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四大沟通模式
4882800000019

第19章 附录其他基于儿童状态的沟通模式(3)

刘若西拥有自己的公司,虽然效益还可以,但她感觉并不好,因为她觉得自己为这个公司付出了太多。公司给员工的待遇在同行业中算不错的,所以刘若西认为公司的员工应该对她感恩。很多时候,她希望员工像对家人一样对她。她安排员工培训,为他们规划职业方向,但总有一些人不按她说的做,这让她非常愤怒。对于那些不服从安排的员工,她会非常气愤,处处找机会指责他们。最近有两个骨干员工突然辞职,让她有了一种被家人背叛的感觉,于是情绪极差,对其他的员工也不理不睬。

公司这两天正好要搬家,她事前只告诉了助理,其他人都没有通知,因此搬家时显得很混乱,她又一次体会到内心的悲凉:“没有一个人来帮我。”

搬家公司的人因为东西太杂乱提出要加钱,她让助理查了一下去年的价格,根本没这么高,这更让她气愤:“连搬家公司的人都欺负我。看来人就得对别人狠点,这样别人才能对你好。”

不同于前一个例子,这个情境中的刘若西开始时是以“拯救者”的心态出现的:她认为像神一样的自己为员工创造了各种机会,员工就应该像孩子对家长一样服从她的安排,所有事情要按她设计的方向走。

其实,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别人生活中的“神”,同样,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生存的能力。不论是老板还是家长,都不可能扮演这种角色。但当刘若西发现员工并没有按她的设计做的时候,她就变成了一个“迫害者”去指责他们。等员工离开的时候,她又变成了“受害者”:“我已经对你们这么好了,你们怎么能这么对我。”这是游戏的高潮也是结局。

很多时候,刘若西其实是在自己寻找这种“受害者”的感觉。比如公司搬家的事,她原本可以通知公司的所有员工,一起准备,但她故意不去做,像一个孩子一样赌气,潜台词:“我谁都不求,我自己可以。”当搬家陷入混乱时,她成功地体会到了那种孤独的感觉。她不会反省是自己故意没有组织好这件事,她会认为:“看,你们就是不关心公司的事。”

自我心理状态:整个游戏过程中,刘若西有时是一个“苛责的母亲”,想控制每个员工;有时又变成“受伤的儿童”,自虐般地体会被抛弃的感觉。但更多的时候,她是处于无助的“儿童状态”。

漠视:这种惯性的游戏让刘若西漠视了自己真正存在的问题:她在职场中寻找本该在家庭中存在的亲密和包容感,她无法在家庭关系中得到安全感才是她真正存在的问题。当她把“亲密感”这一期望放在不合适的人身上时,必然会是失败的。在公司中,她有时扮演“家长”,有时又扮演赌气的“儿童”,这种混乱的角色也会让员工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和上司的界限在哪里。一个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本来是自己的事,她为员工选定发展方向更像一个“家长”做的事,这超越了正常的界限。

如何调整:首先,她应厘清自己的角色。老板就是老板,需要负责的是公司的整体运营,而不是控制每个员工的人生。

其次,她必须勇敢面对自己家庭中的亲密关系问题。逃避和转移不是办法,也不可能得到心理补偿。在自己的家庭中得到这种亲密感,会让刘若西的工作状态变得平和,也更有力量去处理职场事务。

最后,尝试和员工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模式。作为老板,可以规定员工的工作内容和目标,如果员工不符合公司要求,可以运用管理制度去规范,而不是像父母对青春期的少年一样纠结着:“我都是为你好,你为什么不能按我说的做?”

沟通游戏五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一首歌颂教师的歌曲。歌中的“你”是教师,歌曲赞扬了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情怀,叙述了学生受到老师的感召,长大后也成为一名老师。我们此处借用这句歌词,是说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影响巨大,以至于很多孩子无意识中在重复父母的生活或感受。他们下意识地按父母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去生活,而对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不能全部察觉。

情境1:像我爸一样

让我们看看《老友记》中的一段剧情:乔依买了游艇,正在让瑞秋教他如何驾船:

瑞秋:我们的课还没有上完,我要给你重复一下那些基本要点,准备好了吗?

乔依:好吧。别麻烦了,我已经懂了。我想把船开到那一船小妞旁边去。(他兴奋地和美女们打招呼)

瑞秋:好吧,你想跟那些小妞鬼混,啊,水手乔依。开始,快问快答:这是什么?

