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热炉法则:玉不琢不成器,适度惩罚是孩子进步的阶梯
“父母只是给了孩子身体,他们不应该以孩子的精神父母自居。”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为什么学说话、学走路的时候,每个正常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好孩子”?可是,当孩子长大了,能跑、能跳、能流利说话,父母眼里反而出现了“坏孩子”。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懂孩子的心理,更没有科学地把握自己的心理。
【神奇定律】
热炉法则,是指烧热的火炉,当你离它太近就会感到很烫甚至被灼伤;但如果离它太远又感受不到它的温暖;保持适当的距离,你才会得到温暖和保护。对孩子的惩罚也是如此。
【神奇魔力镜子】
一个菜园的主人,常警告他的牛群:“谁敢偷吃菜,我一定会重重惩罚它!”诸牛因为害怕被主人“重重惩罚”,再馋也不敢轻举妄动。但是一天,一头胆大的公牛偷偷溜进菜园子,正在偷吃白菜的时候,被主人捉住了。主人把群牛招来,严厉地说:“为了严明纪律、教育群牛,并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我要对它严加惩罚!”说罢,他郑重地拔去一根牛毛。心想,这下谁也不敢再偷吃菜了。不料,第二天早晨起来,他发现满园的青菜被吃得精光。
【神奇魔法锦囊】
可见,惩罚既不能没有,又要进行得有艺术,否则会让错误无休止地蔓延。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明明知道“玉不琢不成器”,但一看到孩子委屈地哭啊、叛逆地闹啊,往往就“心慈手软”了。殊不知,这样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犯了错误,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来对其进行“打磨”,也就是所谓的“惩罚”。行为心理学认为,惩罚是人类行为的一个基本准则,人的行为会因为惩罚后果的存在而导致将来出现的可能性减少。
大家都知道,国家有法律,家庭有家规,违反这些规则时,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其实,这也是热炉法则所告诉我们的,即当人用手去碰触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惩罚。
这一法则就是通过“热炉”形象地阐述惩罚原则。
1.警告性原则
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的温度很高,是会灼伤人的。这启示我们,规章制度是火红的热炉,我们要正视规章制度的存在,要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教育,否则即使你不懂,触犯了也会受到惩罚。
2.及时性原则
当你碰到火红的热炉时,立刻就会被灼伤。这启示我们,惩罚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绝不能拖泥带水,绝不能有时间差,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3.一致性原则
只要你一碰到火红的热炉,就会被火灼伤。这启示我们,“说”和“做”是一致的,规章制度“说”到,就要“做”到,也就是说,只要触犯规章制度,就一定要按规章制度进行惩罚。
4.公平性原则
不管男女老少,谁碰到火红的热炉都会被灼伤。这启示我们,对于规章制度,不论是领导还是群众,只要触犯,都要受到惩罚,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客观上来讲,适度地、巧妙而艺术地运用惩罚,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唤醒、一种鞭策、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压力之后的进步。
【神奇魔法链接】:惩罚孩子后,来段片尾曲
一般来说,孩子受到严厉处罚后,多半会精神压抑、情绪紧张,有的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对立情绪。这时,父母就应根据孩子的各种心理状态,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做好“善后工作”。
通常,说理是不可少的片尾曲。我们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因为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所以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也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
如果孩子表现出惊恐,我们可以试着肯定他的某些优点,分析产生过失的主、客观原因,鼓励他改正缺点;或者做一些能使孩子高兴起来的事情,借以转移注意力。如果孩子产生对立情绪,我们可以一方面严肃指出其错误,分析其危害;另一方面尽可能亲近他,使他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如果孩子感到委屈,那我们就要细心问明缘由,实事求是地指出错误所在和错误程度。
第二节 期望定律:每个孩子都可能是下一个“爱因斯坦”
【神奇定律】
期望定律,是指当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寄予积极的期望时,这些所期望的人或事物就会朝着我们所期望的好的方向发展;当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寄予消极的期望时,这些所期望的人或事物就会朝着我们所期望的坏的方向发展。
【神奇魔力镜子】
1968年的某一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是要进行一项试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这18个班的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未来发展趋势测验”。测验结束之后,他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且告诉教师,根据测验的结果,名单上列出的学生是班上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出乎很多教师的意料,名单中的孩子有些确实很优秀,但也有些孩子平时表现平平,甚至水平较差。对此,罗森塔尔解释说:“请注意,我讲的是他们的发展,而不是现在的情况。”鉴于罗森塔尔是这方面的专家,教师们从内心接受了这份名单。之后,罗森塔尔又反复叮嘱教师不要把名单外传,只准教师自己知道,声称不这样的话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又来到这所学校,并对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复试,奇迹出现了:他们提供的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都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融洽,而且更乐于与别人打交道。
这就是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其实他们提供的名单是随意挑选的,罗森塔尔根本不了解那些学生,也没有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他只是撒了一个“权威性的谎言”。
【神奇魔法锦囊】
身为父母,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你是否气愤地责骂他“笨蛋”“傻瓜”?当孩子不听话淘气时,你是否生气地训斥他“没出息”“没素质”?当孩子没有达到你为他制定的目标时,你是否很失望地唠叨“你什么时候能给我们争口气呢”?如果是这样,那你可要检讨了。其实,每个孩子都可能是天才,关键在于你给予他什么样的期望。
期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中国有句俗话:“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孩子的发展更好,就应该向他传递积极的期望。
