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运动+饮食+按摩自我调养高血压
49066900000025

第25章 坚持按摩降血压(3)

推内庭

【取穴】位于足背,当第二、第三趾之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按摩方法】用一手的拇指从一侧足背开始,一直向下推到足尖,每次5分钟,之后换手操作,每日2次。

【功效】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是专门治疗上火的穴位,对高血压伴有胃火,表现为心烦、牙龈出血、容易饥饿等症状者有较好效果。

揉血海

【取穴】血海穴为足太阴脾经穴位。患者屈膝,在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按摩方法】用一手拇指点揉对侧血海穴,力度以感觉酸麻重胀为宜,每次3分钟,之后换手点揉另一侧。每天上午9~11点刺激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段是脾经经气最旺的时段,所起的效果最好。

【功效】刺激血海穴可以促进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对高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均有缓解作用。

点三阴交

【取穴】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一手拇指点揉对侧三阴交穴,力度以感觉酸麻重胀为宜,每次3分钟,之后换手点揉另一侧。每次3分钟,每日2次。

【功效】三阴交穴为肝、脾、肾三条经脉交会处,经常按揉此穴对肝、脾、肾有保健作用,并且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对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有一定辅助治疗效果。

捏太溪

【取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捏住足跟腱之间的凹陷,以点按的形式刺激3分钟,每日1次。

【功效】太溪穴属于足少阴肾经穴位,是足少阴肾经的输穴。点按此处可以有效延缓高血压性肾病的发生。

按昆仑

【取穴】在足外侧,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与太溪正好相对。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捏住足跟腱之间的凹陷,以点按的形式刺激3分钟,每日1次。

【功效】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高血压并发的血管疾病。

揉足三里

【取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穴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按摩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以转圈的形式揉同侧小腿部位的足三里穴,每次3分钟,之后换手揉另一侧。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揉足三里穴可调节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保护血管,对高血压患者保健有一定帮助。

按丰隆

【取穴】丰隆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

【按摩方法】患者坐于床边,将一侧小腿外伸到床边,用同侧手的拇指用力点按丰隆穴,每次5分钟,之后换手操作,每日2次。

【功效】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刺激此穴有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的功效,对高血压伴有高脂血症者有辅助疗效。

点承山

【取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腿后侧肌肉(腓肠肌)浮起的尾端凹陷处即是该穴。

【按摩方法】用一侧手点按同侧小腿的承山穴,力度以感觉有酸麻重胀为宜,每次3分钟,之后换手操作,每日1次。

【功效】此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点按此穴对高血压经常小腿抽筋者有缓解作用。

揉梁丘

【取穴】梁丘穴在大腿前面,屈膝,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按摩方法】用对侧手的拇指用力点揉梁丘穴,每次3分钟,之后换手操作,每日2次。

【功效】此穴为足阳明胃经的郄穴,刺激此穴可消食积、清胃火,对高血压经常大便干结者有较好效果。

揉条口

【取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正坐屈膝位,髌骨下方,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按摩方法】用一侧手的拇指用力点揉另一侧的条口穴,每次3分钟,之后换手操作,每日2次。

【功效】条口穴是足阳明胃经穴位,具有舒筋活络、理气和中的功效,对高血压伴有腰膝酸痛、两腿无力、转筋者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其他按摩方法

捏脊降血压

捏脊是通过在脊柱部位连续地夹起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它的操作部位是脊背部,所涉及的经络主要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脊柱是督脉循行部位。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经之海”,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有关。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脊柱两旁,各脏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经上。捏脊疗法通过对督脉及五脏背俞穴的刺激,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治病保健的目的。

操作方法:请家人用两手食指和拇指沿患者脊柱两旁,用力把皮肤捏起来,边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腰部起向大椎(第七颈椎下)进行,重复3~5遍。注意手法要轻柔,两手用力要均匀,不要捏得太快。

熨目降血压

祖国传统医学中的“熨目”,不仅对缓解视疲劳,保护视力有益,还能养肝护肝,起到降血压的作用。

中医名着《诸病源候论》里记载:“鸡鸣,以两手相摩令热,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意思是说,当黎明来临之时,用双手掌面相对摩擦,待手搓热后,将手掌放于两眼之上。熨目2~3分钟后将双手再次搓热,再放于眼上。这样反复做几次后,再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压眼球,稍停片刻。经常熨目可以缓解眼睛疲劳,使两眼明亮、炯炯有神,且能延缓和预防高血压并发的眼部疾病。另外,由于肝开窍于目,足厥阴肝经也经过眼睛,所以通过熨目能刺激足厥阴肝经气血的运行,从而起到养肝护肝、明目降压的作用。

