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糖尿病高血压疾病防治全书
49080900000048

第48章 高血压其他疗法(2)

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温泉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实践表明,有95%以上的一期高血压病患者和70%的二期高血压病患者通过温泉疗法可使血压下降,并稳定在一定水平,浴后一般平均降低收缩压3.6千帕(27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降低2.4千帕(18毫米汞柱)。通过温泉浴疗改善大脑皮质和心血管功能,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以及温泉水中微量元素通过皮肤进入人体等综合作用,从而使血压下降。温泉宅还能改善患者情绪,消除疲劳,这样对高血压患者能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

温泉浴疗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仅选择其常用、简便、疗效较好的三种方法作简要介绍。

1.全身浸浴法

躺在浴盆内,放入适量的泉水,水深不应超过乳头,水温37℃~39"t2,在水中应静卧不动,每次10~15分钟,每日1次,15次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3~5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一般可连续2~3个疗程。

2.局部浸浴法

局部浸浴法又称高弗氏浴,分手浴和足浴两种。患者脱去衣服,身体用毯子包好,坐在椅子上,将两手或两足浸入水温34℃~36"12的温泉水盆中,然后往盆中逐渐加入热泉水,10~15分钟后使浴温达到40"12~42℃,保持此温度6~8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3.全身淋浴法

全身沐浴的水温为38℃~40℃,每次3~5分钟,10~15次为一个疗程。

接受温泉浴疗法的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1)高血压病患者在做温泉浴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浴后出现头昏、疲劳、胸闷、脉搏增快或食欲不振等,称之温泉反应,多在浴疗的头几天内出现,一般持续数日就自行消退,不需作特殊处理。

(2)空腹或刚进食后不宜入浴。空腹饥饿状态入浴,容易引起虚脱、眩晕、恶心和胃频繁收缩,因此饭前尽量避免入浴。由于入浴后大量血液流向体表,胃肠血液相对减少,容易引起胃肠消化不良的现象,所以也不适宜在刚进食后立即入浴。一般饭后2小时,胃内食物大部分已消化,则入浴无不良影响。

(3)出浴时不宜过猛。尤其是老年人出浴时,要缓慢坐起,逐渐站起,千万不要猛力迅速站起,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昏倒跌伤。

(4)浴后要喝点盐开水,适当补充维生素。由于浴中大量出汗,钠离子、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大量丢失,所以浴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5)注意浴后保暖,严防感冒。浴后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此时如室温太低,汗水蒸发散热过快,引起体温下降,容易导致感冒。因此,一方面要保持室温在22~25℃;另一方面,出浴时要及时擦干身上的汗水,穿上衬衣,注意保暖。

梳 头 疗 法

“发宜常梳”是我国古代养生保健方法之一。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汇集着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等数十条经脉穴位。通过梳头刺激这些穴位,可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大脑的供血供氧量,缓解大脑疲劳,恢复大脑活力,提高大脑的灵敏度;同时,还可以通过大脑有效地调整和强化脏腑功能,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和强身保健的作用。

梳头所经过的穴位有神庭、上星、百会、玉枕、风池、太阳等。这些穴位若得到良好的按摩刺激,有平肝息风、开窍宁神之效。实践证明,经常用梳子梳头,对改善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均十分有益。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梳头还可起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和养精安神的作用。

梳头疗法的保健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梳子应使用竹木或牛角类的天然材料制品,选购时要注意:梳齿太尖,容易划破头皮;梳齿太密,容易夹着头发;梳齿过疏达不到梳理和清洁的目的。梳头疗法应持之以恒,坚持时间越长,疗效越显著。

梳头时,首先应当从额前开始,朝后梳一直梳到枕部(后脑勺下)。像耙地一样,顺着头发平梳。一定要贴紧头皮,着力适度,在2分钟时间内大约梳100次,每天早晨梳200~300次,当头皮有热胀麻感时,说明已达到要求。下午可再做一遍,但晚上临睡前不梳为宜。

音 乐 疗 法

优美动听的音乐,不但能陶冶人的性情,而且也是使人保持良好情绪、防治疾病和增进人体健康的良药。音乐疗法就是通过自己唱歌、演奏乐曲或者选择性欣赏乐曲以调节人的情绪,消除疲劳,从而达到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目的的一种方法。