正如积极的期望可以很好地激励孩子一样,消极的期望也可以重重地打击孩子。有人曾对少年犯罪儿童做了专门的研究,结果发现,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许多孩子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消极的心理期望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多么大。
有些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状况不尽如人意,费了一番工夫不见效果,就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了失望情绪,随之而来的是训斥、埋怨甚至讽刺、打骂。由于不能满足家长的期望而对孩子施以心灵或身体的虐待是很不理智的,改变不了孩子的现状,甚至还会产生更消极的影响。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论孩子的学习出现什么样的挫折,家长永远要对孩子说:“只要你认为自己确实尽力了,我们就接受任何结果。”同时,家长还要对孩子说:“我们相信,你能行,你还有潜力,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醒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身为父母,我们不妨让孩子经常从自己的教育态度中感受到父母的心理预期,得到父母的尊重,那样他们就会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反之,如果我们过低地估计了孩子的能力,放弃对他们的期望,断定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将来不会有出息,那可真要耽误孩子的终生了。换言之,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神奇魔法链接】如何寄予孩子适度的期望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给孩子适度的期望。
首先,给孩子的期望应在他努力可及的范围内。例如,孩子的智商为110,你可以给他120~130的作业,让他接受挑战,建立他对自我的信心;倘若只给他智商90的作业,他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其次,不要因为孩子失败或做错事,而随便给他加上不雅或有损他自尊心的“标签”,这样可能会对他造成一辈子的伤害。
再次,赞扬和奖励虽然可以鼓励孩子,但应让孩子的行为慢慢提高层次到自律的自发行为,即使没有大人的奖励,孩子依然能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最后,对于高难度的事情,要视孩子的能力,最好分成几个阶段完成。同时,每完成一个阶段,就可以给他一些鼓励。
此外,不要让过高的期望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从而陷入焦虑与挫折,甚至泯灭他原有的潜能。
第三节 超限效应:别让过度表扬“甜”倒孩子
【神奇定律】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引起人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现象。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赞扬声中,时间长了,再美妙的赞扬声也会腻味。
【神奇魔力镜子】
某班有个“差生”平时听惯了批评,对批评根本不当一回事。但是新学期换了个班主任,他一开始就对这个“差生”的某些“闪光点”进行了表扬。起初这个学生很受感动,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学生发现,老师对自己的表扬越来越多,而且还有许多是有意拔高的。他认为老师是在哄骗自己,名义上是表扬,实际上就是让其注意这些方面,不让其再捣蛋,这分明是老师看不起自己,不信任自己。于是,后来他一听到表扬就大为恼火。
【神奇魔法锦囊】
当前,不少家长在“望子成龙,盼女为凤”的观念支配下,总是希望通过不竭的鼓励,让孩子天天向上。于是,各种表扬、奖励充溢着孩子的生活。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也会导致“超限效应”。一番苦心换来的往往是孩子的无动于衷,甚至会造成反感。
俗话说:“好菜连吃三天惹人厌,好戏连演三天惹人烦。”世间万事万物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尺度,超出这个尺度,事物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
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家长都知道对孩子批评多了不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信心,于是就拿起了表扬的“武器”。要知道,孩子一直生活在赞扬声中,时间长了,再美妙的赞扬声也会腻味。到时,表扬不但不会激起孩子上进的欲望,一方面会让他找不到度量自己的标尺,看不到前进道路上的泥泞;另一方面,还会让他产生反感,觉得自己活在谎言中,于是出现各种叛逆行为。
身为父母,我们总是会担心孩子自卑、经不起挫折、一旦摔倒就爬不起来,总是希望他能在任何时候都自信、优秀,于是就想通过“反复表扬”“持续鼓励”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使他一直保持积极的状态、良好的情绪,向好的方向努力。
这种急切的期待和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认为“只要不断表扬、鼓励孩子就能达到效果”的想法是错误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同样的刺激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对刺激对象的作用会逐渐减弱。这种现象一旦出现,不仅不会出现父母期望的效果,有时反而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心理逆反。
表扬孩子要把握好时机。要及时抓住机会表扬,鼓励他进步。例如,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最容易泄气,情绪低落,同时也最害怕嘲讽。若偏偏在这个时候对孩子又挖苦又冷嘲热讽,甚至骂出“笨蛋”“傻瓜”之类伤害孩子自尊的话,会使孩子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上进心一滑再滑。但此时我们若能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表扬,并热心地帮助孩子一起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收到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要知道,表扬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为孩子打开一扇“别有洞天”的窗户。
再有,很多家长都不知该如何把握表扬的度。第一,要符合实际,不要言过其实地表扬,要注意分寸,不要无限夸大。第二,不吝啬表扬,但也不要轻易表扬,如果是孩子本应完成的事情,不要因为孩子希望被关注就随意表扬。
【神奇魔法链接】听斯托夫人讲述“必须相信自己的孩子”
对于孩子,父母总是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好像孩子天生就有一种撒谎的本能,为掩盖自己的错误,总是欺骗家长。这种态度真的是太恶劣了。想一想,你事先已经把孩子假设成一个不诚实的人了,他还能变成一个做事光明磊落的人吗?更严重的是,这样还会让孩子对父母失望,产生叛逆情绪。这样一来,要想对孩子实施好的教育就非常困难了。
有一天,我的好友伊丽贝莎告诉我,她在11岁的儿子房间里发现了一支烟斗,所以很担心的儿子染上恶习。她向我叙述了那天的情况。
“这是什么?”伊丽贝莎拿着那支烟斗走到儿子面前问道,口气非常严厉,似乎并不需要听儿子解释就准备开始进行更深的盘问和训斥。
“这是一支烟斗。”
“从哪儿来的?”
“捡的。”
“在哪儿捡的?”伊丽贝莎用怀疑的眼神看着儿子。
“就在门外的路上,今天早上我一出门就发现了它。”儿子似乎有些胆怯了。
这时,伊丽贝莎用极不信任的口吻说:“你别跟我耍小聪明,老实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跟那些坏孩子学会抽烟了?”
“没有,我才不抽烟呢。”
“真的吗?你以为我会相信?”伊丽贝莎说道。
这时,儿子终于忍不住生气了,大声嚷道:“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已经说了没有!”
