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新编怀孕百科
48859500000021

第21章 孕6月:充分感受爱的呼唤(1)

怀孕6个月后,胎宝宝的听觉功能已经相当完善了。他能听到准妈妈和准爸爸的说话声,能听到准妈妈肠胃的咕噜声,一些大的噪声也能听到。当然,胎宝宝最喜欢听的,还是准爸爸准妈妈对自己爱的呼唤。

本月孕育历程

此时胎宝宝发育更加成熟,身长约28~34厘米,体重约600~800克,身体各部位比例逐渐匀称,头围达22厘米,五官已发育成熟,面目清晰,可见清楚的眉毛、睫毛,头发变浓,牙基开始萌发。

胎宝宝的听觉功能已完善了

现在,胎宝宝的听觉功能已经相当完善了。他能听到准妈妈和准爸爸的说话声,能听到准妈妈肠胃的咕噜声,一些大的噪声也能听到,譬如准爸爸开很大声音听音乐、邻居家装修时的电钻声音,吸尘器工作时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等。当然了,愉快的声音会使胎宝宝情绪愉快,嘈杂的声音会使胎宝宝躁动不安。因此,从这个月开始,要特别注意给胎宝宝进行听力方面的训练,譬如跟胎宝宝说话、给胎宝宝听胎教音乐等。

胎宝宝的心音

到了这个月末,胎宝宝的身长已经差不多有28~34厘米了,体重在600~800克,身材逐渐匀称。这阶段胎宝宝的脑部发育非常迅速,虽然从胎盘获得氧气,但是胎宝宝的肺部也在分泌“润滑剂”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我们在呼吸时,肺部的气囊不致压扁或粘在一起。此外,胎宝宝的听力和骨骼也发育很快,心音变得越来越强,如果准爸爸把耳朵贴近腹部能清楚地听到胎心音。所以,从这个月开始,准爸爸又有了一项全新的任务,就是每天抽出2分钟来,戴上听诊器,听胎宝宝的胎心音,这样有助于及时掌握胎宝宝生长发育的情况。

准妈妈的胃口更加好了

这时的准妈妈会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大肚婆”,肚子不仅大了,而且也变得非常能吃,可能一些以前根本不喜欢的食物都能让自己感到很有食欲。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现在是“两人份”了,所以在这段时间增加营养就是给胎宝宝最好的关爱。

准妈妈腹部的变化

到了第23周,准妈妈的子宫已经扩展到脐上约3.8厘米的位置,耻骨联合上方约23厘米。腹部的变化虽然缓慢进行,但此时准妈妈的身体看上去已经圆滚滚的了,体重也增加了5~7千克。

准妈妈下腹胀痛的原因

引起下腹胀痛的原因可能是子宫向后倾斜或是怀孕后盆腔血管充血扩张所致。到了孕中期,子宫不断增大,子宫四周的韧带由原来的松弛状态变为紧张状态,有些准妈妈因牵引而感到下腹部有隐隐的胀痛和下坠感。大多数准妈妈的子宫向右侧旋转倾斜,引起左侧韧带的紧张度更大,所以左侧下腹部的牵引痛比右侧更为明显。

准妈妈的妊娠斑、妊娠纹越来越明显

随着孕期的推移,有些准妈妈身上的妊娠斑和妊娠纹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清晰了。乳房、腹部、大腿上都出现了妊娠纹,耳朵、额头、嘴巴周围也出现了浅褐色的小斑点,不过准妈妈不必担心,妊娠斑只是怀孕期间的生理变化导致的,等过完孕期,生下宝宝,妊娠斑会慢慢消退的。

本月营养饮食

在这个月,除了继续保持均衡营养外,对一些身体情况特殊,例如患有心脏病、妊娠糖尿病、肾功能差的准妈妈,她们在孕期的饮食营养要受到特别的照顾。

注重营养素的储备

在孕6月,胎宝宝生长发育明显加快,骨骼开始骨化,脑细胞数量达到160亿个左右就不再增加,而大脑的重量继续增加,准妈妈应特别注意蛋白质、脂肪、钙、铁等营养素的储备。在这个月,准妈妈身体所需的热量也有所增加,应多吃一些红薯、南瓜、芋头等食物。维生素的摄入可以从绿叶蔬菜中得到。除了必要营养食物的摄入,准妈妈还要多喝开水,以保证尿路通畅、预防尿路感染,如果准妈妈有水肿状况,要白天多喝水,晚上尽量少喝。

