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李嘉诚的处世之道
49007800000003

第3章 吃苦:苦难生活是人生最好的锻炼(2)

1971年6月,李嘉诚宣布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集中大部分资金发展房地产业。在做出决定的那次会议上,李嘉诚踌躇满志地提出:要以老牌英资企业置地公司为奋斗目标,不仅要学习置地的成功经验,还要力争超过置地。

在当时,香港置地土地有限公司是香港同行业的领头军,在全球的排名也不出前三,它不仅仅经营地产,还涉足酒店餐饮、食品销售,市场已经包括亚太14个国家和地区,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当时长江地产仅仅拥有3万平方米左右的地盘物业,所以,很多人认为长江地产想超过置地公司简直是太自不量力了。事实上,李嘉诚并非是做白日梦,他有着远大的目标和长远的眼光,敢声称赶超置地公司,他自有他的理由和底气。

其实,李嘉诚自将目光投向地产业时就逐渐摸透了置地的底细,对于置地的成功经验和有待提高的地方了如指掌。李嘉诚认为:“置地的基地在中区,中区的物业已发展到极限,不是寸金难得寸土,而是寸土尺金。长江的资金储备不足,自然还不敢到中区去拓展,但我们可以去发展前景大、地价处于较低水平的市区边缘和新兴的市镇。待资金雄厚了,再与置地正面交锋。”

李嘉诚并没有因为外界的质疑而改变目标,他曾说过:“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赫赫有名的渣打爵士由英国初来香港,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贫寒之士,他靠勤勉、精明和机遇,发达成巨富,创‘九仓’(九龙仓)、建置地、办‘港灯’(香港电灯公司)。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番雄心大志,立下远大目标,才有压力和动力。”

果不其然,长江地产在努力八年后就已经在楼宇面积上超过了置地,居于香港地产集团的第一位置。李嘉诚取胜的法宝就是规避了置地的不足,没有选择价格昂贵的土地,而是选择地广价廉的土地进行房屋建设。

李嘉诚将置地作为自己超越的目标,他不惧置地公司已经发展壮大、规模成熟,他下定决心一定会超越置地,就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置地是上市公司,那就将长江也发展为股份公司,一步一步地追赶上去,然后超越。经过几年的发展,到1979年,从拥有的楼宇物业和地盘的面积来看,李嘉诚拥有1450万平方尺(英美制长度单位),而置地公司拥有1300万平方尺(英美制长度单位)的面积,李嘉诚最终实现了超越置地公司这一目标,成为香港名副其实的地产大王。

在一次会议上,李嘉诚问道:“你开车进加油站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底下众人异口同声回答:“加油!”李嘉诚听了之后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众人又开始七嘴八舌补充道:喝水、休息、吃东西、上厕所……李嘉诚告诉大家:“开车进加油站的人,最想做的应该是早一点儿离开,朝着目的地继续他的旅程。”李嘉诚是想说,人做事当然有着无数的具体目的,但他们必须从属于一个远大目标。

因为一直以来,李嘉诚都有着始终不变的远大目标,他在一次又一次的解决难题中不断成长,也日渐成熟自信,所以才能成就他今日辉煌的一切。如果当初李嘉诚没有胸怀大志,那么他很可能现在只是一个熟练的推销员;如果在小有成就的时候他故步自封,没有继续进取,那么他很可能只是一个小厂的老板;如果他没有把目光着眼于全球,树立走向世界的目标,那么世界华人首富很可能与他无缘。一个商人到底有没有前途,取决于他的开拓意识和远大眼光。做大事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再大的困难也会输给耐心和毅力,只要能坚持不懈,很难不成功。

在犹太民族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格言:“希望完成自己所能的是人,希望完成自己所希望的是神。”这句格言是说,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要有崇高的目标,以超越自我,取得杰出的成绩。在成功者的字典里是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的,在他们眼里,越是不可能做成功的事,越可能成功。

在创办索尼公司之初,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就立下了要打造全球知名品牌这一远大目标。但是,对于还处于“婴儿期”的索尼公司来说,尽管在产品创新和销售业绩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在外人眼中,它还仅仅是日本本土上的一个小“暴发户”。

为了实现突破,盛田昭夫在1953年专程飞到荷兰,对大型跨国公司飞利浦进行考察,当他看到当时声誉极高的飞利浦竟然坐落在一个又偏又小的老式农庄时,这让盛田昭夫信心倍增,更坚定了他要把索尼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的信念。他在给井深大的信中说:“如果连一个在又小又偏的农庄的人都能建成一个大型、高科技、有全球声誉的公司,就像飞利浦那样,可能,只是有这个可能,索尼在日本也能做得到。”

正是在这种信念的鼓舞下,经过多年发展,索尼最终成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它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信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就好像是失去了舵的船一样,只能在茫茫大海中盲目航行,而无法到达彼岸。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否则,再大的才能和努力都是徒劳无益的。

三个男孩在高中毕业后一起来到城市打工,甲开黑摩的,乙去工地搬砖,丙则给报社写稿,也经常读书充实自己。刚开始的时候,甲赚钱最多,乙也能勉强维持日常开销,丙虽然经常被退稿,收入低微,但是因为家里有时也会寄钱接济他,生活也过得还可以。

一次,三个男孩在一起聚餐,在谈到自己以后的理想时,甲说自己以后能够开好黑摩的就行了,乙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包工头,丙说希望自己以后能够靠文字吃饭,不再用家里接济。

