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全鉴(第2版)
48906700000021

第21章 明辨是非:辨真识假之术,看清人情世故(3)

亲疏有度,浓淡相宜,还要注意不要对别人的家庭私事说三道四,关系再亲密也只有分享友情的便利而没有“干涉内政”的权利。如果你不小心得知了别人的某些隐私,此时只有三缄其口,沉默是金,千万不要为一时的嘴头痛快,让那些长舌妇们听到成为搬弄是非的材料。

亲疏有度,浓淡相宜也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富于弹性,说得来便可多谈一会儿,说不来彼此客气也不失为一种礼貌。这种亲疏有别、进退自如的关系正好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交往天地。

亲疏有度,浓淡相宜,还包含着根据不同的场合或不同的空间,以及不同的角色,守持一份得体的交往内容。再好的朋友,彼此之间也不能忽视这一准则。尤其是往日的朋友,后来成为你的上司或老板,更应把握好尺度。

你完全可以与你的老板一如既往地交朋友,但是在工作中,你与老板的角色是不同的,不能以为自己是老板的朋友就可以在单位或公司里也称兄道弟起来。否则,老板还怎么工作?他怎么去安排他人工作?他怎么处理好大家的关系?他又如何区分工作人事上的是与非?

有一个人,上班时喜欢拿着茶杯到老板的身边,找他吹牛聊天。公司来人,也不回避,仍旧坐在一旁,还不时地插几句,严重地干扰了老板与客人的交流。像这个人,就是由于在与朋友相处时没有做到亲疏有度、浓淡相宜,使朋友关系对工作的负面影响增大。如此,再好的交情也难以巩固发展,甚至很快会使友谊滑向下坡。

如果你的老板非常器重你,经常带你出席各种社交场合,那么,你千万不要得寸进尺,保持适度的距离对你是有好处的。

任何一位领导在对待下级的问题上,哪怕是他往日的铁哥们,都希望下级对他尊重、服从、喜欢。所以,当他愿意和部下建立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的同时,或者在愿意建立情感沟通的同时,总是不希望用朋友关系超越或取代上下级关系。也就是说,他必须保持自己一定的尊严和威信。

可以说,亲疏有度,浓淡相宜是交友的一种艺术,它包含着在理解别人的基础上所持有的一份尊重,也契合了“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于始”的宝贵所在。

【原典】

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门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樵歌牧咏,谈今人失德过举,不如述古人嘉言懿行。

【译释】

交一个市井之人做朋友,还不如和山野老汉来往;巴结权贵人家,还不如和平民百姓亲近;听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不如多听一些樵夫的民谣和牧童的山歌;批评现代人的错误,不如传述古人的善言美行。

浮华不羡,淳朴存真

交友,要摒弃庸俗虚荣的心理

朋友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忙碌之余,泡一杯香茗,与好朋友谈谈心、说说事,能够松弛身心、怡情益智。然而,交什么样的朋友才对人生有益,还是值得思考和明确的。

《史记》中说:“以权势、利害相交合的朋友,权势倾倒利害已尽必然疏远。”唯有以道义相交、性情相交、肝胆相交、真诚相交,才会深切长久,才不致被富贵、贫贱、患难、利害所分离。句子中的“山翁”,指隐居山林的老人。“朱门”,红色的大门,比喻富贵权势人家。“白屋”,比喻平民穷苦人家的房屋。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结交些市井小人,所听到的大多是投机逐利俗事,这就容易沾染庸俗之气,倒不如结交一些淡泊清雅、隐居山林的士人;如果整天奔走于富贵权势之家,所听到的大多是功名利禄的权势之争,这很容易使人心生迷惑,丧失人格,倒不如结交一些平民百姓;如果总喜欢谈论左邻右舍的闲言,很容易使自己卷入是非之中,倒不如听听樵夫牧童的歌谣。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选择良友,才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或者处世。