心脏病准妈妈的饮食禁忌

心脏病准妈妈因怀孕而使心脏负荷增加,可造成胎宝宝慢性缺氧,影响胎宝宝的生长发育。心脏病准妈妈心力衰竭的机会也会明显增加,一旦发生心力衰竭,会引起心脏病准妈妈死亡,胎宝宝早产,甚至死胎。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除用医药治疗外,科学安排饮食也十分重要。心脏病准妈妈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而富有营养为原则,应多食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钙、镁及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限制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如有水肿时,应控制食盐摄入量,不可大量饮水。有消化不良、肠胃胀满时应忌食产气类食物,如葱、蒜、薯类等。心悸、失眠时,应忌喝浓茶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妊娠糖尿病的饮食对策

这个时候,准妈妈要预防妊娠糖尿病,下面介绍一些妊娠糖尿病的饮食对策:

·患糖尿病的准妈妈要控制饮食量,但是蛋白质的进食量不能少。可多吃一些豆制品,增加植物蛋白质。

·适当增加脂肪以维持每天的供热量。多补充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物。

·如果是含糖量较高的水果,每天最多吃100克,以柚子、猕猴桃、杨桃为主,也可吃些黄瓜、番茄。

肾功能差的饮食调理

肾脏功能差的准妈妈要多吃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类。低胆固醇、低脂肪、高维生素的饮食都是保肾饮食。碱性食物有益于肾脏的健康,可以适当多吃些。日常生活中,对肾脏有保健作用的食物有冬瓜、西瓜、红豆、绿豆、鲤鱼等。

脂肪肝准妈妈的饮食禁忌

有脂肪肝的准妈妈除了怀孕期间各阶段的营养要求外,还要注意这么几点:

·蛋白质中的一些氨基酸有抗脂肪肝作用,蛋白质还可以提供胆碱等抗脂肪肝因子,把脂肪转变为脂蛋白,有利于将脂肪运出肝脏,故每天的食物要注意优质蛋白的补充。

·像有糖尿病的准妈妈一样,摄入每天必需的最低热量,把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里。

·碳水化合物会刺激肝内脂肪酸合成,所以除了每天必需的主食外,应拒绝其他甜食和较甜的水果。

·选择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有利于将脂肪从肝脏中运出。

·充足的维生素可以保护肝细胞不受毒素的损害,应多吃蔬菜。

细嚼慢咽益处多

准妈妈吃东西时应细嚼慢咽,增加对食物的咀嚼次数,这样更有利于人体对营养的吸收。相反,狼吞虎咽式的进食方式,不仅对食物营养吸收无益,还会加重准妈妈消化的负担。

人在进食时,慢慢咀嚼食物,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使消化液增多,这无疑对人体摄取食物营养是非常有利的。通过咀嚼引起的胃液分泌比食物直接刺激胃肠而分泌的胃液数量更大,含酶量高,持续时间长。因此,细嚼慢咽可以促进肠胃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对吸收食物营养更有益。狼吞虎咽无法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接触。食物未经充分咀嚼就进入胃肠道,会使得食物与消化液接触的面积大大缩小,从而影响两者混合,降低了人体对营养的吸收率,也就成了多吃食物并不能多吸收营养成分,这对母婴健康都是不利的。而且,不充分咀嚼食物,还会增加肠胃的负担,使肠胃病更易找上准妈妈。

早餐重要别忽略

上班族准妈妈为了赶时间,常常会忽略早餐。但是,在怀孕期间,应尽可能吃过早餐再上班。时间实在来不及时,可以喝水或牛奶,总之不要空腹。一个不错的办法是在前一天晚上准备可以即热即食的早餐。有些超重准妈妈常常为了减肥而省略早餐,但实际上,越是空腹,食物的吸收率就越高,反而更容易在体内堆积脂肪。

胆囊疾病的饮食调配

怀了胎宝宝以后,准妈妈的胆囊排空时间会延长,胆道中的平滑肌松弛,胆汁稍显黏稠使胆汁容易淤积,所以妊娠期间很容易诱发胆结石。也有一些准妈妈是怀了胎宝宝以前就有胆囊疾病的。这些准妈妈,要注意控制食物中的脂肪和胆固醇。怀孕期间的饮食要清淡,不油腻,不吃煎炸食物,所以只要控制住食物中的胆固醇就可以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饮食调理

准妈妈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除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外,饮食调理也十分必要。

限制水分

水分在体内的积蓄是引起水肿的重要原因。一般有轻度高血压的孕妈妈自己酌情尽量减少水分的摄入;中度或高度高血压患者,对水的摄入要定量控制。

减少食盐的摄入

食盐中的钠有潴留水分、加重水肿、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另外,小苏打、发酵粉、味精也含钠,要注意限量食用。

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和必需脂肪酸

因为从尿液中会损失一部分蛋白质,所以除了并发严重肾炎者外,一般不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往往会加重病情,所以宜多吃植物油增加必需脂肪酸。禽类、鱼类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这两种成分可调节血压的高低。

