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运动+饮食+按摩自我调养高血压
49066900000010

第10章 西医、中医如何降血压(3)

六味地黄丸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阴虚型高血压,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口服,浓缩丸,1次8丸,1日3次。

杞菊地黄丸

【功用】滋肾阴,清肝热。

【主治】肾阴虚型高血压,症见头晕眩晕、眼花目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每次9克,日服2次。

常用降压单味药

有一些单味中药具有降血压的功效,虽然没有西药降血压速度快、作用强,但是这些单味中药在降压的同时,还能够兼顾高血压的其他病理环节,具有改善微循环、降脂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高血压伴随症状、延缓并发症等多种功效。另外,这些降压的单味中药,差不多都属于药食同源性质的,属性都偏于平和,药性也相对缓和,毒副作用很小,非常适宜高血压患者长期服食。

枸杞子

枸杞子自古以来就被当作药食两用的滋补佳品,而且价格不贵,深受人们喜爱。祖国医学认为,枸杞子性平、味甘,入心、肺、脾、肾经,具有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的功效,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久服可延缓衰老、益寿延年。枸杞子营养丰富,含有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甜菜碱、钾、钙、镁、铜、锰、锌等元素以及多种氨基酸。枸杞子能显着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枸杞多糖可明显增强受损胰岛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提高胰岛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对胰岛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枸杞多糖还可降低收缩期、舒张期血压,降低血浆及血管中丙二醛、内皮素含量,增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释放,防止高血压形成。三高患者可以每天用20~30克枸杞子泡茶饮用,味淡后将枸杞子嚼食。也可以把枸杞子加入各种菜、汤、馅中食用,同样可以起到治疗效果。枸杞子有护肝及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枸杞子含有丰富的甜茶碱,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对肝病患者来说,甜茶碱能防止肝脏内过多的脂肪贮存。枸杞子中所含的叶绿素也有助于肝脏解毒,还能改善肝功能。

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为临床常用中药。

据报道,决明子的水浸液、醇水浸液和乙醇浸出液对麻醉的狗、猫、兔有降低血压及利尿作用,可使自发性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降低,其降压作用强度及持续时间显着优于利血平。决明子中蛋白质的降压作用,与该蛋白质在肠道内分解后形成的氨基酸和多肽短链的吸收入血有关。决明子中低聚糖产生的降压作用,与其促进肠道双歧杆菌的增殖有关。

莱菔子

莱菔子也就是萝卜的种子,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中医认为,其性平,味辛、甘,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莱菔子中含有降压物质——芥子碱硫氰酸盐,可增加血流量,扩张血管,稳定血压。

野菊花

野菊花味辛、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清肝的功效。野菊花的主要成分为野菊花内酯、野菊花醇、黄酮苷等,能够抗肾上腺素和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从而起到降压作用。野菊花的降压作用缓慢、持久,是较理想的降血压中药。

杜仲

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杜仲主要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对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都有治疗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直接扩张血管和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使血压下降,并且对高血压伴有的头晕、头痛、身体困重等症状的效果也比较好。对肾性高血压,则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体内激素水平,改善肾小球血流,可在短期内改善腰酸、腰痛以及蛋白尿的症状。

葛根

《本草纲目》记载:“葛根,性平、味甘,具有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及β-谷甾醇等物质。其中,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可阻断α受体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使明显增高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较快恢复正常,促进内皮功能恢复,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还可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心肌肥厚,降低血糖,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

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玉米须

玉米须性平,味甘、淡,归膀胱、肝、胆经,具有利尿祛火、平肝利胆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以及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挥发性生物碱,有利尿、降压、降血糖、止血等作用。玉米须降压,主要是通过扩张末梢小血管使血压下降。另外,玉米须还能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压效应。

党参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中医常用于治疗脾肺虚弱所致的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等病症。现代研究发现,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苷、皂苷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党参的降压作用主要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实现的。党参能较好地改善心肌的舒张功能,增加心肌的顺应性,使冠状动脉灌注阻力减小,有利于左心室心肌的血流供应,从而改善心肌缺血;还可明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抑制血栓形成。

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肝、脾、肺、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含有降压成分γ-氨基丁酸及黄芪甲苷,具有扩张血管、抗缺氧、强心利尿的作用,能降低血压、消除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有些人常年容易感冒,中医称为“卫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灵芝

灵芝性平,味甘,归心、肺、肝、肾经,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灵芝含多糖、核苷类、甾醇类、生物碱、三萜类、多种氨基酸及蛋白质类、酶类、有机锗等有效成分。灵芝多糖具有免疫调节、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及抗肿瘤作用;三萜类化合物能净化血液,保护肝功能;此外,灵芝还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过敏作用。

钩藤

钩藤味甘,性微寒,归肝经、心经,有清热平肝、息风止痉等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钩藤中含有多种吲哚类生物碱,包括钩藤碱、异钩藤碱、钩藤总碱,以及非生物碱,其中主要有效降压成分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钩藤碱和异钩藤碱通过降低外周阻力(早期)和减少心输出量(后期)起到降压的效果。钩藤在降压的同时,还能减轻高血压患者头晕、头痛、心慌、气促、失眠等症状。