乔依:嗯,船上的绳子?

瑞秋:(一边忙碌一边说)错了,要怎么把主帆拉上去?

乔依:嗯,摸一下就行了?

瑞秋:不是,如果我说我们要转向了,你怎么办?

乔依:我会说,随你转?嗯,等等。我知道,这一题我会。

瑞秋:(气愤地把汽笛放在乔依耳边鸣响)时间到,你答不出了。

乔依:我也聋了。

瑞秋:好,你继续开玩笑吧。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就会没命,听懂了吗?(边说边气愤地敲打乔依的头)

乔依:(吓到了)懂了。

瑞秋:别只说你懂了,这不是游戏,你可能会受伤。你是要注意听我说话,还是想死呢?

乔依(快哭了,委屈地坐下):我想从船上打电话给钱德。

某天在咖啡馆里

瑞秋:我们哪天再出海,伙伴?

乔依:我不知道水手该怎么做,但我死都不要出海了。

瑞秋:为什么?

乔依:因为你在船上太凶了。

瑞秋:我只是想在船上教会你。

乔依:我的确学到教训了,那就是“瑞秋很凶”。

罗斯:(点头)对啊,没错。我记得她驾驶她爸的船,带我出海,完全不让我插手。

瑞秋:我想让你帮我,但你连动都动不了,因为你穿了三件救生衣。

罗斯:我们得敬畏大海。(气愤地走了)

瑞秋:乔依,如果你觉得我很凶,对不起。但我告诉你,我一点也不凶。我爸才凶,以前在船上,他总是对我大吼大叫,那真的可怕。我是个很棒的老师。

乔依:好老师会说“把啤酒放下,猪头”?

瑞秋:好学生会在上第一堂课时,喝掉七罐啤酒?

乔依:是六罐半,你把最后一罐从我手里敲掉了,记得吗?

瑞秋:我不希望你被船的桅杆打中。

乔依:我的确被打中了。如果我能喝完最后一罐啤酒,也许没那么痛。

瑞秋:好吧,我会试着小声点,不再对你大喊大叫。

乔依:你不会再使唤我?

瑞秋:我不会再使唤你。

乔依:你会对我很好?

瑞秋:我会对你很好。

又一次出海

瑞秋:好的,乔依,你做得非常好,现在我让你站到“左舷”去。

乔依:(不知所措)该往哪边?

瑞秋:还记得哪边吗?

乔依:不,不记得。

瑞秋:是左边,没关系,亲,这题太难了。

乔依:为什么不说左边就好了。

瑞秋:好的,左边。

乔依:(在原地坐了下来)

瑞秋:(强忍着脾气)左边。

乔依:嗯。(仍然没动)

瑞秋:(实在忍不住了,大声喊)坐那边去!

乔依:看到没,你又大喊大叫了。

瑞秋:没有。(很小声,语气充满爱意)我没有大声。

乔依:好,既然我已坐在左舷,我要喝一罐啤酒。你看到我刚才做了什么?

瑞秋:风有点大,麻烦你把“船绳”拉紧。

乔依:(不知所措)你说了一堆我听不懂的话。

瑞秋:乔依,别这样,我刚刚才教过你。

乔依:你教我的时候,有只鸟衔着鱼飞过去了,你看到了吗,那真的很恶心。

瑞秋:(一边气愤地自己拉船绳,一边忍无可忍地大声喊)我没有看见鸟和鱼,我没看到!是因为我忙着教你驾船。很明显,那是不可能的!

乔依:(吓得站了起来)你又大喊大叫,我不学了。

瑞秋:什么意思,你不能放弃,为什么?我不允许你那么做,葛林家的人不会放弃。

乔依:葛林家的人?我姓崔比亚尼,崔比亚尼家的人会放弃。

瑞秋:哦,我的天啊。我刚才说“葛林家的人不会放弃”,是吗?我真的说了吗?

乔依:是的是的,你还在对我大喊大叫。

瑞秋:不,我没有对你大喊大叫,我在对你身边的空气大喊大叫。天哪,乔依,我就跟我爸一样。天啊,这真的太可怕了。我很努力避免不要跟我爸一样,却没提防这点。我很抱歉,乔依,我只想教会你驾船。

稍后,两人将船停在岸边喝酒聊天。每人拿了一个三明治吃起来,瑞秋掉了一点。

乔依:你在干吗?

