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岁学做人,30岁学做事
48992400000021

第21章 朋友是一生最大的财富

20—30岁,要学会积累自己的人脉

朋友是一种财富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拥有忠诚、温馨的朋友更美妙的呢?这样的朋友,财富的多寡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忠诚。20—30岁的阶段,每当我们身处逆境,就更能体会到这种珍贵友情的意义。

在美国内战爆发的年代,人们讨论着每一位总统竞选人的资格,曾有人这样评价林肯:“除了身边的一大堆朋友,林肯一无所有。”确实,林肯当时十分潦倒。在被选进州立法机关后,为了能让自己在公众场合穿得体面些,他甚至需要借钱为自己添置一套西装,步行百里去出席会议和活动。在当选为美国总统后,为了把家搬到首府华盛顿,他四处举债。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但这位伟人所拥有的友谊使他成为富有的人并且十分的了不起!

朋友是优良的资产,志趣相投、彼此有默契的朋友能相互扶助,同甘共苦。试问,还有什么比这种忠于友谊的奉献更加高尚、更加美好呢?如果没有那些始终如一地热心支持自己并且富有才干的朋友,那么一个人纵有过人的才智,也不能轻易取得太大的成就。如果没有忠实的朋友,特别是在哈佛大学求学期间所结识的那一帮好友,罗斯福这样的伟人也不可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甚至,他能否成功当选美国总统都难说。不论是参选纽约州长,还是后来竞选美国总统,罗斯福成百的同学和校友都始终为他尽心尽力地奔走。他在“莽骑军团”结识的朋友,后来帮助他在南部区和西部区都拉到了大量的选票。

想想看,如果从20—30岁开始,总是有一群意气相投、记挂着我们的朋友,如果他们始终心甘情愿地为我们奉献,时时刻刻替我们着想,这意味着什么呢?当我们不在状态时,他们会为我们说话;但我们需要支持时,他们会挺身而出。他们努力地阻止着一切针对我们的中伤诽谤,消除人们的偏见;当我们因为一些失误而犯错,或者在某些场合因愚蠢的举动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时,他们会设法让我们重新走上正确的轨道,督促我们积极乐观,并始终站在我们的身边,支持着我们,鼓励着我们!

如果没有朋友,我们中将有很多人遭遇生活的种种不幸!当我们面对这世间的种种悲惨与苦难时,如果没有他们帮我们遮风挡雨,不是他们给我们安慰和援助,我们的名誉将受到怎样的伤害和诋毁?若不是那些朋友为我们带来客户、顾客和生意,尽心地替我们张罗一切,我们之中又有多少人将会在经济上陷入被动,打不开局面,甚至面临困境?

对于我们的短处和弱点,以及我们的坏脾气,还有我们所遭受的失败与挫折,朋友都是不可多得的恩惠!

当你看到一个朋友试图默默替你掩饰各种伤疤和弱点时,当你看到一个朋友试图默默保护你免受各种无情和苛刻的批评时,还有什么事能比这个更美好呢?我们总是不禁对这样的朋友心生敬畏,因为我们知道:他们才是真正的朋友。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比朋友所带来的帮助更高尚,但是,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一点,又有多少人懂得珍惜友情,维护朋友的名誉呢?我们对别人每一次的评价,都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他们一生的成败。对于他人曾经的丑闻,如果我们总是鲁莽地散播开来,很可能会给他人造成终生难以抚平的伤害。

有这样一个故事,它是所有我听说过的故事中最感人的一个。有个人对一个故友——一个已经失去自制和自尊、丧失了理智的人——伸出了援助之手。我觉得,这才是朋友的真正含义。即使是在我们自暴自弃的时候,他们也不言放弃,始终如一地支持我们!我认识一个因为暴躁和酗酒而被家人逐出家门的男人,但他的一个朋友却仍然支持着他,甚至在这个男人被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还依旧忠诚地守护在他的身边。当他在夜晚出去买醉的时候,这个朋友总是跟着他,在他醉得摇摇晃晃、不省人事时扶他,防止他在路上摔倒。不仅这样,他还数次去贫民窟找他,帮他免遭警察的逮捕,为他挡风遮雨。这种伟大的奉献和友情,最后终于挽救了这个已经堕落得无可救药的男人,使他重新回到了家中,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这种奉献的价值,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

