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折扣礼物
这种人很重情义,总会在恰当时候拜访别人,虽然也许并不那么想念对方,但希望能被对方一直惦记。
他们总想展示出自己收入颇丰,而且在时尚上并不落伍,所以他们理想中的礼物是有品位,而且有纪念价值的。
虽然他们所送的礼物看起来很贵,但实际上只花了原价的几折价而已,也许礼物还有些肉眼看不到的瑕疵。
在打折扣时购物,是一种不需要投资太多就能够回收的方式,这也反映了这种人的精明。
2.自制礼物
这种人做事用心,而且喜欢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他们总是额外花工夫做些特别的东西。虽然赢得的赞美不见得多,但他们认为和欣赏自己的人一块儿分享劳动的成果是件很幸福的事。在他们眼中,礼物是一种“特殊语言”,传达的是自己的品味及对对方的在乎和认识,他们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待人十分真诚。
3.实用型礼物
这种人重视的是礼物的实用性,而不会过多考虑其品牌与包装。他们往往把自己的标准拿来用在给别人买礼物上,因此常常让对方哭笑不得。尽管如此,他们往往否认自己是个现实主义者,而只是遵循一些基本的常识而已。
4.浪漫型礼物
这种人在俘获到异性的心或自己的心被某个异性掳获时常会送给对方一些类似心型气球的浪漫小礼物。不过,他们的罗曼史经常和他们特别奉送的气球一样,在平静中慢慢“丰满”,却在瞬间爆炸式结束。他们是那种令人迷恋的人,但没办法在经过几个“辗转反侧”的晚会,与对方携手再上新台阶。
5.幽默型礼物
这种人可能会送人一朵美丽而茎长的花来代表自己的感情,不过这朵闻起来不像玫瑰的花,却会喷出水来。别人总期待他们送这样的礼物,而他们也从不令对方失望。虽然他们十分热情、敏感,但却不擅长表达自己真正的感情。他们总是先逗对方笑,其实是希望对方笑完之后,会接受自己严肃的一面。
6.自己想要的礼物
这种人视野短浅,老想着自己,懒得花时间去考虑一份对方想要的东西,所以就买了一份自己想要的礼物代替。因为他们有自信、凡事顺遂,似乎总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所以他们无法了解,别人为什么不那么喜欢自己送的礼物。
7.循环型礼品
这类人认为,送礼该“内销转出口”由家里开始,因此,他们快速扫描,看看是否有自己用不着,但仍相当美观的东西。
他们之所以这样想,无非是希望替自己省点儿钱。但是,受礼人一旦发现,便会有接受“救济或赈灾”的感觉,因此很可能非但不领他们的情,还对他们产生反感。
8.换手型礼物
这种人很可能送男性朋友一件花哨的女性睡衣,或送女性朋友一瓶昂贵的刮脸后使用的护肤液。他们通常只想到自己,觉得自己在对方心目中非常重要,因此他们为对方买了一件让他能转送给自己的礼物。外表看来,他们似乎刻意凸显自己的重要,不过私底下他们是满意对方的。
他们是那种“我请客,你掏钱”的人,他们知道对方面对自己所买的礼物时,必然有转赠的行为,所以,常挑自己心爱的东西,在赠送的那一瞬间,就知道礼物要重新回来。他们算得上是谋略家,但因为工于心计,常得不到别人的信任。
9.奢侈型礼物
虽然送礼者可能分不出流行和落伍,有品味和没品味,但他们喜欢做事大方,想用出手阔绰来弥补不识货的缺陷。受礼人会一直记得他们大方的行为,不过他可能会拿礼物去换多样其他的东西或回收现金。
10.植物礼物
这不仅可以反衬送礼者的美学观,还可以看出他们总能将自己置于能进能退位置的机智与圆滑。如果急着取悦他人,但一时又无法确定自己的判断,就适合选择植物。植物是一种中性的礼物,这使送礼人不会冒犯任何人。而且至少在开花结果时,受礼人便会想到送礼人。
11.不合适的礼物
