小刀能缝制衣服,更是赞叹不已。可是,这一来,爱斯基摩人的首领,要把这个族里的人都迁到这个小港岸边来,人越来越多,阿蒙森有点害怕了,他们队员只有6个人,要是一旦发生冲突,他们必定要死在这里。怎么办呢?走了也不行,留下又害怕。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计:要吓唬一下爱斯基摩人,使这些落后的人群能信服他是个法术无边的人。

晚上他跟队员们在离船很远的岸上造了一间冰屋,屋里埋上用电力控制爆炸的地雷,电线埋在地下,直通到船上。

第二天,他把200多个爱斯基摩人请到船上和岸边来,领着他们参观,大吹特吹队员们个个都是呼风唤雨的神兵天将,要爱斯基摩人尊重他们,不要有坏念头,不然就要受到惩罚。他站在驾驶台上故意大声说:只要我的手往那座冰屋上一指,冰屋立即就会粉身碎骨。

爱斯基摩人有些怀疑,他就装模作样地把手中的剑一指,大喊一声:炸!船舱里的队员听到这个信号,立即按下电钮,轰隆一声,火光冲天,冰屋炸飞到天上了。这一恶作剧,果然吓得爱斯基摩人都以为这6个白人就是法术无边的“天外来客”。

阿蒙森在这里学会了爱斯基摩人的语言,还用欺骗方式跟他们交换兽皮:一只空罐头盒,就换来两套白鹿皮做的女装。就在友好的相处气氛中,队员们测量地磁、收集标本、观天测温,顺利地度过了冬天。

春天来了,队员们开始航行,可是这年天太冷,冰没有完全融化,接着冬天又来临了,他们只好又在这里过第二个冬天。

1905年8月13日,“亚阿”号离开了亚阿港,沿美洲大陆北部海岸线向西驶去,途中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岛屿、狭窄的海峡、暗礁和浅滩。约半个月,前方出现广阔的海洋,而且看到海面上有船。

阿蒙森异常高兴,挥动两臂惊呼:“我们终于走通了!”一艘捕鲸船向他们驶来。船长告诉阿蒙森,前面冰已化尽,不会有危险了。

阿蒙森指挥“亚阿”号加快航速,想抢先穿过白令海峡。可是走了不久,又遇上了浮冰,最后船被冰堵住,不能动弹,他们只好又在冰上度过第三个冬天。

阿蒙森心里很焦急,他想把找到西北通道的消息早点告诉人们。当时电报发明不久,他跟另外几个人,到几百千米外的阿拉加斯加州的育空堡去发电报。他们冒着严寒,乘雪橇日夜兼程,一个月后才到育空堡,一看无法发电报,只好改道又赶到300千米外的西堤镇发出了电报。等收到国内回信已经是5个月以后了。1906年夏天,冰化了,便于8月1日西行,一个月后才看见白令海峡美洲最突出的大陆一角——威尔士角。当天穿过白令海峡,很快回到挪威。

从卡波特到阿蒙森,寻找西北通道总共花了400年时间,人们终于走完了西北通道航线。

当历经艰辛的“约阿”号到达美国旧金山时,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隆重欢迎。阿蒙森这位开辟西北航道的传奇航海英雄,为了偿还债务在美国各大城市进行巡回演讲,然后回国。

阿蒙森顺利走完西北航道后,准备到北极探险,没想到美国人皮尔里比他早了一步,先到达了北极点。既然不能第一位到达北极点,那就第一位到达南极点吧。

1910年8月9日,阿蒙森乘“费拉姆”号探险船从挪威起航,途中获悉英国海军军官斯科特组织的南极探险队早在两个月前出发了。这对阿蒙森来说是一个挑战,他决心夺取首登南极点的桂冠。经过4个多月的艰难航行后,“费拉姆”号穿过南极圈,于1911年1月4日到达攀登南极点的基地鲸湾。

又经过10个月的充分准备后,1911年10月19日,阿蒙森和四个伙伴乘坐52条爱斯基摩狗拉的雪橇出发了。前半部分路程,他们乘狗拉雪橇和滑雪板前进,后半部分路程主要爬坡越岭。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天公作美,他们以每天30千米的速度前进。12月8日,他们开始向南极点冲刺。当经过3年前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经过的南纬88°23′时,阿蒙森和队友们非常兴奋,这个由英国人保持的纪录很快要由挪威人改写了。

12月14日,是阿蒙森终生难忘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他成为抵达南极点的第一人。同伴们欢呼拥抱,把一面挪威国旗插在南极点上,并设立了一个名为“极点之家”的营地。他们在此进行了24小时太阳观测,测算南极点的精确位置,并垒起一堆石头插上雪橇作为标记,还在边上搭起一顶帐篷。

阿蒙森相信斯科特也会到达南极点。他在帐篷里留下了分别写给挪威国王和斯科特的两封信,用意在于万一自己在归途中遇到不幸,斯科特可以向挪威国王报告他们胜利到达南极点的喜讯。没想到,次年1月18日到达南极点的斯科特,由于所乘的西伯利亚小马全部冻死,体力透支的斯科特和队员们在归途中相继倒下了,8个月后一支搜寻队发现了他们的遗体。

停留3天后,阿蒙森告别南极点开始返程,并顺利回到了鲸湾基地。这次伟大的南极点之行,轰动了整个世界,人们为他所取得的成就欢呼喝彩。

单身环球航行的老人

65岁的弗朗西斯·奇切斯特,独自驾驶一艘16米长的游艇,从英格兰海岸出发,南下大西洋,横渡印度洋,仅在澳大利亚停靠了一次,就直穿太平洋,一口气驶回英格兰,用了266天的时间航行了近48000千米,创造了当时小艇环球旅行的世界纪录,英国女王为此授予他爵士称号。

奇切斯特年轻时,曾试图环球飞行,但未能如愿,后来他爱上了航海。还曾经夺得一次横渡南大西洋的锦标,这就又唤起了他环球旅行的愿望。

1966年8月的一天,海浪拍打着英格兰海岸。奇切斯特告别了妻儿,登上了他的“舞毒蛾”号游艇,在欢送出航的炮声中,开始了多年梦寐以求的环球旅行。

航行一开始就碰上了大风,大海翻滚咆哮着,仿佛要向这位倔强老人示威似的。风卷起的海浪狠狠地撞击着船头,敲击着甲板。“舞毒蛾”号像一片小小的树叶,在咆哮的大海中颠簸着,挣扎着。奇切斯特昏昏沉沉地躺在船上,一动也不想动。第五天,风小了,大海开始安静下来,老人检查了一下游艇,发现自控航海装置出了毛病。游艇老是偏航,不得不时时校正它。这样一来,不要说保持航速,就连晚上睡觉也不敢太大意了。他妻子送给他的那个祝愿他好运气的小玩具熊也被风浪颠翻了,这仿佛是在劝他回头。然而,倔强的老人并未屈服,他的小艇依旧毫无畏惧地撞碎了一座座浪山,闯过一道道波谷,顽强地向前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