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杜甫在奉先待了没多久便返回长安任职。不知道是不是杜甫命中没有官运,这年年底,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附近)起兵,天下陷入纷乱之中。天宝十五年初,即公元756年,安禄山占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
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母亲是突厥人,安姓为其继父的姓氏。安禄山30岁时步入军旅,之后,以狡黠及反应迅速赢得赏识,仕途上一帆风顺,节节高升。
天宝元年(742年),安禄山升为平卢节度使,时年刚满40岁。节度使本是都督所兼有的一种特殊名义,最先设立于高宗时,凡是都督而持有中央所颁给的旌节者,称节度使。最初这只是一种重要的形式,而非正式官职。到玄宗时,先后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十大兵镇,最高长官称节度使,至此埋下了唐朝藩镇割据的伏笔。
最初设立节度使的用意是纯粹的军事目的,旨在防御外族,保卫疆土。但到天宝后期,节度使俨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例如安禄山任范阳节度使,不但可任意调换部将,还可保举其辖区内的官吏。
由于节度使一面拥有庞大的武力,同时又掌握地方政权,因此他们的辖区渐渐变成半独立的封建王国。节度使不甘心为人臣的时候,起兵反抗在所难免。
安禄山具有少数民族血统,个性十分粗犷,又懂得逢迎、谄媚,手腕极强,他尽量逢迎李林甫等朝廷奸佞,使得李林甫对他大为赞赏,常在玄宗面前为他美言,因此玄宗也对他十分宠爱。
天宝十年(751年),安禄山恃宠而骄,求玄宗赐给他河东节度使之职,结果玄宗竟然答应了。如此一来安禄山便身兼三镇节度使,坐拥重兵,荣耀君宠达到顶峰。
“人心不足蛇吞象”,安禄山不满足于这样的荣宠高位,他暗中扩大势力,贿赂群臣,同时派间谍刺探朝中大小事务,到后来,连杨国忠都制衡不了他。天宝十四年(755年),玄宗下令召见安禄山,安禄山称病抗旨。不久后,安禄山便以讨伐奢淫的当政宰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一带起兵造反。
安禄山的军队中,史思明带领的一支最为骁勇。史思明也是营州人,与安禄山关系密切,从军后也屡建战功。安禄山起兵造反一事,史思明参与谋划,并一直亲力亲为,所以此次叛乱被称为“安史之乱”。
天宝末年,宫廷内室奢淫之风弥漫,政权落在无能无德的杨国忠手上,觊觎大唐江山、一直很有野心的安禄山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立刻将一直以来的谋划付诸行动。
安禄山很清楚中央政权的腐败,他算准了中央军队的懦弱无能。当时宿卫京城的军队都是从农民中挑选出来的精壮之士,缺乏战斗经验,平日又养尊处优,士气日益衰颓。相比之下,安禄山的藩镇边兵就不同了,他们经常与外族有规模不一的战事,一直保持着强劲威武的实力,再加上藩镇士卒的人数远较中央守卫军多,胜负之势实在很明显。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造反。他的行军路线是从蓟州(今天津蓟县一带)、幽州(今京津地区)两地出发,一路向西南,先攻下恒州(今山西大同),然后再西入太原,进而攻入长安。鉴于对阵双方兵力悬殊,安禄山的军队所过州县,唐军望风瓦解。安禄山攻入太原时,太原地方长官将其起兵叛唐的消息传回长安,玄宗还不相信这是事实,还认为是有人在挑拨离间,直至各地沦陷的情报纷纷传至京师,玄宗才发现大事不妙,于是赶紧召集群臣商量防御之策,然而为时已晚。
百姓在没有内乱之时尚且过着贫困交加的生活,如今内乱一起,朝中显贵为保全自身,更加巧取豪夺,加重兵役和徭役。叛军占领地区的百姓们饱受蹂躏,不仅家庭破碎、骨肉离散,就连原来稍可容身的房屋都被焚毁或破坏,到处哀鸿遍野,惨不堪言!