说完,儿子就走进了自己的房间,把门“砰”的一声狠狠地关上了。对于这样的反应,伊丽贝莎感到非常恼火,她认为自己完全是为了儿子好,可儿子却不领情。
在我看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伊丽贝莎的说话方式和语气让儿子觉得很不舒服。事实上,这些话并没有表现出她对儿子的关心,而只表现出了愤怒和对儿子的不信任,儿子觉得刺伤了他的自尊心。
我对伊丽贝莎谈了我的看法,并建议她站在儿子的角度来考虑这件事。于是,她决定认真考虑这件事,反思自己的态度,意识到是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怀疑的态度使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她决定找儿子好好谈一谈。第二天,儿子放学一回来,伊丽贝莎就对儿子说:“我们谈一谈,好吗?”
“谈什么?”儿子似乎很冷淡。
伊丽贝莎很有准备,仍然保持着镇定:“我想,昨天妈妈因为怀疑你学会了抽烟而向你发火,你一定认为我根本不关心你,而专门挑你的毛病,对吗?”
这句话正好说到了孩子的伤心处,儿子顿时委屈地哭了起来,抽泣着说:“是的,你那样的态度,让我觉得我只是你的一个负担,我觉得你并不关心我,只有我的朋友才真正关心我。”
“你这么说也有你的道理,当时,我的态度确实不好,我充满了恐惧和愤怒,我仿佛看到了你和一群坏孩子搅在了一起,甚至还学会了抽烟,所以一时失去了理智。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当然感觉不出任何的爱。”
这时,儿子的情绪逐渐缓和了下来。
伊丽贝莎继续说:“昨天,妈妈不应该没弄清楚情况就向你发那么大的火,我真的很抱歉。”
“没什么,妈妈,那只烟斗确实是我在外面捡的,我觉得你应该相信我。”
“好吧,儿子,我相信你。我只是担心你会做出什么伤害自己的事来,这担心有时候会让我反应过度。你给我一个机会好吗?让我们重新开始交谈,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谈话的结果让伊丽贝莎非常高兴,因为建立在信任与爱的基础上的气氛完全改变了他和儿子之间的关系。她让儿子明白了,母亲的询问是出于对他的关心,而不是故意要侵犯他的权利。而母亲也认识到,应该信任自己的孩子。我想,母子之间有了这种相互信任的态度,对孩子的教育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出于对孩子的深切希望,常常会让他们对孩子的态度过于激烈、过于偏颇,这种态度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在父母发火的那一瞬间,孩子会觉得父母充满了敌意,甚至感觉不到一点温情。孩子的这种感觉会将他们推向抵触的边缘,使他们觉得父母对自己不信任、不关心。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在不自觉中就被激化了。
我认为,父母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孩子,这样才能使孩子感觉到父母的信任。只有当孩子认为父母是信任他的时候,才会完全向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只有这样,父母与孩子才有可能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一旦父母与孩子之间能进行很好的沟通,相互信任,即使孩子真的有了什么不良习惯,经过父母的提醒和指导,孩子也可以很容易地改正。
总之,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必须首先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这是教育的前提条件。成年人之间也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才能建立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更何况是孩子呢?在这里,我要建议广大的父母们,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的才华,相信孩子的品德。只有给予孩子信任,才能帮助他们走好漫漫人生路的第一步。
第四节 蔡加尼克效应:调动孩子热情,让孩子念念不忘
【神奇定律】
蔡加尼克效应,是指人在执行某个任务时的紧张状态会一直持续到任务完成,如果工作中断,紧张状态会让人的心理活动指向未完成的任务,从而对有关内容记忆更牢。
【神奇魔力镜子】
很多电视剧的忠实“粉丝”对节目中插播的广告甚为反感,但是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看完。因为广告插进来时剧情正发展到紧要处,实在不舍得换台,生怕错过了关键部分,于是只能忍着,一条、两条……直到看完第N条后长叹一口气:“还没完呀?”
不得不承认,这广告的插播时间选得实在精妙。其实说穿了,都是广告商摸透了观众的心理,让你欲罢不能。
【神奇魔法锦囊】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
球赛枯燥乏味,球迷还是看到终场;电影无聊透顶,观众还是等到闭幕才悉数离场;手中的书如同鸡肋,我们仍然期待下一刻会有惊喜……
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让你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呢?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不完成似乎就心有不甘。想一想,记忆中最深刻的感情,是不是没有结局的那一段?印象中最漂亮的衣服,是不是没有买下的那一件?最近心头飘着的,是不是那些等你完成的任务?