朋友之间的忠诚和信赖是驱动我们奋进的动力,在我们遭受别人的谴责和误会时,只有朋友能始终如一地坚信我们清白,并一直激励我们,告诉我们要尽力。可惜的是,人们大多都不愿意给予朋友应有的信任,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把各种成绩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他们总是对自己取得的成绩自吹自擂,他们认为,自己之所以能成功,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睿智和进取心,可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事实上这些成绩很大一部分是自己的朋友不辞辛劳和不问回报换来的,朋友时时刻刻在帮助着他们。

C.C.克尔顿曾经说过:“真正的友谊好比健康一样,只有当你失去它时,才会明白它的价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借:借人、借钱和借势,这些都是成事之道。借人、借势是聪明人的成事之道,用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份不足包括才智上的不足,也包括人力上的不足。这很容易让人想起《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此计告诉人们:“借”字是利用他人成事之要诀。

“利用”一词总是带有贬义,但与朋友合作,互相帮助确实是成就事业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如果能懂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那么20—30岁的人也必定会大有作为。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一个好汉三个帮”。“朋友”在中国的传统中是两弯相互辉映的明月,讲究义字当先,肝胆相照。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朋友显得日益重要,善于利用朋友会使你的生活更自在和快乐,而且还会有很多的机遇。因此,培养“利用”朋友的习惯,实际上就等于多了成功的希望和办法,百益而无一害。

南方某城有个很成功的商人,他的朋友无数,三教九流都有,他曾逢人就夸,说他的朋友天下第一多。后来有人问他:“你的朋友这么多,你会做到同等对待他们吗?”

他沉思了一下说:“当然不可以同等对待,要分等级的,因人而异!”

虽然他自己说他交朋友都是诚心的,但别人来和他做朋友的时候是否诚心就不一定了。在他的朋友里,人格高尚的虽然也有很多,但想从他身上获取利益、心存二意的朋友也有相当的数量。

“对方有坏意,不够诚恳的朋友,我总不能也对他推心置腹吧?”这位商人说,“那只会害了我自己。”

所以,在不得罪“朋友”的情况下,他给朋友作了区分,也有了“等级”,不仅有“推心置腹级”、“刎颈之交级”、“酒肉吃喝级”,还有“可商大事级”、“嘻嘻哈哈级”、“保持距离级”等。和自己打开心扉的程度以及和对方交往的密切程度往往都是由这些等级来决定的。正因为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作用,所以他可以借助朋友各自的特点和能力,成就自己想做的事。

下面举一个利用“朋友”除掉隐患并借势成事的案例:

三国赤壁大战的时候,曹操大军虽然不习水战,但是由于重用了熟悉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和张允,使得曹军的水战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当周瑜乘船侦察时,发现曹军设置的水寨,竟然“深得水军之妙”。人们知道扬长避短总是可以以劣胜优,而变短为长可以帮助其扬长避短,于是,周瑜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再考虑破曹。

无巧不成书,正在周瑜绞尽脑汁谋定策略的时候,周瑜的故友、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来访,周瑜一眼就看出了蒋干的来意,肯定是以说降为名,伺机刺探军情。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利用“朋友”的妙计。

周瑜当晚大摆筵席,盛情款待蒋干。席间,周瑜喝了很多。夜间,周瑜佯装大醉,挽住蒋干的手说:“久不与子翼(蒋干的字)同榻,今宵抵足而眠。”当军中打过二更时,蒋干便起身,残灯虽然尚明,周瑜却已经鼾声如雷。周瑜的桌上堆着一叠来往的书信和公文,在其中,蒋干发现了“蔡瑁、张允谨封”的信,蒋干大吃一惊,急忙取出来偷看。其中写道:“某等降曹,非图仁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蒋干大悟,原来蔡瑁、张允竟暗中勾结东吴!于是他将书信藏在衣内,到床上接着假装睡觉。