孔子在《论语》中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好朋友和坏朋友的区别。“益者三友”,就是指正直的朋友,他们广见博识,同这些人交往就是有益的。“损者三友”,就是指惯于走邪道的,惯于阿谀奉承的,惯于花言巧语的,同这些人交往则是有害的。正直的朋友所显现的宝贵之处从下列故事中便可窥豹一斑。

狄梁公任并州曹之职,他的同僚郑崇质应该出使边远地区,但郑崇质的母亲年老体病。狄梁公说:“他的母亲这个样子,怎么能够让她为儿子远行而担忧呢?”于是他去拜见上司兰仁基,请求代替郑崇质远行。兰仁基素与司马李孝廉不和,他看到狄梁公这样做,于是就对李孝廉说:“我们俩怎么能不惭愧呢?”从此兰仁基与李孝廉又和好如初了。

交友,要摒弃庸俗虚荣的心理,不要把心沉浸在富贵权欲的杯水中。可见,相知的朋友,为了对方而宁肯牺牲自己,如果你能交到这样的朋友,难道不感到有幸吗?

由此可以看出,结交到纯真质朴的好友是多么宝贵!谨记:浮华不足羡,淳朴最存真。

【原典】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译释】

用人要宽厚而不可太刻薄,太刻薄就会使想为你效力的人离去;交友不可太多太浮,如果这样,那些善于逢迎献媚的人就会设法接近你,来到你的身边。

用人不刻,交友不滥

宁可无朋友,也不交势利之人

用人的学问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尤其在当今,与其说是财富的角逐,事业的竞争,不如说是人才的竞争。而这其中,最有玄机,最为关键的就是如何用人。因为善于用人的高手,不仅会留住身边的人才,更能吸引飞来的“凤凰”。用人一定不要太刻薄,刻薄之下无人愿意接近。交友的学问同样如此。有人认为交的朋友越多越好,如果真能交到那么多的忠实好友当然是件很不错的事。

世间有一种普遍的情况是,大多在你春风得意之时,许多人都来迎合你,与你结友相交。而一到失势的时候,情形迥然不同。许多往日热乎乎的人即刻变得神情淡漠,形同陌路。可能在你身边的最多只有那么几个人了。这种情况现实中太普遍和多见。所以,大可不必为“朋友满天下”而自豪。

《文中子·礼乐篇》中说过为权势相结交成朋友的,势力没有了,交情也就断绝了;因利益而结成朋友的,利益没有了,交情也就淡忘了。这就是君子不与这类人结交的道理。

廉颇在被免官回故乡时,门下的宾客都走光了;等他重新做官时,宾客都回来了。廉颇说:“你们不是都走了吗?”宾客说:“唉,你怎么这才看出来?当今天下结交朋友,如同做生意,你有权有势,就跟着你,你无权无势,就离开你。世道本来就是如此,你何必这样气愤呢?”廉颇对此颇有感慨,从此交友也警惕起来。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势利之人,交也白交。结交了,往往为其所利用,一旦利用价值没了,给你带来的还会是心痛或伤脑筋,那又何必?还是鲁迅先生说得好,“得一知己而足矣!”我们完全没必要把处世的成败片面地建立在朋友的多少上。

【原典】

饥则附,饱则扬,燠则趋,败则弃,人情通患也。

【译释】

饥饿潦倒时就去投靠人家,富裕饱足时就远走高飞,遇到富贵人家就去巴结讨好,当人家衰败贫穷时就掉头而去,这是一般人都会有的通病。

趋炎附势,人情通患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如果你成功了,一定会有人巴结你、讨好你;但如果你一旦失败,他一定会像避瘟疫一样避开你。人就喜欢接近成功的人、走运的人,而避开失败的人、落魄的人。即使是世界上你最爱或最爱你的人,那又如何呢?他或她是世界上最敢于无情伤害你的人,最敢于撕破面具、向你伸出匕首的人。他或她可以容得下世界上所有的人的伤害,唯独不能忍受你的伤害。正派人一般都待人热诚,所谓古道热肠;遇事正直,所谓胸怀坦荡。他既不会巴结,更不会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所以,在社交中要能识别人,结识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北宋时的张咏,自太平兴国五年登进士乙科,到大中祥符三年,先后两次出任益州知府,历任枢密直学士、吏部侍郎、工部尚书、安抚使等多种官职。张咏有个同学叫傅霖。在张咏为官的30多年中,傅霖从不与他来往。张咏很佩服这位同学的人品才学,多方打听他的下落,但总是找不到他。