在工作中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我们经常会在备忘录上记下重要的会议,但是到最后还是忘记了。因为我们以为记下来了就万事大吉,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最后连备忘录都忘了看。
在打电话之前,我们能清楚地记得想要拨打的电话号码,打完之后却总也想不起来刚才拨过的号码。
其实,这都是一种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的心理现象在起作用。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在心里产生一个张力系统,这个系统往往使我们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当工作没有完成就被中断的时候,这种紧张状态仍然会维持一段时间,使得这个未完成的任务一直压在心头。而一旦这个任务完成了,那么这种紧张的状态就会得以松弛,原来做了的事情就容易被忘记。
蔡加尼克效应说明,当心理任务被迫中断时,人们就会对未完成的任务念念不忘,从而产生较高的渴求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觉得宝贵;而轻易就能得到的,就会弃之如敝屣。
对于一个人,尤其是孩子,不能让他的愿望过早地得到满足,因为得到了可能就不会再珍惜了。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一股脑儿地将知识灌输给孩子,而应该分阶段地给孩子讲解,让他们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其实这也符合人们的记忆规律,人的大脑总是记住一些需要加工的内容,将其放在工作记忆中,就像是计算机的内存一样,而对于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的内容,大脑则会有意识地去遗忘。
【神奇魔法链接】教育孩子做事不半途而废,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做事不半途而废呢?以下几点家长们应注意:
(1)注意对孩子意志力的培养。对于意志力差的孩子,应注意激励、培养他,使其具有要把一件事做完的想法。
(2)做好表率。我们自己要做事完完整整,不半途而废,并注意让孩子模仿,同时经常提醒孩子注意父母做事是怎样坚持到底的。
(3)在关键时刻给予孩子指导和提示。这不是代替而是帮助孩子想办法,以防孩子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灰心丧气。可采用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并监督孩子独立地做完某件事。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孩子的能力提高了,习惯养成了,做事也就不再半途而废了。
第五节 心理疲劳定律:注意!孩子的心会累
【神奇定律】
心理疲劳定律,是指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工作活动,伴随着肌体生理方面的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细胞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工作、生活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
【神奇魔力镜子】
香薇是某重点中学的学生,上高一、高二时,她的成绩还不错。但自从进入高三后,她总是抱怨学习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心太“累”,各种测验、模拟考试不断。她开始对考试产生紧张、恐惧、抵触,似乎“忍无可忍”。她的学习热情一落千丈,不愿做作业,一提作业就发憷,一看书就犯困,不愿翻书本。她开始想方设法逃避考试,后来干脆连课也不去上了,早晨赖在床上不起,摸都不愿摸一下书。面对父母的责备,她一会儿声言肯定能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一会儿又说不想考了。
当父母问她为什么不想学习、讨厌考试时,她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找一些客观的理由:坐在最后一排,听不见老师讲课;老师留的作业是一天24小时也做不完的;周围同学太吵了;基础不好,等等。父母心里很着急,却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神奇魔法锦囊】
其实,香薇的情况属于典型的因为对考试、学习的抵触而产生的心理疲劳。一页书看了许多遍还要看,一个背熟的单词生怕自己忘了再写一百遍……这种典型的强迫症状出现在许多三好学生身上。这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中有不少是心理障碍的患者,他们往往过度压抑自己,缺乏自信、心境苦闷、紧张焦虑。
有一项调查结果乍看上去好像有点奇怪:在老师眼中,存在小毛病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都是良好;而一些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为什么品学兼优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呢?好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老师的印象有较大差别,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人们习惯上认为的好学生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但这只是表象,现代教育观念已经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
那些情绪上处于良好状态、没有什么压力感的人,很少感到疲劳。当有人问沃伦·巴菲特的成功之道时,他回答道:“我和你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你一定要找一个区别,那可能就是我有机会每天做我最爱的工作。如果你要我给你忠告,这就是我能给你的最好忠告了。”比尔·盖茨也曾说过:“每天清晨当我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他们的话向我们揭示了一点:一个人做喜欢的事,不容易疲劳。
但是对于一般的人来说,长时间做某一件喜欢的事情,也会感到一些厌倦。例如喜欢学语文,就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语文上面,这种做法显然也会导致厌倦疲惫。如果把几个科目转换着学习,脑子就不容易厌倦而麻木,始终能保持比较活跃的状态。
是否受到鼓励也是影响心理疲劳的重要原因。很多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鼓励、老师的赞赏,这样长久下去,孩子便会在情绪上浪费大量能量,从而感到非常疲劳。
【神奇魔法链接】让心理恢复“元气”,最重要的是“减压”
帮孩子摆脱“心理疲劳”状态最重要的是“减压”。具体来讲,可以通过如下六种途径来进行。
途径一: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父母不要对孩子保抱有太高的期望值,而是要用不断取得的小成绩激励孩子,使孩子在愉快的情境中消除身心疲劳。
途径二:教导孩子暂时回避不开心的事。
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可以开导他暂时把事情放到一边,选择喜欢的事情来做,如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等。
途径三:开导孩子将不良情绪升华为一种力量。
开导孩子把压抑和焦虑等不利情绪升华为一种力量,让孩子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战胜困难,一定不会输掉。”然后从心理困境中振作起来。
途径四:为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喝彩。
不妨设个“记功薄”,将孩子的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记上去。你给他记的“功绩”越多,他越会感到愉悦和自信,长期下去,“心理疲劳”的现象便消失了。
途径五:教育孩子换位思考。
对于无法逃避的现实,让孩子从不同角度去考虑,或者换个位置思考问题,这样可能有不同的收获。
途径六:引导孩子释放压力。
当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时,可以让他试着喊、跳、跑,或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宣泄内心的烦闷,以获取心理平衡。
第六节 动机适度定律:“减压”比“玩命学习”更重要
【神奇定律】
动机适度定律,是指如果动机太强,事情反而做不好;动机适度,事情才容易做好。孔子说,凡是以外物为重、怀有恐惧心理的,内心必然怯懦,行为也会因此而变得笨拙犹豫。相反,对结果抱达观态度、姿态放松的,会表现出最高的水平。
【神奇魔力镜子】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的一大片草地上嬉闹着,像一群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喊个不停。几天之后,老人实在难以忍受了。他决定采取行动。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再也不会来这里为他玩了!
转过身,老人露出了笑容,心里无限放松。
【神奇魔法锦囊】
爱因斯坦曾说过:“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其学会“为自己而玩”。
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人的动机过强,就容易变得紧张,思维局促,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大脑会一片空白。这样的情况,当然不利于发挥水平了。只有在动机适度、人比较放松的情况下,人的能力才能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所谓“动机”,是指人渴望完成任务的程度。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各种活动多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者过分强烈,都不是一种好现象。例如,一个整日混日子、没有什么理想的学生,一般很难有学习的兴趣;而一个对学习抱有太大的期待、过分追求学习功利性、学习动机过高的学生,则势必会为自己制造巨大的压力,最终影响到他的学习效率,而学习效率的下降反过来又会增加他的压力。
动机过强和过弱都不好,那么什么样的动机水平才是最适度的呢?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效果的提高。
【神奇魔法链接】培养孩子好习惯,实现“自我监督”
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会使他精神紧张,甚至与父母的期望适得其反。当学校老师为了向孩子施加压力,让父母监督孩子学习时,父母最好不要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而要做到“不管”和“不说”。孩子们已经够累了,就让他们在这种“不管”“不说”中学会自我监督和自我放松吧!
