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
49083400000038

第38章 决定成败的细节(1)

老子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人生无大事,事事皆小事。只要你能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你就不简单;只要你能做好每一件平凡的事,你就不平凡。

竞争在于细节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过,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兴职业越来越多,职业更替的周期也在不断加速。据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有了1838种职业,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古典经济学派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到萨伊、马克思、马歇尔、熊彼特、凯恩斯、萨缪尔森等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把分工看成是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重要根据。按照自然分工和市场要求形成的社会产业链,被认为是经由市场那只神秘的“看不见的手”巧妙安排的,从而符合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要求的天然产物。

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的首要观点就是分工,讲专业化分工如何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定是越来越专业化的竞争,国际上许多优秀大企业都是上百年专注于一个领域,把工作做足、做细,然后再涉足相关领域,而不是到处插手,盲目多元化。

1981年于瑞士Apples市成立的罗技电子(Logitech)是全世界知名的电脑周边设备供应商,当初罗技只是依靠生产鼠标和键盘进入电脑周边设备行业。鼠标和键盘是电脑最基本、最不可缺少的外设配件,同时也是价钱较低获利较少的配件,因此对于电脑行业的巨头们根本无法产生吸引力,这便给了罗技一个契机。从此,罗技走上了鼠标和键盘生产的专业化道路,经过了数年的努力,罗技不仅在该行业中站稳了脚跟,而且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鼠标和键盘的生产供应商。

中国的企业如果能在专业化上下足功夫,把产品做精,把质量做细,一定会获得高速的成长。浙江、广东的很多企业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鲁冠球的杭州万向节厂。整个20世纪80年代鲁冠球集中力量生产汽车万向节,实施“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以后,又实现“产品系列化”,使当初只有7个人、4000元资产的小厂一跃成为有数亿元资产的大型企业。2003年,鲁冠球位列中国富豪榜第4名,资产54亿元。

但是世界上却有很多企业家并不知道:“钻石就在自己的脚下”的道理,他们喜欢像蜜蜂一样,在全国和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寻找他们的生意机会,显得异常忙碌。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在你自己的后院里就可能有很多处理不完的好买卖,只要自己一件一件做好就能够赚大钱。

在美国,一个名叫赫博的人经历过一件惨事:破产!赫博很多年来一直是__个精明的建筑商,他不断地周游全国,以规模越来越大的高层写字楼和公寓楼群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纪念碑。但最终他还是破产了。

后来他和他的朋友在一起谈起他的故事。赫博说:“你知道,在忍受出差去远方城市开发大项目带来的所有不适和不便的同时,我花费了大量钱财。那是一个永远结束不了的噩梦:与飞机场行李搬运工、票务代理商、空姐、出租车司机和旅馆服务员频繁打交道;忙于进出宾馆以及处理商务差旅所带来的一切麻烦,我做好了这些细节,结果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这些年我呆在家里,每天只需要在我所住的那条街道上花一个小时来回散步,关注那些细微的变化,注意那些要出售的房产,几乎不用花费什么力气,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赚到数百万美元。我需要做的只是买下那条街上出售的每一份房地产,然后等待机会将它们卖出去。当我耗心费力地在全国各地到处奔波的时候,我所住的那条街道的房地产升值了10倍还多。”

可见,“世界级的竞争,就是细节竞争”。在现代这样的社会里面,对细节的重视已经深入人心。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关注企业宏观战略的内容,更要注重企业微观方面的管理内容。企业的执行人员,要从细节人手把工作做细,从而在企业中形成一种管理文化,那就要注重战略百分百的执行,从而使企业具有极其强大的竞争威力。

