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4900100000082

第82章 2幸福的计算方程式

在电影《求求你,表扬我》里,有一段关于幸福的精彩论述。范伟在被别人问到“幸福是什么”时答道:“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热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你就比我幸福。”

幸福也可以被量化吗?

是的,一个名叫杰里米?边沁的哲学家为人们总结出了幸福的量化指标,而他的总结也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边沁认为幸福是可以量化的。他认为,幸福、快乐等一些感官上的感受其实完全可以像商品那样被货币衡量。作为幸福或者不幸福的衡量尺度,货币的作用就是称量出它们究竟价值几何。虽然人们对此并不是很认同,但也无从反驳。

对有的人来说,增加财富就能增加幸福感,因为这样就可以买到更大的房子,可以穿更好的衣服,还可以送儿子去贵族学校。这样,幸福能体现得更为具体。

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在这个世界上,幸福是无法被测量的。当你寻找它的时候,它总是藏在某个角落,这时的幸福就可以忽略不计;有些时候,你又会觉得幸福满满地握在你手中,胜于世界上其他任何所有。

不可否认的是,幸福与金钱关系不大,因为拥有了更多的财富后,你的烦恼也会更多。金钱不能买到全部的幸福。

很多经济学家一直在不断修改着幸福的概念。对于经济学中的幸福,他们各抒己见,但公认的幸福公式是:幸福=效用/欲望。这是萨缪尔森给出的幸福公式,他想要表达的是,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当欲望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大,越痛苦。

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卡尼曼教授及合作者塔夫斯基也将“幸福”作为经济学命题来研究,他们的新经济学涉及财富和广义的幸福,认为人们应该关心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本身,因为人们最终在追求的是生活的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的幸福。

虽然关于幸福的讨论无休无止,但无论从心理学还是经济学角度来说,有一点已经被重复证明——幸福与财富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关系。

肖伯纳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艺术。”经济学家们的一切努力其实都是为了幸福最大化。

如果把效用看做一种心理感觉,欲望得到满足就是效用,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在人的幸福中由金钱带来的幸福感仅仅占20%,甚至更少。对低收入者而言,金钱与幸福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对于高收入者,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就要淡得多。

一个富人正在沙滩上享受阳光,他的旁边躺着一个年轻的流浪汉。富人对流浪汉说:“你应该去外面的世界努力打拼。”流浪汉表示不解,反问:“我为什么要努力打拼啊?”富人说:“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更多的财富。”流浪汉问:“获得财富又为了什么?”富人说:“获得财富你才能到海边度假。”流浪汉反问道:“那么你认为我现在正在做什么呢?”

这个例子说明,决定一个人幸福感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你的欲望。虽然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指出,获得幸福的途径是通过增加效用或降低欲望来实现,但是经济学还告诉我们,凡事都有边际,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效用的增加只能适可而止。与增加效用相比,控制你的欲望,幸福之道或许更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