大约四更的时候,有人入帐低声呼唤周瑜:“江北有人到此。”周瑜喝道:“低声!”又转过头来对蒋干喊了两声,蒋干佯装熟睡没有作声。于是,周瑜觉得“放心”了,偷偷走出了营帐,蒋干则赶紧爬起来偷听。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张、蔡二都督问……”后面的话声音就很低了,完全听不清楚。不一会儿,周瑜回到帐篷内又睡了起来。

在五更时分,蒋干趁着周瑜熟睡未醒,悄悄离开了周瑜大帐,溜回了江北,他向曹操讲了自己的所见,并交上了那封伪造的书信,曹操听闻,勃然大怒,立即下令斩了蔡瑁和张允两将。而当两颗血淋淋的人头献上时,曹操才恍然大悟,懊悔地对自己说:“吾中计矣!”

周瑜巧妙地利用蒋干这个老朋友,借曹操之手,一举除掉了两个心头大患。于是才有了流传至今的赤壁之战火烧曹营的壮举。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年轻人其实更需要朋友来充实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现年40岁的霍世昌是香港著名的圣安娜饼店的创始人,他靠朋友的帮助得以发迹,他的故事也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迪。

掐指一算,圣安娜饼店成立至今已足足有18年的历史了,而霍世昌当时也只是一个22岁的毛头小伙子。当人们向他提出如何发迹的疑问时,这位如今仍然显得很幼稚的老板微笑着回答道:“你猜错了,我是靠借钱开的饼店,是靠朋友发财的。”如此爽快的答案,令旁观者很容易明白他当时的情形。

“当时我在电灯公司工作,是技术维修方面的工人。那时我还未结婚,但已经有了一个女朋友,我的女朋友很喜欢弄些蛋糕、甜点之类的食品,味道也很是不错。她是跟一位老师傅学习的,我便想,徒弟既然已经有此成绩,师傅当然就更好了,因此便萌生了开饼店的念头。然而那时香港的西饼业并没有呈现出现在这种繁荣蓬勃的势头,但我相信这个行业大有可为,这应该是一项有作为的生意,于是便跟她的师傅商量和研究。最后,我们俩都赞成这个计划,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资金。于是我决定找我的朋友去借。我先是做出一份包含了资金、经营方针、预算、地点等详细内容的计划书,然后便找了一位朋友商量具体的事宜。当这位朋友看过后,他毫无异议地接受了计划书,于是我们三个便成为合伙人,直至现在。”

当初靠借钱开饼店的霍世昌,现如今每年都会增设一间分店。1997年香港回归后,霍记饼店的生意也变得更红火了。

远亲不如近邻,借助身边朋友的力量,会对你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

这不仅是一个例子,一个故事,更是一个启示。假如你也是一个善借高手,你应该深刻地知道,朋友会为你的成功“添砖加瓦”。

结交强于自己的朋友

人生在世,避免不了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就特征和水平而言,有些人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影响,从而把自己限定在某个特定的交际圈中,却不知这会让他失去很多完善自我的机会。纵观一个人20—30岁时的交际圈,若以他本人为中轴线,那么他的交际对象就是两种人:比自己水平低的和比自己水平高的。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水平绝不是仅指知识层面的水平,还包括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待人接物的方法等。和高水平的人交往,一般会有两种状态,即极力奉承或者敬而远之,其结果都是相当不妙的。与高水平的人交往应该是不卑不亢,创造一个和谐的交际情境。不要以为“高人”就是圣人,每一个人除了工作、事业,都有自己生活的情趣,谁都不愿意永远戴着面具把自己置于一个特定的交际空间。

美国有一位名叫阿瑟·华卡的少年,他在杂志上读了很多大实业家的故事,于是他很想知道更详细的内容,希望能得到他们对后来人的忠告。

有一天,他跑到纽约,也来不及管几点开始办公,7点就到了威廉·亚斯达的位于纽约的事务所。

在第二个房间里,华卡马上认出了面前那长着一对浓眉、体格结实的人。高个子的亚斯达一开始觉得这位少年有点讨厌,然而当他一听到少年的问题:“我很想知道,我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他的脸上露出微笑并柔和了起来。两人相谈甚欢,竟然谈了足足一个钟头。随后亚斯达告诉了他应该去访问的其他实业界有名望的人。