朝廷为防卫东都洛阳,特招募了六万人左右。在这之前,为了讨伐外族就已经征调了不少壮年,而且每次战役的伤亡人数都不少。因此此时能够募得的兵源,在素质上已经不是一流的了。
十二月初,安禄山奔洛阳而来。洛阳守将率军出城迎战,厮杀过后,乱尸堆积,已分不出敌我,战场上尘土飞扬,一片混沌。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叛军攻占了洛阳城外的其他小城,军心大振,而唐军则士气消沉,一蹶不振。
十二月中,洛阳沦陷。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这时候,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时局已混乱得不可收拾,四处都是逃难的百姓,茫茫然不知何处才能安居,何地才没有战乱、没有伤亡、没有离别分散。
杜甫刚回长安任职时,眼前的局势已经使他感觉到他所忧心的事终将来临,眼看着各地传来的消息及流离四散的百姓,杜甫不免有所警惕。据从沦陷地区逃出来的难民说,叛军一到就开始烧杀掳掠,无所不为,侥幸逃离者寥寥无几。
听说安禄山已准备攻打长安,杜甫立刻想到在奉先的妻儿,他焦急不已,跟着人潮离开长安,先到奉先去探视妻儿,再作安排。
杜甫回到奉先收拾妥当之后,便带着一家大小前往白水避难。他们到白水后寄居在舅舅家中。六月间,哥舒翰坚守潼关失败,长安危矣。玄宗仓皇逃亡蜀地。杜甫带着妻子和孩子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
七月,长安被攻陷,玄宗已逃往蜀地,留在长安的皇孙王族被大肆屠杀,宫阙则被叛军纵火焚烧,昔日的繁华顿成废墟!随着玄宗一起奔向蜀地的军队回头望见烈焰冲天的长安,他们的沉痛悲哀无法自制,因为他们的家室子女都还留在那儿,在哀伤之余,一股怨恨昏政之心也跟着滋长。
当几千名军队带着悲痛的心情到达马嵬坡时,便都不愿意再前进,将士们不愿护送祸国殃民的杨国忠和杨贵妃,于是推派代表向玄宗转禀众人的意愿,除非诛灭杨国忠和杨贵妃,否则便不肯前往。玄宗迫于无奈,只得忍痛赐死杨贵妃,诛杀杨国忠。杨氏兄妹一时风光无二,最后落得这样的结局,也实在可悲可叹!
八月间,百官拥玄宗之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灵武),是为肃宗。
颠沛流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杜甫的逃亡生活可想而知。他对妻子和儿女始终怀有愧疚之心,自己为人夫、为人父,不能保证他们的温饱,还要让他们跟着自己受这等离乱颠沛之苦。其内心之凄楚,不难想见!
奔走在路上的难民彼此相遇都没有一丝笑容,大家都是背井离乡的流浪者,国恨家仇齐上心头,满腔怨愤,向谁诉说?他们不论是年老或幼小,除了神情疲惫外,衣着都是褴褛不堪,谁也没有多余的精神去注意外表的整洁与否,大伙儿只关心能否走到一处和平的地方,开创新的生活。
日复一日的奔波,食不知味,睡不安宁,前途茫茫。有些老弱妇孺,不耐长途跋涉之苦,倒毙在路旁的比比皆是,真是一幅惨绝人寰的流民图。
杜甫一家从白水北上,欲往鄜州(今陕西黄陵一带)。这段路程不仅要穿越荒山野谷,还要走过偏僻而少有人迹的地方。飞鸟时常盘旋在上空,远处的树林里隐约可听到野兽的吼叫,使人心惊胆战、倍感凄凉。
放眼望去,逃难的人群疏疏落落地找了块较平整的地方坐下休息,疲惫不堪的难民东歪西倒地靠着树干,有的索性直接躺在草地上,有人两眼茫然地看着地面,垂头叹息。除了微风掠过树梢的声音外,就是妇孺们受不住流离颠沛之苦的哀泣声。最使人心酸的就是孩子们的哭泣,大人们尚且能够强忍着饥饿,但不懂事的孩子如何忍得住?尤其是襁褓中的婴儿,他们的哭声使得父母长辈更加心酸。
事实上,在杜甫前往鄜州的一路上,不只是老弱妇孺受不了跋涉的煎熬,就是杜甫自己也身心俱疲。当时一起逃难的人本来很多,后来大家往不同的方向走,和杜甫一起要去鄜州的只有数十人上下。杜甫到鄜州是想去投靠一个名叫孙宰的朋友。
饥饿是整个逃亡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干粮不多了,杜甫就学流民们一样采些野菜充饥。当他们深入山区时,远远传来一阵虎啸猿啼,流民们胆战心惊不寒而栗,大家战战兢兢地走,不敢随意出声,深恐引来虎狼。不过小孩子很难不表现出害怕,他们常常被吓得哇一声便哭了,大人们只好连哄带骗,用尽办法使他们安静下来。通过山区后,大家才松了口气。
这种困顿艰险的旅途后,杜甫一家终于到了朋友孙宰居住的地方——鄜州三川县。当杜甫带着妻儿抵达孙宰家时,已是夜晚,家家户户都已紧闭大门,原野里一片寂寥,只有不知名的虫子在喃喃私语。