近代有学者认为,听半小时松弛性古典乐曲,催眠效果不亚于服用10毫克的安定药片。其实,音乐疗法的历史悠久,它始于远古时代,人类最早接受的音乐是大自然的风涛倾耳,瀑布欢腾,溪水潺潺,虎啸猿啼,空山鸟语,蝉鸣蛙噪……即大自然的乐章。到距今四五千年的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部落时代,便逐步发展成了自然娱乐音乐。《黄帝内经》指出“内有五脏,以应五音”,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脾、肺、肝、心、肾”五脏及“忧、悲、怒、喜、恐”五种情志活动配合在一起,后世很多医家中出现了不少音乐疗法理论家及音乐疗法的专著,音乐治病的实例散见于各种医籍中。

近代神经生理学研究显示,音乐能通过其旋律、节奏、声调、音色等方面对人体产生的各种效应,来调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心理功能,中速演奏的舒缓清淡的音乐可使人心情平静,心率保持平和、稳定,上升的血压下降,紧张的神经放松,大脑皮质的功能得到改善,烦躁的情绪得以调整,这些均与音乐疗法降压的机理有关。

音乐疗法可在病房集体欣赏,但更多的患者是在家庭接受音乐疗法,家用的音响设备、音乐磁带和CD的普及,为高血压患者开展家庭音乐疗法提供了方便。个人欣赏可戴上耳机,放低音量,取静坐或静卧姿势,在无干扰的安静环境中欣赏、品味。高血压的音乐疗法的乐曲选择应辨证挑选。

(1)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肝风内动型的高血压患者,可选择镇静性乐曲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德彪西的《月光》、圣·桑的《天鹅》、海顿的《小夜曲》;我国民族乐曲可选听《渔舟唱晚》、《平湖秋月》、《汉宫秋月》等。因这类乐曲旋律优美抒情,简洁流畅,清淡典雅,节奏平稳,悠缓动听,宽广柔慢,速度徐缓,音色柔和,舒展或略带深沉,风格悠静、安详,经常倾听,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2)痰浊内蕴型高血压患者可欣赏《花好月圆》、《喜洋洋》、《鲜花调》、《雨打芭蕉》、《江河水》、《满庭芳》等民乐。因这类乐曲旋律酣畅,节奏明快,能愉悦情绪,解郁化痰,疏肝降压。

(3)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可选择《梅花三弄》、《二泉映月》、《流水》、《牧歌》、《姑苏行》等传统乐曲,这类旋律清柔、节奏悠缓的乐曲有醒脑定眩、振奋精神、补益降压的作用。

(4)阴阳两虚型高血压患者可选择《百鸟朝凤》、《空山鸟语》、《鹧鸪飞》、《听松》、《春江花月夜》、《阳关三叠》、《平沙落雁》等古典乐曲,这类轻柔、细腻、秀丽、婉约、流畅的乐曲能调节神经,双补阴阳,降低血压。

接受音乐疗法的患者,应注意以下事项:

(1)节奏疯狂、声音嘈杂的乐曲如摇滚乐、迪斯科等不宜使用。刺耳的音乐和疯狂的节奏会破坏人体心脏和血液循环的正常升高,导致中风及心绞痛发作,甚至猝死。

(2)治疗环境应选择优美、安静、远离噪音的环境。室内要求光线柔和,陈设典雅,美观清洁。在收听音乐时,要排除干扰,使心身沉浸于乐曲的意境之中,最好使用立体声耳机。在播放音乐前,要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引导患者人静。患者在听音乐时要心神专注,全身放松,潜心静意地去听,去领悟美妙音乐所产生的各种良性效应。

(3)每次听音乐的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一般每次为30~60分钟,每日2~3次。伴有失眠者可在睡前治疗,伴有消化不良者可在就餐中或就餐后进行治疗。播放音乐时,音量不宜太大,以听起来舒适为度,一般在40分贝左右即可。

垂 钓 疗 法

垂钓疗法,是指通过垂钓活动来达到养生治病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河湖垂钓,绿水清风,环境宁静,使人心旷神怡。鱼欲上钩之时,垂钓者全神贯注,心无杂念,意在鱼钩,与气功入静有异曲同工之妙。鱼上钩之后,垂钓者神情欢快,颇具忘忧解愁之功。垂钓能给人带来欣快之感,产生良好的心情,这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垂钓可以怡养性情,故过去许多文人名士把“烟波垂钓”视为文雅活动。

垂钓的地方多处于群山环抱,林木繁密的环境,“空气维生素”(负离子)比较多,所以“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也认为垂钓可治“心脾躁热”。垂钓可使大部分脑神经得到休息,所以是一种很好的医疗手段,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消化不良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踩 石 疗 法

踩鹅卵石疗法是近年来风行的一种足部外治方法。经观察,对一、二期高血压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足踩鹅卵石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赤脚在凸凹不平的鹅卵石小径蹬踏、跳跃或小步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