张咏晚年得了“脑疡”,被朝廷派人星夜“驰驿代还”。

因为有病不能面见皇上,张咏就以书面形式给皇帝上奏章,陈说他对朝政的意见。其中有些话极刺耳,惹得皇上大怒,当时又把他派到了陈州去做知府。

谁知这次傅霖却像从地下冒出来的一样,主动前来见这位老同学了。

傅霖来到张府时,看门的通报说:“傅霖请见!”

张咏立刻斥责道:“傅先生乃是天下知名的贤士,我和他是早年的同学,到处寻访了多年,想求他做朋友而不可得。你是个什么人物,居然大呼小叫地喊出他的名字来!”

傅霖已经走了进来,笑着劝道:“算了吧,这么多年了,你还是那老脾气呀?他一个看门的怎么知道人世间有我傅霖这号人呀!”

张咏见到傅霖,高兴得不得了,忙问他:“从前我多方找你,你怎么就不露面,现在怎么又不请自到了呢?”

傅霖说:“从前你是高官,我不好来攀高枝。如今嘛,我知道你的日子不多了,作为老同学特意来看看你!”

张咏叹了一口气道:“我自己也是明白的。”

傅霖说:“你明白就好啊!”

结果,傅霖在张咏那里只待了一天便告辞了。傅霖走后一个月,张咏真的死了。傅霖的生平事迹已无可考证,但他与张咏的交往同“天下贤士”的称号倒是相符的。因此,他便作为一种人的典型而留在了史册上。

从古而今,嫌贫爱富、附势趋炎,人之常情,世之通病。好像经济杠杆也成了人际交往的法则,以致在《史记》中有“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的感慨,俗谚有“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叹息。这样的事例太多了。但这并不说明人们对此的认可。

【原典】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译释】

令对方对自己产生初交的欢喜,不如让人久交不厌。

坦诚以待,久交不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生活中有一种情形,就是有些人与他人交往,起初时总能赢得人的好感,并让人心生尊敬与信赖,可时间稍长,却变味了,让人产生厌烦情绪。这到底缘由何在呢?恐怕大多是在坦诚上有失偏颇。有道是,坦诚是维系长久友谊的基石。它与虚伪和矫揉造作是格格不入的。

毋庸置疑,谁都不会愿意与一个华而不实,假话连篇,奸刁巨猾的人打交道做朋友。这种人即使在刻意伪装中骗得对方的一时信任,也不会保持多久的。傅雷先生曾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又说:“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对你怎么的。”

为此要想得到知心好友,首先要敞开自己的心扉。要讲真话、实话,不要遮遮掩掩、吞吞吐吐,要敢于暴露自己的缺点,以你的坦率换得朋友的赤诚和爱戴。

须知,刻意地表现自我是愚蠢,也是庸俗。如果我们总想着要在别人面前刻意表现自己,而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并不是以这种交往方法来获得的。

尤其在一些场合上,矫揉造作地表现自我,只会让人厌恶发腻而眉头紧蹙。

王林是一家公司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积极,表现很好,待人也热情大方,同事们都主动和他交朋友。但是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大家都认为,王林不值得交往。

是什么原因呢?当时在会议室里,许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来,而王林似乎有些身体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急步走过来,叫那位同事把手中的拖把给他,接到手刚一会儿,总经理推门而入,看到的是王林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地板。从此,大家再看王林时,觉得他虚伪了许多,从前的良好形象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