华卡按照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总编、商人及银行家。在赚钱方面,华卡所得到的忠告并不见得对他有多么大的帮助,但是他得到的成功者的指引,却给了他极大的自信。他开始仿效他们的做法,开始一步步走向成功。

又过了两年,这个20岁的青年成为他做学徒的工厂的拥有者,24岁时,他成为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不到5年,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了超过百万美元的财富。这个来自乡村简陋木屋的少年,终于成为银行董事会的一员。

华卡活跃于实业界的67年里,不断实践着他刚来纽约时学到的基本信条,即多结交对自己有益的人。而他的例子告诉我们,会见已经成功立业的前辈,对转换一个人的机运大有益处。

年轻的男女都会直率地表达自己崇拜英雄的心意。但年纪一大,就以为应该将这种心意隐藏起来。然而事实告诉我们,隐匿崇拜英雄的情怀是错误的,相反,应与你所崇拜的人尽量地亲近,这才是良策。它不但能使对方感到愉悦和高兴,还会鼓励你,增强你的勇气。

美国印第安纳州有一个小乡镇,镇上的铁道电信事务所曾经有一位新雇员叫怀特。16岁时,怀特决心要独树一帜。27岁时,他当了管理所的所长。后来,他先是在西部合并了电信公司,继而又成为俄亥俄州铁路局的局长。

当他的儿子上学读书时,他给儿子的忠告是:“在学校里要和一流的人结交,去学习有能力的人的长处,那样不管自己做什么都会成功……”

你可能会觉得这句话有点庸俗,但请别误会,把有能力的人视为自己的榜样其实并不可耻。如同好的书籍一样,好的朋友不仅是益友,也是我们的良师。

想和伟大的朋友缔结友谊,与第一次就想赚足百万美元一样,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其中的原因并非在于伟人的出类拔萃,而是在于自己的忐忑不安。

年轻人之所以容易面临失败,就是因为不善于和前辈尽兴交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兰西陆军元帅福煦曾经说过:“一个青年至少要认识一位精于世故的老年人,请他做自己的顾问。”

萨加烈也说过:“如果让我对青年说一些有益的话,那么,我会建议他们时常与比他们优秀的人一起行动。无论就学问而言,还是就人生而言,这都是十分有益的。学习尊敬他人、向更有能力的人学习,这是人生的乐趣。”

不少人总是喜欢和比自己差的人交流,这的确很容易自我满足。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与人交际,更容易产生优越感。但是同不如自己的人接触,结果显然是学不到什么。而结交比自己强的朋友,能促使我们不断成熟。

我们可以从不如我们的朋友那里得到慰藉,但也必须从优秀的朋友那儿得到刺激,以助长我们的勇气。

大多数的朋友都是偶然间得来的:我们和他们住得或许很近,因此得以相识,或者是以某种未曾预料的方式相识。结交朋友虽多是偶然因素,但朋友对于我们个人的进步和影响却是很大的。交朋友也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总之,那些事业成功的人,都会拥有几个比自己更优秀的朋友,以不断地向他们学习,促使自己也力争上游。

其实,我们都应当牢记:与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并非太难的事。首先,将你所在城市的名人列出一张表单,然后再将可能对你的事业和发展有所帮助的人也列出一张表单,之后要做的就是每星期去尽量结交一位这样的人。

相信这句话吧:伟大的人物必然会有伟大的友人。

建立属于自己的“朋友档案”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朋友,他们之中,有的人会成为你的至交,有的人会和你持续地交往,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会中断,特别是那些话不投机的人。20—30岁时千万不要拒绝和任何朋友来往,最好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资源库,不妨把它叫做你的“朋友档案”。

