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大国崛起:中国的海洋之路
4908300000010

第10章 中国古代的海洋之路(2)

大业八年(612年)正月,隋军誓师征讨,陆路由隋炀帝亲率,兵分左右各12军,共计100多万人,号称200万大军,急趋平壤;水路由大将军来护儿率江淮水军从东莱出海先行,到达大同江,以接应陆军。海上船舰首尾相接长达百里,征战之盛况,前所未有。

三月,隋军渡辽水,大败高丽军队,并乘胜围攻辽东城(今辽阳)。未料,辽东城池守备坚强,隋军久攻不下;炀帝亲到辽东城下督战,仍未攻陷。此时,海上来护儿率领的水军从东莱渡海登陆,大军行至距平壤30千米的灞水,与高丽军短兵相接,一场血拼,杀得天昏地暗,隋军旗开得胜,攻入平壤。

隋军入城后,与城中的高丽伏军相遇,高丽军利用地形优势,大举反攻,隋军人数虽多,然而因兵力分散、地形不熟而大败,来护儿急令撤军,逃回海边。此时,高丽军乘胜追击,兵士生者不过数千人,损失惨重,隋军残部退到海口守而不战,以待援军到来。炀帝见陆军久围辽东不下,遂命大将军宇文述等率军绕道攻平壤。

宇文述率军渡鸭绿江,高丽大臣文德率军迎战,隋军将士傲胜追击,至距平壤15千米的萨水(今清川江),高丽军乘隋军半渡萨水之际,以优势兵力直扑隋军,隋军大败,残部退还辽东。30多万大军渡江,生还者仅2000多人,资储器械损失难于计数。来护儿闻隋陆军败北,只得从高丽撤军回国。

七月,炀帝被迫下诏班师,首次对高丽的讨伐以失败告终。

2.第二次东征

大业九年(613年)正月,隋炀帝再征兵屯集涿郡,修城池以贮军粮;四月,炀帝率军至辽东,但辽东城防守严密,隋军仍然久攻不下。

炀帝命人造了100多万个大布袋,装满泥土,准备堆积成一条和城墙同样高的路,以便战士登上泥土布袋攻进城内,他又制作了有8个轮子的楼车,楼车比城墙还要高,兵士可以站在楼车上,居高临下,配合泥土袋上的战士,以弓箭射城内的高丽守军。隋军一切准备妥当,正欲猛攻之时,突闻礼部尚书杨玄在黎阳起事,发兵攻打东都洛阳。隋炀帝闻讯大惧,密令诸将迅速撤军。

隋军连夜开拔,军械器具堆积如山,全都弃而不顾,甚至连军营的帐篷也来不及搬运。辽东城上的高丽军发现,隋军突然撤走,一时还不敢出城,直到次日中午,才渐渐出城察看,他们害怕隋军有诈;过了两天,确认隋军真的撤退了,始派数千人跟踪而来。一直追到辽水,高丽军才敢接近隋军的殿后部队。此时,隋军殿后军仅数万人,高丽军猛烈攻击,隋军大败,高丽军得胜而归。

3.第三次东征

大业十年(614年)二月,炀帝又征召天下之兵,命诸将再征高丽。臣下已无敢言者。炀帝一意孤行,诏令天下,发动第三次对高丽的战争。

三月,炀帝到涿郡,被征调到涿郡的各路兵卒在半路上已逃散不少。

七月,炀帝到芝西怀远镇(今辽宁北镇县)督战,百姓已不堪重负,动乱四起,义军遍布全国。这次对高丽作战是走渤海、黄海沿岸线路,水路比较平稳,即从山东东莱出发,纵渡渤海海峡,在辽东半岛南端登陆,攻打卑沙城(今辽宁金县大黑山外),击破高丽守军,乘胜直趋平壤。

高丽因连年战事,早已民穷财尽,无力再作抵抗,只得遣使求和,暂作缓兵之计。隋炀帝在怀远镇接受其降,遂得胜班师。

十月,炀帝还东都洛阳,征召高丽王高元入朝,高元惧怕,不肯进京。炀帝大怒,又想第四次征讨高丽,无奈全国内乱愈演愈烈,此时隋炀帝已力不从心了。他的三次征讨高丽,倾全国之力,竟未能成功,尤其是第一、二次东征,损失惨重,造成民怨沸腾,成为隋朝迅速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虞允文之采石大捷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国在并吞大辽后,起兵三路,又一次大举进犯南宋,一路以骑兵从西路攻击四川,另一路筹划越长江进逼南京,第三路以600艘战舰和7万水军直攻京城临安。

金军抵达长江北岸,日夜打造战船,准备自采石杨林渡(今安徽和县)渡江南侵。

十一月,金军在统帅完颜亮指挥下,以百艘战船强渡长江,前面的70艘船已逼近南岸,被宋军虞允文指挥的海鳅号船冲撞,击沉过半。海鳅船是一种用车轮激水,行动快速的小型战船,它与大型战船组成水师,一队泊在大江中流,为主力,两队分东西两翼,形成掎角之势,剩下的两队隐蔽于港湾中,以袭击敌船和援助前阵。