孙宰对杜甫倒是非常热诚,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菜肴,又腾出一间宽敞干净的房间给他们。杜甫对孙宰的古道热肠感激涕零,一家便暂时寄居于此。
约莫过了半个月,杜甫一家人在旅途中的疲惫已逐渐恢复,虽然生活相对安定下来了,但杜甫因关心国事而产生的忧虑却没有丝毫缓解。
十月,杜甫得到了关于战争的消息,唐军在陈陶(今陕西咸阳东)及其附近的青坂接连吃了两场败仗,且伤亡惨重。杜甫感慨连连,于是写下了记载陈陶、青坂两场惨剧的战争史诗。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悲陈陶》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悲青坂》
《悲陈陶》中的“四万义军同日死”一句虽然只有七个字,却活生生地道尽了战争的悲惨。四万生灵在同一天同一地点为国捐躯,这是多么巨大的代价!《悲青坂》中的“忍待明年莫仓卒”一句,在悲痛之后,又委婉地劝说要忍着耻辱,待明年好好准备收复失地。杜甫苦口婆心、忍痛求存的爱国之心和怜恤之心,在这两首诗中表露无遗。
被叛军掳
不久后,杜甫得到了肃宗即位于灵武的消息,他打定主意要跟随在天子左右,为国家人民做些事情,因此便将妻儿托付给孙宰照顾,满怀憧憬地前往天子的所在。杜甫的妻子很体谅丈夫,她强忍着泪水送他出门。
不幸的是,杜甫在半途中被叛军所掳,一路押到长安。这些叛军素来没什么纪律,他们在路上随意逮捕民众,不管老弱妇孺,都一样抓去当俘虏,杜甫也成了俘虏之一。
杜甫离家被掳时,是肃宗至德元年的冬天,他被送到长安不久后,便是至德二年,即公元757年,这时,杜甫46岁。
冬去春来,重回故城的杜甫心情极端复杂。长安十年,在他生命中是多么重要的一个时期,虽然潦倒穷困,但他很清楚,自己在这十年间埋藏了多少理想和期望,而今重回旧地,昔日繁华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满目凄凉惨淡,怎能不令他感到伤感?杜甫素来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当他看到长安的断壁残垣时,他默默地悼念这兵荒马乱中牺牲的无辜百姓,同时不免慨叹大唐的盛世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杜甫被掳时一身褴褛,所以叛军并没有对他多加注意,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任他自由走动,这使得杜甫能够在长安城内四处闲逛。他曾回到从前居住的地方,在那里寻觅十年前的踪迹,顺便又到曲江一带走走。那时候正是花红柳绿的初春,杜甫想起当年,自己写《丽人行》时的情景,当时的盛况,昔日的美人,都已消逝无踪。杜甫伫立在江边看着江水流逝,觉得人生宛如一场大梦,世事的盛衰和荣枯更是无常。为抒发心头的慨叹,他写了一首诗: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城北。
——《哀江头》
在这首《哀江头》里,杜甫有感于人世的变幻莫测,其中“细柳新蒲为谁绿”,真是道尽了无奈,树木花草原本无情,这七个字却是杜甫当时心情的最好写照。当年的盛世,就连景物也沾上荣华,而今的颓败,景物也跟着萧条下来。而眼前的萧条、零落全都是昔日放纵、奢淫种下的因果,叫人在感叹之余,徒呼奈何!
为王孙哀
有一天,杜甫踯躅在长安的废墟宫殿附近时,遇到一位身上戴着玉佩的少年。杜甫一眼便看出他是王孙贵族,交谈之下,方知原来他是被遗留在长安的皇族,是躲过劫难的少数幸存者之一。他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唯恐无端惹来杀身之祸。
虽然这位王孙身系玉佩,但他的神态委靡不振,脸上一副心有余悸、惊恐不安的神色,衣着也破旧不整,比起往日的昂然神采,不可同日而语。他告诉杜甫说,自叛军进驻长安后,长安就变成了一片废墟,他们被遗弃下来的一批人,手无缚鸡之力,只好沦为奴仆,混口饭吃,但是连奴仆这种低贱的差事,也没人赋予他们,最后只好逃窜在野草荆棘之中,弄得身上没有一处不是伤痕。说到伤心处,少年不禁啜泣起来。杜甫安慰他说,毕竟他们是帝王的子孙,是龙裔,只要好好保重自己,将来一定还有希望。何况肃宗已经继位,圣明德化,励志平息叛乱,重现大唐盛世;而且北边的回纥已来臣服,承诺会帮助帝王平定叛军。因此,千万不可灰心丧志,一定要等待时机。