很多家长会问:“让孩子自觉,哪那么容易啊?”对此,专业人士指出,培养孩子自我监督,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孩子一旦养成这种习惯,长大后便会一直坚持下去。
作为父母,应从以下四方面对孩子加以培养。
1.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很多家长对孩子“特别”关注,“照顾”更是细致入微,恨不得每次孩子遇到问题时,都能自己挂帅上阵,亲自指挥其“作战”,有时还会“并肩作战”。殊不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
2.培养孩子思维活跃的好习惯
我们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提问,要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习惯,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并能及时更正孩子的错误想法。对于孩子接触的事物,家长要多讲,多启发诱导,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这样会使孩子有问题也不敢问。
3.培养孩子专心致志的好习惯
孩子入学之后,我们应懂得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们: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有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等等。回到家时,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时完成作业之后再干其他事情的好习惯。
4.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孩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具体可以从提高孩子责任感的方面入手,如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要求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
第七节 厚脸皮定律:再小的孩子也有权利获得他人的尊重
【神奇定律】
厚脸皮定律,是指人由于后天长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久而久之,其羞耻感会逐渐降低,变得对别人的不尊重行为习以为常。
【神奇魔力镜子】
小明刚上初一,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有的科目甚至不及格。每次他拿着成绩单回家,默默地递给爸爸,心里都非常难过。
可是,爸爸并没有考虑小明的难过,看着那些刺眼的分数,几乎每次都是愤怒地破口大骂“废物”“差生”!时间久了,小明也觉得自己很没出息,学习成绩总上不去,感觉自己就是不折不扣的“废物”“差生”。
结果,他上课不再像一开始那么专心了,学习也不像刚入学时那么积极了。更明显的变化是,他每次再递给父亲那写着刺眼分数的成绩单时,心里已没有任何感觉,几乎就是走个形式。至于父亲愤怒的谩骂,不过是早已听腻了的耳旁风。
【神奇魔法锦囊】
如果经常训斥孩子,孩子就会习以为常,久而久之,不仅是麻木,还有可能出现反抗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天生都是有自尊心和羞耻感的。就拿出生6个多月的婴儿来说,虽然很小,连话都不会说,但他仍能识别周围人的“好脸”与“坏脸”。我们开心地逗他,给他好脸,他会回报我们开心的笑;我们横眉竖眼,大声呵斥,他往往马上就大哭起来。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我们只有注重孩子的自尊心,他才能始终保持自己的羞耻感,“脸皮儿才薄”。其实,脸皮就像手心的肉,如果经常磨它,它就容易形成茧子,以后再磨,感觉就不敏锐了。这也是为什么老师总在批评的那些孩子脸皮越来越厚,而很少批评的那些孩子脸皮总是很薄。
你也许不知道,如果我们动辄就当众辱骂、训斥孩子,日久天长,孩子不仅会变成“脸皮厚”的人,他们的心灵往往还会受到严重伤害。
也许你会说:“我很少骂孩子,只是指责而已。”那你应该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越是语重心长地指责孩子“你是怎么搞的,我已说过多少次了!”“你能不能长点儿记性!”……这时,孩子如果有反抗,你便会更加生气,然后进行没完没了的说教。殊不知,这种你习以为常的批评方式,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厌烦、越来越麻木。时间一久,尽管你每次都语重心长,但你和孩子都会陷入模式化的死循环。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批评的火候和方法,要学会尊重孩子,从而避免厚脸皮定律带来的消极影响。
【神奇魔法链接】向孩子说“不”的原则
身为家长,我们在对孩子说“不”的时候,可遵循以下原则:
(1)当孩子在进行我们不喜欢的行为时,除了给孩子语言上的告诫以外,还要引导孩子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2)约束来自于规矩。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就要给孩子订立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及性格特点的规矩。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各种规矩,如吃饭、看电视、写作业、买东西等方面的规矩。
(3)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某些言行。例如,当孩子无理取闹时,你要用平静的口气表达你的心情以及对孩子的要求,使孩子从你的态度中了解到,无理纠缠是没有用的。
(4)当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或者出现一些不合适的行为时,如果你认为不可以,就要明确地拒绝孩子;同时,告诉孩子你拒绝他的理由。
(5)对孩子说了“不”,就要坚持到底。你可以给他一些警告,也可以对他的哭闹置之不理,还可以让他在某个地方冷静一会儿,但千万不要动摇你的立场。
第八节 跨栏定律:不经历挫折,怎能见彩虹
【神奇定律】
跨栏定律:阿费烈德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病人患病的器官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过程中,这些器官为了抵御病变,在与病毒的斗争中,功能反而不断增强。他在给一些美术学院的学生治病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搞艺术的学生的视力远不如常人,有的甚至还是色盲。后来,他把自己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层面,发现这类现象很普遍。这说明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竖在你面前的栏越高,你跳得也越高。
【神奇魔力镜子】
四十得子的一对农民夫妇对儿子非常宠爱。儿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小便爱发脾气,做事却毛毛糙糙。
儿子上学了,从来也不知道爱惜东西,回家时不是弄脏了衣服,就是把书包忘在田里,回家后就只知道哭鼻子。母亲即使每天跟在他身后,也没有办法。
一天,父亲拿着铁锹,在儿子回家的必经路上挖了很多坑,又在坑上搭起一座座独木桥。孩子回家时,走到桥边,不知所措。田野里没有人,只有风从树林中吹过,孩子想哭,却不知道哭给谁听。没有后路,孩子只好小心翼翼地走上桥,他胆战心惊地走过一座座独木桥后,学会了认真对待小桥。
回家后,孩子得意洋洋地告诉父母今天的经历。母亲不理解,父亲解释说:“他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当然不会注意脚下,现在路途艰险,他自然会集中精神走好路了。”
【神奇魔法锦囊】
