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破茧而出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48877000000021

第21章 需要牢记的生活常识(7)

(2)如果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要在家中及时口服补液盐。发生腹泻后人体损失最多的主要是身体里的液体和电解质。人体一旦脱水,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这就是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腹泻后想喝水,就要喝点补液盐。小孩发生腹泻后也同样需要多补充水分。补液盐在医院和药店里都可找到。

(3)腹泻急救的第三招是发生腹泻也要继续进食。有人觉得既然已经拉肚子,就要再减轻些肠道负担,所以腹泻后采用饥饿疗法。但科学的治疗方法并不提倡这种做法。腹泻导致身体营养损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进行营养补充,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

此外,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不但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急性腹泻有可能因此转为慢性腹泻,治疗起来得不偿失。还有些腹泻是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抗生素对这些腹泻也毫无效力。而且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一周左右就能自愈,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耐药性,发生腹泻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如果病情严重,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43.饭前不宜长吃的食物

还没到吃饭时间,肚子就咕咕乱叫起来,那就先吃一些蔬果之类的食物垫垫底儿吧!这是好多孩子们的想法,但是,许多食物虽然平常吃利于健康,但是却不宜空腹食用,下面为孩子们列举一些不宜空腹吃的食物,以避免健康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果蔬篇:

(1)香蕉: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镁元素,若空腹大量吃香蕉,会使血液中含镁量骤然升高,造成人体血液内镁与钙的比例失调,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利健康。

(2)西红柿: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果胶、柿胶酚、可溶性收敛剂等成分,容易与胃酸发生化学作用,凝结成不易溶解的块状物。这些硬块可将胃的出口——幽门堵塞,使胃里的压力升高,造成胃扩张而使人感到胃胀痛。

(3)桔子:桔子含有大量糖分和有机酸,空腹时吃桔子,会刺激胃粘膜,导致胃酸增加,使脾胃满闷、泛酸。

(4)柿子:含有柿胶酚、果胶、鞣酸和鞣红素等物质,具有很强的收敛作用。在胃空时遇到较强的胃酸,容易和胃酸结合凝成难以溶解的硬块。小硬块可以随粪便排泄,若结成大的硬块,就易引起“胃柿结石症”,中医称为“柿石症”。

(5)山楂:山楂的酸味具有行气消食作用,但若空腹食用,不仅耗气,而且会增加饥饿感并加重胃病。

(6)白薯:白薯中含有单宁和胶质,会刺激胃壁分泌更多胃酸,引起烧心等不适感。

(7)黑枣:黑枣中含有大量果胶和鞣酸,易和人体内胃酸结合,出现胃内硬块。特别不能在睡前过多食用,患有慢性胃肠疾病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8)鲜荔枝:荔枝含糖量很高,空腹食用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痛、胃胀。而且空腹时吃鲜荔枝过量会因体内突然渗入过量高糖分而发生“高渗性昏迷”。

(9)菠萝:内含的蛋白分解酵素相当强,如果餐前吃,很容易造成胃壁受伤

(10)甘蔗:空腹时吃甘蔗切勿过量,否则会因体内突然渗入过量高糖分而发生“高渗性昏迷”。

饮品篇

(1)牛奶、酸奶、豆浆: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空腹饮用,蛋白质将“被迫”转化为热能消耗掉,起不到营养滋补作用。正确的饮用方法是与饼干、糕点等含面粉的食品同食,或餐后两小时再喝,或睡前喝。

(2)茶:茶空腹饮茶会稀释胃液,降低消化功能,还会引起“茶醉”,表现为心慌、头晕、头痛、乏力、站立不稳等。

(3)冷饮:空腹时暴饮各种冷冻食品,会刺激胃肠发生痉挛,久之将导致各种酶促化学反应失调,诱发肠胃疾病;女性月经期间还会使月经发生紊乱。

44.学生假期急补睡眠的危害

学生们平时上学最感得睡的不够,想在暑期里好好的睡个够,但你知道急补睡眠是有危害吗?暑期临近,许多在校生都在假期里安排了几天时间用在“恶补”睡眠上,以偿还上学时欠下的“睡眠债”。

其实学生在假期可适当调整作息,保证充分睡眠,但休整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盲目恶补睡眠反而会越睡越累。

健康睡眠最重要的是不要随意打乱自己的生物钟。青少年学生每晚保证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中午能小憩半小时左右,即可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来学习。在假期里恶补睡眠,不仅不能偿还“睡眠债”,还可能影响人体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

长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人体的血液循环也会失去原来的规律性,使大脑长期处于缺氧状态,醒后容易觉得头晕、提不起精神。

学生学习压力大,睡眠质量不高,若长期出现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白天精神不振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诊治,以防失眠影响学习和身体发育。

45.手上扎刺了怎么办?

手脚扎到刺后如果不及时挑出,很容易导致皮肤发炎化脓。如硬将刺取出,要破皮出血,又十分疼痛。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种巧挑“肉中刺”的小窍门,既简便易行,又不会产生疼痛,不妨一试。

(1)如果扎的是木刺或竹刺,可先在有刺部位滴上一滴风油精,然后用消过毒的针将刺轻轻挑出,既不痛又不出血。

(2)如果扎的是仙人掌或玫瑰之类的植物软刺,可先用伤湿止痛膏贴在有刺部位,然后将该部位贴在电灯泡上加热,再快速将药膏揭去。这样,刺就被带出来了。

(3)如果扎的是铁刺,可先将有刺的皮肤表面用针挑出一条细缝,然后将磁铁放在“细缝”上,刺即被吸出。

如果以上三种办法都无法将刺去除,那就要赶快就医。以免导致皮肤发炎化脓。

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肯定自己是成功的开始

小男孩与石头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里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笑而不答。