十年后,甲仍然是一个黑摩的司机,乙真的成为一名包工头,而丙由于经常在某份报纸上发表作品,被社长相中,调去当了一名主编,当初三个人设立的目标不同,也造就了他们不同的人生。

托尔斯泰曾说过:“人活着,一定要有生活的目标。”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目的地,只有制定一个长远的、看似无法实现的奋斗目标,然后在压力之下产生动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脚踏实地的人才能有大成就

不脚踏实地的人,是一定要当心的。假如一个年轻人不脚踏实地,我们用他时就会非常小心。你造一座大厦,如果地基打不好,上面再牢固,也还是会倒塌的。

—李嘉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从一步步出发,不可能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小的流水,也不可能融成江海,也就是说任何事都得从小做起,从基础做起。如果你是一粒种子,就一定得经过埋藏地下慢慢抽芽,才有望长成大树;如果你是一棵小树苗,也必经四季轮回才能亭亭如盖。

年轻时,为了养家糊口,李嘉诚不得不外出打工,他从茶楼的堂倌做起,做过店员、销售员,不管如何艰辛,他从来不曾放弃。并且,无论做哪一行,李嘉诚都能够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这也让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经验的积累无疑为他日后自己当老板打下了基础。

茶楼工作异常辛苦,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尽管这样,店伙计仍然需要在凌晨5点左右赶到茶楼,为客人们准备好茶水茶点,所以作为新伙计的李嘉诚,经常是“披星戴月上班去,万家灯火回家来”,但是李嘉诚并没有因为劳累而有丝毫的懈怠,他每天都把闹钟调快10分钟,定好响铃,最早赶到茶楼,脚踏实地地做好这份工作。

在茶楼工作的李嘉诚除了每天辛勤工作,也认真琢磨了茶楼这个与学校完全不同的世界有些什么人生经验可值得自己参考。茶楼里的人川流不息,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令初入社会的李嘉诚大开眼界,人们谈论的东西也和他在书本上学习的不一样,扑鼻的新鲜感让李嘉诚奋力地吸收社会的营养。

同时,李嘉诚也开始了最初的客户分析,他根据茶客的特征猜测出他们的年龄、籍贯、性格、职业、社会位置并找机会验证,进而掌握不同茶客的消费心理。很快,他对常来用茶的人的习惯了如指掌,比如,对不同茶的喜欢和对茶点的选择。不久,常客来时,不等他们点东西,李嘉诚就端上了他们喜爱的东西,顾客对此十分满意。后来,面对新茶客时,李嘉诚也能猜测他们的喜好了。茶客们觉得他特别善解人意,便常常来光顾这家茶楼,李嘉诚也得到老板的赏识,频频给他涨工资。

后来李嘉诚跳槽成为推销员,他也仍然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凭借着在早期的茶楼生活中练就的从早到晚跑腿的功夫,在做销售时,李嘉诚也往往以步代车走遍香港的大街小巷,这样既省钱也能揽得更多的客户。每每回忆起这段销售的日子时,李嘉诚总是自豪地说:我十几岁就做销售,对自己要求严格,工作时间总比别人的长一倍,所以,业绩也总超过别人很多。做到最好时,我的业绩是第二名的7倍。凭着我的业绩,一年后我就坐上了部门经理的位子。两年后就做了总经理。

开始创业后,李嘉诚并没有因为自己当了老板而有丝毫的懈怠,由于创业之初他仅有5万港元,为了节省资金,他经常要背着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一天走10多个小时的路,推销自己工厂生产的产品。同时,在日常交往中,李嘉诚积极树立良好的人品和信誉,很多人就是被李嘉诚这种脚踏实地的做事态度感动的,纷纷和他合作,这也让李嘉诚迅速积累起巨额财富。

从白手起家到成就其商业帝国,李嘉诚的经历告诉我们,那些成功的人,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主义者,他们每天都在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不管这些事看起来有多么平凡和卑微。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任何事情,若想成功,都得从基础做起,稳扎稳打。相反,若一味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成功只会是梦中的幻影,永远无法实现。

在古代,有一个叫作养由基的人,他练就了一手好箭法,且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有一个人十分倾慕养由基的射术,于是就拜在他的门下,学习射术,刚开始的时候,养由基交给这个人一根很细的针,让他将针放在离眼睛几尺远的地方,每天让他盯着针看。就这样看了几天之后,这个人有些不耐烦了,他对养由基说:“我是来学习射术的,你为什么每天都让我盯着针看?”养由基的回答是,这就是学习射术的基础,锻炼眼力。

就这样又继续看了几天,这个人终于发怒了,他认为养由基并不是真心想教自己,于是不辞而别,最终,这个人没有学会养由基的射术。

一位哲人说过:“好高骛远会导致盲目行事,脚踏实地则更容易成就未来。”有一位教师曾对朋友说过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在他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很多资质平平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大多在中等偏下,在学校里也毫不出众,甚至在毕业后再提起他们,很多老师都已经记不起他们的面孔,但是就是这样的学生,却经常能够在毕业多年后小有成就地回到学校看老师,而那些曾在学校里出尽风头,看似前程似锦的孩子却大多一事无成。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不同的结果,这位老师总结说:“那些资质平平的孩子在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后,不爱出风头,默默地奉献,能够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份工作,而那些看似前途美好的孩子则心浮气躁,好高骛远,不能够认真对待工作,所以想要收获成功,就需要付出坚强的心力和耐性,想要坐收渔利,凭侥幸获取丰硕的果实,只能是痴心妄想。”

所以,很多时候,成就的大小不在于你现在的高度,不在于你文凭的高低,也不在于你智商的高低,而全在于你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