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大力改善库存管理,压缩库存费用。艾科卡大胆引进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及时进货,及时使用,快速循环”的管理方式,在压缩企业规模的同时,注意工厂和仓库布局相对集中,就近使用;把费时、价高、大批量的火车运输,改为廉价省时、小批量的汽车运输,每年节省库存费用开支4.5亿美元。与此同时,让设计制造部门大力研究不同种车型使用相同的零部件,将公司生产的零配件从7万多种减少到4000多种,给进货、库存带来很大方便,每年又节省开支3亿美元。公司的年库存价值由21亿美元降至12亿美元。
四是对采购、预算、生产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努力降低成本率。首先改进采购办法。原来公司的原料产、供、销一直在内部循环,后来公司决定,只要自产零件的成本不如购进合算,就不再怕“肥水外流”,大胆从外部购进。其次是完善工厂预算制度。过去是完全根据自己产品的成本拟定内部预算,这种做法缺乏横向比较,不利于降低成本。后来公司规定,必须通过与外界同类产品的成品费用加以比较之后再作预算,促使工厂自觉向同行业低成本看齐。再次是变进口项目为自己生产。
艾科卡通过硬挤细抠,积微成著,总算走出了低谷,手中有了钱,便有了搏斗求生、大展宏图的力量和机会。
第一,加强市场调研预测,果断调整产品方向。克莱斯勒过去失败的惨痛教训,就在于市场信息严重失灵。艾科卡大力加强了市场调研部门。于1982年11月组建了一个60人的调查小组。艾科卡根据20世纪80年代国际石油价格开始下降,国内汽油供应日趋缓和的新形势和调查小组提供的信息,正确地预测到市场上可容纳全家人的较大型汽车将走俏。于是他果断拍板定案,将本公司保留多年的“纽约人”牌大、中型车加大产量。同时,又迅速拿出几样新产品,在市场上抢得一席之地。
第二,摸准时尚变化规律,推陈出新,先声夺人。敞篷轿车从汽车初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变迁。1976年4月21日,底特律市长曾煞有介事地为美国最后敞篷车举行了“告别仪式”,于是这种车在大街上便销声匿迹了。艾科卡独具慧眼,看清了汽车造型“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变化规律,摸到了美国人想重坐敞篷汽车大兜其风,“重温旧梦”的时尚走向,大胆决定重新生产敞篷汽车。1982年“道奇400”新型敞篷车先声夺人,投放市场后十分畅销,开始估计有3000辆就能满足需要,没想到一气卖了2.3万辆。后通用、福特公司也紧步后尘。克莱斯勒多年来头一次走在他人前面,艾科卡感到无比自豪。
第三,不断变换花色品种,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产品经营的关键在于“创新”。在汽车新产品中,一般分为市场型和技术型两类。市场新产品主要是在总体设计、车体形状、装潢色彩等方面进行改造,花钱少,周期短,见效快。艾科卡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把开发市场新产品作为重点来抓。于是决定以前轮驱动高速省油的长型车作为基本模式,争取基本部件一体化、车型品种多样化的生产路线。结果是投资不多,花色品种却不少,使顾客接踵而来,尽情挑选。
另一方面,艾科卡始终抓住产品质量不放,采取了三项有力措施:一是投资1800万美元,建立了一个电子计算机和测试仪器中心,由人工设计逐步过渡到由计算机承担全部设计工作,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一是花费1亿美元,改造老厂房,把引擎从汽车顶部安装改为从底部安装,使装机质量明显提高。据1978年验车报告称,公司所产汽车行驶英里的可能维修费由4年前的358美元下降到157美元。1983年统计,当年客户对克莱斯勒汽车撤销订货数只有7千辆,而同期对通用公司的撤销定货是120万辆,福特公司多达160万辆。
第四,充分利用广告的作用,大力扩大影响。由于前几年克莱斯勒“臭名”在外,人们对其新产品总是将信将疑。要改变这一形势,必须借助广告舆论。
为了给公众留下里外全新的印象,艾科卡毅然辞退聘用多年的原来两家广告代理人的资格,不惜重金改聘广告行里的佼佼者——“凯·埃”广告公司。该公司不负厚望,广告做得有声有色,连出妙招。克莱斯勒的广告强调“突出个性”,不搞“一锅煮”,避免雷同,力求使每一种牌子的车在广告市场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性。
第五,灵活确定售价,重视售后服务。艾科卡为巩固和扩大市场,制订了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个以市场计划为重点的行政方案,实行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有升有降,灵活变通的特价战略。同时为刺激销售,巩固和扩大自己的产品市场,精心搞好售后服务。公司从不搞“离店不认账”一类自绝后路的买卖,对自己的产品不仅保质量,保使用寿命,而且随时提供热情周到的保修服务。他们把小汽车的保修期定为5年,行程5万英里,这类免费的长期售后服务,在大的汽车制造厂家中,惟此一家。
艾科卡临危受命,大刀阔斧推行改革,终在几年内使公司绝处逢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80年公司扭亏为盈,1982年盈利11.7亿美元,还清了13亿美元的短期债务,1983年赢利9亿美元,提前7年偿还了15亿政府贷款保证金,发行股票2600万股,仅数小时就被抢购一空;1984年盈利24亿美元。
鉴于此,艾科卡本人一下子成了美国人心中的英雄。1983年的一次美国“最佳企业主管”的民意测验中,艾科卡以绝对多数票领先;1984年4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刊登了他的肖像,通栏大标题是:“他说一句话,全美国都洗耳恭听!”1984年12月,美国出版了《艾科卡》传记,该书出版后,瞬时被列为美国畅销书之首,发行量高达260万册。在日本,《艾科卡》一书一个月就售出20万册。在伦敦,《艾科卡》名列畅销书首位。沙特阿拉伯的政治家把《艾科卡》作为管理者的必读书。对此,密歇根州的州长说:“艾科卡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企业家”,1985年仅头两个月,艾科卡就被1270个不同组织邀请去讲演。在克莱斯勒,所有蓝领人对艾科卡的尊敬已达到近于忠君的程度,数以万计的美国人给他写信,请他去竞选总统。
如下总结了艾科卡的用人方法:
①与属下交谈。他认为,管理就是发动他人去工作。一个企业运转得好,就是那里人发动得好,而发动人的惟一办法是与他们交谈。演说是发动一大群人的最好办法。
②实行季度检查制度。每三个月他就同属下坐下来,检查过去的成就与差距,计划下一季度的工作目标。艾科卡认为季度检查制度有五项好处:不断制订自己的目标;使人更有成果,充分发挥积极性;迫使职员经常检查自己完成了什么工作,下一步怎么办,多动脑子;不埋没人才,好的职员不被忽视,不好的职员无法混日子;强制职员与其上司之间对话,促使他们沟通思想,融洽感情,增进了解,改善关系。
③激发和保持下属的进取精神。当提升一名工作人员时,正是给他增加任务之时。在他成功的时候,要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他不得意时,千万不要过分严厉,否则会毁灭了他的进取精神。
④不能随便变动职员的工作,因为技能是不能互换的,一个人在一个领域里具有专长,不等于在另一个领域里也有经验和专长。
⑤作为一名领导无法做好所有人的工作,只能鼓励下一级的人去干,下一级再鼓励他的下级去干,绝不越位去干本应属下级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