但是,汪先生在书中论述说:现代管理科学的细化程度,远远赶不上现代化生产和操作中的细化程度。现代化的大生产,涉及面广,场地分散,分工精细,技术要求高,许多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企业,有些还涉及几个国家。如一台拖拉机,有五六千个零部件,要几十个工厂进行生产协作;一辆上海牌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需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日本的本田汽车,80%左右的零部件是其他中小生产商提供的。一架“波音747”飞机,共有450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更多。而美国的“阿波罗”宇宙飞船,则要2万多个协作单位生产完成。这就需要通过制定和贯彻执行各类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从技术和组织管理上把各方面的细节有机地联系协调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从而保证其生产和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庞大的系统是由无数个细节结合起来的统一体,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带来想像不到的灾难。如我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就是细节问题: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一点点铝物质导致澳星爆炸。

可以说,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和专业化程度的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

那么对于企业而言,面对这样的一个时代,如何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作为著名的企业顾问专家的汪先生认为,今后的竞争将是细节的竞争。企业只有注重细节,在每一个细节上做足功夫,建立“细节优势”,才能保证基业长青。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动画片制作中心的迪斯尼公司就十分善于从细节上为观众和客人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使游人在离开迪斯尼乐园以后仍然可以感受到他们服务的周到。他们调查发现,平均每天大约有2万游人将车钥匙反锁在车里。于是他们抓住了这个细节,公司雇佣了大量的巡游员,专门在公园的停车场帮助那些将钥匙锁在车里的家庭打开车门。无须给锁匠打电话,无须等候,也不用付费。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让成千上万的游客感受到迪斯尼公司无微不至的服务。

迪斯尼公司的服务意识与其产品一样优秀,因为公司内部流传一种“晃动的灯影”理论。所谓“晃动的灯影”,也是迪斯尼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这一词汇源自该公司的动画片《兔子罗杰》,其中有个人物不小心碰到了灯,使得灯影也跟着晃动。这一精心设计,只有少数电影行家才会注意到。但是,无论是否有人注意到,这都反映出迪斯尼公司的经营理念一直臻于至善,从而使迪斯尼公司越来越深入人心。

可见,这是一个细节制胜的时代:

国际名牌POLO皮包凭着“一英寸之间一定缝满八针”的细致规格,20多年在皮包行业立于不败之地;德国西门子2118手机靠着附加一个小小的F4彩壳而使自己也像F4一样成了万人迷……

细节造就完美。世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完美,但无论企业也好,人也好都应该有一个追求完美的心态,并将其作为生活习惯。目前,很多企业虽然有远大的目标,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缺乏对完美的执着追求,事事以为“差不多”便可,结果是:由于执行的偏差,导致许多“差不多的计划”到最后一个环节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企业经常面对的都是看似琐碎、简单的事情,却最容易忽略,最容易错漏百出。其实,无论企业也好,个人也好,无论有怎样辉煌的目标,但如果在每一个环节连接上,每一个细节处理上不能够到位,都会被搁浅,而导致最终的失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与魔鬼在细节上较量,才能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所以,世界级公司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细节的竞争。让每一个细节都将公司的理念发挥到极致,就形成了特色。有特色才能生存,才能壮大。细节无处不在,细节才能真正使企业的发展实现从0到1质变。

一切围绕细节

当今社会,企业越做越大,大得以前不敢想像,但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在这大的背后,企业对细节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其实这种现象是必然的。因为战略决定命运,而当今企业的战略往往就是“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这包含两个主要因素:越能把握细节,战略定位越准确

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的本质是抉择、权衡和各适其位。

所谓“抉择”和“权衡”,就是我们所谈的每个战略制定前的调研分析,以便作出最后决定的过程;“各适其位”就是对战略定下来以后的具体细节的执行过程。那么,这个前期的过程,拆开来看,就是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

兰德公司(RAND)是当今美国最负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一直高居全球十大超级智囊团排行榜首。它的职员有1000人左右,其中500人是各方面的专家。兰德公司影响和左右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决策。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初,就中国政府的态度问题,兰德公司集中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加以研究,得出7个字的结论:“中国将出兵朝鲜。”作价500万美元(相当于一架最先进的战斗机价钱),卖给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研究成果还附有380页的资料,详细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并断定:一旦中国出兵,美国将输掉这场战争。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的官员们认为兰德公司是在敲诈,是无稽之谈。

