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四大沟通模式
4882800000010

第10章 “我好,你不好”式的沟通(8)

在生活中或者职场上你也许经历过上面的情况,吵起来的人其实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吵,要解决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而且表面看上去一定有一个赢家,这个情境中,表面上的事实是钱德赢了,他达到了目的,仍然可以抽烟。但实际上他的潜台词是:“嗨,你们吵起来,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吸烟了,没人再纠正我的错误了。”其实这就是一种“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定位。

沟通中的自我心理状态

在这个沟通中,开始时,钱德提出要求:我能包容你们的缺点,你们不包容我的,这不公平。表面上看这像是成人在维护自己的权利,其实大家担心的是吸烟对钱德身体的影响。但狡猾的钱德在此偷换了概念,让大家把他抽烟的问题和其他人的嗜好混为一谈,于是得以全身而退。

其实在表面之下隐藏着另一种沟通,这就像一个聪明的宝贝,进超市前妈妈说:进了超市谁都不许乱买东西啊。进去后,爸爸拿了两瓶啤酒,宝贝马上说:说了都不让买,他为什么买啊?(太好了,他买我也可以买。)这时父母反而会一时语塞。

所以这个沟通过程在心理层面的真实状况是:一个表面上听话的孩子用指责另一个孩子的方式来赢得自己的权利。潜台词:“你们可以我就可以啊。”钱德的做法正是这样:“你们有这么多问题,我也可以有一个:抽烟。”

在沟通中什么被漠视了

在此情境中,游戏的发起人钱德,漠视的是自己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抽烟影响健康是一个大事情,对钱德来说,父母离婚后他过早地学会了抽烟,用来缓解自己的焦虑与孤独情绪。长期吸烟对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用了很大的毅力才戒掉。现在烟瘾复发,健康再度遭到威胁。他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小缺点而已,和每个人都有的缺点并无不同。这就是一种儿童的方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自己可以得过且过。他并没有真正像成人一样对自己的身体负责,挑战戒烟,因为那是痛苦的。一个“儿童”肯定是要想办法逃避痛苦和责任的。

在这个情境中,一个获得暂时胜利的“儿童状态”的人很难自我调整。因为他呆在一个习惯的舒适状态中,而且表面上看是赢家。虽然是暂时的,但他仍然不会想去改变,所以需要周围的人调整如何不进入他的游戏。

其他5人可以如何调整

回到对话,我们看一下转折发生在什么地方:首先被拉入游戏的是乔依,他被指出毛病后感觉到了不安全,马上求证是不是这样;乔依得到瑞秋(第二个进入游戏的人)的肯定回答后,把矛头指向正咬头发的菲比。罗斯表面上没有跟大家一样攻击别人,只是出来保护菲比,但其实也进入了游戏,按照钱德的方向走了,脱离了原来的戒烟问题。乔依感觉罗斯维护菲比是对自己的挑战,于是又把矛头指向了罗斯,游戏此时加剧了。罗斯为自己的辩解遭到了瑞秋的耻笑,菲比此时跳出来指责瑞秋来回报罗斯对自己的保护。此时游戏到了高潮,罗斯和菲比、乔依、瑞秋、莫妮卡或两两一派、或自成一派,吵成一团。所以调整的关键是一定要有一个人记得当初对话的初衷。

当然,如果这是由第一个人乔依提出来最好,他可以马上说:“嗨,不要浑水摸鱼,你这个性质不同,确实是大事。”也就是说,一定要有一个人在被攻击时保持“成人”的理智,而不是变成感到害怕的“小孩”,马上为自己辩解或是拉别人下水。

情境2:分权制衡

这种方法甚至也是“帝王术”的一部分。下属之间有矛盾,才可以制衡,所以要防患于未然。分权制衡甚至有意制造冲突、乱中求稳也是帝王常用的手段。

三国时,刘备临终托孤,文托诸葛亮、武托李严,实际上就是用的这一招。他怕诸葛亮完全操纵西蜀政权,就令在川中自成一系的李严掌管内务,其实就是让他们相互制衡。李严是一个奸佞小人,对于这点刘备也是相当清楚的,他的想法是:一忠一奸,相互掣肘,组成了一个稳定的架构。对比同时期吴魏两国:魏国是强人司马氏专权,结果夺了曹家江山;吴国是小人专权,结果让朝廷内讧迭起。而刘备的这种安排使得蜀汉绵延数十年而内部不乱。