中药泡脚按摩有助降血压

脚是人体经脉会聚处之一,人体十二条正经中有足三阳经终止于足,足三阴经起始于足,分布于脚部的穴位多达60多个,利用一些具有辅助降压作用的中草药来泡脚,可以刺激脚部的这些穴位,调节经络、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起到降低血压及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作用。

泡脚的注意事项

泡脚要注意容器的选择、时间的把握、泡脚的方式以及药水的挑选等。

木桶最适宜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按摩泡脚盆,比较深的木桶,深度以能达到小腿肌肉处为佳。

选择木盆泡脚有两个好处,一是木盆不像塑料盆和铁盆一样散热快,相对散热慢,比较容易保温;二是木盆相对来说比塑料等材质的盆天然,不会像塑料盆那样,因为水温过高而释放出有害物质,对人体而言十分有益处。要是没有木桶,也可以用普通的洗脚盆来代替,但最好不要选用塑料材质的,用搪瓷盆或不锈钢盆都可以。

泡前煎中药

用中药泡脚前,一定要先将药材加水,常法煮沸2次,取2次药汁混合,然后兑入一些凉水,在水温达到38℃左右时即可泡脚。也可在水烫的时候先用蒸汽熏蒸双足,待不烫时再泡脚。为节约使用,每次所用的中药在冬季可以连用两天,第二天再加水煎煮即可。

水温而不烫

最佳的泡脚水是“温而不烫”,温度以38℃左右为宜。在泡的同时若感觉水凉了就要及时添加热水,最好保持恒温状态。是需要注意,高血压患者不能用太烫的水泡脚,否则,很容易使得血液过多涌到下肢,脑部的血液供应就会相对不足,这样会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眩晕甚至晕倒的危险。

不超过20分钟

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应该控制在20分钟以内。额头微微出汗即代表泡脚已达到最佳疗效状态,切忌泡到大汗淋漓,这样反而会使血压升高,尤其是高血压伴有冠心病的患者,容易导致其胸闷。每次具体时间还需根据泡脚者的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及泡脚后自己的切身感受来逐渐调整。

晚上睡前泡脚

吃饭时、吃得太饱或是过饥饿的时候都不宜泡脚,因为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容易引发头晕不适。另外,饭后30分钟内也不宜泡脚,这样会使大量血液涌到脚部,胃部的血液供给相对减少,不利于消化吸收,严重的会造成消化不良。那何时为最佳泡脚时间呢?俗话说“饭后三百步,睡前一盆汤”“睡前洗脚,胜吃补药”,因此,最佳泡脚时间为入睡前,一来暖身,二来利于消除疲劳、帮助睡眠。

泡脚后按摩

泡脚后最好能及时对脚底部进行按摩。因为脚底有60多个穴位,刺激这些穴位,有利于经络的疏通、气血的通畅以及脏腑的协调。一般大家熟知的是涌泉穴,此穴具有强肾助眠、延年益寿的功效,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高血压患者增强体质。即使不知道脚上有哪些穴位也不要紧,可以用双手相互搓热后,从脚踝按揉或者推搓,一直到脚背、脚底,整个脚都按摩到,效果也是一样的。

泡脚的中药处方

处方一:

桑叶、桑枝各20克,茺蔚子15克。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煮,去渣取汁,先熏后温洗双足,每日1次,1剂可用2~3次,10日为1疗程。本方具有利尿降压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目赤等症。

处方二:

桑寄生、怀牛膝、茺蔚子、桑叶、菊花各10克,钩藤30克。上药煎煮2次取药液,倒入盆中,先熏后温洗双足,每日1次,1剂可用2~3次,7日为1疗程,连续4个疗程,血压稳定后可改为2~3日泡脚1次。此方具有平肝阳、益肝阴、降血压的功效,适宜手脚心热、烦躁、头晕的高血压患者。

处方三:

钩藤20克,桑叶15克,菊花20克,夏枯草30克。以上药加水煎煮2次后取药汁,先熏脚后温洗双足,每日1次,1剂可用2~3次,10日为1疗程。本方具有平肝潜阳、清热安神的功效,非常适宜爱发脾气、脸红、烦躁、头痛的高血压患者。

处方四:

桑叶、桑枝各30克,芹菜50克。以上药物煎煮取液,先熏足后浸足,每日1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适宜所用高血压患者。

处方五:

取夏枯草30克、钩藤20克、益母草30克,煎水泡洗双足。每日1次,适宜所用高血压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