后来,从朝鲜战场回来的麦克阿瑟将军感慨地说“我们最大的失误是舍得几百亿美元和数十万美国军人的生命,却吝啬一架战斗机的代价。”

事后,美国政府花了200万美元,买回了那份过时的报告。

“中国将出兵朝鲜”7个字,字字无价。那380页的资料是兰德公司不知研究了多少细节问题才总结出来的。

军事上的战略决策要从研究每个细节中来,商战中的战略决策也同样如此。

麦当劳在中国开到哪里,火到哪里。令中国餐饮界人士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可是我们有谁看到了它前期艰苦细致的市场调研工作呢?麦当劳进驻中国前,连续5年跟踪调查。内容包括中国消费者的经济收入的情况和消费方式的特点,提前4年在中国东北和北京市郊试种马铃薯,根据中国人的身高体形确定了最佳柜台、桌椅和尺寸,还从香港麦当劳空运成品到北京,进行口味试验和分析。开首家分店时,在北京选了5个地点反复论证、比较,最后麦当劳进军中国,一炮打响。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众所周知,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汽车普及率居全球首位,每100人平均有约60辆车,目前在全美国有超过1亿辆车在行驶着。美国每年销售新车约1400万辆左右,是全球最庞大的单一汽车市场,所以美国又是全世界汽车业最重要、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但是美国在汽车界龙头老大的地位逐渐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发生了动摇,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小型汽车的崛起。从70年代到90年代,日本汽车大举打入美国市场,势如破竹,给美国汽车市场造成巨大损失,追究其中的根源,就是在于日本汽车企业制定了“一切围绕细节”的战略决策。

丰田公司在汽车的调研这件事上,也表现出了日本人特有的精细。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件小事,说明了丰田公司市场调研的精细程度:

一位彬彬有礼的日本人来到美国,没有选择旅馆居住,却以学习英语为名,跑到一个美国家庭里居住。奇怪的是,这位日本人除了学习以外,每天都在做笔记,美国人居家生活的各种细节,包括吃什么食物、看什么电视节目等,全在记录之列。3个月后,日本人走了。此后不久,丰田公司就推出了针对当今美国家庭需求而设计的价廉物美的旅行车,大受欢迎。该车的设计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考虑了美国人的需要,例如,美国男士(特别是年轻人)喜爱喝玻璃瓶装饮料而非纸盒装的饮料,日本设计师就专门在车内设计了能冷藏并能安全放置玻璃瓶的柜子。直到该车在美国市场推出时,丰田公司才在报上刊登了他们对美国家庭的研究报告,并向那户人家致歉,同时表示感谢。

正是通过这样系列细致的工作,丰田公司很快掌握了美国汽车市场的情况,5年以后,丰田终于制造出了适应美国需求的轿车——可乐娜。有一个关于可乐娜的广告宣传片是这样的:一辆可乐娜汽车冲破围栏腾空而起,翻了几个滚后稳稳落地,然后继续向前开。马力强劲、坚固耐用、造型新颖,同时价格低廉(不到2万美元)的可乐娜推向美国后获得巨大成功。当年丰田汽车在美国销售达3000多辆,是上年的9倍多。此后10年丰田汽车公司在美国不断扩展市场份额,1975年时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进口商,到1980年,丰田汽车在美国的销售量已达到58000辆,两倍于1975年的销售量,丰田汽车占美国进口汽车总额的25%。1999年,丰田公司在日本占据的市场份额从38%增加到40%以上,丰田还占据了东南亚21%的市场,差不多是最接近它的三菱汽车公司的两倍。

试想:如果日本丰田公司不做如此细致、准确的市场调研的话,能有现在这样辉煌的情形吗?落实到每个细节的执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