还有一个善用分权制衡的人是明朝的嘉靖皇帝。从即位时为父亲争取封号开始,先是杨延和与张璁之间的议礼,然后是张璁与夏言之间的党争,严嵩等与徐阶集团的斗争,及至张居正、杨继盛、戚继光、海瑞、胡宗宪……能人辈出的嘉靖朝,奸人也很多。而在这种局面下,嘉靖居然能做到20多年不上朝,既没有被人推翻,也没有被人篡权,统治长达45年。这就必须承认嘉靖的能耐在于能够很高明地驾驭群臣,既善于制造党争,也善于平衡党争。

分权制衡要求帝王有很高的智慧,以上两位如果算是聪明,那康熙这位就绝对是智慧了。康熙朝早期有索明两党,各有大员与皇子,势均力敌。而康熙在对这两大党派的组成人员、争斗情况心知肚明的情况下,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一把尺子量到底,对两派的人均委以重任,有过错时也都重罚。这使得索明两党尽管相互斗争,但在事关朝廷利益的大事上却不敢懈怠,为了巩固权力、扩大势力,不断向康熙讨好尽忠。康熙居高临下,游刃有余地掌握着全局。

很多人在现在的企业经营中也学习了这种方法,在权力纷争中制造矛盾并利用矛盾。但这种方法有一个前提,就是制度是基本完善的,而且领导也要像康熙一样,极具智慧。如果制造矛盾又没有完善的制度,领导自身又不具备智慧,就真的成了游戏,损失的是公司的利益。就像下面这个案例:

某游戏公司这些年一直没有开发出像样的产品,技术总监带着一部分老员工终于做出点眉目,这时,董事会新聘的总经理到位了。

总经理发现自己很难插手技术总监的工作,担心这样下去自己大权旁落,所以他招聘了一位据说非常有经验的副总。副总来了以后,很快招了一批新人,他急于把架构搞好,这样才能搞好研发。但在用人时,发生了冲突。副总招的新人技术水平没有老员工高,薪酬却超过了老员工。人力资源部门遇到这个问题只能请示总经理,而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当然维护副总。于是,一年下来,老员工流失严重,技术总监虽然有意见,但没有话语权,最后项目不得不终止。而新来的副总并不专业,折腾一年,人招了不少,事并没有做成,公司的情况岌岌可危。

这是职场上常见的情况,为了大权在握,上位者制造下位者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没想到结局都是输家,没有赢家。

前面说过,制衡要求领导有非常高的智慧,也就是“成人状态”理智的思考能力,可以制造和利用竞争,但那些与企业生死存亡相关的大事是不能用来争的。这点上,总经理没学到帝王术的精髓,让制衡完全成了儿童状态的游戏。

表面事实是总经理像一个运筹帷幄的舵手一样,安排了副总制衡技术总监,但实际上,总经理对公司的状况没有把握,内心像一个充满了担忧的小皇帝。他真实的动机和潜台词是:“我要找一个人来帮我对付你(技术总监),让你们互相打架。”遇到冲突时,总经理想的是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公司的利益,所以造成了局面的混乱。

沟通中的自我心理状态

这个游戏是个管理过程,而实际上,管理就是一种沟通方式。

总经理表面上看像是在制造公司的平衡,实际上是像小孩一样在保护自己手里的东西,担心被别人抢走。沟通的动机实际是:“有人帮我了,你就不行了。”所以这是从“儿童状态”出发的管理:出了冲突,不看对错,只看谁对自己当下的利益有好处。

在沟通中什么被漠视了

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总经理漠视的是问题改变的可能性。技术总监在企业工作多年,对公司非常忠诚,从职业前景上说,他的技术背景是优势也是劣势,使他很难取代总经理。而总经理漠视了两人利益的一致性,只看到了上任初期自己的茫然无措,就轻易下了结论:技术总监在和自己作对。

总经理可以如何调整

无论以何种角色进入到一个系统,我们都会有不安全感,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阶段需要的是多看、多听,缓下结论。那要怎么去看呢?最好的答案是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

一个成熟的管理者观察环境时,需要看到三个方面:系统、他人、自己。

首先是整体“系统”如何。即公司的现状如何。什么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希望在什么地方;什么又是弱项,如何避免;要看到公司短期内可以实现哪些目标。

其次是“他人”。也就是他人在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如技术总监和他的团队,看清他们在系统中是什么样的位置,有什么作用,而不仅仅是关注他人与自己的矛盾或者分歧。

最后是“自己”。自己进入这个系统中,目前合适的角色是什么。比如在这个案例中,很明显是做好技术总监的辅助工作,一起完成新游戏的开发,这样才是尽快取得成绩的理性办法。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看到这三个方面。如果只看到“系统”,就会觉得有很多问题,没有希望;如果只看到“他人”,尤其只看到他人与自己的矛盾,只会让自己更焦虑和不安;如果只看到“自己”,就会像案例中的总经理一样,疑虑战胜理性,最终没能处理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