菲立普女士是国际知名的演说家,她曾请造型顾问帕朗提帮自己做造型设计。菲立普女士说:“整理出来的衣服会分成三堆,一堆回收;一堆送给别人;剩下的一小堆才是真正留给自己的。有许多我最喜欢的衣物都在送给别人的那一堆里,我央求帕朗提让我留下一件心爱的毛衣与一条裙子。但她摇摇头说道:‘不行,这些也许是你最喜爱的衣物,但它们却不适合你现在的身份与你所选择的形象。’由于她丝毫不肯让步,我也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大半衣物被逐出家门。我必须学着舍弃那些已不再适合我的东西,而‘清衣柜’也渐渐地成为我工作与生活的指导原则。不论是客户也好,朋友也好,衣服也罢,我们必须评估、再评估,懂得割舍,以便腾出空间给新的人或物。我也常拿这个道理与来听演讲的听众分享,这是接受并掌握生命、生涯不断变动的一种方法。”

和清除衣柜类似,清理人际关系网也是一样的。帕朗提容许菲立普女士留下的衣服当然是最吸引人、最美丽,也是剪裁最得体的。“舍”永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虽然有遗憾,换来的却是从此不仅拥有的都是最好的,还有了更多的空间可以利用。

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做同样的“清除”工作,在去粗取精后,留下来的朋友不就是我们最乐于往来的吗?我们应该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让自己最乐于交往的人身上,在平时需要社交与生活以及奔波、忙碌的我们,对人际关系网络进行筛选是安排生活先后次序很有效的方法,也是规划自己生活的第一步。

持续地拥有和收集名片,其实不过是为了自我满足而已。如果仍保留那些一次也不曾利用的名片,所谓的完全缺乏人际关系价值的名片,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当然,有些已经中断联系的名片,在某种机会也有可能如间歇中的火山般再度喷发,带来意想不到的价值。因此,即使是那些已经被视做中断联系的名片,也没有必要完全抛弃,你要做的就是拿出来,将其放到另一个单独的名片夹里。

属于自己的“朋友档案”的建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

整理你在学校时的同学资料并加以保存。毕业几年以后,你的同学都会分散在各种不同的行业,他们之中有的会小有成就。当你需要帮助时,凭借同学的关系,相信你会得到极大的帮助。这种同学关系,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网络。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之为线索,你可以串联起广泛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这些关系,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会为你在成功之路上提供很好的帮助。

同时,把你身边朋友的资料也建立起来,对他们的特长和专业也应熟练掌握。当他们的住所、工作有变动时,你也要在你的资料上及时更新,以免真的需要寻找他们时却找不到。平时,要常常和他们保持联络以加强感情,增进相互之间的信赖。

亲戚、师长、同学和同事的资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应该越详细越好。比如,记下他们的生日,在他们生日的当天寄去一份贺卡,在朋友的结婚纪念日送上一束鲜花,这样,你们的关系就会更加牢固。有些关系虽不是至交,但也可长期维持下去,就算一时帮不上什么忙,将来总有一天也会用得上的。况且,他们还有自己的朋友,他们的朋友还有朋友,真的需要帮助的时候,总会找到一个人为你倾力。

“书到用时方恨少”,朋友又何尝不是!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件哪怕很小的事情,有朋友帮忙总是变得容易得多。

说到这儿,有一种朋友必须强调,对他们我们同样也不能忽略,那就是“名片朋友”。在一些应酬的场合,互相交换名片,彼此认识一下,其实谈不上什么交情,也说不上有了什么感情,但这种朋友是不可轻视的。这种朋友在各行各业都会有,他们遍布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我们不要轻易把他们的名片扔掉,把他们忘掉。把他们分类,记住他们的姓名、行业和专长是很有必要的。

你不必对这些“名片朋友”下很大工夫,不必请他们吃顿饭或一起旅游,只需借故在电话里跟他们请教一到两个专业性的问题就好了,电话里提一提你们相识时的情形,唤起对方对自己的印象,以免打交道的时候忘记自己,这种程度的联系就足够了。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朋友不大可能帮到你什么大忙,因为你们的交情还不足以让其为你两肋插刀。但一些无关原则的小问题,比如专业性的问题咨询等,他们还是很高兴为你解决的。