增加钙、锌摄入量

常喝牛奶、吃大豆及其制品和海产品,可增加钙、锌的摄入,预防血压升高。

多吃蔬菜和水果

每天保证摄入蔬菜和水果500克以上,有利于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每周至少吃一次鱼

准妈妈多吃鱼,可使胎宝宝更加聪明。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D和钾、钙、锌等矿物质元素,这些都是胎宝宝发育所必需的。此外,鱼中有非常丰富的牛磺酸,后者能够直接影响脑细胞的增殖与成熟,对促进大脑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牛磺酸还能间接地刺激人体对锌、铜、铁及其他16种游离氨基酸的吸收与利用。

适当多吃黑木耳

准妈妈可以适当多吃一点黑木耳。黑木耳营养丰富,具有滋补、益气、养血、健胃、止血、润燥、强智等功效,是滋补大脑和强身的佳品。黑木耳炖红枣具有止血、养血的功效,是准妈妈及产妇的补养品。

花生、芝麻营养好

花生被世界公认为是一种植物性高营养食品,被称为“长生果”“植物肉”“绿色牛乳”。中医学认为,花生具有醒脾开胃、理气补血、润肺利水和健脑抗衰等功效。吃花生时不要去掉红色仁皮,红皮是利血物质。花生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能强化记忆、抗老化、滋润皮肤,所以它对准妈妈保持完美容颜有好处。

芝麻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中医学认为,芝麻有填精、益髓、补血、补肝、益肾、润肠、通乳、养发的功能,准妈妈在孕前、孕中适当多吃芝麻对自身和胎宝宝都有益。

水果好吃要适量

在未怀孕时,可能准妈妈就喜欢吃水果,既减肥又美容,当然是女性的首选零食。怀孕后,就更要多吃水果,因为胎宝宝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维生素参与细胞的合成。

虽然蛋类、蔬菜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经过烹调往往流失很多,而水果就不同了,清洗干净就可以直接吃,这样就有效避免了维生素的流失。因此,准妈妈吃水果,是对母胎健康都有利的。但是你知道吗?水果并非吃得越多越好。

营养专家指出,虽然水果和蔬菜中都有丰富的维生素,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不高,但是蔬菜中却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如果过多地摄入水果,而吃少量的蔬菜,就会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而且,有很多水果中含有较高的糖分,准妈妈吃得太多可能会引发糖尿病。因此,正常情况下,如果是橘子、苹果或猕猴桃,准妈妈每天吃100克就可以了。如果是西瓜、草莓等季节性水果,每天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00克。

准妈妈饮食不宜饥饱不一

有的准妈妈担心吃得过多,胎宝宝会过大过重,不利于分娩,或者是忧虑自身发胖增重,影响产后体形美,因此有意识地节食。如果营养物质摄入受到人为限制,可使准妈妈抵抗力下降,易患多种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还可以使体力下降,不利于日后分娩。同样,有的准妈妈大吃特吃,一次吃得过多,大量的血液就会集中到胃里,反而造成胎宝宝供血不足,影响胎宝宝生长发育。

本月孕期保健

孕期已经过半,到了这个时候,准妈妈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监护,日常保健如何进行,都还有很多知识需要掌握。

定期化验尿蛋白

在妊娠20周以后,一般每隔2周去医院化验一次尿蛋白,测量血压,检查有无水肿等。一旦发现出现水肿、蛋白尿、高血压其中两种症状者,即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会出现蛋白尿是由于血压升高后全身小动脉、肾小动脉收缩痉挛,导致肾脏缺血缺氧,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肾小管吸收功能不全,出现蛋白尿。定期检查蛋白尿可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识别胎宝宝脐带的真假结

脐带是连接胎盘和胎宝宝之间的纽带,也是母体及胎宝宝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如脐带异常或受压使血流受阻时,将影响胎宝宝发育,甚至危及胎宝宝生命。有时胎宝宝的脐带会出现打结的情况,一般脐带打结有假结和真结两种。

脐带假结是指脐血管较脐带长,卷曲似结,或脐静脉较脐动脉长形成迂曲似结。一般无大危害,很少因血管破裂而出血。

脐带真结多在妊娠3~4个月发生,一般多发生于脐带过长,开始为脐带缠绕胎体,后因胎宝宝穿过脐带套环而成真结。脐带真结较少见,发生率为1.1%,其围生期死亡率为6.1%。脐带打结是无法预防的,只能通过观测胎动情况来了解,准妈妈一旦察觉胎动异常,应立即接受检查,请医生确诊到底是何种情况引起的。

警惕前置胎盘

正常情况下,受孕后胎盘就开始生长发育,附着在子宫体上部的前壁或两侧壁。如果胎盘附着在子宫的下部,将子宫内口全部或部分遮盖住,就叫做前置胎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