日本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说过:“世上的人都知道我的成功,其实都不知道我有99%是失败的。开始创办本田公司,就是生产摩托车,差点经营不下去。今天我成功了,那些人只看到我1%的成功,却没有看到我99%的失败”。
其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逆境,都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和毅力。但是在孩子经历挫折的过程中,父母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态度应对挫折,使之长久地保持“我一定能把困难解决”的热情和信心,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喜悦。
每一次鼓励都是给孩子多创造一次机遇,孩子需要鼓励,需要信心,就如同植物需要浇水一样,离开鼓励,孩子就不能进步。威廉·詹姆斯曾经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事实也的确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只狗会在打骂中学会站立;没有一个孩子会在批评中产生学习的兴趣;没有一对情侣会在相互的指责中增加彼此的爱意;也没有一对朋友会在嘲笑中增进彼此的友谊。
因此,学会由衷地鼓励自己的孩子是十分重要的。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而应营造一个轻松的成长氛围。越是在自卑或不如意的时候,孩子就越需要鼓励和欣赏。过火的指责和粗心的淡忘,都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人人都需要鼓励!鼓励是一杯心灵的安慰剂,是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是对孩子真挚的爱,还是一种执著的肯定。孩子们在鼓励的支撑下,会一点点地做到最好。
【神奇魔法链接】挫折可以使孩子学会合作
研究发现,在半岁之前,婴儿见面后就能互相接触、互相注视。一个婴儿哭的时候,另一个婴儿也会以哭来反应。不过,这些早期反应还称不上是真正的社会反应,因为婴儿并不想去寻找或期待从另一个婴儿那里得到相应的反应。他们直到半岁后才开始有社交行为。
有研究对12~24个月的婴儿进行反复的观察。该研究的情境十分自然,让婴儿和自己的母亲、几个小同伴以及几个陌生成人(小同伴的母亲)在一起游戏。在游戏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阶段分别取5分钟活动的样本,观察记录他们社会交往的情况,如微笑、一瞥、看、伸出手臂、说话等,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些极为有趣的现象。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极大部分的社会反应非常简短,3/4的社会反应不超过30秒钟,大部分社会接触不是真正的相互作用,往往是一个儿童产生了某种社会反应,但从另一个儿童那里引出的反应至多是凝视或瞥一眼。在头两年里,这种社会相互作用的性质很少变化。这个年龄的儿童很少有真正相互作用的游戏,只是到第二年末才有所增加。真正的社会相互作用,即一种社会行动可以引出另一个人的社会行动,最经常的表现就是争夺玩具或占有玩具。在第二年,儿童为争夺玩具而打架、咬人、抓头发的现象增多。
缪勒和白莱纳把婴儿同伴相互作用划分成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客体中心阶段。婴儿的相互作用更多的是集中在玩具或东西上,而不是婴儿本身。10个月之前的婴儿,即使是在一起,也只是把对方当做活的玩具,互相拉扯,咿咿呀呀说话。
第二,简单互动阶段。婴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做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婴儿的行动。
第三,互补性互动阶段。这阶段婴儿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社会交往,可以看到模仿已较普遍,还有互补或互惠的角色;如一个躲起来,一个去找;一个逃,一个追。此外,在发生积极的相互交往时,还常常伴随着哭和微笑之外的合适的反应,如语言的、情绪的反应。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喜欢与同伴玩,而不愿意与陌生成人玩。
当孩子处于挫折中时,我们不仅要鼓励他,使他拥有战胜挫折的力量与勇气,而且要告诉他:当自己力不能及的时候,最好积极调动别人帮助自己。要么是寻求父母的帮助,要么找其他的小朋友,甚至是找陌生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会战胜挫折,而且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懂得如何体谅与关怀别人、如何增强团队凝聚力。
第九节 情绪判断优先原则: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
【神奇定律】
情绪判断优先原则,是指情绪会优先于理性,影响人们的判断。因此父母在和孩子的交往中,要学会“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才更容易使孩子接受。
【神奇魔力镜子】
这周末,梦涵全家进行大扫除,小轩、可可都来帮忙。不过梦涵今天的心思可没在劳动上。她边干活边想着去划船的事。
不料,一个不小心,梦涵便闯了祸。爸爸最喜欢的大花瓶被她打碎了。梦涵一下子愣在了那里,她想:“这下闯大祸了,爸爸一定会骂我的!”爸爸一向比较严厉。想起爸爸接下来要拉长的脸,梦涵手忙脚乱地逃离了“现场”。
眨眼到了吃晚饭的时间,爸爸妈妈见梦涵还是没有回来,便分头去找。妈妈在小花园里发现了梦涵。她正和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
“梦涵,回家吃饭了!”妈妈柔声叫她,但梦涵不敢回家。
“今天是淘气的小轩打碎花瓶的。妈妈,咱们今天能不能晚点回家呢?”梦涵央求妈妈。妈妈早看出了她的心思,便告诉她:“今天打扫卫生,你是咱们家做得最好的,你爸还一直对你赞不绝口呢!此外,你爸爸最近一直嫌那个花瓶大,摆到哪儿都占地方,这下好了,家里显得不那么挤了!你爸爸说早就想扔了。不过呢,以后劳动的时候要注意啊!”听了妈妈的话,梦涵羞愧地低下了头,她想:“我以后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当她回到家时,爸爸并没有训斥她,而是说:“梦涵,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否则扎到脚就不好了。”
梦涵飞快地去拿扫帚和簸箕。从此,她无论是劳动还是学习都变得细心了。
【神奇魔法锦囊】
梦涵妈妈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明智的。她没有因为孩子闯祸而愤怒,也没有让孩子承受闯祸后的“恐惧”,而是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让孩子记住“前车之鉴”。
所谓情绪判断优先原则,是指情绪会优先于理性,影响人们的判断。无论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都会首先影响到人的行为。例如,现在消费者对生产企业“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式的广告已经深恶痛绝,而更喜欢那些人情味十足的广告。例如,清茶广告词:“老公,烟戒不了,洗洗肺吧!”短短一句话,像一枚“情衣炮弹”,使得消费者迅速“投降”。在这过程中,消费者首先是感动和情感共鸣,继而就会引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如此,就会为商家带来滚滚财源。
同样的道理,父母在与孩子的交往过程中要学会“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例如在孩子处于不愉快状态时,他就会将所有外界信息“拒之门外”,这时父母无论说什么,他都很难接受。但是,如果父母先体谅孩子的感情,宽容和安慰孩子,使他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下,那么问题就会轻而易举地解决。
