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胡华文集(第六卷)
48954600000114

第114章 自述(3)

热爱党史坚持阵地【3】

我是一个中共党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者。《浙江日报》编辑部的同志要我同青少年读者谈谈治学经验和体会,我的贡献微小,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如果问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体会?那么,我可以回答一条:就是我热爱自己的工作,我热爱党史,安心于一辈子做一个党史教员,我愿意在这个岗位上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1938年春,当我17岁的时候,中共浙江省奉化县委地下党的领导同志供给我阅读党的许多书刊。我读了斯诺的《西行漫记》,开始对党的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38年秋,党组织介绍我到陕北公学学习。我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史。我对中国革命运动史最感兴趣。在延安,我们还听了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等领导同志的报告。

1939年秋,我跟随成仿吾校长,经过3000里艰苦的行军,到达抗日的前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我们在那里创办华北联合大学。我从1940年4月起,担任了“中国革命运动史”的教员,直到现在。算来,我当党史教员已有41年了。抗日战争中,我在前方六年,一边打游击,一边从事党史教学。那时,我依靠的教材,一本是洛甫同志主编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一本是成仿吾同志送给我的、他自己在延安讲课的手稿《中国苏维埃运动史提纲》。我的指导老师、党的著名的中国问题学者何干之教授,给了我几十本他从延安带到前方的有关中国革命史的书,其中有两本是毛主席送给他的,封面上还有“毛泽东”的毛笔签名。我在反“扫荡”战争中,同敌人转山头的间隙,如饥似渴地研读了在前方找到的《御批通鉴辑览》、《通鉴纪事本末》、《世界史纲》等中外史书。1943年,我还在华北联大高中班讲授过范文澜同志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当时,我们生活极为艰苦,吃小米、菜汤,晚上点麻子油灯,灯光如豆,我们这些青年教员,总是每晚攻读到深夜。清晨起来,则念俄文或英文。我的许多同事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了,我是幸存者之一。

日本投降后,我到解放了的张家口市从事了一年的工人运动。工作中间,我采访写作了《张家口市和京绥铁路工人运动史——英勇奋斗的二十五年》,写作了不少关于当时工人运动的报道,并给工人讲党史。

以后,我又回到华北联大任教。1948年解放石家庄后,我们迁到正定县城创办华北大学,我又当了70岁高龄的吴玉章校长的助手,直到1966年吴老88岁逝世,我在吴老身边当助手整整18年。吴老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又是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他的亲切的指点和对党史的回忆,使我深受教益。他对马列经典和中国典籍的谙熟,他对往事的清晰的记忆力,使我惊叹不已。他对中国历史和党史的热爱,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他和成仿吾等同志指点下,我先后在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一边教课,一边编写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革命史讲义》等书。还在范文澜同志主持下,和翦伯赞、邵循正同志合编了一本简明的《中国历史概要》。

十年内乱时期,我无法写作。动乱的头两年,我在“关牛棚”期间,读完了《鲁迅全集》十卷。以后又重读了《列宁选集》和马恩的几本书。1972年起,我被借调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做党史顾问,继续研究党史资料。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中共党史课,并编写了《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同志》、《南昌起义史话》,增补修订了上述在“文化大革命”前出版过的三本书。又主编了一本《五四时期的历史人物》。现在,正在主编《中共党史人物传》(多卷本)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

从我16岁参加革命,我走过的道路,主要是自学的道路。在战争环境中,从事实际斗争、教学工作、政治运动中,坚持自学,边工作边自学。

从自学说,我认为热爱自己的专业,是最根本的一条经验。你心爱自己的专业,眷恋着它,你才会孜孜不倦地去攻读有关的书籍,才会锲而不舍地利用一切时间去钻研,才会朝思暮想地去思考,日有所进、日积月累,你的专业知识就增长了,逐渐成为某一门学科的专业人才。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战火纷飞中成长起来的,又经过十年内乱的沉重打击和严酷考验,只有坚定不移地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越是处逆境,越是遭打击,越是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被动摇,不气馁,不心灰意懒,而且更加激励自己发奋上进,这样才能取得一些成果。今后的青年人,学习环境和条件会比我们好,但也要估计到遭遇种种困难挫折,一定要刻苦自励,越是遇到困难,越要发奋努力,这样才能有成。如果干一行怨一行,“这山望着那山高”,学一门科学,一遇到困难,专业思想就动摇,就想改行,那样就会把光阴空抛。年华如逝水,一去不复回。社会有分工,我们一定要抓紧一切时间,钻研自己所热爱的专业。这就是自学为主。当然,也要尽可能向老师学习,向一切有关的人请教。

从历史学的治学方法来说,首先,脑子里要有一个历史的大事年表,把你所看过的历史资料,记忆在脑子里的这个大年表中。这样,你的历史知识才能丰富起来,有条不紊。年月日,人地名,历史过程,都必须反复记忆,才能掌握历史现象,理出它的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如果浮光掠影地泛泛看书,或仅仅抄写资料在笔记上,没有经过思考,记忆在自己的脑子里,那么,纵然看了许多书,也是一团乱麻,不能为自己所掌握。

其次,还要勤于做摘记,写传记的看法。治学的人,大量时间都是花在抄摘资料、做卡片、写札记上的。这是一个扎实的工夫。因为研究历史、写历史,不能单是靠记忆。有了记忆中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在写作的时候,还是要拟出写作提纲和参考书目,整理卡片,抄摘资料,脑子酝酿好了,才能顺利写成。

治学必须抓紧时间和刻苦努力,别无他径可循。范文澜同志的治学格言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有甘心坐冷板凳的精神,才能扎实地做学问。

以上是我大略的经历和粗浅体会。我热爱我们党的英勇奋斗的历史,热爱我们党的先烈们和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卓绝的英雄业绩和感人至深的崇高品德。我认为,作为一个党史教员,愿为宣传党史尽一分力,这是光荣而崇高的职责。我希望有更多的青年同志来当党史教员,并且安心和甘心一辈子做一个光荣的党史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