金军所用之船,多底平,行动不稳,且金兵不谙江道,船上能施弓箭者,每船不过数十人而已,于是,尽被杀于江中。也有的金兵船只漂流至采石下游的雪家湾,被宋军以强弓射击,船上的金兵多被射死。金军一半落水淹死或者被射杀。

有金将进谏完颜亮:“臣观宋舟甚大,行驶如飞,水战非我所长,恐不可速济。”完颜亮怒斥:“我随四太子追赵构至海上数百里,何见有大舟?”执意进军。他先使水军佯攻以探宋军虚实。虞允文识破金兵动机,未予回击。于是,完颜亮命5000名将士乘坐300艘战船向东岸冲来。等金军靠近岸边,突闻鼓号四起,只见宋军从岸上隐蔽处杀出,严阵迎战金兵。金军大骇,宋军拼死力战。此时,江面风力渐弱,虞允文命令军队以海鳅船猛冲金船,并用装有火药、硫黄、石灰的霹雳炮猛击。海鳅船上的兵士毫无惧色,冒着射来的飞箭踏车前进。

金军所用的舟船底宽平,风力一弱,就在江中飘摆不定,无法前进,结果船只或沉入江中,或半浮水面。宋军将渡江之敌歼灭大半,击退了金兵的进攻。此时,天色渐渐暗下来,恰有宋军自光州(今河南光山)来,虞允文授予旗鼓,从山后杀出,充作疑军。金兵听到南岸鼓声震天,山后旗帜摇动,以为大批援军到达,军心大乱,纷纷逃遁。虞允文命将士发射弓箭进行追击,大败金军,江面留下浮尸4000余具。

虞允文料完颜亮不甘失败,当晚将战船分为两队出杨林口,一队到上游,一队留渡口。次日拂晓时分,完颜亮果然又派兵渡江。虞允文令两队出战夹击。金兵300余艘大船被困江心,宋军乘势放火毁船,焚敌舟300余艘,金兵乃败退。虞允文预计金兵将再犯京口(今江苏镇江),继续南侵,于是又率军1.6万余人援京口。为震慑金军,虞允文命兵士驾驶车船在江面疾驶,车船在江上疾转如飞。金军见状,大惧,相顾惊愕。时完颜亮下令,强渡长江。兵士经过采石之役,料水战不敌宋军车船,不敢轻易出击。

采石之役在宋代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两军兵力悬殊,宋军力挫金军主力,粉碎了金军渡江灭宋之梦,从而使宋廷得以延续,指挥者乃一介书生——虞允文。同时,也说明了南宋船舶制造已有了相当高的技术。采石大捷之后的40年间,南宋水军规模达到了高峰。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了我国台湾西南海岸安平湾一带,修筑赤嵌城和台湾城(两城相距不远,都在今台湾台南安平)。1626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也侵占了我国台湾北部的鸡笼(今台湾基隆)和淡水,后经长达15年的争夺,荷兰人打败西班牙人,于1641年独占台湾。荷兰人强迫台湾人纳重税,还把台湾人卖到爪哇当奴隶。

1661年,郑成功命子郑经留守金门厦门。3月23日,亲率战舰350余艘,将士2.5万多人,从厦门、金门出发,横渡海峡。四月一日,到达台湾赤嵌城附近的鹿儿门外登陆。郑成功掌握了四月一日黎明正当大潮的潮流规律,从澎湖出发时全程航行时间的计算十分准确。当大批战船抵鹿儿门时,正值高潮,立即趁潮顺利进港,约一小时完成登陆。台湾人民热烈欢迎郑成功大军的到来并给予热情支持。郑成功大军进驻赤嵌街(今台湾台南赤嵌楼)。赤嵌城荷军仅300人,只得困守。荷兰守将猫难实丁写信派人到台湾城(荷兰人名为热遮兰)去求援。荷兰总督揆一得信后,派战将拨鬼仔率鸟枪兵数百来援,被郑成功部将陈泽打败。击沉荷舰1艘,其余3艘受重伤狼狈逃至海外。郑成功水师控制了台湾海面并切断了两城间及其对外联系。四月初,赤嵌城投降。郑成功派猫难实丁到台湾城去招降揆一。揆一写信给郑成功,愿送白银十万两,请求郑军退出台湾。郑成功复信义正词严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四月,包围台湾城。八月上旬,从爪哇来的荷军以战舰10艘来援。陈泽率水师迎击,将其击败。十二月下旬在长达8个月的围困中,荷军死1600多人,城内仅余600人,能战斗者仅300人。在粮断援绝、突围无望之绝境中,荷兰侵略者只得于1662年2月1日向郑成功投降。荷兰总督揆一及其残兵败将被逐出台湾。被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了38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662年6月23日,郑成功病死,时年39岁。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捍卫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做出卓越的贡献。然而如果没有强大的水师和人民的支持,郑成功是不可能收复台湾的。

