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4902400000012

第12章 6 森林遇险,你只需跑得比队友快

两个朋友一起去深山游玩,遇到了一只熊,他们都十分害怕。其中一个人弯腰把鞋带系好,做好逃跑的准备,另一个人对他说:“你这样是没有用的,你不可能跑得比熊快。”系鞋带的人回答说:“我不需要跑得比熊快,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在这个故事中,那个准备逃跑的人面临的选择有以下几个:选择A——不逃被熊吃掉;选择B——逃跑,被熊吃掉;选择C——逃跑,得以生还。在这些选择里面,如果选择逃跑,会有生还的机会。同样,他的朋友也有这几个选择。

对于选择逃跑的人来说,只要他选择了逃跑,就会有生还的机会,而他的朋友选择不逃跑,生还的机会自然属于他;朋友选择逃跑,就需要一个附加条件——他跑得比自己的朋友快,这样他才有机会生还。

所以,在这一博弈过程中,无论他的朋友做出什么选择,只要他自己拼命地跑,就有机会生还,这是一个标准的囚徒困境模式。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是这种思考并做出选择的模式十分常见,且不断出现。这个故事蕴涵着一个摆脱囚徒困境的策略——出卖合作者的原则。

处于囚徒困境的时候,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好办法能让自己既能从困境中逃脱,又能获得利益,只能尽量做到使自己不受侵害——那么,唯一的策略只能是,牺牲他人,保全自我。出卖合作者从道德层面上而言是不对的,但就博弈论来说,则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孔子说:“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知人比知天还难。天还有春夏秋冬和早晚,可人呢,表面看上去很平静,内心世界却包得严严实实,深藏不露,谁又能究其根底呢?”

看过《潜伏》的人或许对主角余则成的神机妙算惊叹不已。实际上,孙红雷扮演的余则成在整个潜伏过程中,就是一场与敌方斗智斗勇的博弈。为了保全“老余”的安全,敌方一个又一个的替罪羊牺牲了,甚至共产党内多名同志也在万不得已时牺牲了,这都成了这一轮轮囚徒困境中不得已而为之的万全之策。

如果说舍己为人是一种无私大爱,那么损人利己或许是博弈的人性基础。每个人都有从私利出发的动机,有时候,好人也会在利害关头表现出他的恶。例如有人为了升迁,不惜设下圈套打击其他竞争对手;有人为了生存,不惜在利害关头出卖朋友;有人走投无路,于是行骗行抢……

世界上的所有人实际上都处于一场大型的互动博弈之中,每个人的行为表现都有自己的动机和出发点——而人与人之间需要较量的,也就是谁能跑得比别人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