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实力强大的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以武力从自己的亲侄建文帝朱允嘕手中夺取了皇位,一跃而成了大明王朝的第三代皇帝,是为明成祖。他的雄才大略,使明帝国达到了全盛时代,并为其后的“仁宣之治”奠定了基础。明史中对他的文韬武略备加赞誉,但他的暴戾恣睢却鲜为人知。永乐八年发生的一件诛戮后宫的惨案中,明成祖朱棣几乎全部杀死了他的几位朝鲜籍妃子,株连此案被杀者达三千人以上,而事情的起因仅为一个妃子的死。
这个妃子是个朝鲜人,人称“恭献贤妃权氏”。这权氏品貌不俗,善吹玉箫,深得朱棣宠爱。《明宫词》曾赞她:“琼花移入大明宫,旖旎浓香韵晚风,赢得君王留步辇,玉箫嘹亮月明中”。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八年,权妃随明成祖朱棣北征,病逝于临城,葬在峰县。
那么,权妃之死是怎样惹出了宫廷喋血惨案的呢?据朝鲜史籍记载,有两种说法:《李朝太宗实录》说是“吕氏妻杀案”,《李朝世宗实录》则说是“吕氏诬告案”,何种结论更为可信?只能暂以“实录”作一分析。
一是吕氏妻杀说。
《李朝太宗实录》十四年(即明永乐十二年)记:有个商人出身的吕婕妤与权妃本来都是朝鲜人,一同来到明廷。但她见权妃受宠,非常嫉妒,于是勾结宦官,从一银匠家里借来砒霜,趁机放入权妃喝的茶里,结果使权氏在随征归途中病逝。这事干得十分隐蔽,本无人知晓。一直到永乐十一年,两宫宫婢因吵嘴泄密,才真相大白。明成祖暴怒之下,对吕婕妤及其宫人、宦官进行了残酷的报复,尽杀吕婕妤及后宫之人。从这这段实录看,权妃是被吕婕妤亲下砒霜毒死的。事实清楚,不容置疑。
二是吕氏诬告说。
《李朝世宗实录》则是根据明成祖死后遣送回朝鲜的一位韩妃的乳母金黑的口述记载的。据说,权妃死后,吕婕妤为泄私愤,诬告说一个姓吕的宫嫔把毒药放在茶中毒死了权妃。她的私愤是因其想与吕姓宫嫔结拜为姐妹遭到拒绝而生恨。然而明成祖竟不问青红皂白,当时就诛杀了那个吕姓宫嫔及宫人、宦官多达数百人。事后不久,吕婕妤与宫人鱼氏私通宦官,被人发觉,无颜而自缢。明成祖又大发淫威,亲自审讯,许多朝鲜籍的妃子都被处死,株连此案被杀者达三千人以上。就连宫妃的佣人也被抓起来,直到成祖死后才释放。依此看来,由吕氏造成谋杀案就被说成是成祖制造的冤案了。
两处记载截然不同,又鲜有史料作为旁证,后人只能据上述记载进行推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