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成长手册——学习篇
48965600000066

第66章 考前不打“加时赛”

我们再三强调的是,临近考试开夜车拼命,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无论你是何种原因。因为这样做违反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和生理节奏,第二天势必晚起,如果不得不早起,起来以后也无精打采。一个上午的好时间,恐怕你都没有精力充分利用了。

不能不承认,那种“开夜车”“加时赛”的做法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有效,但对大考复习这种长时间耗散精力和体力的智力活动来讲,以减少睡眠来换取复习效果绝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不应该提倡。长时间缺少睡眠不但不会增进复习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考生在大考复习中,每天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而且还要安排午睡。睡眠的最佳时间是晚上10:30到第二天早上6:00;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可安排在13点与14点之间。如果复习进度没有及时完成,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几次小型“夜车”,但最晚不要超过夜间零点,而且不要勉强坚持!

有的考生习惯早睡早起,我们称有这种习惯的人为“百灵鸟型”的人,也称为“学习早型”,而“猫头鹰型”的习惯则称为“学习晚型”。通过比较二者的睡眠机制可以发现,学习早型的复习效果要优于学习晚型,原因是早型睡眠是由深到浅,在入睡后的3~4个小时以内进入最大睡眠深度,以后逐渐变浅。这种人睡得快而且睡得实。而晚型睡眠的人入睡后很长时间不能进入沉睡状态,总是停留在浅睡眠阶段,直到天快亮时才接受深度睡眠。可见,仅从睡眠效果来看,学习早型就优于学习晚型。此外,由于上课、复习、考试是在白天进行,晚型习惯的人不容易很好地适应白天的学习和生活,一句话,有晚睡习惯的学生一定要及早调整才行!

我们知道,考试时人会比平时更为紧张,身体消耗更大,所以考前一定要养精蓄锐,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要睡眠好,休息好,营养好,注意卫生,预防疾病。不要在考前拼命复习,忽视休息,把自己搞得十分疲劳,影响考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