这种人有时会买一瓶昂贵的酒,送给一位滴酒不沾的人,或送一盒巧克力给对巧克力过敏的人。他们送礼似乎并非出于真心,而是尽义务甚至好像是为了报复对方,表达心中的愤恨。有时这种方式还真有利,一些灵活的人就用它来达到一些特殊的目的。例如,有人在给他爱唠叨的八十多岁的岳母,送一本《性爱之乐》后,她就不再打电话来了。
此外,具体的礼物品种也能传达出一个人想要传达的信息。
1.送食物
送人食品,针对的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送礼人希望受到一家人的喜爱。因为食品在一般家庭中使用频率较高,所以送礼的人多半熟悉对方家里的情形,希望借助浓厚的关怀情意,获得对方家人的喜爱。
2.送衣服
衣服一般送给感情亲密的人。送这类礼物的人,表示想与对方保持亲密关系,想让对方明白他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这是拉近与人距离的一种方法。
3.送领带、袜子
虽然是领带、袜子属于服饰方面,却可视为一种特殊的礼品。送这种礼物的人,通常比较独断,希望对方配合自己的喜好。
4.送酒
喜欢送酒给别人,表示这种人对其家族中的男性特别重视,想要博取这家主人的好感。通常在工作上,他们也常会借送酒来表达对受到照顾的感谢,另外酒也是商场上寻求照顾的工具。
5.送特产
赠送各地的特产给别人,表示送礼人非常注重人际关系,努力想要使对方喜欢而受感动。这种人往往不满意平凡的事物,有强烈被注意的欲望。
送礼是一门学问,会送礼的人可以获得别人的欢心,而会观察送礼的人则能操纵人心。
从打招呼操纵心声
人们在与人交往时,一般比较重视外表的修饰打扮。其实,在人际关系里“打招呼”,可以说是心理上的“打扮”。打招呼时给人的印象,直接影响到他人对此人的评判。
有时候,即使是一个看似极为简单的打招呼,也能给我们提供了解对方内心的机会。
通过观察人们打招呼时的言谈举止,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其当时的心理状态。
见面的时候,如果先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方,然后再与其握手的人,对对方怀有警戒心理,同时他们这样做还表示想使自己占据优势,而使对方在心理上屈居下风。
凡是不敢抬头仰视对方,完全回避对方的目光而深深鞠躬行礼的人,多数是在对方面前感到自卑。
见面时,有意保持相当的距离,然后再打招呼行礼,是对对方保持戒心或表示客气。
虽然不是初次见面,但始终千篇一律,用老套的话向人打招呼或问好的人具有强烈的自我防卫心理。
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打招呼时边碰对方肩或手,边说“您好”,这种人很热情,有着与人交往的强烈愿望。但这种打招呼很可能只是要套套交情,与对方近乎点,以表示自己的热情大方。
初次见面就走到几乎能触碰到对方的肩膀的距离再行鞠躬礼的人,是想将当时的气氛引向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见到熟人边走边举起手打招呼的人,一定是急于赶路,或者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等着处理。也许是上班就要迟到了,也许是家里的水管漏水了,总之,他的心情是急躁的。
在晚会上和不相识的人一个劲握手的人,具有强烈的自我显示欲。
心不在焉、甚至有些垂头丧气地与人打招呼的人,要么心情极度低落,受到了挫折与打击,要么就是在思考问题,再不就是他有点讨厌打招呼的对象,与之打招呼只是因为面子问题。
打招呼时明眸善睐、神采飞扬,不用说,此人肯定碰到什么好事了,要不,怎么老咧着嘴笑呢?