有的人用计算机建立这些档案,有的人用记事本,还有的人用名片夹、电子字典等,这些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牢记:每个朋友都会对你有用,每个朋友都不该轻易放弃,人到用时不嫌多。

见面的艺术:时间长不如次数多

在很多人的眼中,喜新厌旧是一种天性。可事实真的如此吗?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先向实验者出示了一些照片,有的出现了超过20多次,有的只出现了几次,然后他请实验者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实验者更喜欢那些多次看过的新鲜照片,即看的次数增加了他们喜欢的程度。

另一位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另一个实验也证实了上述观点。

在一所大学的宿舍楼里,心理学家随机地找了几个女生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让这几个寝室的女生以品尝饮料为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拜访和走动,要求只有一个:见面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开始评估她们之间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互相喜欢的程度就越大;见面的次数越少或者根本就没有见面,互相喜欢的程度越低。

这种越熟悉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多看效应”是一种对自己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心理现象。从这个现象出发,很多时候,见面的时间长其实不如见面的次数多。因为见面的次数多,彼此的熟悉度就高,互相之间能产生更强的吸引力。相反,见面的次数少,哪怕时间很长,也不容易消除彼此间的生疏感,甚至还有可能因为相处的时间过于长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

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那些人缘很好的人,往往都是将“多看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人。他们善于制造更多的双方接触的机会,以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使相互之间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也许你会有所怀疑:人与人的交往难道真的是这么简单?

那么请你不妨试着想想,如果你有两位关系一样远近的亲戚,其中一位与你住在同一座城市,你们经常能见面和聚会,大约每次聚半天;而另一位在另一座城市居住,你们一年才能聚一次,虽然每次在一起有一个星期左右。几年过去了,你觉得你更喜欢谁,与谁更亲密呢?

相信你的答案会是前者。一般来说,人们都会更喜欢那位经常见面的亲戚,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会更亲密。这就是“多看效应”在起作用,显然,在很多时候,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来的亲密。

如果能懂得这一道理,推销员推销团体保险时就能获得更好的业绩。

谁都知道,如果想去一家公司推销团体保险,必须先说服公司的领导,但不幸的是,这些领导通常都没时间坐下来与人闲聊。因此,一般的推销员只要抓到领导有一点点空闲的时间,便咬住不放,结果是虽然换回了一次长谈,却引起了对方强烈的反感,导致最终推销的失败。

而成功的推销员则不同,他不会要求与客户一次见面的时间有多长,只要见面的次数够多就成功了一半。见到对方很忙碌,他便迅速地离去,对方心存感激,于是对他也会产生好感。如此三番五次后,对方就容易被感动了,答应接受他推销的团体保险。

推销员的故事是很具有启发性的,它告诉我们:如果想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增加对方对自己的喜欢程度,就不妨多制造一些见面的机会。

再如,如果你想赢得上司的重视与注意,向上司汇报工作的时候就要记得,一次汇报的很多,不如经常去汇报。

有一句管理名言是这样说的:下属的报告永远少于上司的期望。上司都希望能从下属那里得到更多更全面的报告,下属及时的汇报能让上司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报告不仅仅是一个人对工作的总结,同时也是一种与上司交流的方式。上司通过报告能及时了解下属的工作能力、工作状况和工作业绩。经常向上司汇报是下属能否得到发展机会的关键所在。

有的下属也许会想,如果经常向上司汇报,还不如一次性汇报时间长一些,以便与上司进行深入的交谈。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上司通常都是很忙的,向上司做一次冗长的汇报,需要找到恰当的时间,这并不容易。况且,汇报时间长其效果也未必就好。相反,如果能经常汇报,不但与上司接触的次数多了,向上司表现你的能力、陈述你的成果的机会多了,而且上司也会更加了解你,提拔你的可能性也大了很多。

如果你想与一个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样的方法也同样适用。要知道,为了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说话是可以做到的,只不过这份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好印象。与其这样,不妨多找些机会和对方见见面,每次时间控制好不要太长。这样,留给对方一个想念的机会,能让他回味你的为人,同时也期待下一次的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