现在有的家长太溺爱孩子,以至于孩子长大了自私任性,甚至殴打家长。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太严格,对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的孩子同样问题很多。爱和要求都没有错,但必须把爱和要求合二为一,孩子健康发展了,教育才有意义。
【神奇魔法链接】暴力教育不可取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之后,会辱骂他或打他。这是极其不明智的行为。当孩子闯祸之后,他心里其实很痛苦、很内疚。在他这种糟糕的心态下,家长的打骂对他来说只会感到反感,他会觉得家人并不爱他,爱的只是那些已经损失的钱和物。在这种境况下,他根本就无心改正错误。
暴力教育从来都不会让孩子变得顺从,也不会让他变得聪明和懂事,只会使他走向堕落和消沉,甚至还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恶果。
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石英曾指出,这种极端的家庭教育方式(暴力教育),主要原因是父母对孩子期望值太高。这些父母一般都生活在社会底层,比一般家长更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在现实和愿望差距较大时,他们无所适从,因此选择了比较极端的方式,最终酿成悲剧。另外,随着社会发展,家长有时会面临的社会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加,家长有时会将一些无法发泄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把孩子看成“出气筒”,也导致了各类极端教育方式的出现。
所以,与其暴力教育,不如先用温和的方式和孩子对话,让他觉得父母是了解他的,进而他会更加内疚;与此同时,他会决定,以后不会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了。
第十节 角色效应:孩子,应扮演他独有的角色
【神奇定律】
角色效应: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邀请一些不懂礼貌的孩子去参加一个不平常的晚餐。在晚餐中,他们竟然一反常态,在文雅气氛的熏陶下,意识到自己是有教养的“来宾”角色,并按这种社会角色来约束自己,很快变得有礼貌了。
这个实验表明,如果赋予孩子适当的角色,而且当他对角色有所领会和理解时,孩子就容易按照角色的规范来要求自己,从而在个性心理或行为上发生一些变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
【神奇魔力镜子】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西雅图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被人推荐到图书馆帮忙。图书馆管理员向他讲解图书的分类法,告诉他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归还图书馆的放错了位置的书放回原处。盖茨听完后问:“工作的时候,是像侦探一样么?”管理员说:“那当然。”然后,小盖茨就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穿去。
“小侦探”这个角色让他兴奋不已,每当从一堆书里发现要找的目标时,他都会发出一阵胜利的欢呼。他干得越来越熟练,不久便正式请求担任图书管理员。好景不长,几个星期后,盖茨搬家了,不得不转学。但是没过多久,盖茨又回来了,因为新学校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盖茨的父母为满足儿子做“小侦探”的愿望,又把他转回原来的学校上学,由父亲开车接送他。盖茨自己也坚定地说:“如果爸爸不带我,我也会走着来上学的。”
【神奇魔法锦囊】
可见,“小侦探”这个“社会角色”激发了小比尔·盖茨多么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角色的扮演,使他长大之后,将枯燥的工作变成了有趣的游戏,而且做得有滋有味。
角色效应的形成首先开始于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现在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偏差,老师往往用“好学生学习好”“坏学生成绩差”来评价孩子。这使得他们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对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不能够正确认知和评价。他们会觉得自己学习差就一无是处,会厌烦自己的“角色”,而那些“好学生”则可能因此而沾沾自喜、自我膨胀。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基础上,他们开始了各自不同的行为:“坏学生”开始真正厌学,开始自暴自弃;“好学生”则只注重学习而忽略了自身全面发展。这种最初的错误期待导致了孩子认知行为的恶性循环。
作为家长,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学会扮演自己的角色呢?
1.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很明显的表现是双方谈不到一块儿去。与跟老年人谈话相比,跟孩子们谈话似乎更需要一种类似天赋的才能。你必须会说孩子们的话,懂得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甚至还要保持与孩子们一样的天真,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和观点。
2.尊重与理解
父母与孩子,作为不同的个体,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平等,这样才能沟通。所以父母应放下自己的架子,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一个朋友,而不是把他们当成永远长不大、不懂事的小不点儿。父母应做到和孩子平等地讨论问题,让孩子有发言的机会,尊重孩子的想法,营造出比较民主的家庭气氛,以缓和大人与孩子的紧张关系。
3.理智关爱
每个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他们对孩子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事无巨细都替孩子着想,恨不得一切包办代替。
可是,做父母的不知道,有时太多的爱对子女来说是一种负担,它会压得孩子透不过气来。而孩子为了甩掉这份爱,就可能对父母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或尽量躲避父母所给予的爱。而且,这种毫无节制的爱,也是对孩子成长空间的一种限制,将会扼杀孩子独立个性的发展。一句话,爱也会使孩子窒息。
因此,“爱”是需要讲究方法的。要做到理智地爱,最关键的是要理解孩子的角色,尊重孩子,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在关爱中引导孩子成长。这样也有助于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神奇魔法链接】让孩子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学做人
根据角色效应,父母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孩子安排一定的游戏角色,让孩子扮演,从而让他学会某些知识或者规范。
例如,让孩子扮演“卫生员”角色,负责检查家里的卫生,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通过扮演“警察”的角色,学会坚强、机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扮演“科学家”的角色,学会钻研并发现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制定一些规则,使孩子在体验游戏中获得相应的“工资”,以及糕点、水果、饮料、文具等奖励。