打招呼时,和他人保持的距离,也能反映出当时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人们会靠近自己有好感的人,对没有好感的人则不想靠近,甚至离得远远的。这样在不自觉中人们就控制了自己与他人的距离。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比一般要求的距离更靠近来跟别人打招呼的人,表现对对方有好感,强烈希望与之接近,以与其进行密切的交往。
相反,很不自然地保持距离向他人打招呼的人,可能是因为某种理由对对方敬而远之。
不论对象是谁,常常和人靠得很近的是个性外向的人。这种人为人开朗,对自己的能力和人际关系很有自信,比较喜欢团队工作。
相反,习惯和人保持距离的人个性内向,自信不强,喜欢个人性质的工作。此外,对习惯、传统和权威很软弱,但会对弱者或地位低下的人摆架子,有可能是权威主义者。
此外,从与人打招呼时的常用语言也能看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
1.常以“喂”开头的人
这种人快乐活泼,精力充沛,渴望成为榜样或模范,生活上则希望成为时尚的先锋,他们喜欢人们说他们懂得享受生活,会过日子。他们性格直率坦白,思维敏捷,富于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幽默感,还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2.常以“嗨”开头的人
这种人腼腆害羞,想像丰富,追求尽善尽美,经常由于担心出错而不敢做出新的尝试,因此极易陷入两难的境地。创新对他们而言,等于是无畏的牺牲。他们好像在印证那个说一生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卧室度过的科学家的话一样,宁肯同心爱的人呆在家中,也不愿外出消磨时光。
3.常说“你好”的人
这种人头脑冷静得近乎于无动于衷,但事实上哪怕是一般的约会,他们也会严格遵守时间,他们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按部就班,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希望一切都在计划之中,他们从不盲目冒进,更不喜欢大惊小怪,因而深得朋友们的信赖。
4.常问“怎么样”的人
这种人自我显示欲强烈,哪怕是在舞厅也希望能独领风骚,利用各种机会出尽风头。如果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他们则会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但行动之前,喜欢反复考虑,不轻易采取行动;一旦做出选择,就会全力以赴地投身其中,不圆满完成,决不罢休。
5.常问“有啥新鲜事”的人
这种人雄心勃勃,凡事都爱打破沙锅问到底,弄个究竟。他们热衷于追求物质享受,并乐此不疲。他们办事计划周密,有条不紊,而且从不随便表态。
6.常说“过来了呀”的人
这种人办事果断,乐于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好冒险,不过能及时从失败中吸引教训,所以,常有所获。
7.常说“看到你真高兴”的人
这种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谦逊,喜欢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而不是冷眼旁观。他们是十足的乐观主义者,与他们相处,大家能收获快乐,所以他们常是外出旅游的好伴侣。缺点是他们常常沉浸于幻想,容易感情用事。
当然以上的分析可能会因为一些特殊情况而有一些例外,但大体上应该是准确的。
从握手操纵人心
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见面时首先要相互致意,以表示对彼此的尊重,通常称之为打招呼。世界各民族由于他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习惯不同,其招呼的礼仪也不尽相同,有点头、握手、拥抱、鞠躬等等。但其中最为大家推崇的是握手礼。
据说,握手的动作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那时,人们手里经常拿着棍棒或石块等武器,准备去狩猎或打仗,当在路上碰到不属于自己部落的陌生人时,如果双方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掌心,以表示亲近、问候之意。
这样,以掌心接触表示友好的习惯便沿袭下来,久而久之,就演变成我们今天的握手礼节,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握手——这种礼节又被人们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它除用于见面致意和问候外,还可以作为久别重逢或多日未见的友人相见或辞别时的礼节,习惯上还是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
美国心理学家伊莲·嘉兰在一本书中指出,一个人与别人握手时所采用的方式能够反映出这个人的个性。具体地说,就是可以通过握手的方式,了解对方心理的微妙变化。
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现象,就是透过手的温度状况来判断。原来在人类的身体中,当发生恐怖或惊吓的感情变化时,跟自己无关的自律神经意识,它会突然活动起来,并引起呼吸的紧张、血压与脉搏的变化,或是汗腺的兴奋等状况。倘若跟对方握手,而发现对方的手掌出汗时,这就表示对方的情绪高涨,也可以说是失去心理平衡的象征。
握手时,手心出汗的人。这类人大多属神经类型,他们在握手时,非常紧张,掌心有些潮湿,表面上看,他们态度冷淡、神情漠然,看似平静,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其实他们的内心是极不平静的。只是他们懂得用各种方法,比如说语言、姿势等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避免暴露一些缺点或弱点。他们看起来是一副非常坚强的样子,所以在他人眼里,他们就是一个强人。在比较危难的时候,人们可能会把他们当成是一颗救星,但实际上,他们也极其慌张,甚至慌乱的程度比其他人还要严重。
握手时,手心干燥的人。这类人通常比较沉着内敛,个性属于有耐力但顽固,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
在一项科学调查报告中,一位资深的心理学家曾建议警官们:盘问有嫌疑的人时,尝试跟对方轻松地握手。刚开始时要轻微地握,而每次接触到核心时再说:“我们慢慢来吧!”本来干燥的手掌,如果开始有汗水的话,可能就是罪犯。
另外有些专家经过研究发现,握手的力度也能传情达意。
握手时如果力量很大,甚至让对方有些疼痛的感觉,这种人多是逞强而又自负的。但这种握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又说明了握手者的内心比较真诚和煽情。同时,他们的性格也是坦率而又坚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