清代远洋航海业在规模上超越于前代。18世纪中后期即清代远洋最盛时,约有远洋商船600余艘,总运载能力可达20多万吨。在东南亚地区的航运力量仍居领先地位。18世纪后期,中英贸易中,中国仍处于领先地位。只是由于清朝的封建统治日趋腐朽衰落,世界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19世纪20年代后,中国经济日益落后,使造船航海业处于停滞期。

§§§第三节我国古代的海洋渔业经济

原始社会的渔业

早在距今170万~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就开始了渔猎活动,古籍记载,上古之世,民食蚌蛤螺肉,长臂人两手捉鱼,现代考古工作特别是地下出土文物证明了这些记载的正确性。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采集贝类和徒手捉鱼开始,接着是使用石器、木棒、骨制鱼叉、鱼钩、鱼镖、弓箭等工具进行捕鱼。在长达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岁月中,渔猎是人类的唯一生产活动。

原始生产的特点,是使用简陋的工具,猎取比较现成的天然产物。到了传说中的包(伏)羲氏时期,人们开始“结绳而为网罟,亦佃亦渔”(《易·系辞》)。网罟的出现是一大进步:同鱼钩鱼叉相比,它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猎取到更多的食物。十分可能,正是网罟这类工具使人们从渔猎物的剩余贮存中,学会了动物的畜养和畜牧;又从牲畜的饲料中,学会了谷物种植。与此同时,人们也相应地学会了制陶、编织等古代“百工”。

生产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尧舜时期,是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的过渡时期。舜本人曾渔雷泽,耕历山,陶河滨,是一个能渔能耕能陶的多面手。《史记·五帝本纪》说:舜继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开始在部落联盟领导机构中设置“虞”、“稷”、“共工”等原始官职。其中“虞”掌山泽(渔猎),“稷”掌谷物种植,“共工”掌百工。这个分工设职,标志着国家雏形的出现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原始渔业之后,是一个跨越奴隶制和封建制两种生产方式的传统渔业。它的基本特点是,以风帆为动力,以木船网罟为主要捕捞工具,伴之以人工天然养鱼。人们进一步利用自然,依靠自己的活动扩大生产。

从奴隶制夏王朝到封建制西汉王朝,是传统渔业的大发展时期。相传夏禹作帆(明罗欣《物原》),姒芒“狩于海,获大鱼”(《古本竹书纪年》)。商王“在圃渔”(甲骨文),周文王修“灵沼,于牣鱼跃”(《诗经》)。春秋时期,齐国渔民在海上“乘危百里”,昼夜捕鱼(《管子》);朱公居陶“耕畜”(养鱼)经商,“致资累巨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周书》曰:“虞不出则财匮少”。《国语·鲁语》曰:“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由于生产范围的狭小,生产水平的低下,渔猎在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主要财源的地位。西周后期发生过这样一个事件:周厉王“好利”,将山泽收归国家专利,禁止中小贵族和平民百姓渔猎。事关整个社会财源,引起“国人谤王”;厉王又用暴力镇压。公元前841年,终于在首都镐京发生了“国人暴动”,在声势浩大的“国人”打击下,“厉王出奔于彘”,“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日共和”(《史记·周本纪》)。周厉王想独霸山泽,结果出逃流亡,连王位也丢掉了。

《国语·楚语》记述: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王孙圉访问晋国,和晋国正卿赵简子议论“国之宝”,王孙圉以“六宝”论折服了晋国正卿。王孙圉的六宝,一是人才,二是玉,三是龟,四是珠,五是金(铜),六是山林薮泽。这个六宝论中,龟、珠、薮泽都属于渔业生产的范围。

由于渔业的财源地位和珍宝价值,使人们在生产中逐财求利,于传统渔业的大发展时期同步出现了淡水渔业资源的大破坏。从夏王朝直到春秋战国,许多有名的帝王、卿相、令宰、史官、圣人、学者,纷纷出来大抓资源保护的实践和理论。夏禹制禁令,“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逸周书》);周文王年老嘱太子,“不鹜泽”(《逸周书》);孔丘“钓而不网”——终生只钓鱼不用网捕鱼(《论语》);宓子贱“舍鱼”——把捕到的幼鱼和怀卵亲鱼再放回水里(《孔子家语》);里革“断罟匡君”——砍断国君的渔网纠正其滥渔错误(《国语》)。管仲曰:“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政”(《管子》);孟轲曰:“数罟不入洿池”、“王道之始也”(《孟子》);荀况曰:“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荀子》);吕不韦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如此等等。其中孟轲是一位最突出的保护资源的先哲,他根据当时渔业、林业双双遭受破坏的情况,精辟地为后人总结了一条真理:“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

先秦时的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