这样一来,我们在通过引导孩子去换位、去体味的同时,让他们从另一角度审视“小我”,与自己对话、与心灵对话,在主动经历、自我操作中更深刻、更彻底地进行思想洗礼。同时,孩子们还可以用自己挣来的“工资”享受消费的过程,从而锻炼孩子选择与判断的能力。
此外,通过一些合作的角色,还可以培养孩子们学会合作、分享,懂得爱、信任和责任的重要,逐渐理解并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社会能力,让孩子们在努力付出的过程中快乐地收获自信。
第十一节 詹森效应:教会孩子用平常心消融紧张
【神奇定律】
詹森效应:詹森是一名运动员,他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每次测试成绩都很好,但是一到赛场上就失误连连,根本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心理学家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发挥失常的现象为詹森效应。这是人的一种浅层的心理疾病,就是将现有的困境无限放大的心理异常现象。
【神奇魔力镜子】
某报曾经接到一位学生家长发来的“求救”信件:“我的孩子即将参加高考。想想三年前孩子中考时的情况,我不由得忧心忡忡。三年前,我的孩子在班级乃至学校里都是佼佼者。但这个孩子比较内向,心理素质较差。平时成绩很好,一到大考就一落千丈,中考时‘超低水平’发挥,只勉强考上了普通中学。孩子没办法面对这个现实,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消沉了许久。现在,三年过去了,我的孩子在这所普通中学表现很好,年年都获得‘三好学生’称号。如果正常发挥,孩子上本科甚至重点都没问题,但如果改变不了心理素质差的毛病,成绩难以预料。我们真担心,在高考那种更紧张的气氛中,孩子能否承受得住。真希望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
还有一名学生,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均因为在考场上过度紧张而落榜。如果按平时的考试成绩看,他是完全可以考上重点院校的。第一次高考,考数学时,有一道题他平时没见过,因此紧张起来,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神情慌乱,双眼模糊,看不清试卷,结果以3分之差落榜。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他再次参加高考。但一进考场,他就被笼罩在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中,明明会答的题目,甚至平时熟悉的题目都变得陌生起来,结果又以7分之差落榜。
【神奇魔法锦囊】
詹森效应在学生群体中比较常见。有些名列前茅的学生在大考中或高考中屡屡失利,细细想来,“实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唯一解释只能是心理素质问题,但最本质的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久而久之,他们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之赛场的特殊性,周围人群对他的深切厚望,使他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患得患失。被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最终往往很难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心理学家认为,紧张是一种有效的反应方式,是应对外界刺激和困难的一种准备。有了这种准备,便可以产生应付瞬息万变的力量。因此,紧张并不全是坏事。然而,持续的紧张状态,则会严重扰乱机体内部的平衡,会给身心健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害,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通过自我调节来克服这种心理。
要克服紧张心理,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暂时避开
当事情不顾利时,让孩子暂时避开一下,去看看电影或做做游戏,或者随便出去走走,改变一下环境,这能使他感到放松。一味强迫孩子“保持原来的情况,忍受下去”,只会适得其反。当孩子的情绪趋于平静,而且和其他相关的人均处于良好的状态,可以解决问题时,再让孩子回来着手解决问题,往往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每天晚上做一次反省
让孩子学着这样思考:“我感觉有多累?如果我觉得累,那不是因为劳心的缘故,而是我工作的方法不对。”丹尼尔·乔塞林说过:“我不以自己疲累的程度去衡量工作绩效,而用不累的程度去衡量。”他说:“一到晚上觉得特别累或容易发脾气,我就知道当天工作的质量不佳。”
3.尽量在舒适的情况下学习
记住,身体的紧张会导致肩痛和精神疲劳。人生有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谁还没有些烦琐难熬的事呢?既然明白了这一点,就要学会让孩子自我“减压”,举重若轻,化解紧张。同时,还可以用抑制下来的精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4.把烦恼说出来
当有什么事烦扰孩子的时候,应该引导他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让孩子试着把烦恼向父亲或母亲、老师、学校辅导员等人倾诉,心里往往就会舒服很多。
【神奇魔法链接】帮孩子摆脱詹森效应
孩子受詹森效应影响,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考试期望值过高,而又缺乏自信。只想成功,又怕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各种症状随之而生。其实只要对症下药即可。
放松+淡化考试结果+精力集中+积极情绪+肯定的心理暗示,就可以治疗自信心不足和患得患失症状。
1.放松
英国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专家呼吁,应该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虚度光阴”,从而使他们放松身心。例如,让孩子玩一些他们喜欢玩的游戏,带他们去游乐园,等等。
2.淡化考试结果
我们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适当淡化结果,因为考试毕竟有偶然因素存在,只要孩子有一个努力学习的过程,就可以适当淡化结果。
3.精力集中
培养孩子集中精力,一方面,家长应以身作则。我们可以从小就每天定时给孩子读书,陪孩子画画,和孩子一起听录音故事,甚至当孩子的玩伴,与他做一些智力游戏,言传身教地训练他安静专心地做一件事,那么你孩子也会认真、专注地做事。另一方面,我们不要轻易打扰孩子。例如,孩子玩游戏时全身投入,正是在培养聚精会神的习惯,此时我们切不可任意打扰、干涉和打断。
4.调动孩子的积极情绪
积极的情绪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著名心理学家法迪斯说:“在孩子学会语言之前,他们是从感情的氛围来下结论的,即这个世界是一个忧虑、愤怒的地方,还是一个安全、愉快的地方?”所以,我们平时就要给孩子一种温暖的感觉,哪怕是无意中流露出的一句关怀、鼓励、赞赏的话,也会使孩子受到莫大的鼓舞,感到无限的快乐。
5.肯定的心理暗示
在智力方面,我们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聪明的、有创造力的。在心理素质方面,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坚强、自信、勇敢、有社会适应能力的。在健康方面,我们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健康的,并且会越来越健康。同时使孩子树立“健康光荣”的新观念。
总之,家长的平常心+适当的期待,才是帮助孩子摆脱詹森效应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