马齿苋

马齿苋又叫马齿、长寿菜,叶片肥厚,为倒卵形,因为样子像马齿而得名。马齿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E、胡萝卜素、维生素B2以及钙、磷、铁、钾、镁、锰、锌、铜等营养物质。中医认为,马齿苋性寒,味酸、涩,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利水止泻等功效,是中医临床常用药之一,可用来治疗高血压、痢疾、黄疸、血淋、便血、痔漏、疔肿、蛇虫咬伤等多种病症。马齿苋有利水作用,可加速体内钠排泄,从而降低血压。马齿苋还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疗佳品,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糖代谢过程,降低血糖浓度,所以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马齿苋中含有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并且还能改善血管壁弹性,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血症以及血栓形成十分有效。

桑白皮

桑白皮味甘,性寒,入肺经,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药理研究发现,桑白皮中含有一种叫东莨菪内酯的有效成分,有利尿作用,可增加尿量及钠、钾离子和氯化物排出量,还可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活性,从而降低血压。

桑寄生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的功效。药理研究发现,桑寄生中含有多种降血压的成分。其中短时降压成分为胆碱、乙酰胆碱、丙酰胆碱;持久性降压成分为槲寄生毒肽;可抑制延脑的血管运动中枢,也可作用于循环系统的内感受器而反射性地抑制血管收缩中枢,从而降低血压。桑寄生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其活性物质释放的作用,从而避免血管收缩和血栓形成。

罗汉果

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归肺、大肠经,有清热润肺、止咳利咽、滑肠通便的功效。果实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每100克鲜果中含维生素C400~500毫克)以及糖苷、果糖、葡萄糖、蛋白质、脂类等。罗汉果所含的罗汉果苷,具有降血压的作用夏枯草

中医认为,夏枯草味苦、性寒,具有清肝明目、降火的功效。夏枯草具有抗肿瘤、降压、抗炎、抗菌、利尿等作用,且对血压有调节作用,另外,还可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均有治疗作用。

天麻

天麻是一味常用而名贵的中药。中医认为,天麻性平,味甘,归肝经,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药理研究发现,天麻中含有天麻素,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的阻力,较轻微地收缩脑血管,降低血压,减缓心律,对心肌缺血起到保护的作用。

石决明

石决明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中医认为,石决明味咸、性寒,专入肝经,具有平肝清热、明目去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表现为头痛、眩晕、目赤等症。

罗布麻叶

罗布麻叶味甘、苦,性凉,归肝经,具有清肝安神、清热利水的功效,常用于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水肿尿少以及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肾炎水肿等病症。罗布麻叶降血压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槲皮素、总黄酮,可有效降低血压。

荷叶

中医认为,荷叶味苦、涩,性平,归肝、脾、胃、心经,有清暑利湿、凉血止血等功效。中药药理研究表明,荷叶中的生物碱有降血脂作用,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的含量。另外,荷叶还有减肥的作用,临床上常用荷叶茶来治疗肥胖症以及脂肪肝。

三七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止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衄血、便血、崩漏、咯血、吐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等病症。三七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弹性、扩张冠状动脉的功效,谷甾醇和胡萝卜苷能降血脂,因此对冠心病、心绞痛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三七能提高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减少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Ca2+、5-羟色胺等促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释放,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预防血栓的形成。三七降压尤以降低舒张压作用明显。

三七花

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500多年前就将三七花收录于《本草纲目》

中,并且写道“生广西南丹诸州番峒深山中,采根暴干,黄黑色。团结物,状略似白及;长者如老干地黄,有节。味微甘而苦,颇似人参之味”。三七花性凉、味甘,有清热平肝、活血散瘀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三七花所含的三七花总皂苷能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减慢心率,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从而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酸枣仁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能滋养心肝、安神敛汗。现代研究发现,酸枣仁中含多量脂肪油、蛋白质、甾醇、三萜类、酸枣仁皂苷、维生素C等成分,有降压、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的作用。

大黄

大黄味苦、性寒,有泻下通便、活血化瘀的作用。药理学研究发现,大黄中含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蒽醌衍生物,具有明显的降低血压和降胆固醇的作用,另外,对降低血中甘油三酯水平也有一定帮助。

银杏叶

银杏叶为银杏科落叶乔木植物银杏树的干燥叶,含莽草酸、白果双黄酮、异白果双黄酮、甾醇等成分,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作用。

玉竹

玉竹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玉竹具有提高免疫力、降血糖、强心、降血脂等功效。玉竹总皂苷能够显着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显着提高糖耐量,使患者糖耐量趋于正常,并可显着降低空腹血糖。玉竹多糖能非常显着地降低血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高血压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可以用玉竹来辅助治疗。

莲子心

莲子心性寒、味苦,有清热、安神、强心、止血、涩精之效,可治烦躁不安、牙龈出血、便秘、梦遗滑精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莲子心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降血压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