这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它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不少人因好奇而对他的石头感兴趣,并且价钱越出越高。

回到孤儿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了比昨天高出10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去展示。结果,石头的价格又被抬高了10倍。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一时间这块石头竟被传为“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院长,并询问为什么会这样。这回院长收住了笑容,望着孩子慢慢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你就像这块石头,只要你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自然就有价值和意义。”

这个故事是不是给我们深刻的启迪?要想使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首先就必须学会看重自己。

然而,人类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自贬、自轻。几千年来,很多先哲都忠告我们,要认识自己。但大部分人都把这理解为仅认识自己消极的一面,大部分的自我评估都包括太多的缺点、错误与无能。认识自己的缺点当然是应该的,可借此谋求改进自我,发展自我。但是,如果仅认识自己的消极面,就会觉得自己没什么价值。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就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的积极面,学会看重自己

为什么要看重你自己

所谓学会看重自己,就是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认识。积极正确的自我认识,是个性塑造的起点,是心理健康的保证,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积极的自我认识甚至会产生神奇的魔力。这是为什么?

第一,我行,我可以!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塞浦路斯的王子,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佛洛狄忒。于是,爱神就给了这个雕像生命,成就了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后来,心理学便借用过来,将期望对于人的行为能产生巨大影响的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做“期望效应”。在关于期望效应的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最为著名。罗森塔尔在一所小学中,抽取一个班的学生做了智力测验。然后,他在学生名单上标出了一部分人的姓名,并把名单交给任课教师,说根据智力测验,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望得到提高,他们最有发展前途,将来都会成大器。从那之后,罗森塔尔就再也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教师们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到了学期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验的结果,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可是,事实上这些学生是罗森塔尔随机挑选出来的。你看,是不是有点神奇?

为什么出现这样神奇的结果?罗森塔尔认为,这是因为,老师对这些所谓“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怀有提高成绩的期望,不知不觉间给予他们特别的照顾和关怀,使他们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罗森塔尔的研究,说明了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的巨大影响。此后,有人把这一期望效应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期望是人们头脑中一种心向,是某一行为发生反应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某种意向。积极的期望,促使人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消极的方向发展。在这方面,家长、教师等人的期望,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为明显。

特别要说明的是,他人期望的影响,实际上总是通过本人内化为自我期望,才能对个人行为真正起作用。而一个人的自我期望如何,就决定于这个人的自我认识了。积极的自我认识,意味着自我期望是“我行”,确信自己是聪明的,是有能力的,是能干好某件事的,是能学好某门功课的,是能承担一切任务的,如此等等,结果往往真的就如愿以偿。反之,消极的自我认识,意味着自我期望是“我不行”,那结果就非常糟糕了。

第二,我是好学生

一个转到美国读高中的中国女孩,英文名字叫斯蒂芬。在她申请美国大学的推荐信里,美国数学教师对她的评语是这样写的:“我很高兴写这封信,并以我的名誉担保,斯蒂芬今年参加了我的初级微积分课程的学习。学习期间,我发现斯蒂芬不仅勤学好问,而且富有同情心。她,总是努力认真地完成作业。她在数学和解决难题方面有显著特长。斯蒂芬经常以自己优雅而且具有创造性的方式,解决难题,完成数学证明。斯蒂芬也常常帮助身边的同学做难题。在校期间,斯蒂芬为了得到问题答案,通常比别人回家晚,有时候她也在学校里帮助别的同学。学生们尊重她的文静和才智,以及她解释问题时的耐心。显然,她在享受着帮助同学的乐趣。有斯蒂芬做学生我很高兴,她在任何学校都会受到珍视。为上述及更多原因,我向贵校推荐斯蒂芬。”

有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女孩,在中国上学期间,高二文理科分班时却报了文科。原因是,老师说她没有数学头脑。尽管她父亲对女孩很有信心,觉得她是一个智商很正常的孩子,但是,父亲也发现女儿的理科成绩确实有江河日下的趋势。一段时间过后,女孩几乎丧失了学习自信,对父亲说:“爸,我厌学了……”后来,斯蒂芬去美国念高中。不久以后,奇迹发生了,斯蒂芬的数学开始频频获得满分。

仅仅三四个月过去,斯蒂芬的学习状态和自信就像换了一个人,那个“没有数学头脑”,只能上文科班且垂头丧气感到“厌学”的女孩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看起来正获得全面发展,甚至出类拔萃的女孩!

是什么起了如此奇妙的催化作用?原来,美国教师经常给斯蒂芬细致积极的评价,而且往往是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赞扬:“你们要努力呀,否则将来你们都要给斯蒂芬打工去了!”教师改完了女孩的卷子以后,拿给别的教师看,然后说:“班里没别人能这样,这都能当标准答案了。”正好有别的班的人来问问题,教师就跟那人说:“问斯蒂芬,她什么都知道。”这种赞扬使斯蒂芬形成了积极的自我认识,从而取得巨大进步。相反,中国教师对斯蒂芬的消极评价,使她形成了消极的自我认识——“没有数学头脑”——于是失去学习兴趣,导致理科成绩不佳。

认识往往是行为的先导。自我认识就是这样强烈地影响人的行为,引导人的行为。自我认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人们总倾向于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做出与自我认识保持一致的行为。也就是说,人们有保持自己行为与自我看法一致的倾向。比如,当你觉得自己是好学生的时候,你就会努力按好学生的要求,去认真学习,帮助同学,遵守纪律等;你如果形成了“我很有发展前途”的自我认识,就会严格要求自己,自尊、自爱、自强,促使自己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