瑞秋:对不起。

乔依:(忍不住喊起来)别那样,好料都掉在地上了。小心点,你浪费了好吃的烟熏牛肉。

瑞秋:(诧异地看着他)

乔依:(瞬间恍然大悟)哦,天哪。我像我爸一样了!

剧中瑞秋的父亲对人挑剔、不尊重人,对孩子充满了指责。当瑞秋一坐到游艇上时,“父亲”的言行就在她身上重演:她不由自主地焦虑,对乔依大喊大叫而毫不自知。同样,乔依的父亲对食物过分看重,发现有人浪费吃的就会失态。幸运的是,乔依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生活中的我们也一样。在某些问题的态度上与父母完全相同,尽管那种态度和观念不再适应当下的生活,我们还是固执地不肯改变。

情境2:妈妈的加强版

曾经有一个妈妈带着6岁的女儿来找笔者咨询,原因是女儿总是拔自己的眉毛,几乎都拔光了。孩子马上要上小学,妈妈担心别的小朋友看见她没有眉毛,会笑话她,想看看心理咨询能不能帮孩子解决问题。

因为孩子还小,不可能像成人一样用语言来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笔者让孩子自己在沙盘里摆些玩具,再和孩子妈妈交流一些情况。

妈妈说,他们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妈妈自己是学教育的,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模式。妈妈的教育理念是希望女儿成为自己的“加强版”,而爷爷奶奶和孩子爸爸都不认同妈妈的理念,觉得顺其自然就好。妈妈感到自己在这个家是孤独的,说着说着眼圈红了。

在妈妈叙述的过程中,我注意到玩沙盘的孩子时不时抬头看看妈妈,听妈妈说到不高兴的事情时,孩子还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那个表情不是一个6岁的孩子该有的。在那一刻,我看到了这个孩子心里的沉重,叹气的背后是对妈妈的心疼与担忧。

孩子的沙盘完成了。她摆了一所房子,五个人:是孩子自己的家。沙盘上,“爸爸”、“爷爷”、“奶奶”很亲密地在一起,“妈妈”在另一边,有个“小孩”在中间,更靠近“妈妈”一点。这就是孩子心中的“家庭结构”:孩子很想亲近爸爸他们,但心疼妈妈的孤单,所以又不得不忍耐着压力去靠近她。

提到孩子的眉毛,我问妈妈一个问题:“孩子长得像谁?尤其是眉毛眼睛。”

妈妈想了想回答:“眉毛像爸爸,比较粗,比较浓。而我的眉毛比较细。”然后妈妈还提到,孩子经常坐在她怀里说:“妈妈,我喜欢你的眉毛,细细的,好看。”

我让妈妈体会了一下沙盘中那个小孩的感受,妈妈哭了,说没想到孩子会有这样的心思和感觉。孩子行为的潜台词就是:“把自己的眉毛拔得细一些,比较像妈妈。”在孩子的心里,这是一种对妈妈的认同和安慰。

这个妈妈对女儿的期望非常明显,就是成为自己的“加强版”,也就是另一个自己。而只有6岁的女儿感受到了妈妈在家庭中的孤独,也开始去认同妈妈,拔眉毛只是一个方式。

所以,当所有的父母在说自己为儿女付出了多少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孩子也在用另一种方式去为父母付出。6岁的孩子用这种方式去认同和支持母亲,是很多父母不会想到的。孩子的情绪说明了:孩子的妈妈应该调整自己在整个家庭中的位置及态度。

妈妈可以如何调整

作为母亲,不要把孩子牵扯进自己的婚姻矛盾,要用成人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协调家庭关系。

要用心观察孩子的个性,才能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方向,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模式成长。

勇敢地面对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理想,客观地评估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如果有可能,尽力去争取;如果没有可能,尝试去放下。如果“放下不合适的期待”有困难,可以找朋友或专业人员帮助自己。

情境3:乖乖女

35岁的欣然还没有结婚。从小她就是乖乖女,学习好,听话,喜欢照顾弟弟妹妹——在邻居和亲戚们的眼中,小时候的欣然是个懂事的“小大人”。

欣然妈妈十几岁时因为家庭变故辍学了,没有上成大学是妈妈最大的遗憾,所以非常看重欣然的学习。欣然也没有让妈妈失望,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非常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